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氣勢如虹,曾帶領民兵一路打到大明朝首都。若說,在他最春風得意的時期有誰敢對這闖王提要求?那一定是這個人。而且他一提就提了三個要求,我們需要從頭說起。

公元1644年,對於中國來說註定不一般,發生了幾件大事:明朝滅亡,崇禎皇帝自縊煤山,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浩浩湯湯王朝更迭的過程都瞭解,但是總有些細節,被人們所遺忘。

崇禎自殺之前,又做了兩件事:1.將皇室中的男子遠送他鄉,派人照顧輔佐2.把宮內皇后,嬪妃,公主,以及前朝皇帝的遺孀能賜死的全部賜死。《明史》證明,這些女人為了不做亡國奴隸,自殺均是自願。當然也有意外,長平公主躲閃時斷了一臂,後來僥倖活下來。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話分兩頭,當年崇禎極力送出的皇室男子中有一人便是太子朱慈烺。他先被送到可信的外戚家,後崇禎又命國公朱純臣輔佐。此舉的目的是,即便國家滅亡,保留下朱氏的火種,將來也有復國之日。可以說,崇禎死前將能做的工作全部做了。

可是在明末清初這段歷史中,我們並不知道有朱慈烺復國事件,也不知該人下落如何,那究竟在這個男孩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注:清朝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與朱慈烺不是一人,希望不要混淆)

朱慈烺,生於1629年,明朝亡國時不過十六歲。昔日崇禎派人送太子出城,本有兩條路可走:1.去南京監國2.由大將扶持,韜光養晦伺機反擊,然而這兩個選擇都不是他的歸宿。還沒有逃出首都,李自成的軍隊已經攻進城門,率先將朱慈烺找到,並且將其帶到闖王面前。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一邊是亡國太子,另一邊是農民起義軍,會發生什麼事?太子被殘忍殺害?李自成並沒有如此。他對起義軍和百姓說:太子無罪,不僅如此,他還要封太子為宋王。

這是李自成格外的仁慈嗎?並不是。封朱慈烺為宋王至少有兩層目的:1.李自成入京,不僅要奪取政權,更要安撫百姓。是不是大開殺戒,如何對待無辜的人,是證明正義之軍與不義之軍的分水嶺。2.自古以來就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此時國家勢力分成多股,既有北方的女真民族,又有中原各路將領,崇禎已死,朱慈烺可以當做另一個“天子”。這在紛爭亂世,可以吸引一大波反清復明的力量為我所用。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顯然,朱慈烺也發現了這背後的深意,於是他提出三個要求,只有李自成答應,他才應允做宋王:第一,馬上以正規禮節厚葬崇禎與皇后,讓他們入土為安。第二,不能傷害城中百姓一分一毫。第三,現在向起義軍投降的文武百官,他們骨子裡不忠不義,要全部殺掉。(載於《明季北略·卷二十》)

可以看出,太子雖然年少,卻很有主意,短短几句話辦成了三件大事:父母入土,百姓平安,又報了叛徒之仇。

你以為朱慈烺做了這些,就是個身先士卒,願意捨棄生命的人了嗎?實際上他比想象中聰明的多。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我們都知道,李自成最終失敗,清朝成為國家主人。吳三桂抓住朱慈烺,送去京城,交給清廷處置。這一回太子的處境不太樂觀,因為比起昔日李自成需要奪天下的境況,此時天下大局已經基本塵埃落定。清朝要做的,就是平定部分地區的抵抗,鎮壓反清復明勢力,以及殲滅敵人殘餘。

在判斷了此行吉凶以後,朱慈烺果斷決定:逃跑。

於是,被回京的路上,趁著一次混亂,朱慈烺成功逃脫。事後清廷大力尋找,都沒有找到這位前朝太子的下落。

可能正是因為朱慈烺面對李自成時,表現出大義的一面,後來的結局又相對樂觀。百姓對他的評價很高,久而久之流傳出他的不少事蹟,甚至在流傳的版本中,朱慈烺的樣貌也變得格外挺拔,偉岸:

頭頂雲冠,身著綠袍,皮膚雪白,身形筆直。手指如同洋蔥一般纖細,聲音像簫聲清透。見到他的,都以為見到了神明,對他的評價,皆不一般。

不要疑惑為什麼描寫的如同女人,古代人的眼中,但凡美好的人都是如此。可見,世人都愛慕那些又好又聰明的人……

李自成想封一人為王,對方說:可以,但你要殺一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