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整車輕量化在當前的運輸環境中,儼然已經成為一種行業趨勢,這種趨勢的演化經歷了數十年,直至今天,行業內的大多數物流從業者才剛剛形成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輕量化可以使得運營成本相應的降低,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營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技術手段的持續優化,通過材料替換或採用新型材料,現如今整車產品上的一部分零件已經得到了輕量化應用。

比如說通過使用自重更輕但強度更大的新型鋼材替換傳統的車架大梁;應用高強鋼製造、利用拋物線少片簧減輕自重的懸掛;還有今天要聊的主角——掛車車橋(車軸+懸掛系統)。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掛車車橋生產線

從無到有,車橋的發展從未停止

人類最早的車輛,如馬車、推車等,對於車橋的定義是非常簡單的:用一根圓柱形車軸貫穿車身底部,在兩端固定上車輪即可。

這樣的連接方式就好像是騎在一個“槓鈴”上,而這種機構在如今很多玩具汽車上依然很常見。

最早的汽車也是使用這種結構,但弊端也很明顯,剛性連接使得車輪將地面上的任何顛簸都直接傳遞給車身,這對於駕乘人員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

為了克服這種顛簸感,18世紀初,法國人便發明了使用一種扁平狀的單片彈簧的鋼質懸架系統,用在當時的馬車之上用以安撫貴族。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初期的“板簧車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結構是如今常用的板簧車橋的雛形,現如今重型車青睞的鋼板懸掛就得益於這樣的設計。

順應時代,鋼板向氣囊的轉變

眾所周知,2016年之前的貨運市場是非常混亂的,“百噸王”“十噸王”依靠板簧車橋結構簡單易維修、工作可靠承載力大等優勢,大肆超載斂財,可謂是“巨獸橫行”。

在這一時期,用戶在購買、選購掛車車橋時,優先考慮的是能不能裝,單軸載荷低於13噸的基本入不了他們的法眼。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多片簧設計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承載力更強”的超多片簧設計

為了迎合這些病態要求,多片簧、甚至超多片簧設計的車橋層出不窮,整個運輸市場也陷入了“拉得多賺得多”的惡性循環。

欲使其滅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肆無忌憚的超載、超限行為最終受到政策抓手的制止,在“9·21最嚴治超行動”的制約下,運輸業慢慢回到正軌。

尤其是GB1589-2016發佈後,6軸車的總重被限制在49噸,與之前標定的55噸足足減少了6噸,讓許多廠商開始著手進行產品輕量化的升級,希望藉此挽留用戶。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氣囊橋+盤剎組合

政策驅動市場,氣囊懸掛+盤剎的車橋組合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被人們所熟知。

時隔一年,GB7258-2017發佈了,這又給了不少人當頭一棒,如果說GB1589的目的是給大家打預防針的話,那麼GB7258就等同於下了死命令,而新一輪的產品升級也在悄悄開啟。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GB7258關於車輛配置的前置要求

作為半掛車產品的一部分,掛車橋的變化簡單,但意義深刻,而對其未來的變化,家哥也有自己的看法。

車橋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

剛才說過,各廠家受到政策的約束,不得不對產品進行相應整改升級,而用戶購車需求的轉變不僅得益於此,順應法規的發展趨勢也應運而生。

輕量化,降低自重多拉貨

治超之前,大家總重都是55噸,此時對於車輛自重的敏感度並不很大;治超之後,大家對於自重的敏感度一下就提了上來,如何降低掛車橋的自重從而實現多拉貨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

這一點,從近幾年的商用車展會上,各廠家發佈的格式車橋產品也能看出端倪,通過新材料、新技術實現車橋的輕量化,保證強度滿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自重,而這也意味著車輛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某品牌車橋第400萬隻車橋下線

標準化,專車專用將要來臨

在面對政策的頻繁更迭時,廠家需要模塊式的標準化生產流程助其更快的搶佔市場、佔得先機,當別人還在設計研發時,你已經用產品賺得了第一桶金;而如此頻繁的政策更迭,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也是一種迫使行業走向標準化的信號,專車專用是未來商用車發展的一大趨勢。

免維護,提升車輛運營效率

眾所周知,我國的用車環境是非常粗放的,並且得益於近些年中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個體運輸戶,車輛的年行駛里程在不斷增加,20-30萬公里的年裡程非常普遍,這也使得車主對於免維護的需求更強。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某品牌車橋使用120萬公里後的狀態

舉個例子,早前一些國產的車橋維護週期在10萬公里左右,這對於年行駛20萬公里的用戶來說,掛車橋每年至少需要維護2次。

保養時間雖然對運營效率沒多大影響,但還是會牽扯部分經營精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當前的運輸環境下,免維護、長保養的掛車橋將會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智能化,胎壓與制動監控系統得到普及

在國內主車胎壓監測系統還沒大面積普及的今天,歐洲的掛車橋就已經在推進普及掛車的胎壓監測與制動監控系統了。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BPW監測系統

無論是胎壓監測還是制動監控,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行車安全,降低車輛運營成本,在國內這兩個系統基本屬於空白。智能化的胎壓監測與制動系統監測,在我看來也將會是國內掛車橋發展趨勢之一。

節能化,能源回收促環保

早在2016年的漢諾威車展,BPW就展示了帶有能量回收系統——ePower的車橋產品,通過車橋輪轂上的發電機,當車輛下坡時可以實現制動發電。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但要注意的是,該系統還只適用於冷藏車這類耗電量較大的掛車,輪轂發電機制動產生的電能可以用於冷機制冷,一舉多得。

最後我也相信,未來在降低油耗、節能環保等前提下,會有更多諸如此類的設計應用在掛車橋產品上。

那麼,我們該把注意力放在哪呢?

殊途同歸的多樣化產品

車橋作為掛車的一個重要部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用戶的運營情況,縱觀現在的國內車橋市場,雖然品牌多樣,但始終離不開那個圈。

現如今,輕量化、高可靠性、免維護已然成為了廣大用戶關注的重點,這也是各個車橋廠家不留餘地朝著這些方向研發、改進的原因之一。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那麼,買掛車應該關注哪些品牌呢?

得益於產品自身優異的制動性能,BPW向來都是危險品運輸領域與快遞業的標配,更一度成為追求高品質運輸用戶追求的焦點產品。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單根減重100kg的BPW 400K系列車橋

尤其是武漢車展上展出的小方軸10噸級別盤剎車橋,以每條輕於傳統鼓剎車橋100公斤的重量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值得注意的是,BPW不僅在輕量化領域有著不錯的成績,在輪轂節能化方面也有著出色的表現。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ePower輪轂發電系統,持續輸出15Kw功率的電能

這款輪轂的首次亮相應該是2016年的漢諾威車展上,BPW宣稱該“ePower”輪轂發電系如果能大量應用,每年將會節省大量的燃油,對節能環保將會有著巨大的貢獻。

除了國際品牌,國內市場也有著自己的驕傲。

富華,國內七成半掛車都在用的車橋,以其維護方便承載能力強、維護成本低、性價比高等優勢常年駐足於國內市場領先地位。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富華車橋明星產品之一

不過樹大招風,正是由於其產品趨於標準化的生產流程,許多山寨廠家開始盯上了這塊“肥肉”,用戶在購買時一定仔細辨別;而富華在打擊盜版的同時也在不斷深耕歐洲高端市場,富華沃勝系列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富華旗下高端系列——沃勝2.0

重器車橋是不少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依託眾多國際頂尖零件供應商的加持,保證能夠專注於車橋生產,勢如一匹黑馬闖進了幾位大佬的世界。

與前幾位已經做強做大的品牌不同,重器的心更細,在去年的武漢車展上,它為我們帶來了兩位“鋼鐵俠”,就是下面這兩位。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重器產品:納赫PS71、納赫PS72(10年/150萬公里長壽命設計盤式制動器)

作為氣囊車橋的重要組成部分,剎車片的可靠性也不容忽視。

在輪轂方面,重器的13T系列鍍鉻車橋也在此次車展中亮相,這款車橋是重器的拳頭產品,具有多項國家專利技術,不少用戶津津樂道的散熱型防炸裂制動鼓就是其中之一。

掛車橋發展史:鋼板時代結束!五個趨勢幫你選好掛車

○ 圖丨重器鼓式13T鍍鉻橋 20萬公里免維護

除了上述這些品牌,其實還有諸如施密茨、賽夫這樣的國外品牌也做得不錯,大家感興趣的話後面我再寫文章詳細介紹一下。

寫在最後

法規的限制、市場的需要決定了掛車橋今後的發展方向。

輕量化、標準化、免維護、智能化、節能化也不僅僅是單一車橋產品的發展趨勢,整個商用車行業某種意義上來看也是朝著這些方向發展的。

換言之,誰能夠率先參透局勢做出更省心、更省錢的產品,誰就能贏取市場,因為關係到用戶的切身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