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中國三大聖賢的三條名句,要牢記


中國三大聖賢的三條名句,要牢記

01、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生活中,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舒服。

但如果有人取笑你的缺點,揭開你的傷疤,打擊你的自信,你會舒服麼?

毫無疑問,誰都不舒服,誰都不願意受到這些傷害。但往往有些人,自己不想承受這種傷害,卻去傷害別人。

我們傷心時,總想有人安慰。困難時,總想有人幫助。苦惱時,總想有人開導。

人與人交往,是相互的。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每個人都不容易,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他人才能為你我著想。

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己度人,推己及人。人與人相處,必定是將心比心,包容兼收。

不委屈自己,亦不為難他人。

中國三大聖賢的三條名句,要牢記

02、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孫子兵法》中說:“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瞭解別人,才能運籌帷幄,做到胸有成竹。認清自己,才能悅納自己,從而充實自己。

1952年,愛因斯坦曾被邀請擔任以色列第二任總統,但他登報拒絕了,他說到:“方程才是永恆的東西,相對而言,我更願意追求方程。”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每個人都有長處,亦有短板,知己知彼,才能揚長避短。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瞭解別人,同時更要認清自己,人要有自知之明,方才不會自取其辱。

知道自己適合的路,不盲目模仿他人,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踏實而從容不迫。

中國三大聖賢的三條名句,要牢記

03、莊子: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愛走捷徑,愛佔便宜的人。看似精明,實則是最大的愚蠢。

要知道,能打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大智若愚,為人忠厚誠懇的人。他們不懂得走捷徑,佔便宜,卻能夠專心致志,腳踏實地地去做事情。

莊子曾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往楚國,在途中的樹林裡遇到一個老人,這位老人用竹竿沾樹上的蟬,如同用手撿地上的小石子一樣輕而易舉,孔子很驚訝,連忙詢問老人有什麼技巧。

老人答到:“我在沾蟬的時候,身體像樹幹,手臂像樹枝,不去管周圍環境如何,只盯著蟬的翅膀,就沒有沾不到的。”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人做事情態度,如果足夠專注和真誠,自然既能做好事情,也能打動人心。

如今社會節奏快,信息多,人心最易散亂,今天想做這樣,明天又想做那樣,到頭來一事無成。

若能收心養性,專心致志的去做好自己最感興趣,最專業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注:來源網絡,僅作分享,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