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許小年教授談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閱讀提示:本文根據2020年3月5日,許小年教授在華章公司系列公益講座的直播聽課筆記整理而成,經過刪減和補充我們添加的註釋資料,約為5200字,建議閱讀時間較長(約15-25分鐘),請大家分享朋友圈或保存收藏供查閱。

為了便於閱讀,我們刪改了部分口語化表述,便於大家分享學習。文末附帶有華章公司的直播回放鏈接,歡迎大家回看視頻現場。


許小年教授談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許小年,1953年出生,現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曾任職美林證券亞太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

曾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自從互聯網進入中國以後,對中國的經濟和人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衝擊。

所帶來的這個變化,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人們的生活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互聯網的巨大力量。

注:無論是電商、還是直播、短視頻、移動支付,這些應用層面的體現,都實實在在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是所有人都會有體會的。

一方面,我們會感到驚奇,而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帶著某種不安與焦慮,去看待這一項技術。

所以有一些企業(沒有做好準備)就急急忙忙的去擁抱互聯網。

也有一種說法,說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誰要是不觸網的話,以後麻煩就大了。

或者說,以前是工業大規模生產的時代,而到了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是需要有一個互聯網的思維,才能夠讓企業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很多企業確實是上了網上了線,特別是一些,這個初創新創的企業,有相當大的比例用互聯網來做一些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當然看到,有一些企業成功了。

這些成功的企業現在已經上市了,像這個阿里、騰訊這樣的企業,已經成長為一個世界領先的超大型的科技公司。

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目前市值3.78萬億港幣。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目前市值摺合4.37萬億港幣。

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很多的創新和創業的企業,倒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上。

那麼跟著這些企業一起付出代價的,是眾多的風投公司。

注:美國FoundryGroup的董事,SethLevine,曾專門統計過美國VC投資退出後的投資回報。該統計覆蓋了2004~2013年十年間共21,640個投資案例。基於這個樣本的統計,應該說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有65%左右的投資,其回報為0~1倍,也就是說虧本(1倍的話是費前保本)。能夠達到10倍以上的投資項目,僅佔總投資項目的4%。

他們是如何去看待這個現象?

互聯網來到這個世界,也不過是幾十年時間。算進入中國的時間,也就20來年。

到底如何去看待這樣一個現象,互聯網究竟能夠給我們的企業,給我們的經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這也是我在這本書中特別希望能夠總結的。

很多的創業者,在互聯網行業中的,或者是運用互聯網來進行創業的。

這些創新企業家們,能夠總結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在工業互聯網上我們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少付一些學費。

當然必須要強調,在創新和創業的道路上,有些代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設法能夠降低代價。

減少損失啊,無非兩個方法:

一個就是總結前人走過的路,總結經驗。再有一個,就是理性的分析。

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從理性分析的角度,試圖對這個互聯網的現象,對互聯網的創新,運用經濟學的原理來進行分析,進行嘗試。

首先呢,我想講一下,互聯網為什麼這麼強大,它的力量來自於什麼?

互聯網的強大在於收益遞增,在傳統的行業裡我們看到的都是收益遞減,而互聯網技術在企業的應用方面可以收益遞增,這很難得。

這個對企業來說,對於經濟來說,都是我們渴求的一種效應:

就是隨著企業規模經營的增加,收益不是遞減的。

遞增的原因在哪裡呢?

原因就在於互聯網的四個效應。這四個效應聚集在這一項技術上,能夠產生一些,通過過去的技術所看不到的結果,當然,這樣的效應並不是互聯網所特有的,凡是網絡,都有這四個效應,

第一個叫梅特卡夫效應。

許小年教授談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它有雙邊市場效應,也有傳統經濟中的規模效應,同樣是傳統經濟中的協同效應。

歷史上的網絡啊,我們可以從秦朝開始算起,或者從羅馬帝國開始算起。那個時候呢,就有遍佈整個帝國的道路網,這個秦朝的道路網叫馳道或者直道;羅馬帝國,它的道路就叫羅馬大道。

羅馬大道遍佈整個環地中海地區,形成了古代社會的一張巨大網絡,這些網絡從理論上來講,也都有梅特卡夫效應,也有雙邊市場效應、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但是跟互聯網量級完全不一樣。

如果我們瞭解歷史,特別是如果我們瞭解了現代科學發展路徑,我們就不會對一項新技術的到來時驚慌失措,也不會有那種莫名的焦慮感。

當然,冷漠也是不對的。

從歷史可以知道,這四個效應,不是互聯網所特有的,而是隨著這個人類進入到現代的工商文明,一直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

只不過互聯網以一種人人都能夠感受到的方式,讓我們認識到了這個技術的強大。

梅特卡夫就是梅特卡夫定律的提出者,他本人就是一個創業者,是這個3Com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的3COM已經成為空殼公司,其95%的利潤來自於H3C,一箇中國公司,曾經由華為和3Com共同持股,目前已由3Com完全接手。2010年4月12日,HP宣佈其已經用現金以每股7.9美元的價格(或近乎27億美元的企業價值)完成了對3Com公司的收購。

創業成功之後,他去學校教書去了,這是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職業生涯。

他首先提出,互聯網和別的技術和工業,包括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等,我們看到的技術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在什麼地方他就總結成效應這個效應,它說明了互聯網收益遞增的性質,這是對於我們理解互聯網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概念。

許小年教授談商業的本質和互聯網

看一下一個最簡單的網絡,這是一個有4個節點的網絡,ABCD每個字母代表一個節點,4個節點的網絡,用三條粗線勾出來。表示連接這4個節點的物理設施,可以把它看成是電話線,也可以看成是光纜,也可以看成是互聯網。

網絡有一個很特殊的性質就是它的建設成本和節點不成比例,我們看4個節點,一般我們想哦,4個你要服務4個客戶,一個節點你可以看成是一個客戶,我們要服務4個客戶的話,那應該有4條線。

但是網絡呢,它不用4條線,網絡它用3條線就夠了,那麼ab之間有一條物理的線,BC之間和CD之間都有物理的線,用黑實線把它表達出來,和這個D之間沒有黑實線,意思就是A和之間沒有直接的物理連接的,A和C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靠什麼呢?

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這是一個電話網的話,靠的是電話交換機,我用AB、BC、CD,這3條線就可以實現A和D之間的通話。我所需要的是在B點和C點裝上電話交換機。

電話交換機現在我們大概已經不太熟悉了,因為現在用電話越來越少,電話交換機可是華為發家的主力產品。

注:在華為初創期,任正非要將活下去的目光,鎖定在香港鴻年公司的小型HAX程控交換機上。可是他沒有一大筆資金,來付給香港鴻年公司,當做供貨費。

香港鴻年公司的老闆經過和任正非接觸,他也被任正非不凡的氣質,誠懇的談吐吸引了。隨後,香港鴻年公司的老闆,慷慨大方地為任正非,提供了授信額度,就這樣,任正非可以不用付現金,就能拿到該公司的HAX小型程控交換機。

華為公司靠打價格差,最初在HAX小型程控交換機獲得了不菲的利潤。後來,任正非在香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還多次幫助該公司,度過了一道道的難關。

通話的時候,暫時的先中斷A和B之間的聯絡,等通話完了之後,交換機的開關扳動,這個線路就可以從A到,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個鐵路網可以,我們不必修建A到D之間的鐵路,把那個鐵路的道叉一扳動,這個火車就可以從A經過B,再從B到C。

但是網絡它都有這樣非常好的性質,就是它的建設成本,和他服務的客戶不是同比增加的。

大家想一想我們服務客戶,如果這個成本全是固定的,多一個客戶多一個成本。

如果這個客戶的成本比前面的一些客戶成本低,這樣的話叫做成本遞減,成本遞減就是收入收益遞增,因為價格都一樣。

所以網絡有一個非常好的性質就是:

它的成本的增加,和客戶服務數量不是同比增加。

我們把這個原理搞清楚以後,我們就可以去思考啊,自己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是儘可能的發揮梅特卡夫效應呢?還是僅僅是傳統行業中的規模效益呢。

從這裡出發,我們後邊得出的商業的策略和操作,是相當不同的。

所以這種看上去抽象的腦力遊戲式的推理,對我們做企業啊,特別是在思考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思考企業的戰略的時候,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

一個網絡中如果有n個節點,也就是說有n個客戶的時候,它能夠產生的兩兩節點之間的互動,有多少種?

現在我們經過這個新冠肺炎之後,大概對指數上升都有一定概念了,正好我可以借這個例子說明一下,什麼叫網絡?

為什麼這個病毒的傳播在早期,它是上升,就是,他可以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因為它形成了一個網絡,這個病毒一旦跑到這個網絡裡去,他就獲得了網絡的那一種平方級的能量,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中世紀黑死病為什麼可以把西歐一半的人口消滅掉?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這個黑死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其實我們到今天也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但是由於科學的發達,我們知道它是如何引起的,所以我們找到了一個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法:隔離。

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就是把一個一個的節點,從這個網絡中隔離出去。

病毒的傳染,是網絡中人數的平方級的增長,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網絡中的一部分人,特別是患病的那一部分人隔離出去,它的傳染面是平方級的下降,所以隔離如此這麼重要。

中世紀的人他不懂這個道理,為什麼要隔離?沒有采取這個這個果斷的措施,所以,一旦爆發,就就沒法收拾。這個就是互聯網的第1個效應。

第2個效應,我們把它叫做雙邊市場效應,講的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正反饋,把需求看成是固定的,供給可以影響需求需求,反過來又會影響供給。

市場效應也不是說是互聯網所特有的,基本上所有的市場都有雙邊效應,比如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上來賣菜的農民越多,他就吸引了越多的城市居民來買菜,逛農貿市場的居民越多,來賣菜的農民就越多,所以在供給和需求之間呢,它形成了相互促進。

我們講商業模式講平臺,平臺是什麼意思?平臺就是有非常強的雙邊市場效應,像這個滴滴,優步都有很強的雙邊市場效應。

所以平臺的建設很關鍵,就是怎麼樣把雙邊市場效應發揮出來,讓它發揮出來,能夠產生出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促進,這是互聯網所具有的第3種效應,是傳統的規模經濟效應。

你生產的產品越多,你服務的客戶越多,單位產品單一,客戶服務的成本就越低。

比如說,汽車廠有非常強的規模經濟效益,因為它的固定成本非常高,產量越大,分攤在每一產品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生產1萬輛,和生產10萬輛,它的固定成本的分攤,就差了10倍。

所以規模經濟效益呢,它是由成本結構決定的,固定成本佔的比重越大,規模經濟效應就越明顯。

互聯網上有什麼規模經濟效應呢?

互聯網的固定成本,在數據中心在服務器,以及技術團隊。因此一個平臺一個網站一旦建成之後就希望有更多的客戶、用戶來使用它,使用的客戶越多,它的固定成本的分攤就越低。

第4個效應,我們把它叫做協同效應。

協同效應講的協同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差不多,但是又有本質的區別。

單品數量的多,協同效應講的是商品種類的多,比如百貨公司就有很強的協同效應,建成的時候大樓,以及物業管理是固定成本。招商進來的商家越多,只要物理空間夠商家進來得越多,每一類商品所分擔的百貨大樓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它不是單品數量上的增加,而是品類的增加啊。

一個電商平臺建成了以後,只賣2000種產品,和賣200萬種產品,對電商平臺來說,成本沒什麼變化,但是固定成本,分散到200萬個商家上,和分擔到2000個上就不一樣了,這個就是協同效應。

總結這4種效應,我們都可以看到互聯網它的優勢在哪裡,它的效率的源泉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特別強調活躍用戶數,這張網絡的價值,適合用戶數量的因為平方成正比。

所以拼命追求活躍用戶數,但是光有了活躍用戶數沒有用的,還要想辦法從中就能獲得客戶收入,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你必須要為用戶創造價值,否則用戶沒有理由交錢。

我們看到的一些互聯網公司,遭受挫折甚至最後失敗,有相當數量的都是因為片面的追求活躍用戶數,而忘記了如何給客戶創造價值,因此轉化率特別低,不能夠把流量、活躍用戶數轉化為收入。

梅特卡夫效應,或者說梅特卡夫定律,都是一個理論值,都是幫助我們從概念上理解,互聯網的效率的根源所在。

但是具體到市場操作的時候,如果不能夠把流量變成收入,最終還是隻靠外部融資,是無法持續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