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近期隨著敘利亞伊德利卜省戰事的迅速升級,戰爭前線的敘利亞政府軍武器消耗也在加快,俄羅斯目前正在不斷通過海運和空運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武器彈藥援助。空運方面俄羅斯由大型的伊爾-76運輸機機隊擔任,海運方面俄海軍只有一些老舊的坦克登陸艦可以用,大型投送平臺的缺乏極大限制了俄海軍遠洋投送能力。如果俄羅斯能夠有2艘類似“西北風”級一樣的兩棲攻擊艦情況將會大大改善,因此缺乏兩棲攻擊艦成了俄海軍當前最大的短板。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俄海軍坦克登陸艦大多都到了使用年限

俄海軍目前可進行遠洋投送的主要力量是“鱷魚”級坦克登陸艦和“蟾蜍”級坦克登陸艦。“鱷魚”級坦克登陸艦1966年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4700噸,可以搭載20輛主戰坦克和300名士兵。“蟾蜍”級坦克登陸艦1974年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4000噸,可搭載10輛主戰坦克和190名士兵。

這兩款坦克登陸艦曾在冷戰時期發揮巨大作用,蘇聯解體之後由於俄羅斯海軍規模萎縮坦克登陸艦也陷入了無用武之地的境界,相關的保養更是根本跟不上,所以俄海軍目前的坦克登陸艦不僅數量少而且非常破舊,支援敘利亞的坦克登陸艦中就有臨時拉出來的經過維修就上場“壯丁”。前後經過14年建造於2018年開始在俄北方艦隊服役的“伊萬格倫”級登陸艦首艦雖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6600噸但從戰場支援角度來講噸位還是太小,況且該型登陸艦目前也只有1艘在役,無法從本質上改善俄海軍投送能力匱乏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俄海軍只有獲得至少2艘兩棲攻擊艦才能滿足基本作戰需求,而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稱俄海軍新一代兩棲攻擊艦首艦將於2020年5月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造船廠內正式開工建造。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伊萬格倫級登陸艦

俄軍即將開工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高達2.7萬噸,可搭載20架直升機、75輛裝甲車和900名士兵,從整體指標來看已經超過了之前法國拒售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一批2艘兩棲攻擊艦預計會在2027年之前服役,屆時俄海軍遠洋投送能力將變得不可小覷,那些噸位小還破舊不堪的坦克登陸艦就該徹底退出江湖了。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俄海軍非常需要兩棲攻擊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俄羅斯雖然在敘利亞戰爭的立場上比較堅定,但實際上由於缺乏大型遠洋投送平臺使得俄海軍在介入敘利亞戰爭的5年時間裡只是在勉強支撐而已,這也是俄羅斯不願意看到敘利亞戰爭升級乃至直接跟土耳其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原因所在。畢竟打一場現代化的高技術戰爭要靠後方強大的保障體系才能實現,而現在的俄羅斯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謝謝!


俄羅斯在敘利亞支撐5年不容易:缺乏兩棲攻擊艦投送能力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