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何古代鬧蝗災,會有無數人餓死,難道古人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萬航林


正所謂蝗蟲在天上飛,災民餓著肚子在地上追,餓極了吃幾隻,味苦有菌生命又垂危。今人的高蛋白,古人的催命鬼。

蝗災與人類社會活動如影隨形,在世界的各國都發生過大面積的蝗災,導致莊稼被啃食,糧食顆粒無收,百姓忍飢挨餓事件的發生。而蝗災的發生是與大旱相伴的,在中國古書上就記載有:旱極而蝗,大旱之後必伴隨著嚴重的蝗災發生。

在我國曆史上,從秦漢以來,蝗災發生的次數呈現出爆發時間短、頻率高的規律。據鄧雲特的《中國救荒史》中記載:秦漢時期平均8.8年發生一次,兩宋時期是3.5年,元代是1.6年,明清時期是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足可見,在中國歷史上蝗災給普通百姓帶來了多麼大的災難饑荒。

那有人就會問了,既然沒有吃的,為何不將蝗蟲作為食物來吃,這樣不就解決了食物問題,不就餓不死人了。

其實這個問題和在災荒之年,災民為何不捕魚、不打獵來填飽肚子一樣,條件不允許啊!

【一】蝗蟲的特點不允許災民去捕捉。古代災荒確實出現過吃蝗蟲的例子,但是蝗蟲的一大特點就是飛行能力超強,他們來去一陣風,烏壓壓一片,所到之處只要是綠色的植物的葉子被一掃而光。而災民都餓著肚子,沒有吃的東西,要想捕食大量的蝗蟲難度確實大,本來就沒體力,再這樣費勁力氣去捕捉蝗蟲,所得未必有所失的多,所以,光靠捕捉蝗蟲來填飽肚子難度很大。

【二】如何能把蝗蟲吃到嘴裡是個大問題。我們現在人之所以提出為嘛不吃蝗蟲來解決災荒問題,對這個認知就來源於我們現在很多地區,或者飯店都有專門做蟲子宴的,其中就包括蝗蟲,並認為其肉質鬆軟、營養價值高,是未來代替肉類的優良蛋白質來源,而且現在專門有養殖蝗蟲的,而且價格不菲,但是我們口中說的好吃,那是因為我們在製作蟲子宴的時候,對其進行了精細的加工,尤其是在製作手法上大同小異都採取油炸方式,再配上各種調味品,自然而然是一道美味。但是在古代蝗災之年,百姓沒有糧食餓著肚子,他們要想吃蝗蟲,做法除了水煮、火上烤、曬乾等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平時光景好的時候能吃上油和鹽就已經不錯了,蝗災之年哪有製作美味的心思和條件,如果只是簡單的加工,我相信現在的人都不敢吃。

【三】蝗蟲不能根本解決肚子餓的問題。就如同我們光吃菜不吃米飯一樣,總感覺吃不飽,或者餓的快,即便災民食用了大量的蝗蟲,補充了大量的蛋白質,但是人體機能要保持正常的運轉,還需要其他的營養,其中最重要的主食,別看雞鴨魚肉好,但是光吃這個不吃主食依舊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所以,沒有主食來源,妄想光靠蝗蟲來解決問題,不現實。

【四】蝗蟲自身帶來的病菌和隱患。在古代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衛生條件差,所以古人的壽命很多都不長。在災荒之年,一些人更是經不起飢餓而暴斃。如果用蝗蟲作為果腹的食物,由於那時候的條件,尤其是在蝗災嚴重、四處逃亡的狀態下,人們吃蝗蟲更是沒有健康的保障,在食用的過程中,會將蝗蟲自身所攜帶的病菌一起食入,這樣不僅沒有達到果腹的目的,很多甚至是加速了死亡。



說到這事兒,我就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在課本上看到蝗蟲插畫,作者應該是採用了誇張的手法,好大一隻,和人一樣高,當時我就萬分不解,這麼大的小動物,逮住一隻就能吃好久了吧?不是說蝗災時遍地蝗蟲嗎?古人怎麼還能捱餓呢?

後來我哥抓來一隻螞蚱,告訴我這就是書本上的蝗蟲。。。。。。這麼小點還不夠塞牙縫。

不過古人不吃蝗蟲可不是因為它小,再小也是肉,餓極了連草皮樹根都能吃。但吃是能吃,卻不敢吃!

古代生產力低下,科學也不發達,太多事情不能解釋,也就自然而然的幻想出了神靈。一兩隻蝗蟲在他們眼裡是蟲子,若是撲天蓋地的蝗蟲,那就不是單純的蟲子了,是蝗神派來處罰凡人的使者。

所以一旦發生蝗災,蝗蟲過處顆粒無收,普通老百姓不但要捱餓肚子,精神上還要受到折磨——肯定是我們哪裡做得不好,所以蝗神才會降世!

不只是百姓,個別迷信的皇帝還要暗暗自責,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會降下這種懲罰?說不定還要祭天或者下罪己詔什麼的。

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這麼愚昧,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信這一套,他也和題主有同樣的疑問,餓了為啥不吃蝗蟲呢?這都是肉啊!

百姓大驚失色的說這是蝗神,吃了要被降災的!太宗抓起兩隻就丟到嘴裡,活的!像貝爺一樣嘎嘣嘎嘣的吃了,嗯,味道一般,可能炸一炸會更好吃。

他本以為自己示範過後百姓就敢吃了,誰知事情向另一個方向發展。百姓們當場就跪了,更加深信他是真龍天子,崇拜愛戴。

至於吃蝗蟲?還是不敢!皇帝老爺是天子,蝗神管不到他,所以吃了沒事,咱們只是小老百姓,怎麼敢跟蝗神對著幹?

太宗收穫一片名望,無奈的回宮去了。但因為他是這樣的態度,唐朝是敢於治蝗災的,在人工撲打法、壕塹掩埋法的基礎上,利用飛蟲撲火的習性,發明了一種更狠的辦法:篝火誘殺法!

唐朝開元年間,爆發了席捲中原的大蝗災,當時的宰相姚崇就採用了篝火誘殺法,很快遏制住本次大災。

到了宋代,更發明了“據蟲除卵法”、“墾荒除蝗法”,這是防患於未然的先進理念,治災困難,那就把源頭撲滅!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能制止這樣的災難並且形成理論知識很不容易!所以說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勤勞智慧!

可能有些人還會想我們中國人這麼能吃,怎麼不直接把蝗蟲吃絕種呢?這法那法的多麻煩!

我只能說,“吃貨拯救世界”只是個段子,真想靠“吃”治蝗災是不現實的,相當可笑。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古代不管是哪一個朝代,不管是多麼的富有,但糧食生產總是侷限很大,就是四海無閒田,但糧食的單產還是非常有限的,記得大生產隊的時候,畝產三百斤的田地,就算是上好的良田了,後來有了化肥,糧食單產又翻了一翻,也就是個六七百斤,後來袁隆平研發了雜交水稻,畝產又翻了一下,現在糧食畝產一千二百斤左右。以前的生產力低下,所以糧食單產更低,家中的存糧有限,農村有句俗話說:莊稼不收當年窮。所以遇上蝗災,逃荒要飯成了唯一的生路,以前農民大遷徙也是非常普遍。


落地繡才


先說說當代的一次蝗災。

2017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太保莊街道驚現大量蝗蟲,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這些蝗蟲如黑雲壓境一般,黑壓壓蓋入農民的莊稼地,肆意啃咬著馬上結穗的玉米,數分鐘不到,一顆顆玉米就只剩下了玉米杆。



農戶們望田興嘆,今年的收成完了,孩子的學費沒了!這日子可怎麼過呀!

然而,劇情突然反轉了!農民的臉瞬間陰轉晴天!

原來,農民們發現了商機,這些蝗蟲居然10塊錢一斤,堪比豬肉價格。附近小商小販聞風而動,紛紛趕往峽山區收購蝗蟲。



這不是天降災害,這是天降人民幣啊!

一時間,農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有的老婆孩子全家齊出動,紛紛舉著網、拿著筐兜蝗蟲。甚至晚上也不休息,拿著手電筒捉蝗蟲,峽山區到處燈火通明,就像過節一般。

後來,有記者採訪農民:“蝗災影響收成嗎?”

農民回答:“肯定影響,不過這蝗蟲收入遠遠超過玉米,他一晚上能抓到300多斤蝗蟲,算起來就有3000塊錢收入,而一畝地玉米才不到1000塊。還是抓蝗蟲來的值啊。”



蝗蟲們一臉蒙圈,難道走錯片場了嗎?老祖宗的法子怎麼不靈了啊,以前到哪都耀武揚威的,百姓不是磕頭就是燒香,這次栽了大跟頭,全成了舌尖上的美味了!

時代變了啊!

蝗蟲,俗稱螞蚱,富含蛋白質,營養成分堪比牛肉,用油炸後,味道既香又脆,堪稱人間美味,油炸螞蚱成為大排檔不可或缺的美食。

三五好友,點一盤油炸螞蚱,再要一盆麻辣小龍蝦,再來一箱啤酒,吹著夏日的涼風,聊著幽默段子,別提多爽了!



這是現代,在古代可不是這麼回事!

古代,蝗災就是天災,這個災害甚至比地震、洪水、大旱危害更大,地震、洪水、乾旱屬於偶發災害,但蝗災屬於頻發天災,平均兩到三年就爆發一次。

有一種說法,叫作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蟲喜歡乾旱的環境,特別是湖水或者河水乾涸後,湖底或者河底往往成為蝗蟲的最佳繁殖地。

蝗蟲爆發之時,遮天蔽日,猶如黑雲壓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古代農民,拿這種天災毫無辦法,只能望蝗興嘆!



蝗災之後,農民無糧可食,或四處討飯,或賣兒賣女,成為流民。這些數以萬計的流民,政府如果沒有辦法妥善處置,極易生變。

有史以來,數次爆發的農民起義,很多都因蝗災而起。如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等等。

古人認為一切的災禍皆因人而起,蝗災是上天降下的災禍,以懲罰無德的世人。唯有祭祀或者祈禱方能消解上天的震怒,於是各地建起了許多蝗神廟,百姓爭先祭拜。



如此說來,百姓視蝗蟲為神蟲,自是不敢食用蝗蟲的。但也有不迷信的,唐太宗就曾親口生嚼蝗蟲,以示抗擊蝗災的決心。

唐玄宗時期也爆發了蝗災,唐玄宗修德、祭拜、節慾等招數都用完了,還是無濟於事。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宰相姚崇建議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火引誘蝗蟲,然後舉火燒之。

唐玄宗採納了建議,還下旨凡事滅蝗不利的,一律就地免職。在全民皆兵的打擊下,蝗災得到了控制。


一半秋色


災荒時候人一旦被餓急了,連觀音土都能吃進肚子裡,怎麼可能會放過蝗蟲?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

你能抓到蝗蟲嗎?

蝗蟲確實是有營養的高蛋白食物。

但是,這種食物還有一個特點:飛行速度快。換言之,它們不會老老實實地等著你去抓。

蝗蟲漫天飛舞,便如黑雲壓境。這種蟲子都是成群結隊地高速移動,瞬間就能啃食完糧食,然後快速飛走。

在這種情況下,不是你想不想吃的問題,而是你根本抓不到、吃不到的問題。

更不用說,蟲子再好吃也不頂餓,只能管一頓飯,你的糧食被毀了可就一切都完了。

直到現代社會,蝗災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舉個發生在發達國家的案例吧:

2010年,澳大利亞爆發蝗災,直接作物損失高20億。

澳大利亞的經濟很發達,農業也非常系統化、科學化。但即便如此,面對蝗蟲都是束手無策。

這就說明——蝗蟲移動的速度有多快!現代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古代社會呢。

事實上,人們現在所吃的蝗蟲,也不是從蝗災中捕獲的,而是農業基地的大棚裡養殖的。

總而言之,請不要問這種“何不食肉糜”的問題。


HuiNanHistory


古代人迷信,對蝗蟲帶有敬畏情緒,將其稱之為蝗神,民間還立過蝗神祠來祈求平息蝗災。古代的皇帝在天人感應之說出現後,就成了主力背鍋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的災殃罪禍,都歸咎到朕一人頭上,還會下達罪己詔來安撫百姓。

蝗蟲可別來中國,來了正好,本來我們這裡是不吃昆蟲的,但是它如果來了,我正好讓我的狗狗吃大餐,炸它兩大臉盆,一個狗一盆。聽說蝗蟲營養塞過牛肉,味美如蝦,自己也可以嚐嚐鮮。😆😆


M茉莉君


縱橫是一個180斤的小胖子,要問怎麼吃成這體重的,大概是因為不挑食吧,可嘴壯如縱橫昨天去自助餐吃飯時看見有炸蝗蟲,還是覺得有些頭皮發麻,一種hold不住的感覺油然而生,無語的是我回到餐桌上看見我媳婦居然夾了幾隻津津有味的吃著,那玩意好吃嗎,咱也不敢問,低頭啃著自己的雞腿!

作為一個農村孩紙,對吃蝗蟲、螞蚱這一類的東西是早有耳聞的,爺爺奶奶輩的經常講,可以肯定的是,蝗蟲肯定是能吃的,從營養價值角度來說,蝗蟲一類的蟲子應該是高蛋白,高營養的東西。

近些年來由於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農藥的噴灑導致蝗蟲的數量急劇減少,最後竟然成為現代餐桌上的一道特色菜餚,實際上早在民國時期,蝗蟲就已經成為平津一帶著名的菜餚,想來也是一種諷刺。

蝗蟲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悍,一直是影響我國古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蝗害爆發,大量蝗蟲所過之處,莊稼顆粒無收,蝗蟲災害也是歷代統治者最為頭疼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在蝗蟲成災的時候,古人為什麼不發動吃貨的本能,徹底把蝗蟲給消滅了呢?

其實古代老百姓在蝗災的時候也是吃蝗蟲的,不但吃,在沒有冰箱等冷藏冷凍技術的條件下,古代老百姓甚至想出了把蝗蟲晾曬成乾的方法來吃蝗蟲。

據史料記載,唐朝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由此可見,古代人在蝗災爆發的時候也是會吃蝗蟲的。

那麼為什麼還是未能解決蝗災的問題呢?

這就像縱橫是一個180斤的小胖子,再能喝水還能把長江喝乾嗎?

蝗災爆發的時候,場面極其壯觀,史料的說法是遮天蔽日,來的時候洶湧澎湃勢不可擋,這可能有點誇張,實際上他就是慢慢來,老百姓成天去抓蝗蟲也是抓不過來的,畢竟古代的捕捉技術有限。

就像古代捕魚,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魚鉤的,只能捕捉潛水中的魚,隨著鍊鐵技術的增強,一點點出現了魚鉤,這個時候釣魚的魚鉤大部分有一個鉤就不錯了,魚咬到之後脫鉤的概率很高,這個時候就全憑釣魚人的手法了。

現代的大部分魚鉤都是帶“回頭刺”的,魚咬到後脫鉤的概率就比較小了,這就是捕捉技術的進步。

也就是說在古代時期,捕捉蝗蟲大多是依靠老百姓的體力來完成的,蝗蟲本身屬於能飛能跳的昆蟲,反應速度也是相當敏捷了,想要抓住一兩隻還比較容易,想要大規模捕捉那是相當困難的。

按照能量轉換定律來說(我瞎亂說的,我一個學文的哪懂這些),運動量增加必然要吃更多的食物,所以在饑荒的時候,大多數老百姓都是用最少的體力換取最大的能量來補充,有捉蝗蟲那個力氣,還不如躺在家裡少運動一下了。

另一方面,蝗蟲不是一種蔓延性的災害,而是一種爆發性的,來的數量多,規模大,速度急,自然也就走的快,上面已經說到古代捕捉蝗蟲技術不發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更來不及捕捉多少了。蝗蟲能吃是不假,但是能進老百姓嘴裡是相當費勁的。

比如最近網絡上的吃貨是饞丹麥的牡蠣,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河裡的鯽魚,也就看看,比如澳大利亞氾濫成災的野兔已經超過一百億,然而澳大利亞人秉承“怎麼可以吃兔兔”的理念,壓根就不吃,然而數量龐大的野兔已經對澳大利亞生態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政府為了捕捉野兔,就差點選擇用原子彈來消滅兔子了。

但凡有點辦法,古代老百姓也不會在蝗災的時候寧願吃人都不吃蝗蟲。

史論縱橫


鑫旭在線


開元四年(716年),山東地區發生蝗災。百姓只知設祭膜拜,卻不敢捕殺蝗蟲,任由蝗蟲嚼食禾苗。從這個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的民眾對蝗災的態度,認為是老天爺懲罰人們的惡行所降得災害,是自己作孽造成的結果,不敢輕易捕殺,害怕帶來更大的災禍。

即使有些人以此為食,也只能解決一時之困局,不能解決由蝗災造成的長遠災難。

蝗蟲在當時的條件下不能長時間儲存。

蝗災來臨是極快且迅速的,造成的災害是長遠的,捕捉他們的數量不足以解決長時間的饑荒。

綜上所述,古人由於愚昧而不會捕食蝗蟲是一個原因,其次,即使捕食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糧荒問題。


風正輕搖雨自飄


俗話說“久旱必有蝗”,蝗災一直伴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更替。《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

這麼多的蝗災對百姓生活甚至王朝更替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那麼古人難道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首先,古代人迷信,蝗災的時候蝗蟲鋪天蓋地的壓下來,當時的百姓根本沒有有效的辦法。百姓就很自然的把這種無法解釋又無法抵抗和改變的災難“神化”,認為這是上天的一種懲罰。解決辦法就是祭祀“蝗神”等守護神,來祈求風調雨順。古代信息不通,這種迷信很難徹底消除,都把蝗蟲當神了,怎麼能吃呢?

其次,蝗災的時候蝗蟲數量過多,古代又沒有有效的捕殺手段。所以就算吃也吃不完,想要靠吃掉蝗蟲來緩解災情是不可能的。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現在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但是不要忘了,蝗蟲說到底是蟲子(正兒八經屬於昆蟲綱),在古代的環境下吃蝗蟲和吃蟲子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並不是我們今天吃到嘴裡的美味,古代很少有調味料,更不會有植物油用來炸蝗蟲。

百姓餓的不行,自然也是什麼都吃,蝗蟲也不在話下。李世民就吃過蝗蟲,當時也是迫於種種壓力不得不吃。其實他也不想吃,因為吃蝗蟲很容易生病,尤其是死了一段時間的蝗蟲,原因不言而喻。古代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對於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完全束手無策。

北宋的時候范仲淹就曾說過蝗蟲可以曬乾了來吃。但歷史證明並沒有改變什麼,只能說明百姓其實是知道蝗蟲能吃的。雖然鬧了蝗災,但多數情況是不會當時就餓死人的,因為蝗災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憑藉之前囤積的糧食很容易熬過去,這時百姓多用蝗蟲餵豬,餵鴨子,由於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餵養的牲畜往往長得很快。

最後,蝗災只是災難的開始,下一季的糧食顆粒無收才是真正餓死人的原因。開頭說“久旱必有蝗”可見蝗災往往伴隨著大旱,旱災剛過蝗災就接踵而至。這對以種田為生的百姓是毀滅性的打擊,旱災到了最後,蝗災就成了壓垮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就遠不是吃蝗蟲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只能依靠之前囤積的糧食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筆者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古人是知道蝗蟲能吃的,而且在一些地方遭遇蝗災時是真的以蝗蟲為食的。不是規模較大的大災,或者朝廷吏政特別混亂,是不會出現餓死無數人的事情的。不然以這個蝗災頻率,多少人也不夠死的。那麼在大型的天災人禍面前,蝗災往往不是致死的元兇。長期乾旱等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大災才是元兇,蝗災往往只是壓倒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鄧海春


蝗蟲能吃嗎?能!這一點不是現代人發現的,恰恰就是古人發現的,試想一下,當餓極的時候,人們能吃觀音土、能吃樹皮,甚至易子而食,蝗蟲為何不能吃?

蝗蟲的肉質鬆軟,味美如蝦,由於其侵害性大,在世界多地均視為災禍與毀滅的象徵,但同時,世界多地都有以蝗蟲做食品的習慣,更別提以吃聞名的中國人了,中國擁有悠久的食用蝗蟲歷史。

既然大家知道蝗蟲可以吃,為什麼還會有很多人餓死?是蝗蟲不夠吃嗎?

還真是,人類的能量主要來源於糖類,在飢餓時,最需要補充的是糖類,比如富含澱粉的米飯等,而蝗蟲富含蛋白質,據《食用昆蟲與菜譜》中介紹,蝗蟲體內含有蛋白質73.5%,此外還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含有的糖類較少,能夠提供的能量較少。

當然,蝗蟲再高蛋白也不全是蛋白質,糖類是有的,只要足量,人也餓不死,比如天天給你吃蝦,你也能夠撐很久一樣,關鍵是蝗蟲不夠量。

從食物鏈效率來看,食物鏈越長,能量消耗越多,因為自然界的食物鏈效率通常在10%到20%之間,永遠不可能到百分之百,受此限制,一條食物鏈的營養級數量最多不超過五個,再長基本等餓死。

原來的能量傳遞是從作物到人類,現在中間多了個蝗蟲,能量損失驟增,而且作物未成熟,能量只會更低。人類想要維持生命所需,所需要攝取的蝗蟲質量,要遠遠超過原本需要攝取的作物質量。

要想人類存活,那就必須讓蝗蟲的總質量超過作物總質量,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蝗蟲就是靠作物養活,減去能量損耗,蝗蟲總質量肯定低於作物總質量,還是遠遠低於。

而且蝗蟲的活動能力很強,吃完莊稼就跑了,人們怎麼將他們全部抓住?最多隻能抓住部分,維持一段時間的需求。

也就是說,單靠吃蝗蟲,人類是不可能全部存活的,這種例子,在史書上比比皆是,比如《潞州志》卷三《災祥志》有載:“(元)順帝至正十九年,晉寧、潞州及壺關、潞城、襄垣三縣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又罄,則人相食。”

如果能夠靠吃蝗蟲度過蝗災,蝗災也不成為“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