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在中国很多城市里,都有一条以“中山”命名的道路,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咸阳市区内,明清老城之中,最主要的一条道路便是中山街,贯穿老城里的主要街巷和建筑——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南京市修建了一条中山大道。从此以后,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出现中山路了!咸阳的中山街,可能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吧?

中山街位于咸阳老城的中央,呈东西向,略微偏西,所以被称为“西大街”。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咸阳县城从杜邮馆(渭城区渭阳乡任家嘴东)迁至此地。明嘉靖、万历、崇祯和清乾隆年间,对咸阳县城进行过大规模的重修。这条“西大街”始建于何时,现在早已不得而知。但是,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前,它已经出现于咸阳县城之中了!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中山街西口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中山街东口

中山街东西长约1000米,东接东明街,为东门旧址;西连西宁街,为西门旧址。1952年,进行拓宽;1965年,铺沥青路面,修建人行道,成为老城里的主要干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路建成以后,中山街逐渐衰落了。但是,街道南北两侧的店铺,保存完好,古色古香,所以被称为“老街”。如今,经过大规模地拆迁,中山街两侧的老房子不断消失,一座座高大的仿古建筑拔地而起。漫步老街,偶然还可以看到零星的老建筑,但是也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了!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老房子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新建筑

文庙位于中山街的正中间,已经被改造为咸阳博物馆,坐北朝南,气势恢宏。这里现存古建筑有木牌楼、前殿、中殿、后殿、东西两庑和西北小院等。2006年5月25日,咸阳文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一年(1746),咸阳县令柴建华创立渭阳书院,位于文庙的明伦堂后,大约修建有十间学舍。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渭城第一初级中学,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在中山街东部,县门巷的北口,便是曾经的县署旧址。县署坐北朝南,原有大堂五架,左侧有库房,右侧有柬房,后有二堂、三堂、四堂。如今,这里是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区分局的办公大楼。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文庙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渭阳书院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县署旧址

小时候,家人经常带我去老街里转,这里也被俗称为“街里面”,有大量的小商铺和老字号店,临街而建,一字排开。从西宁街进,穿过中山街,再经过北大街离开,咸阳老街就逛完了!

这里的老房子,大多为木结构,红墙灰瓦,木板封门。两个建筑之间,会有一道砖砌的隔墙,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我清楚地记得,曾经看到过这里的建筑发生火灾后的景象,虽然一座房屋被烧成废墟,但是周围的房屋完好无损。

目前,在中山街上,还有几栋老房子,保持着曾经的历史风貌。其中,窦家biangbiang面、服务楼理发分店、老王家商店等都是咸阳老城里著名的老字号。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窦家biangbiang面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服务楼理发分店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老王家商店

从明清时期至今,中山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见证着咸阳老县城的发展变迁,保留着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好像是一座鲜活的露天博物馆。

中山街上,树木遮天蔽日,行人和车辆都不多,感受到城市的宁静。漫步其中,明清时期的文庙建筑,民国时期的大小街巷,建国初期的各类店铺,鳞次栉比,一览无余。

高考之前,每个夜里,我写完作业以后,都会在中山街转一圈,整个人瞬间就放松了。近年,再经过中山街,这里变化很大,周围高楼林立,路边停满车辆。放眼望去,此路跟其他城市的街道,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王家面馆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大众剧团


咸阳中山街:明清老城的主干道

群英饭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