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探祕:防城港市石器時代人類遺留下交東《社山遺址》


社山遺址又稱交東貝丘遺址,位於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是新時期時代的遺蹟。遺址在高出海面約10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故得名社山遺址。

探秘:防城港市石器時代人類遺留下交東《社山遺址》


探秘:防城港市石器時代人類遺留下交東《社山遺址》


社山遺址是1958年春村民在山邊建牛欄挖牆基時發現的。1958年至1978年,廣東、廣西兩省(區)博物館文物普查組先後對遺址進行了考察,採掘了磨製石斧、夾沙繩紋陶片、動物化石、貝殼等,因而被確定為新石器時期晚期遺址,1983年立了保護標誌,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面積約1500平方米,呈東西走向,南臨北部灣,北為丘陵地,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400米。西面有一條小河從北向南流入海灣,北面是起伏的山丘,高約10多米。 山上堆積大量貝殼,以蠔殼居多,雜有泥蚶、白螺、網錘等先民遺物,人稱“蠔殼山”,被一層表土及植被覆蓋。

探秘:防城港市石器時代人類遺留下交東《社山遺址》


探秘:防城港市石器時代人類遺留下交東《社山遺址》

社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興居民留下的生活印記,是東興歷史悠久的明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