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你會讓一個新手醫生拿你練手嗎?

當你走進醫院,把自己的全部交託給醫生,你會選擇一位高年資的醫生還是年輕的醫生?毫無疑問,所有人都會選擇前者(包括我在內)。但所有高年資的醫生也都是從年輕時走過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醫生的修煉》,這本書主要描寫了一名菜鳥醫生成長為大咖的經歷,醫生在診治過程,行醫過程的反思。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我彷徨不知所措,不被病人信任的時候,給我堅持下去的勇氣。讓我知道所有醫生的成長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否定自我、懷疑自我、相信自我的過程。

你會讓一個新手醫生拿你練手嗎?

今天分享給大家,帶大家一起了解一個菜鳥醫生的成長。

首先給大家介紹書的作者兼主角——阿圖 葛文德。他生於醫學世家,畢業於哈弗醫學院。這樣的背景已經可以說是天才了。而他撰寫的探討醫療費用問題的文章《成本的難題》直接推動了美國的醫改。可以說是個十分成功的醫生。

你會讓一個新手醫生拿你練手嗎?

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他的第一次手術也是以失敗結束的。書中寫到,阿圖的第一次手術,是給病人下中心靜脈導管。這是一個很常見很常見的手術,手術目的就是為了建立靜脈通道,方便輸液和測量中心靜脈壓。

當他被告知,要獨立完成這個手術時很興奮。因為他已經觀看過很多次了,並且在腦海裡也模擬過無數次,他有信心可以勝任。但真正操作時,阿圖還是犯了不少疏忽,忘記查看病人的身體數據,忘記給病人肩胛骨下墊毛巾……而這些問題都被帶他的上級醫生給及時糾正了。

最後他的操作還是失敗了,因為他壓根沒找到那根靜脈的位置。還是由上級醫師代勞才完成。

這件事對他的觸動很大,很長時間都不想再做這個手術,可上級醫師就一直指派他做,所以只要有需要他還是必須要做這個手術。基本上每一次都是失敗告終。這讓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一名醫生。直到有一天,他鬼使神差地獨自一人完成了一個140公斤巨型病人的中心靜脈導管植入。連在旁指導的上級醫師都忍不住誇他“做的漂亮”。

自那以後,他每一次都能輕鬆、成功地完成。就像一位經驗十足的老手。

你會讓一個新手醫生拿你練手嗎?

這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次腰椎穿刺,是在實習的時候。帶課的老師提前一天告知了我,明天讓我完成這項操作。為了能夠把握這次機會,為了能夠成功完成,當天晚上我看了20遍的操作視頻。睡覺都是揹著操作步驟睡著的。

但第二天真正上手時也還是犯了一些小錯誤,幸好老師及時糾正了。最後我比較幸運的成功穿出了患者腦脊液。那種自豪和成就感,讓我那一個星期都過得很開心。

書中提到:醫學就是需要不斷地重複這樣的過程,開始時到處碰壁,然後一點點地摸索,最終才能掌握一些技巧。

每一個都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才,只要不斷地重複練習,就一定能夠掌握。

醫生技術與經驗的養成,是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對於被練習的患者似乎不公平,但暫時是無法避免的,除非能製造出與人體一模一樣的模型,但如果有造人體模型的技術,醫生也就被替代了。

你會讓一個新手醫生拿你練手嗎?

醫生需要成長,需要練習,不同的是,練習對象是人,所以醫生更謹慎、更珍惜每一次動手的機會,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動手的機會。這篇文章這給正在彷徨的小醫生。沒有合適不合適,只有努力不努力!

謝謝大家閱讀,我是貓媽,一名90後消化科醫生,正努力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深度、有溫度的醫生。

來源

《醫生的修煉》、樊登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