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山西這個縣級市,1988年才成立,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

在太原市的西邊,有一個縣級市,它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它的名字是古交。

古交市雖然建市很晚,但歷史卻非常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古交最早的名字不是古交,而是交城,因地處汾河和孔河的交匯處所以得名。現在的古交併沒有孔河,那麼這個孔河在哪裡呢?據光緒年間的《陽曲縣志》記載,孔河就是現在的大川河。

山西這個縣級市,1988年才成立,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

古交是一座煤炭之城

至於何時得名,現在已經不知道了,只有一個大概時間即春秋和西漢時期。因為西漢已經有了“交村”這個名字。

西漢時期交村這裡是農業文化和遊牧文化的交匯地帶。這裡由於是兩條河的交匯處,水草肥美,這在乾旱缺水的山西,是非常難得了。漢文帝專門在這裡設置了養馬的官苑,專門飼養軍馬。後來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時還專程來古交這裡買過軍馬。

東漢時期,由於北方匈奴的威脅已經沒有了,政府便在這裡墾荒屯田,古交這裡由養馬之地便為東漢一個重要的糧倉。和養馬一樣,同樣是官府行為,主要是用於軍事目的,可見古交是一個戰略要地,因此後來縣誌上才說,古交是太原乃至京師的屏障。

古交最早設縣是在隋朝時期,那是公元596年也就是隋開皇十六年,隋文帝將晉陽西邊以及文水東北邊的一大塊地方分割出來,設立了一個縣,取名交城縣。這個交城並不是今天古交南面的交城,而是現在的古交。交城縣的治所在今古交市區金牛大街寨灣灘一帶。

武則天登基後不久,交城這裡發大水,縣城被淹,當時擔任長史官的王及善將縣城遷移到南邊的卻坡村,也就是現在的交城縣城所在地。交城遷移後,原地就不能叫交城了,而改名為“故交”,意思是以前的交城。

山西這個縣級市,1988年才成立,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

古交曾經以水資源豐富著稱

當時“故交”只是歸屬交城縣的一個小村鎮,後來“故交”漸漸演化為了“古交”。這以後一直到民國年間,這1200多年的歷史,古交境內居然沒有一個縣級建制。

民國時期,古交是一個鎮的建制,1946年閻錫山曾經一度設立古交行政管理區,相當於一個縣的建制,不久之後便被根據地軍民打垮了。

古交這個地方屬於呂梁山脈腹地,境內層巒疊嶂,地下儲存著豐富的煤炭資源。1958年,一千多名太原西山礦務局的煤礦工人,響應國家號召,來到當時條件非常艱苦的古交鎮,開發這裡的煤礦資源。由於資金和技術因素,開採沒有成功。

1978年,改革開放後,開採古交煤礦又提上議事日程。這次從四面八方湧來上萬名開採人員,他紮根於荒涼的古交山區,風餐露宿、挖冰臥雪,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開採出了優質煤炭。當時這個區域就叫古交工礦區,歸太原管轄。

1988年,對於古交人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古交工礦區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古交市。至此古交作為一個獨立的縣級市一直延續至今。

山西這個縣級市,1988年才成立,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

大美古交

如今的古交仍是一座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資源型城市,為國家的建設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