02.24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大家好!今天與大家分享下陽明心學!為什麼近些年會興起學習心學的熱潮呢?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據說在中國歷史上, 只有兩個半人能達到“立德”、“立功”、“立言”的 三不朽境界。

其中一個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其中的半個是清朝時的中興名臣——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王陽明。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

王陽明是儒、釋、道三家集大成者,他創建的王陽明心學誕生於500年前,卻熔鍊了中華5000年文化的精髓!王陽明的心學因被肯定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而受到大眾的追捧。在這股瞭解心學的熱潮中,人人都在談論王陽明的心學!

那麼對於陽明心學我們又瞭解多少呢?

首先,我們來先了解下心學在國內外的影響和基本組成部分:

一,陽明心學起源於貴州,席捲於明代中後期的整個中國,引領出明末東林黨的講學之風,其影響遠達於日本等國。近代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辛亥革命,都吸收了陽明心學的思想。陽明心學對五百年的東亞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陽明心學早在王陽明在世時就傳到日本。陽明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6-17世紀,主要代表人物有了庵桂悟、中江藤樹、熊沢蕃山。了庵桂悟(1424-1514)是日本著名高僧,他以80多歲的高齡親自到浙江拜訪王陽明,並將心學著作帶往日本,可惜很快去世。其後的學者中江藤樹、熊沢蕃山繼續研究和傳播陽明心學,形成了著名的中江學派

第二階段是19世紀中期,代表人物有大鹽中齋、佐久間象山、佐藤一齋、橫井小楠、吉田松陰、高杉晉作、西郷隆盛等,他們以陽明心學為旗幟,要求推翻腐朽的幕府統治,最終發動武裝倒幕運動,為日本“明治維新

”奠定了基礎。

第三階段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伊騰博文、東鄉平八郎為代表,他們一方面學習西方先進知識,一方面將陽明心學作為思想動力,掀起“明治維新”運動。作為日本海軍大將的東鄉平八郎,甚至將“一生俯首拜陽明”、“陽明門下走狗”製成牌子,隨時掛在身上。他率領日本海軍在十年之內(1894—1904)打敗大清帝國北洋海軍和俄羅斯帝國遠東艦隊,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亞洲和世界強國。

1904年,日俄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天皇就立即派出皇家代表團,由日本宗親巖原大三、日本東宮侍講文學博士三島毅,偕駐中國武官高山公通等一行共6人,前往貴州瞻仰陽明遺蹟。三島毅題詩並勒石成碑,詩云:“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該碑豎於貴陽東山陽明祠,“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二,陽明心學體系包括三大組成部分: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點是精髓,後面會反覆剖析和解讀)

“心即理”就是將外在的“天理”收歸於內在的“心”,也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萬物一體,一歸於心,避免了內與外、心與理的分裂和隔絕。“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針對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離的社會風氣而提出的救病之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知假知”。“致良知”是王陽明教人如何達到聖人境界的一種方便法門,即順應內心的“良知”而行,將“良知”擴充於天下萬事萬物,則人人皆可成為聖人。

陽明心學以通曉簡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數精英人物才能成為聖人、朝廷就是權威的神話,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權威的束縛,挺立了人的主體精神和自由意志,對從宋代以來已達500年之久的官方正統思想——程朱理學提出了嚴重挑戰,這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啟蒙作用。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王陽明,一介書生,身體羸弱,卻勇鬥宦官,剿南贛匪患,平寧王之亂,平廣西匪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成功的背後是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行合一”背後兩個關鍵的地方:

首先,一個關鍵點是心學中重要的奠基理論:“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即理,意思是萬事萬物只有人類意識參與時才能明白,遇到事情“不動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一顆巋然不動的心。

平寧王之亂的時候,王陽明並未到第一線去。他坐鎮指揮的同時還在上課、講心學。當他的手下大將伍文定正和寧王朱宸濠大戰的時候,王陽明大概就在講“不動如山”之境。這時候突然前方戰報來了,說情況緊急,前敵總指揮伍文定的鬍子都被燒著了,前方軍心已亂。這時候,王陽明站起身來,走到旁邊拿令牌傳命下去:誰再說伍文定鬍子被燒這件事,立刻給我斬了。然後調回頭來繼續上課。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堪稱總綱中的總綱、精華中的精華,那就是——“致良知”。王陽明說:“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陽明心學所說的這個良知,典出《孟子》“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現實中各種慾望、情緒、不良習性矇蔽了良知。因此要找到這個良知,找到人類文明積澱下來的智慧、道德與靈性的自覺,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然後不停地去磨練它,昇華它,激發一個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斷成長。

寧王之亂時,王陽明本是奉聖旨去福建平士兵譁變,但聽到朱宸濠的叛亂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猶豫!想想當時的環境,當年朱棣靖難之役的歷史擺在那兒,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誕,寧王朱宸濠準備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當時南方官員給朝廷的上疏都沒說寧王反叛,而是說南昌有變、江西有變、江南有變,都在明哲保身,為自己留退路。只有王陽明知難而上。他也擔心自己,甚至讓家眷在自己家門外環布柴草,說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但是王陽明為什麼可以挺身而出?就是這種“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行為準則、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其次,我們來了解下王陽明的基本履歷: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年出生在一個顯赫家庭內,他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高中狀元,王陽明出生時自然與平常人不同,母親懷了他14個月,在分娩前曾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果然,古代的大人物出生的時候,都會有各種的異象。當然這種異象看看就好。

王守仁長大後,對於當時的·正統儒家思想宋明理學產生了思考,既然你朱熹說“格物致知”,那我就格嘛。隨後18歲的王陽明用了7天7夜的時候來格自己門前的竹子。

然後王守仁就餓暈了,然後他就對朱熹抱以深深的惡意,對理學產生了質疑,而這也是他開啟傳奇之路的的開端。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狀元,是學問、人品都十分傑出的人物。他不僅聰明,而且品質在當時堪稱是一代人的楷模。據說王華小時候曾經在河邊看到一個醉漢把裝滿金子的錢袋子落下了,於是他悄悄地把錢袋子沉進水裡,然後悄悄地站在旁邊等候失主。結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了,經過仔細辨認,確認是真正的失主後,王華從水裡拎出錢袋子交還給了他。失主喜出望外,當即提出要給小王華一錠黃金以示酬謝。王華回答說:一袋金子我都沒有要,怎麼會收您的一錠金子呢?

在他十一歲時就立志將“讀書做聖賢”列為人生的頭等大事。為實現這個志向,他經受了很多磨難。

先是科舉落第,後來仕途不順,因直言上書,要求皇帝懲治宦官,而遭人陷害,不僅廷杖四十,還將他貶為貴州驛丞。

王陽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卻從容淡定,在經歷種種之後,仍然能順其自然,不動心,足以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強大。

從被貶龍場到龍場悟道,再到後來與“程朱裡學”的抗爭,他都順其自然,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終於使得陽明心學成為人人推崇的學術理論。

正因為王陽明能夠聽從內心,凡是不強求,一切順其自然,才成為千古一代受人追捧的大聖人。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再次,“知行合一”說是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這裡強調的是“知”與“行”的關係,這裡涉及到心學和理學的辯證,下面也會說到知行合一這個話題,在這裡我重點說一遍,便於理解:

“知”與“行”的關係,是自孔孟開始儒家先哲論述的重點議題。儒家學者都知道“知”與“行”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但一直都是將二者分開,各自論述。學者們普遍認為“學問”是“知”,“實踐”是“行”,“知”與“行”是兩件事。

心學與理學的辯證

我們用做紅燒肉來打個比方。

理學認為,做紅燒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譜,畢竟菜譜是大廚寫的,肯定是沒錯的。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塊兒,什麼時候放油,什麼時候放肉,調料的比例等等。先把所有環節都弄明白,然後才能開始動手做。

和理學不同,心學認為光看菜譜是學不會的,直接做,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比如第一次做完發現忘了放肉,第二次又忘了放鹽,多做幾次就能總結出自己的菜譜了。心學其中一個核心觀點是大廚的菜譜不一定適合自己。

當然,做紅燒肉這個比喻主要是為了好理解,其實並不是很嚴謹。

準確的說心學和理學都是圍繞著“知”與“行”展開研究的,就是“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理學認為“知”先於“行”,當我們餓了的時候,我們知道吃什麼東西能填飽肚子,所以才會去吃。也就是我們對事物的瞭解與認知,指導著我們的行為。

心學的觀點正好相反,認為“行”先於“知”,人最初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動,才能總結對事物的認知。餓了就要吃,吃完了才會知道能不能吃飽。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再往深一點說,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古代的皇帝都是很推崇理學的。為什麼呢?

因為理學是統治哲學,理學認為人是先對事物有了認知,才會有行動。那麼這個認知又是從哪來的呢?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說,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然後還有很多事情是有聖人告訴我們的,比如孔夫子說這件事得這麼幹,不這樣不行,比如大廚寫好了菜譜,就得照著菜譜做。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聖人先賢的教導去做事,才是正確的。

總得來說就是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比如古代要求女子三從四德,這就是針對女子的行為準則。再比如三綱五常等等,都是約束古代人行為的準則。這樣的思想,皇帝當然喜歡,老百姓和當官的都要忠君,這就能更好的維護他的統治地位。

但是王陽明就說了,憑什麼大廚寫的菜譜就一定對呢?憑什麼聖人先賢說的道理就一定對呢?憑什麼老師說的能量守恆就一定對呢?

王陽明覺得,沒有真正的偉人,沒有完全正確的理論指導。一切都要實踐,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能量是不是守恆,你要去做實驗,菜譜是不是正確的,你得先做出來。要勇敢的對權威提出疑問,然後通過實踐去驗證,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學是鼓勵“摸著石頭過河”的,沒有理論指導也沒關係,只要大方向沒毛病,你儘管去做,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遇到一個問題,就總結一個經驗。然後你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最後達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認為:人人皆有良知。所謂良知,包括了良和知兩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與生俱來的良心,或者說惻隱之心,和與生俱來的智慧。進一步說:良知,就是人人本來具有的清淨光明的本心。

良知來自本心,無需外求,不假外物。唯有致良知,才能識本心。識本心,才能見自性。見自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另外,以上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聊下陽明心學的核心精髓:

他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還有是陽明心學關鍵的總結和昇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心學就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學,是對朱熹等人的理學的一種撥亂反正。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應該騎驢找驢,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通過心來認識外界萬事萬物的。因此所謂的心即理,其實就是自己所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認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知行合一。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是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要是我想做一件壞事,那就立即去做嗎?王陽明很顯然已經考慮到這個邏輯的黑洞。其實,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良能,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礎上,王陽明還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養惡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靜坐,比如萬事要在事情上磨練和自信立志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讓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慾望所汙染所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良知。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最後呢,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慾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你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才能夠在狼奔豕突的慾望中,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園!

陽明《心學》,一文秒懂的心學!

王陽明在他臨終時曾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心光明瞭,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點亮,此後的幾百年間,王陽明和心學理論真的點亮了很多人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