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美在波斯灣數萬大軍陷進退兩難,該如何收場?

華正先生


美軍在中東地區的基地群駐軍人數分佈:幾萬人只是常駐編制而已;美軍軍事上在中東不存在進退維谷的難題:除非美軍軍費不允許!

在巴林駐軍約為:725人

在科威特駐軍約為:4690人

在阿曼駐軍約為: 260人

在卡塔爾駐軍約為: 37人

在沙特阿拉伯駐軍約為: 5110人

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駐軍約為: 390人

在伊拉克駐軍約為:4萬人

在波斯灣、紅海約有12700人。



當然,美軍會因應戰略局勢的需要增派/減少駐軍人數:包括在沙特、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等熱門地區的基地群美軍人數都不是固定不變的;美國海軍派遣的航母編隊、戰略轟炸機編隊也屬於這個範疇;

美軍還有一個習慣:聘請軍事公司!它們只是與美軍國防部簽訂合同,派遣軍事人員、重型武器參加戰鬥,所有傷亡、損耗不計入美軍正規軍體系!軍事公司人員的數量不詳:估計要比美軍駐軍人數龐大——他們活動區域比美軍更大、他們不受美軍限制、他們執行了更多的髒活!



包括在伊朗境內發生的襲擊伊朗軍隊的衝突,都有美軍或者美軍事顧問的推手;特朗普的囂張跋扈主要為了中東的美元能源架構的穩定!如果伊朗堅持自己的主張、積極備戰、多線出擊的話,特朗普鋌而走險的可能性會減少!

伊朗核危機的緊張局勢對特朗普也未必有利:作為商人,利潤最大化才是王道!真的把伊核合同的成本抬得太高,特朗普家的生意就難做了!可是,壓制伊朗可以獲得降低打壓兔子家的毛子戰成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美軍的不戰不撤屬於戰略壓力,鷹醬要的就是‘’以武去核‘’的效果!壓服了伊朗,美國就有了抵消與兔子毛子戰的鬥爭成本居高的手段了;特朗普也有了轉移‘’通俄門‘’輿論的工具;他的中期選舉不用再膽戰心驚!


伊朗的強硬表態對特朗普不利,這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不會容忍伊朗破壞他的中東能源計劃!美國近日的外交表態貌似退讓了,其實,未嘗不是特朗普以退為進的策略;伊朗需要警惕他在其他戰線搞事,不排除以色列會出頭武力打擊伊朗本土的目標、美軍及其中東盟友則積極配合掩護的可能性!撤軍?目前對美國而言屬於下下策!


熊style


開場容易收場難,美國政府誤判了形勢,兩種局面發生超出了美國人的想象,一個原因是伊朗寧折不彎的反擊。另一個因素是美國人自二戰後;從來沒有象如今同時遇到這麼多憋屈亊,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超極大國,好戰卻很少單打獨鬥,狼群戰術使的美軍打遍天下無敵手,十一艘航母加上龐大的艦隊,足以碾壓世界各國海軍。全球最高的軍費支出讓美軍裝備精良,後勤保障有力,美國是世界上惟一可以同期開打兩場以上中小型戰爭國家。


無奈廉頗老矣,空有雄心壯志,卻難有往年登高賞月的體力,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滿天繁星相伴,常勝大將軍美國人卻只剩下了孤家寡人。空喊了半天狼來了,沒見往日雄兵助陣,彷彿世界靜止了,連從前的得力打手們都選擇裝聾作啞。
沒嚇倒敵人,反倒給了伊朗充足的時間做好戰爭準備。沒有人願意與有準備的敵人開戰,美國人也不例外。即使美國人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樣是美國人的訴求。心疼的不止是大量因為戰爭傷亡的軍人,還有持久戰會消費掉大筆天文數字的美金。閃電戰從有戰爭以來各好戰國一直在運用,美軍的多次戰役都是在大兵團快節奏中開戰,短時間內消滅敵國有生力量,使其軍隊沒有再戰實力。


伊朗的戰爭準備讓美國政府忌諱,天空有貼近海面飛行的無人攻擊機,令美軍雷達難以及早發現提前預警,開戰美軍難免被動困擾。伊朗也研發出了超音速導彈,這讓美軍又多了一路威脅。一定程度彌補了伊朗空軍的弱勢。
陸戰美軍更不想面對,因為伊朗陸軍同樣是地上地下立體作戰。這麼多極易導致大批美軍人員傷亡的數據使的美軍氣勢洶洶殺來,卻又不敢冒冒失失開戰,只能指望兩方面脫困,一是高壓態勢迫使伊朗認輸,美軍興高彩烈鳴金收兵。這一點恐怕會讓美國人失望,因為被言而無信美國人激怒的伊朗擺出不給面子的架勢。

還有兩路說客,一路是美國盟友,這些鐵桿兄弟們少見的拒絕參加美國準備發動的對伊大戰,這群政治風雲人物有兩面講話的面子。還有一路會讓世人瞠目結舌,那就是美國最大的敵人俄羅斯,從俄羅斯拒售S400給伊朗就可以證明,俄羅斯並不是不幫伊朗,而是支持是有限度的,希望伊朗拖住美國有生力量,而不是由局勢緊張變成大戰。給美國造成壓力俄羅斯喜聞樂見,但由於伊朗而使俄羅斯捲入戰爭則斷無可能,只有俄中適合做這個調停國,但是美國人不甘心,還沒有到心神俱疲,所以美國人的探路先鋒日本先閃亮登場,美伊在比耐力,美國政府在玩心疼的燒錢遊戲,伊朗在咬牙堅持,其實雙方內心都在等合適的中間人,暫時不會加劇緊張局勢,美國人徹底放棄威脅手段短時間內絕對不會發生。


亓官仁


特朗普幼稚的很,以為憑藉美國的強大實力,不斷向海灣增派軍力,就能嚇到伊朗,迫其就範,然而事與願違,伊朗偏不吃這一套,這讓美國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那麼,接下來該如何收場呢?

顯然,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鋌而走險,向伊朗宣戰,要麼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虛驚一場。

要是前者,美國不能不計後果,不能不考慮戰爭變數,只有對雙方以及其他任何可能性做通盤考量,才能避免發生意外,以使損失最小化。

目前,美國在波斯灣的軍力包括“林肯號”航母戰鬥群、B52轟炸機特遣隊、愛國者導彈系統以及上萬名官兵等一應俱全,加上駐紮在沙特、卡塔爾等國數量可觀的美軍,足以對伊朗構成有力打擊。

但是,伊朗能夠處驚不便,淡定自若,這必然有其底氣和盤算。的確,伊朗1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上億人口的規模算得上是一個地區大國,諸如無人機、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等武器裝備以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國家軍隊兩支勁旅,都意味著一旦美伊交戰,必然要打持久戰。

此外,還要面對歐洲盟友袖手旁觀、俄羅斯及伊朗中東盟友與其對壘的局面,這樣一來,美國的勝算將微乎其微,並且有可能被戰爭拖死,最終淪為二三流國家,這是特朗普輸不起的。

而要是後者,頂多失去一點顏面,但實力尚存,美國還可以繼續在世界上耀武揚威,稱王稱霸。再說,美國也不是沒有丟過面子,而要是戰爭慘敗,更是顏面盡掃。

鑑於此,美國逐步將軍力撤回乃為上上策,特朗普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目前,美國在波斯灣及伊朗周圍部署了數萬大軍和一個航母戰鬥群、十餘架戰略轟炸機、在中東地區包括以色列在內有百餘架F35隱型戰鬥機和數百架各型戰鬥機!萬噸航彈和近數千枚戰斧巡航導彈!打伊朗或打垮伊朗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可老美為什麼不打呢?


原因在於近日美國領導的北約正在英法紀念諾曼底登陸75週年活動時,北約P—8反潛巡邏機在裡海國際空域遭到俄羅斯蘇35三番五次的強力攔截和驅趕。所使用的眼鏡蛇機動和空中手術刀動作把北約飛行員嚇得膽顫心驚!正在參加活動的北約國家的首腦們看到俄羅斯強力介入保護伊朗的意圖,無人支持美國的打擊圖謀,而美國在此刻或許取消了對伊朗開戰的計劃!加上美國內兩黨的鬥爭加劇,以及特郎普黨內大佬對中東政策的強烈不滿,現在看來:打擊伊朗無法達到戰略目的!推翻伊朗神權政府的概率幾乎為零!
在客觀條件下,美國的意願難以達成!特郎普為了實現連任,從歐洲返回後急著滅火,同時還正在應付民主黨發起的調查特郎普的精神健康問題聽證會,這讓遊弋在波斯灣和在伊朗周邊參加聯合軍演的陸海空三軍進退兩難!打又不敢打,退又無合理的理由!而特郎普一再放出的與伊朗和談的信號被哈梅內伊和魯哈尼回應的不懼一戰的決心和博爾頓的堅決幹掉伊朗的好戰思維結成了一個死結!讓蠻牛特郎普陷進了恐懼的黑洞裡,一時無計可施!
反觀伊朗的局勢,由於俄羅斯在裡海沿岸的強力保護,把美國及北約的兩面夾擊的計劃打的七零八碎,徹底解除了後顧之憂!轉而把思路放在一心一意打破美國的能源制裁和遊說歐洲儘快實施繞過美國的能源貿易結算機制上,從而讓伊朗成功突圍!

特郎普無心再戰,博爾頓的計劃無法獲得授權、以色列將重新選舉,哈梅內伊的誓死不投降和魯哈尼開出的談判條件,這一切都是讓美軍在波斯灣進退兩難的客觀現實!

而留給博爾頓的路,估計只有慘然退場了!


華正先生


美軍現在波斯灣以及伊朗周邊主要部署有一個航母戰鬥群、200多架作戰飛機、36個軍事基地,總兵力約5萬餘人。看似殺氣騰騰,但是如果真的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並且顛覆其政權,顯然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今天的伊朗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內部凝聚力亦或是國家戰略運作水準,都遠遠超過美國近20年來任何一個通過戰爭顛覆的政權或國家。就算美國人導彈、飛機是神一樣的存在,那麼人數超過百萬、遍佈中東的哈馬斯、真主黨、胡塞、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法特米揚旅這些身經百戰、單兵素質強悍的什葉派武裝力量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就被美軍癱瘓掉戰鬥力。而這些人如果動手,36年前的貝魯特事件,估計又會在中東大範圍上演。

因此,如果美軍對伊朗動武,其戰爭模式一定是越南戰爭或是朝鮮戰爭,絕不可能是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也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美軍才在40年的時間裡一直不敢對伊朗動武。再者,把航母開進波斯灣那麼一個小海溝,這很顯然也是有違軍事常識,對方一陣導彈雨,航母怎麼機動?遠程預警還要不要?美國人敢保證所有的導彈都能攔截了?

所以,時下的波斯灣雖說劍拔弩張,但是以美軍的規模和決心,還談不上重兵雲集、大兵壓境。最多就是防禦性質,防禦他在中東的36個基地畢竟在如此強烈的對抗之下,誰也不敢保證伊朗不幹點出格事。就算伊朗不想幹,手下那幫宗教狂熱分子也不會無動於衷。5月中上旬哈馬斯武裝以火箭彈襲擊以色列、胡塞武裝用彈道導彈打沙特油田、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火箭彈襲擊美國大使館,就說明這些人誰也不是善茬。

那麼時下緊張對抗了一個多月的美國和伊朗,未來將會如何收場呢?

美國人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伊朗必須接受按照去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特朗普開出的不再支持被美國人視為“恐怖組織”的中東什葉派武裝、徹底放棄核武器和中程導彈等12項條件!很顯然,就是要讓伊朗不能在中東一家獨大,最大限度的削弱伊朗的綜合國力。

這些條件當然遭到伊朗的嚴詞拒絕。關於核問題,早先就有六方會談後形成的《伊核協議》,雖說沒有完全廢除伊朗核能力,但是至少不會威脅到任何國家。至於所謂的恐怖組織更是無稽之談,各地的什葉派武裝大部分是由於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形成的,伊朗支持這些組織完全是出於宗教信仰,誰讓伊朗是什葉派大本營呢?因此美國說讓伊朗停止支持這些組織,這完全拿伊朗當工具去管控這些組織。這和一百年前《辛丑條約》中要求清政府永遠取締一切民間反帝組織的條款沒什麼兩樣。

這就是為什麼美伊雙方都多次表態想談判卻又不見行動的原因所在。

因此,未來美伊破冰還需要國際力量,就如同朝核問題一樣。畢竟美伊之間綜合國力懸殊太大,誰也不可能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必須藉助國際力量達到一定平衡以後才能談。現在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正在進行,並且伊朗都是關鍵點。未來如果談判肯定還是會以《伊核協議》為基礎去談。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態說“俄羅斯不是救火隊員。”言外之意就是要求伊朗不得做出違反國際的事情,加劇衝突,比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退出《伊核協議》亦或是主動挑起戰爭等行為。別人欺負你我可以幫你抵擋,但是如果你先去沒事招惹別人,對不起,我不會為你火中取栗。


大將軍威武K


美國海上軍事力量在波斯灣的存在會常態化,這是美國維護全球軍事霸權的需要,美國軍艦在波斯灣的存在,是美國要告訴伊朗,波斯灣不是伊朗的波斯灣,中東是美國的中東,波斯灣也是美國霸權肆意橫行的波斯灣。

只要伊朗對美國的威脅和挑戰存在,美國就會持續在波斯灣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對伊朗持續的軍事高壓態勢,和美國對伊朗嚴厲的經濟制裁和封鎖,是美國遏制打壓伊朗的兩個拳頭。

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和封鎖是美國打壓伊朗最有效的武器,也是美國遏制伊朗崛的最低和最可管控的風險,美國對伊朗的軍事高壓是美國經濟制裁的輔助力量,美國在波斯灣軍事高壓的目的,不是為了和伊朗發生軍事衝突,而是為了配合美國對伊朗嚴厲的經濟制裁和封鎖。

伊朗在家門口被美國軍事圍堵,在經濟上被美國封鎖,伊朗沒有和美國抗衡的軍事力量,伊朗更無力打破美國的軍事圍堵,伊朗經濟又籠罩在美元霸權的陰影下,時間是不站在伊朗這邊的,伊朗要麼冒險挑起和美國的軍事衝突,要麼面臨經濟被美國困死的危險。

美國掌握著全球的軍事霸權,和經濟霸權,伊朗不能擺脫美元霸權的控制,伊朗和美國博弈的空間就不大,在美國的軍事高壓和經濟封鎖下,伊朗最終會接受和美國城下之盟的雙邊談判。

現在不是美伊能否啟動雙邊會談的問題,而是美伊雙方都在尋找都可以接受的臺階,美伊有了可以認同的臺階,美伊雙邊會談就會艱難的重啟了。


松間山水畫


首先糾正一下,美國在波斯灣並沒有“數萬大軍”;只有一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在波斯灣外海遊弋;其餘的數萬美軍全部龜縮在駐中東地區各國的美軍事基地裡。

川普總統對伊朗的態度其實有兩條紅線;其中之一是“不謀求政權變更”,其二就是“不得對美國以及地區盟友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美國遊十來個航空母艦打擊群,派一個去中東地區也算不上是大動干戈;美國對伊朗的殺傷力不是軍事打擊,而是致命的全面經濟制裁;

以伊朗的八千多萬人口,百萬之眾的國防軍,加上號稱在國家經濟狀況下可以動員到一千一百多萬伊朗革命衛隊,伊朗倒是希望能夠能夠與美國決一死戰;拼個你死我活!

而繼續保持目前狀態,不戰不和;經濟制裁不解除,斷了石油收入,外國資金進不來,伊朗科技人員走不出去進行國際交流,是伊朗最難受的時刻;

當然,所謂“一滴油”都別想賣出去有點不太現實,但是伊朗石油輸出大幅萎縮卻是不爭的事實——用皮卡摩托車隊輸送石油誰能夠擋得住!

美國有錢任性,不在乎;航空母艦打擊群滿世界遊弋,以訓代戰,反正有的是錢;久拖不決的對峙對伊朗更加不利;獲勝的發碼似乎並沒有偏向伊朗。


閒看秋風999


美國在波斯灣的進退兩難,並不是指戰術上的軍隊,而是指戰略上的國家政策,軍隊尚可以調遣,但是短期內國家戰略的轉變並非易事。



如果從戰術上看,目前美軍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遊弋“林肯”航母打擊群和“基薩奇山”兩棲攻擊群看似很唬人,但其實僅有7艘主力船隻和1萬餘兵力。一般美軍這種規模的部署大多目的是牽制與警戒,想要直接攻擊擁有50萬軍隊的伊朗顯然不切合實際。


這兩個打擊群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護霍爾木茲海峽不會被伊朗所封鎖,另一方面則是配合特朗普對伊朗經濟上極限施壓。而這個規模對於美國政府而言還算是個不太大資源耗費,進可以施壓,退可以執行其他任務及時止損。



但是現在進退兩難的,其實是戰略上的美國國家戰略。


自從2018年美國公佈了特朗普時期的國家戰略後,既然已經決心將國家戰略定義為大國間競爭,並逐步收縮鞏固力量對付俄羅斯等戰略對手,但是現在卻在次等戰略目標伊朗問題上仍然投入大量資源,這並非良策,但又不得不如此。其實特朗普自身並不想在伊朗方向徒耗資源,畢竟還有兩個大國要去對付,他甚至一度想打造“阿拉伯版北約”來減緩美軍在中東地區的壓力。



但是美國的國家政策往往受到來自盟友的牽制。比如伊朗的導彈對以色列和遜尼派盟友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以色列在2019年要進行大選需要伊朗問題造勢,再加上涉及美國能源、地緣利益以及2020大選影響,所以在以色列人和遜尼派盟友的影響下,特朗普不得不加大伊朗方向投資。


美國原本最好的一個收手時間,就是5月份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組建成功,以色列穩定後接盤對伊施壓,美國趁機收手。但出人意料的是內塔尼亞胡卻談崩了,特朗普又得等以色列三個月大選,再等三個月組建政府,一晃就是6個月。


但是6個月之後美國自己就要準備2020大選了,而伊朗問題一旦和美國大選掛上鉤,收場就更不容易,所以現在美國國家戰略其實又走到了一條彎路上。



從目前來看,由於6月18日特朗普將正式宣佈參選2020總統大選開始準備競選工作,所以伊朗問題儘管會延續,但不會再繼續發酵升溫。目前美國會在經濟上仍將對伊朗施壓,但是軍事上會避免越陷越深,未來或會通過製造其他地緣政治熱點問題轉移視線淡化伊朗問題,但不會就此徹底收手。


馬克觀察


“圍而不打”對於美國來說並不是戰略上的困難,反而是一種常用的手段,就像美俄各自亮自己的核武一樣,這是一種戰略威懾。美國現在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既是如此,威懾直到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現階段,美國並不存在進退兩難的問題,首先對於美國的軍費壓力來說,兩個航母戰鬥群、一個兩棲戒備大隊、78架F35A、4架B52戰略轟炸機及B1B等在內的各型軍事力量在中東的部署並不是多大的負擔。何況特朗普將2019念軍費還提高到了7500億美元,這一點開支美國完全可以承受。何況,阿聯酋、沙特等國都儀仗美國的保護,對美軍的補貼和支持力度自然也是無需多言。

其次,對於美國的全球性軍事部署來說,這樣的軍力調配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即便這些海空力量不在波斯灣集結,那也不會全都在諾福克海軍基地窩著。美軍是一隻全球性軍隊,這樣的性質決定了美國的軍隊就是要在全世界可部署地區遊弋,不光是在伊朗,在歐洲、北美、亞太盡皆有美國的軍力。


從美伊對峙的形勢來看,美國現在數萬大軍正完全處於上風,別看伊朗聲稱如何如何,伊朗現在的局勢要比這數萬美軍面對的局勢要嚴峻的多。因為不單單這是一場非對稱戰爭對抗,還是一場綜合國力的較量,美國全面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加強對伊制裁,伊朗的國力承擔力度怕是不夠,今年國際多個組織預測伊朗的經濟會大幅衰退,經濟是國防的基礎,一旦伊朗經濟再度嚴重衰退,其國內生變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最後不得不面臨主動讓步或者向美國認輸的了“下策”。


波斯灣陰雲的收場,主動權不在伊朗,在美國手上,而美國也正是因為掌握了主動權,現在才敢一直耍橫,甚至特朗普要丟電話給伊朗領導人要求其向特朗普致電,其意何在?美國要的就是要麼伊朗主動讓步,要麼徹底妥協,否則就選擇戰爭。


標槍毒刺


目前來看,美國採取的收場措施是讓安倍晉三作為一個第三方的角色,去伊朗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據媒體報道,安倍晉三將於下個星期三去伊朗進行訪問,他已經向媒體表示,希望能夠為解決伊核問題做出一定的貢獻。顯然,他的出訪是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否則沒有美國的允許,他是不可能到伊朗進行訪問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當前進退兩難的情況下,美國還是想著用和談的辦法解決當前問題。根據我的個人拙見,我認為伊朗會在日本的調停下做出一定的讓步,美國也會乘機給對方一個臺階下,雙方就此結束近段時間以來的糾紛。



就在今天,美國已經再次向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商進行了制裁,這家公司佔據了伊朗出口石油的50%,可以說是伊朗的命門被對方給打中了。如果繼續與美國僵持下去而不獲得美國寬鬆的對待,那麼伊朗將會引發內部的危機。到時候,我想魯哈尼一個人是難以控制住局面的。由於之前伊朗已經放話拒絕與美國任何形式的談判,所以說,他們也不方便在美國沒有撤軍的情況下,就進行和談,這樣會顯得得自己底虛。因此,在安倍晉三到來的情況下,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向安倍晉三轉達,到時候,美國與伊朗是心照不宣的雙方各退一步,就這樣解決當前的問題。



其實伊核問題早就已經成為伊朗和美國互相利用的一個工具而已,美國可以通過向伊朗方面施加壓力而展現自己的強硬態度,這樣,特朗普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支持率,而伊朗也可以通過一合問題的頻頻升級贏得國內的支持,團結起更多的民眾。美國其實是不願意讓問題得到解決的,而且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也是不希望伊朗就此安寧的,他們希望的是,美國能夠讓伊朗改朝換代。即便安倍晉三這次能夠成功的調解,那也只是暫時的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看美國,不能再用霸權主義來向其他國家施壓,而且聯合國也是時候站出來管一管了,不能讓他們這樣肆無忌憚。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