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稻返青分櫱肥施用的最佳時期如何判斷?

神農35


水稻的返青分櫱肥施用的最佳時期怎麼判斷?需要明白的是,返青肥和分櫱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能也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1、返青肥。從字面的理解就是幫助秧苗加快返青速度的肥料,很多的農民都在討論返青肥是尿素好還是一些專用返青肥或者是硫酸銨好。我個人建議返青肥還是選擇專用的返青肥或者硫酸銨。


秧苗移栽之後根系受損,吸收肥水的能力下降,需要一個時間段讓秧苗發出新根、恢復吸收肥水的能力。從移栽到發出新根的這段時間就是返青期。返青期沒有固定的時間,有可能一天就能返青,有可能7-10天才能返青。在返青的時間段裡施用肥料的目的就是讓秧苗快速的發出新根,這個時間段相對來說較短,自然一些速效肥料比如硫酸銨或者專用的返青肥就比較有優勢,肥效反應快、能夠短期內加快秧苗的返青速度。而尿素呢?施用後至出現肥效反應至少4天的時間,有可能已經完成返青的過程了。


2、分櫱肥。分櫱肥是需要使用尿素的,因為分櫱肥是配合底肥供給秧苗從分櫱期開始直至分櫱期結束需求的肥料,需要長期的養分供應,這樣的要求對於硫酸銨或者氯化銨這類速效肥料來說是滿足不了水稻分櫱對養分的長期需求的。

水稻的肥效反應有一個公式是n+2,意思就是在n葉期施用的肥料在n+2葉期肥效反應達到最大化。而我們使用的孽肥目的就是在滿足水稻在分櫱盛期對養分的需求。以我們常規的機插3.5-4葉的中苗為例,一般是在7-7.5葉期達到分櫱的最高峰。我們根據這個公式就能得出我們需要在5-5.5葉左右施用孽肥,能在水稻分櫱的高峰期達到最大的肥效。但是因為農業生產的宏觀性以及田間生產管理需要應對天氣的不利影響,可以適當的提前一些,在4.5-5葉期施用就可以了。避免該施肥的時候遭遇持續陰雨天氣而影響施肥作業,耽誤農時。



因此,水稻不同時期需要使用的肥料不能混淆,需要科學合理的施用才能達到將肥料效應最大化的目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亮仔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分享下我們是如何進行的?

水稻移栽兩三天之後,進行一次尿素拌除草劑施撒,為了促進生長出新根,同時也進行了封田除草。這時,由於剛移栽不久,苗的生長能力和吸收能力還不是很好,尿素不易施的過多,一般一畝施15斤左右,最多20斤。

由於天氣原因,這時氣溫很高,生長也快,基本一個星期就進入了分蘗期。這時,為了促分蘗,強莖壯根,會施複合肥,以氮磷鉀為主。複合肥釋放慢,持續時間長,對作物生長有利,按土壤情況進行施撒份量,一般20至100公斤,我們這邊土壤情況,施40斤左右一畝就可以了。

複合肥施撒過後,一兩天就可以施尿素加強分蘗。不過這時,稻子進入分蘗期,為了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要進行曬田,大概二天時間。這期間,田裡的雜草也該出來了,第一次封田除草過了,理論上講不會再有草,實際上還是會有一部分草長出來,主要以稗草、千金子、闊葉草為主。選好除草劑,進行一次除草。除草過後,24小時灌水,進行尿素施撒。由於打過除草劑,苗多少會受些影響,但苗現在比較強壯,吸收能力強,用量相應增加,但也不能過量,否則貪青晚熟。我們施撒一畝30斤左右,整個生長過程用量,基本是60斤左右。

這次實撒過後,兩三天看田裡的草有沒有除盡,如果還有比較多的草,就要進行二次除草,這時稻子生長又大了很多,對除草劑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會有一定的藥害,我們選擇再適當施點尿素,如果不計較存本,再施點葉面肥當然會更好了。

綜上所敘!水稻在分蘗期,應該先施氮磷鉀複合肥,曬田除草之後,再進行尿素施撒。根據土壤情況,選擇肥料的用量。這是,我們這邊的實際種植施肥情況,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一些參考!



亮仔為農


龍舟電腦控制螺推側深施肥一炮轟

還什麼追肥的,太out

省工省淝3成增產2成去汙染

一畝增收節支500元


深施肥


水稻插秧後,7-10天之內施分櫱肥(即追肥)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