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封神演義》裡,兩位西方教主知道封神榜上的名諱嗎?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原著黨答一波。就好比你問出題人是否看過試卷,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封神榜是鴻鈞三友僉押,也是主要的執筆人,然而西方二聖卻是實實在在的出題顧問。那份名單人家不但看過,而且還親身參與、給出過極其重要的指導性意見。

不信?不服?沒辦法,那就是事實。

一、聖人協議

洪荒雖大,聖人卻是屈指可數。何為聖人?論威勢則是手摘星辰、吞吐日月,論壽年則歷經萬劫、已近永恆,道判混元,鴻濛傳法,跨越古今,如此則是“混元大羅金仙,萬劫不磨之體”。

在這個標準之下,整個封神世界之中,可以稱為聖人者,不超過12人。具體來說,只有昊天上帝、瑤池金母、鴻鈞老祖、女媧娘娘、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準提道人、接引道人、伏羲、神農、軒轅等十二聖。

12聖人統治宇宙,這裡的宇宙並不單指頭頂這片星空,而是“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業今曰宙”,涵蓋了空間和時間。

但空間和時間並不是無限的,這就決定了12聖必定相遇。

一旦相遇,究竟是選擇刺刀還是橄欖枝?

無數萬年過去了,依然沒有聖人隕落就說明了他們互相之間的選擇。既然大家都還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諧生活,就揭示了聖人之間顯然是有協議存在的。

這就是聖人協議。

簡單來說,就是你給我面子、我給你面子,花花轎子人抬人。

以女媧為例,封神世界中,說出天數之言的,最早就是女媧娘娘。那時她看到紂王的褻詩,於是說出“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已盡”。這句話的關鍵就在“我想”二字,也就是說,女媧看到紂王的題詩後,對人君紂王產生了深深的失望和質疑,進而認為大商王朝氣數已盡。我想也者,我認為之義也。

女媧一人的看法很快得到了聖人世界的群起響應。從此聖人下世,皆以天意為名,最後連鴻鈞也不得不拄杖出場,無奈的說出:

當時只因周家國運將興,湯數當盡,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

在聖人協議強大的約束力之下,儘管截教曾在此之前派出截教弟子大規模下山助商,其教主通天也不得不支持女媧,籤立封神榜並且約束門人不再下山。

可見聖人之間一向要通音問,訂立封神榜是震動三界的大事,西方二聖豈能不預聞其事?

二、僉榜觀禮

鴻鈞說得倒是輕描淡寫,似乎簽定此榜,就是三個徒弟簽上名字就開始實施了。

可是,事實上封神榜出世,本質上是對三界權力秩序的一次再分配。除了不約束聖人,從準聖一直到人道眾生,皆受其約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封神榜本身就是封神位面中接近聖人級的法寶。那麼聖級法寶出世,是會驚動十二聖人的。

強如鴻鈞,也不敢與聖人協議為敵,何況排第一的昊天上帝是境界遠超於他的高手。因此,籤榜之時,一定是十二聖人盡皆到場。

而龍族、妖族皆有上榜之人,那麼很簡單,這兩族也會到場。

加上當時在場的闡、截兩教金仙及準聖級弟子,封神榜的簽字其實是一場三教五族、天上地下高手盡皆到場的盛事。

正因為封神榜上有聖人的加持之力,這才註定了它的不可推翻性,如果姜子牙真的受申公豹的忽悠而燒榜,最大的可能就是變數橫生,強如十二聖人也不能再複製一張相同的榜單,而只能根據變數另出一張封神榜。

三、摘桃子

準提接引絕對是封神中最聰明的人。

他們對截教的掠奪,本質上是一種在既定遊戲規則之內的摘桃子行為。

先是小打小鬧,這主要是由西方副教主準提道人出馬。

收馬元,用的理由是“‘封神榜’上無馬元名諱,此人根行且重,與吾西方有緣”。元始沒吱聲也就算了,畢竟馬元不是闡教的弟子;可是明明該為本教弟子出頭的通天教主也不置一喙,這就太讓人難以理解了。馬元既然榜上無名,通天是可以強力出手保住馬元的,但他並沒有。這說明通天對西方二聖保持了相當的剋制。

但通天不知道,一味忍讓只會讓所有人都更加小視他。恐怕也正是從此時起,元始開始醞釀打攏西方二巨頭,共同對付通天。

殷郊叛闡,仗著番天印一路砸來,燃燈定計,要以四方旗收之,於是廣成子上西方借青蓮寶色旗。

這次旅程是東、西方的建交之旅,廣成子就是元始的特使。西方明確表示想“借東南大教兼行吾道”,元始吃下了定心丸,後來誅仙、萬仙二陣上的玉虛同盟,至此便有了雛形。

得到闡教的拉攏後,準提才開始二入中土,收伏聖人之下戰力第一的孔宣。

終於萬仙陣上,接引道人帶來了乾坤袋。

這件寶貝要說攻擊力是沒有的,它的作用就是裝人,裝很多很多的人。結果它裝走了三千紅氣之客。

從此截教三千入西方。

好在鴻鈞也看不下去了,下山一為調停三友之爭,另一主要目的就是趕走西方二聖,平復到戰前的形勢。鴻鈞展示的手段太可怕了,擁有已產生自主靈識、能夠殺掉聖人的毒丹,西方二聖秒被驚走,終封神之世再也沒踏足東土半步。

所以,你要問西方教主是否知道封神榜上名諱?

答案簡直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我已經寫了400多期封神,願景是:十年光陰,千期篇幅。關注我,共賞封神。

王事情


他們也知道。

《封神》裡,準提、接引兩個傢伙的水準與三清相當。而三清這個級別的人物,都是能掐會算的,除了算不準鴻鈞女媧和自己這個等級,下級的事情,他們門兒清。比如姜子牙下山時,元始天尊給他的八句偈語,根本就是劇透,什麼事他都早算到了。

萬仙陣的時候,就憑几個老傢伙能準確無誤地給文殊、普賢、慈航各配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就可以明白,這幾個老傢伙對日後將要發生的事情完全瞭然於胸,早就算計好了,知道誰該死誰該活誰要被西方抓俘虜。不然是話,就算你知道誰有緣,但又怎麼能精確知道誰配予誰呢?

所以,準提、接引兩個傢伙肯定知道封神榜上的細節,否則那麼一大堆散仙,抓錯了怎麼辦?

正如早在誅仙陣的時候,準提對通天碎碎唸的詩,【身出蓮花清淨臺,三乘妙典法門開;玲瓏舍利超凡俗,瓔珞明珠絕世埃。八德池中生紫焰,七珍妙樹長金苔;只因東土多英俊,來遇前綠結聖胎。】仔細一瞧,這根本是“下集預告”吧?

事實上,三清也早知道西方二聖要摻合進封神的事情裡來。不然的話,正常來講,通天是不應該認識西方二聖的,但是他預備好的六魂幡,卻早已寫好了太上、原始、武王、子牙和準提、接引的名字,這就足以說明,這一切都是在計算內的。準提、接引早就知道某人是否在封神榜上有名,只是不說出來罷了。


純鈞LHGR


封神榜本身是個騙局!人員是內定的!元始天尊給姜子牙一張白紙,蓋上大印,你寫誰就誰吧!故事是這樣的,武王伐紂大功告成,為顯仁義,想追封一下兄長及戰死的弟弟及戰將臣下一大批亡靈,暗示老薑搞得隆重點,死者為大嗎,最好是神化,誰還會跟死者較真呢?老薑頭又想討好師兄,戰死的師侄不上榜,這老臉沒地方擺!順便也惡搞一下馬氏,叫你勢利眼,掃把星給你!燃燈為掩蓋某些事,也推薦幾位!在人員名單上,老薑是費盡心機的!既要懲惡揚善,又要立忠節牌,紂王,姜後及冤死的苦主,還有那些盡職為國戰死的聞太師及邊關大將到先鋒官,肯定要上榜的,不然不利公正,讓人質疑!而通天師叔的門下,不封更不行,好在人多,可選些較優秀的,人員名單多弄幾個,好歹讓師叔無話說!還有天庭的龍吉公主,那就更不用說啦!老實說,姜子牙這職業經理還是優秀嘀!深得上意,處事妥當!

至於西方知不知名單,肯定是不知的!這等芝麻小事別來煩我!咱說誰跟我西方有緣,肯定是榜上無名!火起來把通天的弟子殺了,還不讓上榜!整部封神讓你看不懂西方教和鴻門之間是啥關係?但肯定的是雙方高層私下達成某種協議。姜子牙管不著,也不敢管!但拿來當藉口不錯,實用!


豐產不豐收


最開始提到了一個“西方教”,因為有一個自稱是“西方教下準提道人”的神仙,除了他之外,西方教還有一個叫“接引道人”的神仙,其地位比準提道人高,據說他就是西方教主。

當時,準提為了協助闡教戰勝截教,就跑回西方教去請接引來參加東土的戰鬥。而西方教雖然參與東土的教務紛爭,但他們和鴻鈞道人為首的東土闡教、截教並沒有傳授關係。但是,鴻鈞道人對西方教主卻是非常客氣的。

這是為什麼?而且,《封神演義》中的“西方教”到底是什麼,西方教主又是誰呢?

有學者認為,西方教指的就是佛教。然而,在《封神演義》的世界裡,屬於商周變革時代,那時釋迦牟尼還沒有出生,佛教尚沒有創立。所以,這一說法不夠圓滿。而且,觀音、普賢、文殊等佛教中著名的菩薩,在《封神演義》中都被說成是道教神仙,只是後來才皈依佛門。比如:“五龍山雲交洞文殊廣法天尊,後成文殊菩薩”。甚至,在《封神演義》中,連燃燈古佛也成了闡教的燃燈道人。

準提曾對孔宣說:“我貧道與你有緣,特來同你享西方極樂世界,演講三乘大法,無無礙,成就正果,完此金剛不壞之身,豈不美哉!”由此可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所謂的西方淨土。那麼,西方教則可以比作佛教中的淨土宗。而據小說中對西方的風光描摹用語,“七寶林”、“八德池”、“九品蓮臺”等,都是淨土宗的用語。因此,即便小說用隱晦的語言描寫西方教、西方教主,即便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有時代侷限性,我們依然可以大膽地推測,《封神演義》中,把佛教中淨土信仰的部分,成為西方教。而西方教主接引道人,正是西方淨土的教主“阿彌陀如來”的暗指。


黑赤鱬牙


作為一個封神演義的影迷,對於這件事,小編很高興為大家來回答,希望小編看待問題的視角,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這樣也不負大家收看小編的回答。

第一,封神演義中有兩個教主級人物不得不說,那就是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和他的師弟準提道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 ,準提道人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兩人合稱西方二聖。

第二,小說《封神演義》中,接引道人和他的師弟準提道人多次受闡教門人之約,攻克封神之路上的阻攔。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誅仙陣;其後又與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燃燈道人、陸壓道人以及闡教眾門人共破萬仙陣,並在萬仙陣中用乾坤袋收了截教通天教主的很多門人,渡他們到西方。

希望通過小編的回答,大家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這件事。同時也希望小編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共同來支持封神演義,共同來支持傳統文化!!


快樂麻花豆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封神演義》裡,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並不知道“封神榜”上面的眾神名諱,因為這是鴻鈞老祖和座下三位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簽訂的一項秘密協議,所以西方二聖並不知道上面的名諱。

那麼,西方二聖如何通過封神大戰來招募人才的呢?

小哥詳細分析。

艱難的“封神大業”

為什麼說“封神大業”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呢?大家看看,最後封神的大部分是截教弟子,而在封神大業開始之前,通天教主就勸誡弟子們關閉山門,不要輕易下山沾染紅塵,也就是說,通天教主內心本來就對封神計劃不滿意,他也變相的阻撓封神,就是告誡弟子不要下山。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截教門人敬尊師命,都不下山,那麼這個封神大業如何完成?而封神大業完不成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仙首向昊天上帝稱臣。

而封神的截教弟子命運如何呢?

肉身被摧毀,靈魂被禁錮在“封神榜”,修為停滯不前,並且要聽從天庭的工作調度,恪盡職守,不得擅離。

所以說,要湊夠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並萬千毛神,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



西方二聖如何招募人才

西方二聖要想在封神大業中招募人才,也是非常難的事情,因為西方教招募人才,創立西方教,分人、闡、截三教氣運,這是誰都不願意的事情,同時西方教的崛起,自然伴隨著截教的衰敗,這是通天教主最氣憤的事情。

通天教主修為不弱,道法神通更是頂尖,所以說,西方二聖要吸納人才,唯有請求元始天尊的幫忙。他們不知道那些人可以吸收,那些人不能吸收,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元始天尊知道榜單人名,所以才會告訴他們,招募人才的時候要分清狀況。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小哥的觀點,其實大家看看,趙公明和三霄娘娘,西方二聖就沒有招納,難道是他們實力不行嗎?其實不然,是因為這些人都是榜上之人或者必死之人,他們也不敢逆天而行,而這個天,就是鴻鈞老祖。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西方教一方面幫助元始天尊破陣,一方面乘火打劫,奪人搶法寶,最終截教精英被西方教搶走大半,而闡教很多高手也被西方教挖走,這估計也是元始天尊沒有想到的。

西方教有二聖坐鎮,又網絡了修真界的精英,所以他們強勢崛起,鴻鈞老祖帶通天教主回紫霄宮修行,也算是保留了截教的根基吧。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