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戰疫語音日誌⑱|8小時給1萬人次測體溫,我們在為南京“守門”

8個小時檢查5000輛車,給1萬人次測溫,這是白玉婷和同事們在年初三完成的一個“壯舉”。白玉婷是南京市江寧區秣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的醫生,做完肺部手術才6個月。在抗擊疫情這場戰疫中,基層的醫生們大多沒有奔赴武漢一線,但他們承擔起抗疫異常繁重的工作。協助管理回寧居家隔離的市民、在集中隔離點做醫療支持、在交通卡口為往來車輛乘客測溫,在機場複核機測體溫異常的旅客……哪裡需要,他們就奔赴哪裡,手握體溫計,基層的醫生們也在為南京“守門”。

他們8小時給1萬人次測量體溫

年初三走上南京繞城高速南的南莊收費站時,是下午的四點,這是南京一個重要的高速卡口,當時白玉婷和同事兩人來到卡口換班,為進入南京車輛裡的每個人進行體溫測量工作。白玉婷告訴記者,白班同事當班時,南京還只規定需要對乘客進行測溫的是鄂牌照的大客車,所以測溫的工作量並不特別大,而4點左右交班的時候,南京更改了對車輛的檢查要求:所有進入南京的車輛,每一位乘客都需要測量體溫。

战疫语音日志⑱|8小时给1万人次测体温,我们在为南京“守门”

白玉婷和同事在高速公路南莊卡口留影。

“那天高速上車特別特別多,而我們按照原規定安排的人手,有點頂不住了。”白玉婷告訴記者,他們兩人要在五股車道上來回奔跑,一輛車不止一人,測體溫還得奔兩邊,遇到車裡開空調造成體溫偏高的,更不止測一次。秣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呂夕祥主任帶著兩位“援兵”迅速趕到了現場。一個班次從下午4點到夜裡12點,8個小時,5人大約檢查了5000輛車,1萬人次!

“那天下午還下了點雨,但是穿著隔離服特別悶,我們都沒覺得冷。”白玉婷告訴記者,深夜裡下班時,他們感覺腿不是自己的了,手拎不起來了,脖子也轉不動了!

一塊巧克力、一碗泡麵,暖了旅客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疫情防控任務很重,然而,在得知祿口國際機場疫情防控任務吃緊時,秣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是陸續選派了四位醫務骨幹緊急支援,白玉婷是中心派到機場的第一位。她們的工作是要在發熱旅客留觀室輪崗值守,進行體溫複測、流行病學調查、分流轉運、健康教育、心理諮詢、信息跟蹤等工作。工作中每個環節她都會記錄在本子上,及時總結工作經驗。

战疫语音日志⑱|8小时给1万人次测体温,我们在为南京“守门”

在祿口機場值班。

“我被安排在國內到達處,旅客首先會通過機測體溫,如果有異常,既要進行人工測溫的複核。”白玉婷告訴記者,他們是排班的,有時候班次排到晚上兩點結束,但之後又航班落地的話,他們也得在機場候著,所以夜裡四點、五點才下班也是有的。

有的發熱患者等待轉運的時間比較長,她還會貼心地為他們遞上一塊巧克力,或是泡上一碗麵。每一位留觀的旅客離開,白玉婷和其他工作人員還要做好後續的消毒殺菌工作,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每週白班夜班輪流,到今天已經一個月有餘了,“疫情警報不解除,我們不撤退!”

量體溫做篩查,其實也是個技術活

很多人覺得測溫是個簡單的工作,會用額溫槍就可以了。其實簡單按一個鈕、讀一下數字的工作,背後也有專業性。

战疫语音日志⑱|8小时给1万人次测体温,我们在为南京“守门”

測量體溫

讓白玉婷印象深刻的是一對父子。“父親剛剛做完手術沒有多久,在兒子的陪同下從外省回到南京。”白玉婷說,這對父子中兒子的體溫是正常的,但父親體溫過高,被機場自動測溫的設備識別出來了,於是他們被帶到了留觀處。“我給這位父親複測了三次體溫,三次體溫都高,按照程序,我打了120 。”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陪同的兒子不放心父親的情況,要求再次複測體溫,這一次體溫是正常的,陪同的兒子就有點小情緒了。“他覺得自己的父親體溫正常了就應該可以離開,不用再跟著120去發熱門診。但我瞭解到,在手術之後醫生給開了術後鎮痛的藥物,這個藥物成分也是有解熱退燒作用的,所以這位父親的體溫正常很可能是表象。”白玉婷和同事們接著花了很長時間安撫這對父子的情緒,告訴他們不要緊張,南京這邊各方面措施都已經到位,他們會得到很好的照顧等等。解釋和安慰讓這對父子不那麼焦慮了,安心跟著120救護車去做後續的治療。

战疫语音日志⑱|8小时给1万人次测体温,我们在为南京“守门”

白玉婷日常照片。

手拿著體溫計,面對的是一個卡口,背後是一座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們也在用自己的專業和辛苦給南京“守門”。“我們阻擋的病毒,而不是人,即便是發熱的患者,我們也希望他們能感覺到南京是個溫暖的城市,會給予他們專業又妥善的照料。”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剪輯 戎毅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