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樣抵禦不需要的影響


怎樣抵禦不需要的影響


一、行為改變

1. 導致人的從眾行為的原因在於,人們想要獲得社會認可。

人們改變行為,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從眾。所謂的從眾,指的是通過情境的壓力讓人們的行為直接發生改變。

【實驗】

心理學家斯坦利·沙克特找來三組大學生,讓他們對少年犯應不應該得到寬大處理展開討論。其中,每一組中都事先安排了一個同謀,他會按照實驗人員的要求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一組安排的是一個贊同者,第二組安排的是一個反對者,第三組安排的是個“牆頭草”。討論結束後,研究人員要求這些人對三個同謀進行評價。那個贊成者大家都喜歡,大家也都最討厭那個反對者。這個實驗很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在表面上會採取所謂的規範行為,也就是大多數人公認的做法,僅僅是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接納和尊重。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拒絕,那麼你就只有讓你的行為也符合這種規範。

2. 從眾行為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獲得一種正確感。

作者認為,從人性來講,審視自己的觀點,確認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是每個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實驗】

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施讓一群大學生來做視覺判斷,他們看到的是兩張卡片,第一張卡片上有一條標準線段,第二張卡片上有三條長度不等的線段,很明顯其中一條跟標準線段一樣長,其他兩條都明顯短了一大截。正常人可以很容易判斷。阿施也提前安排了一大堆同謀,一個組裡,只有一個是不知情的大學生,另外其他人都是阿施的同謀。阿施要求他們公開說出自己的判斷,這個大學生被要求最後一個作答。前面幾個視覺判斷中同謀的反應都跟正常人一樣,他們跟大學生的判斷結果是一致的。但是到後來同謀們開始故意說錯。結果是,有70%的大學生至少有一次也跟著說出了錯誤答案。而另外幾組沒有公開作答,只是私下裡寫下答案的人,幾乎沒有犯錯。這個實驗說明,就因為多數人都認同一件事,即使它很可能是錯的,也會引發人們的從眾。

從眾的成因,人們表現出從眾既是為了維持社會認可,也是為了增加他們在不確定環境中正確行動的機會。

3. 想要克服盲從,就是時刻給自己準備一個退出按鈕。

【案例】

一個街頭推銷員正拉著你推銷他們的產品,如果你感覺不舒服,不要相信他們的解釋,大膽退出。

二、態度改變

1. 認知不協調迫使你改變態度,來緩解不舒服的感覺。

認知不協調指的是,自己的認知和外界的認知不一致,或者自己本身對一件事的認知就不一致。如果在你身上發生了與你本來態度矛盾的行為,你的認知不協調會帶來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迫使你改變態度,來緩解這種不舒服的狀態。

【實驗】

在大學停車一般都是免費的,如果改成收費的,大部分學生肯定不會願意。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找來了強烈反對停車收費的學生,讓他們每個人寫一篇關於停車收費可行性的短文,這些短文會被送到大學政策制定委員會去,供他們做意見參考。實驗中,一組學生被要求,不管你的態度如何,只寫支持收費的理由,這跟他們的態度明顯是相反的。另一組可以有選擇空間,實驗人員告訴他們,現在委員會收到的意見大都是反對方的,還缺少一些來自支持方的理由。但實驗人員也說了,站在哪一方由自己決定。最後,兩組學生都寫了支持停車收費的理由。寫完了短文,再次詢問這些學生關於停車收費的態度,第一組沒有什麼變化,第二組,也就是有選擇權的學生大部分轉變了態度,由反對變得支持了。

2. 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那麼,你給出的誘導越少越好。

【案例】

一所大學要給心理系學生開一門跨學科的課程,系裡大部分老師們都贊同,但是年輕的史密斯教授不認同,如果心理系的系主任想讓史密斯在教務會上發表支持言論,他會怎麼說呢?利用我們說的認知不協調理論,他要先讓史密斯不要發表反對言論,同時還要營造一種自由的氛圍,這樣才有機會讓史密斯改變態度。系主任可以這樣說:我說史密斯,你可以儘管說你想說的,畢竟你已經是終身教授了,能夠自由表達你的觀點。我知道你可能並不同意這個提議,但是,如果一些有思想的老師能夠說明這個計劃的可取之處,那我認為這對我們系會很有幫助。事實上,用不了幾天,史密斯也會自願教授這門課。因為他找不到反對的有力理由,也不是被你強迫著這麼做的,而且既然他都已經公開表示支持了,那一定是他自己就同意這麼做的。這一招管用的關鍵,就在於系主任沒有扭住史密斯的胳膊,他的激勵是溫和的,史密斯也不會感到被強迫,所以才會調整自己的認知不協調,改變態度。


參考整理資料:《影響力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