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學習是有用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多數人感覺學習是枯燥、甚至痛苦的,這太正常不過了。不管多麼喜歡學習的人,都會進入瓶頸期。如果一直能夠體驗學習是快樂的,那學習就太簡單了。別說還真有這種方法——峰終值法。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一、理論支撐——峰終值定律

峰值和終值,是由2002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他發現大家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核心因素決定:

第一個是體驗最高峰的時候,無論是正向的最高峰還是負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記得住的。(峰值)


第二個是結束時的感覺。(終值)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峰值是指“情緒體驗的最高峰”;終值指的是“情緒體驗結束時的感受”。體驗一個事物或產品之後,所能記住的就只有在峰值與終值時的體驗,而整個過程中哪個點好與不好,時間長短,對記憶或者感受都沒有大的影響。

二、創造峰值——從喜歡的入手

既然對學習記憶影響因素只有峰終值,學習過程中其他更多的點,影響不大。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基本原理,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創造正向的峰值和終值。雖然學習枯燥乏味,但總有自己擅長、喜歡的科目,一個科目中總有喜歡擅長的章節。每次開始學習時選擇喜歡的進入狀態,但不喜歡的總要學習,再由喜歡的內容進入學習狀態後,巧妙應用峰值過度到不喜歡的科目。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如果從不喜歡的開始,這樣就充滿了負向的峰值和終值,而峰終值,直接決定了對“學習”的所有記憶。所以接下來的學習感覺是:厭惡、排斥,甚至恐懼。人們往往只能記住事情開始時和結束時的事情,如果每次學習的時候你所體驗到的峰值都是負向的,也就是痛苦的感覺,這樣就很難繼續下去。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三、避免負向峰值——喜歡的過度

在我們學習一段時間後,總會出現厭煩、排斥、恐懼情緒……這時是出現了負向的峰值。負向的峰值也能記住,但會影響下一次的學習情緒,會導致下一次不喜歡學習、害怕學習。所以當出現負向峰值時,要穿插著自己喜歡且擅長的科目學習,就會出現正向峰值,保持心情是愉悅的。每當學習出現負向峰值時,就去學自己喜歡的科目或內容,這樣就避免了負向峰值。自然就不會出現厭煩、焦慮等負面的情緒。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四、結束——還要保持喜歡的

學習結束的時候不要急著收尾,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內容結束。這樣大腦會儲存這樣一個信息:學習是快樂的,下一次還要這種快樂。是不是感覺大腦也像一個小孩子,也要哄一下。

為什麼有時會害怕學習?只因少了這個環節——峰終值定律


其實不只是學習,其他所有事情如健身、工作社交等都可以應用峰終值定律來完成。創造正向的峰值和終值體驗,會讓你對整件事情的記憶,變得愉悅起來。能感受愉悅的事,下一次還會想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