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今天二月二,一條#二月二理髮別扎堆#的話題登上熱搜,這句提醒把我們拉回了往常每年的農曆二月二理髮店的盛景:


之前的Tony你愛搭不理,今天的Tony你高攀不起,家家理髮店基本上都是排長龍狀態。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這一天爆滿的理髮店,不僅是因為有龍抬頭有要理髮這個說法,還有另外一個習俗的推波助瀾——正月理髮死舅舅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廣泛的流傳在全國各地,在每年正月考驗著每位外甥和舅舅的關係。


而要細說起來這句俗語的來歷,大多數人卻語焉不詳。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最常見的一種解釋,是說清軍入關之後,以高壓政策強制漢人易服剃髮,要將頭髮削成金錢鼠尾的樣式。


而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為由反抗的漢人,大多都遭到了暴力血腥的鎮壓。甚至發生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慘劇。

在此高壓之下,一些文人也不再高喊“頭可斷髮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前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了“死舅”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這個說法乍聽有點道理,但仔細琢磨又不太經得起推敲,如果我們再深入查一下“正月不理髮”的資料,會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追本溯源,正月不理髮,竟然和中醫有關。

這得從《黃帝內經》說起,《黃帝內經》裡有一章,講的如何根據四季變化來養生,其中的理論“四氣調神大論” 中“春三月”裡有一段話: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說的是什麼的?到了正月,天地間的陽氣逐漸上升,所有萬物都開始向外散發生長,根據“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順應自然,早睡早起,穿著寬鬆的衣服,把頭髮解開,讓它披散在肩上,要讓頭髮自由地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頭髮。

這可能就是人們對正月理髮產生忌諱的最初原因,之後隨著民間各種流傳,再加上類似於剛才講的“思舊”故事,逐漸演變成了——正月理髮死舅舅。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那麼為什麼到了二月二這一天,又提倡剪頭髮了呢?

這得從二月二的來歷說起,

二月二龍抬頭,其實是古代天文學的理論。

古人用二十八個星座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 通常稱為二十八宿。而這二十八星宿,又按照東南西北,分為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其中東方蒼龍有七宿,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組合起來正好像條龍的樣子。


而二月二這一天開始,被稱為“龍角星”的東宮七宿的第一宿“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時, 就稱為“龍抬頭”, 這種現象也被叫做“見龍在田”,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的標誌。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龍抬頭的到來意味著春天的開始,對於農耕社會的人們來說,也意味著一年勞作的開始,相當於“開工信號”

所以,有著龍圖騰崇拜的古人,選擇在這天理髮,一方面是因為順應龍抬頭的吉祥寓意,剪去自己的頭髮,讓自己“頭輕眼亮”,開啟一年的新生活;另一方面,則是一年勞作即將開始,理髮收拾,為更好投入日後的勞作而做準備。

當然,也有很大可能是很多人為了維護了和舅舅的良好關係,遵循了“正月理髮死舅舅”的教誨,所以到二月二這一天實在忍不住要理髮了……


不過也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剪髮或是蓄髮的態度,都不是隻遵循自己的個人想法,而是考慮到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多種因素後,進行的規劃。我們也應該學習古人這種態度,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忍一忍出門的衝動,讓頭髮再長一會兒也無妨!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文物加上新啦!

快看這個來自西周的青銅器

它身上有七個動物紋飾

你能都找出來嗎?


正月理髮死舅舅,這個說法怎麼來的?


進入文物加app

海量文物數字庫等你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