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正職領導與副職領導都想拉攏你,但是他們之間有矛盾,代表不同勢力,作為下屬怎麼辦?

壩上牧羊


“職入龍門”觀點:恭喜題主成為‘神仙’單位正、副領導爭權「棋子」!題主,不用太受寵若驚更不要覺得自己倒黴。這是職場人際關係法則必修課!想要在兩股虎狼勢力中明哲保身,你有3個選擇!請一定耐心看完!


一、在做出選擇前,我們要知道人事鬥爭背後的遊戲規則!這樣我們才能坦然應戰,與職場老油條鬥智鬥勇!

題主遇到的情況雖然增加了職場生存難度。但,找到問題背後的職場遊戲規則就能迎刃而解!

職場遊戲規則:不管領導的權利鬥爭多激烈,都要學會分清大、小王!

之所以設立正、副領導職位是源能力互補的情況下,共同帶團隊完成公司業績指標。

一般領導班子配搭方式分為:

第1種:正職全才(技術+管理)、副職分管技術;

第2種:正職(管理/思想工作)、副職抓重點項目……

而一般正、副領導爭權最厲害的配搭方式就是第2種。

副職領導掌握實質性業務和人馬,正職領導沒實權!而這時副職領導實力和根基越牢固,正職領導越岌岌可危。所以,他會想辦法「挖牆角」。但副職領導也不是省油的燈!

於是題主就成了正、副領導眼中的「香餑餑」。原因多是你手裡掌握技術、群眾號召力或業務資源等,能增加他們權力鬥爭的「勝算籌碼」。

【總結】基於部門內複雜的形式,你必須明白:

1、正職領導再沒「實權」,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

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一天,他都是部門裡的「大王」,管理副職領導和基層員工(包括題主)。而副職領導再囂張也是部門「小王」,有些時候不得不夾尾巴做人。

2、執行命令順序是:優先執行正職領導指令、第二執行副職領導指令。

如果兩者指令產生衝突,你需要選出符合公司發展需求和團隊共贏利益的指令,優先執行!

如果這個指令是正職領導下達,毫不猶豫優先執行。

如果這個指令是副職領導下達,你則要在正副領導中間變通執行。

目的:讓自己始終掌握正確選擇的主動權!

因為,正、副領導不可能永遠在這個崗位上,這次人事鬥爭後,肯定有人出局!

而你是在這次「人事動盪」中始終把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你就會獲會以「中立」的形式獲得更多同事、甚至公司高層的支持。

這時,領導班子無論換成誰,你都是他們不敢輕易揉捏的寶貴人才!

他們只會積極想辦法與你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根本不敢隨便拿你當「棋子」。


【總結】當我們知道正、副領導正相拉攏自己背後的遊戲規則時,如何做選擇就變得輕鬆了。

二、想要不被正、副領導當成「棋子」用完棄之,我們可以根據不同職業目標做出3種選擇:

  • 第1種選擇:討厭公司人事鬥爭的氛圍,誰的賬都不買!

這種選擇非常簡單!如果公司發展不符合題主職業規劃,那你的選擇會更坦然和豁達!因為你志在遠方!

可以說是無欲則剛的狀態!正、副領導爭的再厲害也與你無關。你只需要安心準備找工作即可!

  • 第2種選擇:押寶站隊!想在公司有更好發展!

這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打的「安全牌」。

但,職場局勢瞬息萬變,站隊任何一方都會有巨大風險!

為啥?

表面上看「押寶」充滿隨機性和運氣成分,其實這是對個人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的綜合考驗!

領導挖空心思爭權、爭的就是對部門內資源調配的控制權。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

一般情況下,正職領導應該掌握部門三種資源的控制權。

但,由於很多正職領導不懂業務,所以人力和物力控制權很容易被副職領導「節流」!這樣副職領導就很容易搶盡正職領導風頭!

於是正職領導就很尷尬。

他之所以還能管得了副職領導,就是因為因為手裡還有財力掌控權。

而副職領導一般爭的是正職領導位置!這是赤裸裸的「篡權」。任何正職領導都不會留此等危險人物!

這場人事鬥爭可以說是「勞民傷財」,唯有不死不休!直到某人出局,鬥爭才能暫時平息!一旦有人還想覬覦正職位置,人事大戰還會點燃!

既然人事鬥爭如此慘烈,那我們的選擇就要最大限度做到萬無一失!

畢竟,領導鬥爭都是有本錢才玩的(收入比你高、家底比你厚、人脈比你廣……)!

而普通員工要靠工資養家!所以,一定要站隊就要選「潛力股」,跟著雞犬升天!

問題是:站在誰的陣營?

我們要考慮正、副職領導誰是公司最需要的關鍵人物?

這點是題主最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不管正、副領導如何「鬥法」,公司都需要「鬥」出才華、管理實力、資源等對公司長遠發展最有利的人!

可見很多領導爭權也是替他人做嫁衣,公司才是心機深重、坐收漁翁之利的贏家!

【對策】題主要跳出正、副領導爭權的漩渦,抬頭多看公司發展腳步和需求、甚至是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當你知道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時,你不僅能該站到哪個陣營,甚至連自己在公司發展方向的路線都規劃好了!

  • 第3種選擇:不想丟掉工作但也不戰隊!驅車繞道直接找「大人物」做自己的保護傘!

選擇不站隊看似一招險棋,實則是最容易「盤活」的絕妙選擇!

以不變應萬變,更加考驗你的格局和眼界!

想要在夾縫中生存,你要時刻跳出正、副領導權利鬥爭的小格局,實時分析觀察公司的核心需求!

當你跟上公司和行業發展腳步時,你還會在乎部門內爭權奪利的「破事」嗎?未來你有更多好公司可以選擇。

而且,突出的能力和眼界會讓你更有機會獲得大領導的賞識!

這樣,你就等於有了可以鉗制正、副領導的「大殺器」。

於是,正、副領導對你的態度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從最開始用完即拋,到現在主動巴結!你會感到自己完全掌握的選擇主動權!

不過越是順風順水,越是關乎你未來能否被大領導提拔的關鍵考驗!

切記:不要得意忘形!要按規矩辦事!

何為按規矩規矩辦事?

1、 優先執行正職領導指令!

2、 在執行正職領導命令同時,要給副職領導打好招呼。

一定強調:正職領導本來是交代您把工作落實下去。您剛才沒在,他讓我轉達或者要的非常急,我就先做了……

【切記】你在兩個人中間要起到潤滑和消除隔閡的作用!不是讓你去調節兩人矛盾!因為你帶有個人主觀判斷的「傳話」,會把自己再次捲入鬥爭中!

3、 如果遇到一件不是很關鍵的工作,而副職領導又不讓你執行正職領導指令!正職領導又催的急。你就要適當拉副職領導「下水」。

告訴正職領導:“任務中有些內容超出我能力範圍,需要副職領導協助”。

正職領導催一次,你就說:“副職領導在積極想辦法”,這樣你就等於把自己摘出去。正職領導催多了,你都是同樣話術。

正職領導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直接找副職溝通、要麼乾脆找別人去弄!

而你,切記:優先做關鍵、重要的工作。正職領導也不能把你怎樣!

何為不能得意忘形?

不管大領導多麼欣賞你,你依然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大局為主潤滑正副領導尷尬關係。不傳領導閒話、更不抱怨受「夾板氣」。把分內工作做好!不驕不躁才能值得更大的培養!

“職入龍門”最後總結一下:

正、副領導爭權的事情表面上看很棘手,其實只要你掌握背後規律和應對策略就能輕鬆在多變的局勢中找到自己明哲保身的方法!你可以有3種選擇:

1、討厭公司人事鬥爭的氛圍,誰的賬都不買!

2、押寶站隊!

3、不站隊!驅車繞道找「大人物」做自己的保護傘!


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職入龍門


先分享一個案例:

朋友在鄉鎮任副職時,鄉黨委書記和財政所長是死黨,有一個小帳戶居然不告訴新來的鄉長,只有他們兩人可以支配裡面的資金,後來被鄉長髮覺,要撤了財政所長,書記不同意,鄉長要求拿到班子會上,每個人表態。

最後,除一人棄權外,其餘十名副職都同意撤了財政所長。

後來,兩人不合的事鬧到縣裡,那個黨委書記調到縣裡一小部門任一把手,鄉長升任書記。

現在,那個書記賦閒,鄉長已是縣人大主任,那些曾經的部下,現在基本上是縣各部門的一把手。

從這個案例分析,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在領導不和的情況下,下屬應該這樣處理:

一、站在公道正派的領導一邊。

在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書記不是大力扶持新來的鄉長,而是考慮自己的利益,這樣的領導肯定不是公道正派的領導,格局太小,不會有大前途。組織上用人的時候,也會考慮這個因素。心地坦蕩的領導,做事光明正大,你跟了他在一起,才會有好做前途。

二、站在能力強的領導一邊。

上面那個案例,在二者的較量中,鄉長利用帳戶的事做突破口,成為勝的一方。鄉長的地位雖然弱於書記,但鄉長的能力卻比書記強,後來兩者的發展前途也可以證明這一點,站在鄉長這一邊的副職們,學到了好的工作方法,也得到很大的成長。而跟著書記的所長,後來在鄉里肯定不好混。

三、站在重感情的領導一邊。

重感情的領導,得到過下屬的支持,會記在心裡,有機會會想辦法提攜下屬,以後離開,也還可以成為朋友。那個鄉的副職,後來大部分都發展很好,除了自身努力,肯定有得到老鄉長的提攜。不重感情的領導,只是在他需要你的時候利用你,一旦達到目的,就把你拋一邊,根本不會去想提攜你,幫助你。

四、誰都不選。

在二者都難以抉擇,也看不出二者將來的情況下,誰都不選,與二者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雖然會讓二者都不爽,總比讓另一方痛恨好,作為下屬,誰都惹不起,先躲再說。如果選錯了,你支持的領導調走了,留下你,在另一個領導手下,還會有好日子過?





月光樹下66


小公也遇到過類似問題

當年,小公單位的一把手和其中一個副職很不對路,兩人拉著隊伍明裡暗裡爭鬥,雖然沒有擺上檯面,熟悉單位的人基本上都清楚。當時,小公是某科室副職,分管的領導就是與一把手對立的副職,但實際上小公進單位,是一把手親自招進單位的。兩位領導的鬥法,一時間搞得小公不知所措。分管領導多次暗示或明示小公,以後只要聽他的話,找時間就幫我解決科室正職的職位。一把手倒沒承諾小公什麼,但時不時叫上小公陪他去參加一些活動。小公兩邊都不想得罪,於是裝傻和稀泥,逢人都說好,分管副職見狀,給小公放了狠話,希望小公堅定政治立場,否則出了事他也保不住我。

這相當於最後通牒。小公知道,再不站隊可能兩邊都不討好,兩邊都得罪,最後權衡再三,把心一橫選擇了跟一把手。期間,分管副職多有刁難,小公只能硬抗,好在幾次關鍵時候一把手都出了手,及時解決了危機。半年後,分管副職被調離單位,單位不再有副職和一把手對著幹,矛盾解除,小公才鬆了口氣。

身在職場,難免碰到勾心鬥角的事,選擇站隊是必然。那麼,該如何選?

把握好三點即可:

第一,首先要明白,選擇站隊不是壞事。能夠有機會選擇站隊,說明你有能力,有被領導利用的價值,或者說你有領導欣賞之處,這是對自己的肯定。當兩派對立時,領導不會去拉一個毫無價值的人物,能入得了領導法眼的,至少不是平庸之輩。

第二,當不得不選擇站隊時,不要妄想左右逢源。中國人崇尚中庸之道,講究四處逢源,與人為善,你好我好大家好。正常情況,這是處世之道。但當一個單位領導存在矛盾,面臨對立的情況下,作為下屬,很難獨善其身,想兩邊都討好,兩邊都不得罪,已無可能。幹了,很容易被領導認為耍小聰明,有牆頭草之嫌,結果兩邊可能都不討好。人精明,是好事,但在政治立場面前,忠誠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站隊領導,實力才是硬道理。兩個領導發生矛盾,當下屬必須作出選擇跟誰時,決定因素有兩個:一、絕對實力。在職場永遠要記住,一把手比副職更可靠。因為,一把手有人財物的決定權,而副職只有建議權。哪怕一把手和副職有矛盾,兩個人鬥起來,最後大概率也是副職落下乘,不是調離,就是出事。領導都是從小到大一步步幹出來的,誰都不希望在自己當正職的時候,副職和自己對著幹,因此,在官場都有共同的認識,當副職一定要講政治,服從領導指揮。領導如果縱容副職和正職對著幹,把正職搞下去,他也會想,你上來是不是也要把我搞下去。所以,一般出現這種情況,上級領導出面擺平,只要正職沒什麼大問題,一般都是處理副職,把副職調離,而不會隨隨便便壓制正職領導。二、忠誠。官場講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你是誰提拔起來的,就是誰的人,當上層有爭鬥,哪怕你的領導落了下風,你也不能隨便改換門庭,否則,哪怕一時僥倖因為站隊得利,待其它領導站穩腳跟,你大概率也會被棄用。為什麼有的領導寧願用能力差點的、老實的、對自己忠誠的人,原因即在此。


80後小公


我在一家分公司上班,因為上任領導出現經濟錯誤,離職了!公司派了兩個領導來,一正一副!開始剛來的時候還比較團結!後來公司穩定了!就出現矛盾!正領導經常沒事調侃副領導,給他難堪!其他員工都站在正領導旁邊,因為我是性情中人!或者說自己傻,一個人站在副領導這邊!最後正領導調走!自然副領導扶正!我以為好日子到來了!在前半年,領導確實對我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裡抵得上小人和阿諛奉承,後面提職給了其他人!好像他曾經就忘記了別人曾經是怎麼對待他的!每次想到這裡!我就鬱悶!多少次有離開的衝動!最後捫心自問!領導確實也沒有為難過我!不過我現在確實不在和他有過多的交流!因為他在我心中,就如昏君一樣,說再多也無益!很多人勸我,要和領導接近些,我內心都是牴觸的,所以在消極的過日子!很多人想問,為什麼我不離職!因為在一個四線城市,進這樣的一個單位也不容易!家人父母都是堅決反對的,在加上習慣了悠閒的日子。自己也不是很願意在重新去找工作了!


真心有用嗎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千萬不要覺得,兩邊都不站是最好的選擇。

我那時候的大領導,和自己的直屬領導不愉快,作為剛剛到公司的我,也很快知道了這層微妙關係。

那時候也問了很多朋友,我網上查詢了很多的方式方法,總結開來就是“做好本職工作,不站隊。”

我認為這樣也很好,但是實際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大領導,和直屬領導都能感覺到我的“中立”,可作為新進來的員工,你必須表態。

所以大領導總是有意無意的叫我出去,幾次過後,直屬領導對我的彙報,顯然有了“想法”,可以敲打我。


我做錯了?沒有。

而對大領導,我儘量的向直屬領導那裡平衡,他又開始給我穿小鞋,我很無奈,悟出一句“你想左右平衡不摻和,看領導心情的。”

1,對待這樣類似的事,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

我看了很多的回答,都說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其實作為親身經歷者,我認為這是沒有解決辦法的。 你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不是全然不可能,但是領導要懂你,不去為難你。

但凡他想為難你,逼你一把,那麼你如何做都不會輕易脫身。


2,你只能在試探中,要不斷調整方向

當你陷入這樣的環境下,不論是你投靠誰,或是採取不同的方式處理,其實都不是一成不變。

你想讓自己過得更舒服,就需要你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做事方法。 這不是讓你當兩面派,左右搖擺,是讓你保持底線,審時度勢,具體分很多情況,不在一一贅述,總之心態要穩。

3,在大多數情況下,背靠大樹會舒服的多

按照我親身經歷,作為初入的職場人,儘管你不想捲入,但是作為被拉攏者,你已經無法獨善其身。 那麼就要有所取捨,我相信不論是副職,還是正職,你自己找一棵大樹遠比自己單打獨鬥的省力的多,也並不是你靠向他,就要完全失去自我,具體如何做,考驗你的智慧。


4,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現在我們還是要落實在本職工作中,一時的妥協,一時的站隊,這都沒什麼,很正常。

不要為此有思想壓力,認為加入了他們的圈子,就不能拒絕他們的任何事,其實不是這樣的。

你要做一位有心人,利用這樣穩定的工作環境,迅速的成長起來,獨當一面,這才是你以後長遠發展的秘密武器。

大家覺得呢?


我是小凌子


小凌子悟職場


嗯 說個真實經歷。

我剛畢業。第一份工作,剛好是正職、副職都想拉攏我。

老大對我很好,很照顧我,噓寒問暖、工作上也很是關心和照顧我。老二對我也不錯,還喜歡拉我出去吃飯,甚至和我聊起老大,不斷吐槽。

他倆過不去,我是知道的,也都想拉攏我。

但是,我誰都不戰隊,就是這麼拽!因為我根本就沒打算在那家單位呆多久。

第三年我就跳槽了。

這是我個人的選擇,根本不遠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參和他們,反正我都會走。

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我是不建議的。如果你想在一個單位長期幹,而這個單位一直以來就是有內鬥和站隊的 尤其是你這邊的的正職和副職也在鬥,那你必須站隊。

因為你站隊還可能得到其中一邊的幫助,而你不站隊的話,則得不到任何一邊的幫助。誰都只會真正關心、照顧和提拔自己人,而不是那些騎牆派、兩面派。

你以為你正直、獨立,可是,在他們每一方看來,你即便不是對的的人,也絕對不是自己人。

所以,關鍵是站哪邊的問題。

怎麼去判斷和選擇呢?

先考慮一個問題,你是打算在這個組織一直幹下去,還是圍繞自己的專業或領域耕耘運作。

如果你是打算在這個組織幹下去,這個單位又是體制內的重要單位,那麼你要去看這兩者背後誰的能量大,誰能走的遠走的高,然後你就跟著誰。他混好了,你就跟著有機會了。

如果你是打算圍繞自己的專業職業,選擇一個領域來持續積累和提升,這時候你的。重點不一定是現在的單位,那麼,你就跟誰那個能力強和胸懷寬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在市場經濟時代下能真正走的長遠和持久。

比如蒙牛的牛根生,就是從伊利出來的;頭條的張一鳴,也是之前在別的單位幹過,後來自己創業的。

所以 站隊要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組織的具體情況來定,一條原則,站隊站那個對你的長遠職業規劃更有利的人。


馮起升


多麼相似的場景,我的經歷告訴你,你遲早會站隊,除非你離職。

2007年,我在分公司擔任高級經理,由於我所負責的這一塊對公司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也成為老總和副總爭取的對象。

老總是總公司從新加坡挖來的職業經理人,副總是跟隨老闆創業的老員工,他們倆個後臺都是老闆,但一個代表強龍,有能力,一個代表地頭蛇,有勢力。他們倆誰都不服誰,都在暗自較著勁。

我其實是副總招進去的,如果我算千里馬的話,副總算是我的伯樂,進公司之後我也一直在副總的核心團隊當中。但老總空降來之後,要組建圍繞他的核心團隊,於是就在分公司當中選擇或物色合適的人選,我就是人選之一。

副總和我私下聊過多次,希望我依然留在他的團隊當中,我也比較念及舊情,因此也答應了他。但架不住老總的各種轟炸,老總在他職權範圍之內給我以及我的團隊很多特權。

那段時間經常出差,老總將我和我團隊的一些重要人員的出差權限,報銷權限,補助等級提升到最高,也就是和老總同樣的級別。同時老總每月回新加坡休假回來,總會給我們帶各種各樣的禮物,當然工資福利就更不用多說了。

也是因為經常和老總接觸,惹得副總很不爽,於是經常有事沒事給我們臉色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近一年,最後我終於答應加入老總的團隊,當然也意味著得罪了副總。

而又過了兩年,副總被迫離職,走的時候他帶走了他的部分親信團隊,但和我再也沒有過任何的溝通,行同路人。

這就是職場,現實而又非常的殘酷。

職場當中這種情況太常見了,兩個領導都在拉攏你,這充分說明了你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了你的能力。

對於你而言,你前面的路很明確,但怎麼走還要看你的選擇。

左右逢源,誰都不會得罪,其實兩個都得罪了。

從上面我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在最初的一年,其實選擇的就是左右逢源,畢竟我是個小人物,誰都得罪不起,領導們拉攏我,說明領導看得起我,我倍感榮幸。

但這看似誰都沒得罪,其實我把兩個領導都得罪了,而且自己身處當中,被他們作為博弈的支點,博弈的籌碼,如履薄冰,每天提心吊膽,每天都怕面對他們任何一個人,每天又不敢和他們任何一個人單獨相處,身心俱疲。

工作中,這個領導的安排,你要做,那個領導的安排,你也要做,如果他們的安排沒有衝突的話還好,一旦有衝突,你都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選擇。

很多時候,同樣一份簡單的工作,卻需要做兩個不同的結果出來,分別向兩個領導彙報,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選擇站隊,得罪一方。

既然左右逢源做不來,那就選擇站隊。

有選擇就意味有放棄,我畢竟是打工的,只想安安穩穩的工作,掙一份踏踏實實的工資,基於這種考慮,我只能選擇對我最有利的那一方,或者說我必須選擇對我最有利的那一方。

誰對我最有利,肯定是老總。老總剛上任,充分得到了總公司那邊的授權以及信任。而且單從職權上而言,老總畢竟是一把手,老總的權限權力要比副總大的很多。

比如在工資這件事情上,老總所授權的額度要高很多,並可以直接拍板決定,而副總在這方面的權利就會弱點,而且額度要低不少。

比如在公司期權上面,老總可以直接從總公司給你申請,但副總卻沒有正常的渠道來直接面對總公司。

比如在工作上,老總的決定可以繞過公司的一些規定,或者繞過公司的規章制度,而副總還要受公司規章制度的約束。

這其實就是最有利的選擇,也是最現實的選擇。



辭職走人,不參與任何勢力。

當然,如果你厭倦這種職場上的爭鬥,你不願意左右逢源,逢場作戲,更不願意站到某一隊從而得罪另一方,那你也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辭職走人,遠離是非中心。

但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選擇辭職走人。因為你既然能被領導們拉攏,說明你在公司中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空間,說明你受到領導的重視,如果辭職,你還得從新開始,在新的單位,你或許會碰到比站隊還要嚴重的問題。

最後想說的是:

左右逢源,說明了你很圓滑。

謹慎站隊,說明了你很現實。

辭職走人,說明了你很不屑。

我很現實,所以我選擇了站隊,而你如何選擇?你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你也很現實,你也選擇站隊,那你一定要注意,都說站隊便是站對,一點都不假。選擇對人,跟對人,非常重要,這關乎你能否在公司長久的發展,以及發展的好壞。局外人沒辦法給你提供幫助,只能給你建設性的意見:加入長期對自己有利的一方。

長期是1年2年甚至更長,以後怎麼發展誰也不清楚,切忌感情用事。


陪娃樂趣多


其實領導之間的關係非常奇妙,看起來都是一心做事,其實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分工明確,絕不會干預對方的職責範圍,當然這些,外人尤其是新進場的人是看不出來的。

我呢,當然現在也是多年的老員工了,老油條了,剛開始那會兒副領導把我安排在工作室工作,也輕鬆自在,與副領導的關係處的也不錯,不過過了一段時間,正領導把我調到別的業務科,這時候副領導可不幹了,為了我還和正領導說的不美氣,不想讓我離開辦公室,我那時還不懂得其中的緣由,因為都是在單位工作,有什麼區別?不過官大一級壓死人,我還是被分配到別的崗位。

之後我才懂得,原來領導也在給自己培養可信賴之人,副領導畢竟年輕,也許我們這些員工就是他們手中的棋子,我這個人比較孤傲,不想參與到他們之中,我是來掙錢的,至於誰當領導,誰是誰的紅人,我還真的沒有考慮到,不過對副領導我還是心存感恩的,說真的,如果投票當領導我當然支持副領導了,或許這就是人際關係在工作崗位中的作用吧,有時候關係比能力更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小的單位。

當然現在看起來自己很搶手,正副領導都想拉攏你, 不過一旦有一方站上勢頭,與你關係好的自然會過得很舒服,同樣你不支持的或者感到無所謂的,也很難得到他的重用,尤其是那些平淡無奇的工作。

未來不可測,一旦跟錯了人,不但前途渺茫,甚至還可能被人嘲笑,這樣的事,不同人的性格有不同的選擇。

比如性格內向的人喜歡踏實工作,不喜歡看領導臉色行事,自然是保持中立最好,但這種人也是最好欺負的,因為你不支持別人,別人也不會全力支持你,弄不好還會落個孤立的下場。

對於那些不喜歡踏實工作的人,甚至工作能力差的人,但人際關係卻很老練,善於見風使舵,他們則會權衡之間的利弊,花費心思討好領導,一旦跟對了人就可以舒舒服服混日子,而跟錯了也會成為被排斥的對象。

職場路漫漫,生存下來才是王道,打鐵還需自身硬,靠人不如靠己,坦然面對吧。


鄉村小二哥


這種情況下,一個是正職一個是副職,有人會認為做個老好人最好,既討好正職,也討好副職,這樣做太累了,而且會好景不長,會讓領導覺得你不忠,慢慢地在別人的眼中信任度就變低了,也有人會認為,當然是與正職走得近好啊,guan大一級壓死人,其實不是這樣的,作為下屬遇見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不必那麼累輕鬆做決定就行了。

我發小畢業後進了事業工作,人也比較勤奮,心靈手巧的那種,乾的活沒人不誇好的,當然湊巧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在辦公室的時候正職領導會叫他忙這個忙那個,慢慢的副職也叫他忙這個,最後發現自己完全忙不過來了,後來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讓我幫他分析一下這個事情,說自己不想這麼累了,到底哪些該幹,哪些不該幹,在他說一個是他的正職領導,一個是副職領導的時候,我一口咬定他必須幹正職安排的工作,副職的活可以不予理睬。

結果多聊了一番後,事情發生了轉折,我覺得他應該完全對副職領導的吩咐言聽計從,因為我發小所在的單位是縣ju,但是他叔叔是在市ju工作,恰好他的叔叔和他現在的副職領導關係特別好,時不時的就會到家裡小聚一下,喝幾杯小酒,拉拉家常什麼的,我一想他副職領導一是還年輕,二是懂得人情世故,人比較聰明,跟著他幹有機會,而他的正職領導,年齡已經大了,也沒什麼勢力,再幹也就那樣了,可以一眼望到底他的將來,最後我建議我的發小一定站在副職領導的這一邊,千萬別走錯了自己的職場棋。

所以通過我發小的例子,我要告訴題主,要目光長遠,先分析一下局勢,如果正職僅僅是正職,副職僅僅是副職,那麼一定站在權力較大的一方;如果像我發小那樣,副職有點後臺背景的這種,那還是站在有背景的這一方比較有利,其次根據題主的問題來看,一般情況下,正職是要比副職高一級的,如果副職敢和正職鬧矛盾,說明你的副職不簡單,一定有一定的背景在支持他,否則這麼做就是沒有眼力見,這麼做也沒有任何意義,只會給自己的職位晉級路添堵,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建議站副職比較穩。

對於左右逢源,既站正職又站副職的在這種對於個人來說太難了,畢竟人無完人,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在工作上演戲,演不好就正副職都得罪了,所以還不如索性站個有前途的一方。



筆記簿杏豆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職場如戰場,除非自身有足夠的實力,否則就必須依靠一方勢力。而有一個事實就是,正職領導與副職領導有矛盾,長期下去,兩虎之爭必有一傷。所以選擇哪方勢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選錯了,就可能人仰馬翻。

我有個朋友曾經在國企工作過兩年,國企辦公室,堪稱職場鬥爭的“集大成者”。他當初在財務部門工作,一把手和二把手每天都在明爭暗鬥,企圖將對方擠下去,獨攬大權。

一開始,他們還只是圍繞對方的工作來進行爭鬥,後來就演變為拉人大戰,想要將辦公室的人員都拉到自己這邊,以此來讓對方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毫無疑問,我這位朋友也收到了雙方的“邀請”。再三猶豫後,他選擇了在業績上略佔上風的副職領導。沒想到的是,這位副職領導的業績優勢是通過一些不當方式獲得的。朋友感覺不妥,但此時已無法再改變立場。

後來,上面換了新領導,對財務部進行了徹底查審。正職領導把副職領導的事情都抖了出來,副職領導被停職查辦,朋友及其他副職領導勢力下的人員也都被迫辭職。

作為下屬,應該這麼做

1、必須做出選擇

職場跟做生意不同,當正副職領導進行爭鬥時,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來給你保持中立的態度,不選,那你將永遠沒有機會在這份工作上走得更遠。

很少有人喜歡職場鬥爭,比起這個,認真把工作做好才是我們的最終追求。可有時候,職場鬥爭其實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它鍛鍊的不是我們的工作能力,而是我們的職業視野和情商。

換句話說,被捲入職場鬥爭後,無論最終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能從中學得很多關於職場人際及危機處理的知識與技巧。當然,過程會很辛苦,但只要我們堅持本心,不要在這場鬥爭中丟掉自己的人格,那麼我們能一定能從這場鬥爭中收穫良多。

2、選擇品行更加端正的一方

品行不端,是一個天然劣勢。或許能憑著一些不當的手段暫時在鬥爭中取得上風,但長此以往,很容易留下把柄,失去競爭力。所以選擇哪方,第一要看哪方的品行更加端正。

即便不與鬥爭扯上關係,在職場中我們也不應該與品行不端的領導人走得太近,因為這種人一般都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與他們走得太近,可能會被他們拿來當背黑鍋的人選。

3、選擇之後,就不要動搖

有人在選擇了一方之後會動搖,總覺得是不是選擇另一方會更好。要明白,只要你做出了選擇,另一方就成為了你的矛盾勢力,你想著他們會不會更好,他們只會想著如何打到你。

如果你反悔,重新選擇了另一方,那你對之前的一方來說就成了叛變者,這會比矛盾方更加讓他們仇視。同時,由於你並非一開始就選擇了另一方,另一方對你的信任也不會那麼高,如果日後有危機,他們不一定會盡力幫你,甚至還可能懷疑你是奸細。

職場鬥爭是一個長期的、辛苦的過程,它要求我們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還要勻出精力和時間去應對人員間的明爭暗鬥。如果我們並不喜歡這種狀態,那麼最佳的方法是尋找新的工作。

我是李莫非,專注回答職場問題,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