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從經商到從政

哈里·S·杜魯門出生在密蘇里州的一個平民家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後,曾在密蘇里州國民警衛隊服役的他再次應徵入伍。杜魯門在部隊中表現優異,戰爭結束後他以少校軍銜退役。

退役後的杜魯門與戰友合夥開了一家男裝店,但由於經營不善,不久後便關門大吉。此後經人引薦,杜魯門投靠了當時政界名人彭德格斯特。在彭德格斯特集團的支持下,他開始平步青雲。

1929年,45歲的杜魯門已成為傑克遜縣民主黨的領袖;1933年,在小羅斯福總統的第一任期內,杜魯門被選入救濟暑,成為密蘇里州就業局局長;1934年,杜魯門被選進參議院。

1944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謀求第四次連任。他在副總統人選上無所謂的態度,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向他推薦了威信最小的杜魯門。

那時,羅斯福總統不認識杜魯門,甚至幾乎沒聽說這個名字。

杜魯門本人也沒有考慮過參選副總統,當他得知自己被提名後大吃一驚。儘管得到了羅斯福的支持,大會還是經過了兩輪投票才成功提名杜魯門。

最終,杜魯門成為了羅斯福總統第四任期時的副總統。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補位總統

1945年4月12日,就在第四任期剛開始不久時,羅斯福因腦溢血離世。身為副總統的杜魯門突然被推向了權力的巔峰,他成為了美國第33任總統。

杜魯門深知自己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羅斯福的光環無人能及,而他給人的印象就像是個“來華盛頓短期旅行的鄉下表弟”。

他中等身材,戴一副普通的眼鏡,語調平平,沒有羅斯福所具有的文化人的口音特徵。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在羅斯福剛去世的那段時間,沒人對杜魯門有過多的期望,他們都懷疑在這關鍵時刻,他能否勝任這一職務。

事實卻是,杜魯門的性格非常適合做出艱難抉擇,即使決定會傷害到政治支持者的利益,他依然如此。

1945年8月2日,他正式下達了對日本實施原子彈打擊計劃,兩顆原子彈一顆被投在廣島,一顆被投在長崎。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二戰結束。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開啟冷戰

二戰結束後,隨著德意日的徹底失敗,英法風光不再,美國和蘇聯成為了勢均力敵的國家。而蘇聯在歐洲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使杜魯門開始逐漸信奉遏制政策。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鐵幕演說”,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1947年2月,英國向美國遞交“藍皮書”(外交中非常重要的正式文件),聲稱希臘和土耳其都已陷入困境,將不得不屈服於蘇聯的野蠻侵略,英國已無力幫助這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希望美國對希臘、土耳其和他們英國自己提供援助。

1947年3月,杜魯門在致國會的諮文中正式提出了“杜魯門主義”這一指導思想,他提出美國要擔當“自由世界”守護神,充當“世界憲兵”的角色。

他要求兩院的聯席會議批准他撥出4億美元的援助:2.5億給希臘,1.2億給土耳其。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它標誌著美蘇同盟關係的結束和冷戰的開始。

作為“杜魯門主義”的續篇,“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該計劃總共向歐洲提供了125億美元的援助,使戰後的歐洲迅速復興,實力逐步增強,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馬歇爾計劃”被認為有效地促進了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杜魯門實施的“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兩大國成為相互對立的軍事集團。

1948年,杜魯門在總統大選中勝出,取得連任。

1953年,杜魯門卸任時民調顯示支持率僅為22%,是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民對他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尤其當蘇聯解體時,人們才認為杜魯門在戰後時期的決定是正確的。

美國1940年代(10):杜魯門 補位總統,無名小輩如何左右世界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