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糖尿病初期有什麼感覺?

郟超蓉中


糖尿病初期很多患者都是沒有感覺得,所以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非常有必要,其次一般糖尿病的早期感覺很容易被我們忽略,很多人都不會想到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的表現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還有的患者出現乏力,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但是由於症狀早期會很輕微,基本不會被發現,等發現的時候去醫院檢查,基本上血糖已經很高了。

所以身體檢查對我們瞭解自己的器官是非常有必要的。


糖尿病養生大講糖


我媽媽糖尿病十幾年了,當初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就是覺得體重減輕了,雖然正常的吃飯,但是體重下降了將近十斤,還以為是工作太忙了累的。

後來確診了糖尿病之後,仔細回想,才想起來其實那個時候也是有一些三多一少的症狀的:總是覺得口渴,要經常喝水,喝水多了,自然就上廁所上的多,同時還老覺得餓,只不過那個時候,就以為這是工作太忙,體力消耗大導致的。

如果是很早的時候,糖尿病很可能就沒有任何異常的感覺的,平時誰也不會沒事就去醫院檢查檢查,很可能工作忙起來就忽略了。所以很多時候,有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有多久了。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而體重卻減少。如果是平時對自己的身體比較關注的人,在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要去醫院查一個血糖水平,如果偏高,再做一個糖耐量實驗即可確診。

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飲食控制,加強鍛鍊。管住嘴,邁開腿,遵醫囑按時服藥,經常檢測血糖,讓自己的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但是不去醫院體檢根本察覺不出來,其實,糖尿病有很多早期症狀,提早發現就能把他扼殺在搖籃裡。

糖尿病早期症狀一:

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當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勞時,看不清東西,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眼皮下垂,看東西模糊不清,要立即做眼科檢查。除此之外,糖尿病會引起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能力差等明顯表現。

糖尿病早期症狀二:

飢餓和多食,因為體內的糖分作為尿液排洩出去,吸收不足的熱量來維持身體需求,會常常感到飢餓感,適量大增,但是依舊飢餓如故,平時不吃甜食的人,也會不加選擇地吃很多甜食。這些症狀往往也是糖尿病的先兆。

糖尿病早起症狀三:

手腳麻痺,糖尿病人往往會頑固性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不靈活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痺,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痺等,一斤個發現就要去醫院檢查。

糖尿病早起症狀四:

便秘腹瀉。

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就是腹瀉之後便秘,便秘之後腹瀉,如此循環往復,如果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初期症狀。

精神萎靡

症狀基本表現就是沒有精神做任何事情,經常喊累,總是想著睡,連走路爬樓梯都沒有力氣。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多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的胰島素功能減退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臨床上一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的病例可以出現多尿、多食、多飲、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

一般來說,糖尿病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就是堅持飲食治療,平衡營養,有效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低熱量、低糖分、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蕎麥、紅薯,少吃高熱能、高糖、高脂的食物,如肉類,甜食,油炸類食物,配合運動。平時吃飯注意低鹽,主食以雜糧為主,因為富含纖維素,抑制糖分分解為膽固醇。


鹽酸索他洛爾


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無疑是痛苦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會患上這種疾病,那麼最初的症狀有哪些呢,快跟丹丹一起來看看吧。

1. 口腔:口乾、口渴、飲水多、牙齦腫痛、牙齒扣痛、或口腔內有灼熱感覺;

2. 體重:體重緩慢減輕,且無明顯的原因

3. 體力:疲乏、常有飢餓感、心悸、顫抖、低血糖

4.皮膚:眼瞼下長有黃色扁平新生物下肢、足部潰瘍經久不愈;或有反覆的皮膚、外陰感染;皮膚擦傷或抓破後不易癒合

一般初期就是這些症狀,建議你學會自查糖尿病。有的人自我感覺是健康的。多數糖尿病人不見得消瘦,就是體重比最重的時候下降一點。只要你發現你現在吃飯比原來多,喝水比原來多,但體力並不好,很多人這時候實際血糖已經到糖尿病的標準了。

還有是視力不好。遠處近處都看不清楚,它並不見得是眼科併發症。而是因為血糖高了,眼睛受害了,病人總是看不清楚。還有生長髮育受到影響,如小孩得糖尿病就影響生長髮育。有這些蛛絲馬跡千萬不要放棄,實際上只要有糖尿病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查不出來的。


營養多一點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

但是,並不說糖尿病不會引起死亡,只是糖尿病患者並不是死於糖尿病本身,而是喪命於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糖尿病對人體身心健康危害極大,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及時的調理治療,是可以避免糖尿病進一步加重的,更為可貴的是可以減少併發病的發生。

如果出現了下面這些症狀表現,那就必須警惕起來,及時檢查血糖。

1,如果你吃得比以往多,體重還一直下降就該擔心了。

2,如果你發現自己排尿次數較以前增多,尿量也增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漬發白、發黏。

3,出現餐後低血糖,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胰島素分泌達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如果在兩餐中間的時間,經常發生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症狀時,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4,出現飢餓和多食,糖尿病患者因體內的糖份作為尿糖排洩出去,吸收不到足夠的熱量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會常常感到異常的飢餓,食量大增,但依舊飢餓如故。

5,出現皮膚瘙癢症狀。當身體的皮膚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特別是老年人,除考慮老年性皮膚瘙癢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6,出現手腳麻痺、發抖。如果有頑固性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症狀,這些都屬於常見的糖尿病早期症狀。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於,過高的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的持續性損害。如果血糖控制得當,很多嚴重的併發症都可以避免,生活質量與正常人並沒有太大差別。一旦任由其發展,不久悲劇就會降臨。


羅民教授


首先提醒一點!體檢或者看病時發現血糖升高,警惕、重視、別含糊!

尤其是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年齡大於45歲的人,更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更應該格外當心這一點!

很多人早期發現糖尿病,並未察覺,往往會忽視。典型的症狀是能吃能喝,但體重卻減輕了;還有一些人症狀不典型,比如看東西看不清、餓、疲憊等。

您說,有不典型症狀的人,可能會想到自己是糖尿病嗎?所以,身體有不適,別馬虎是第一點。

不得不說,糖尿病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熱量過高、“垃圾食品”過多,運動減少等因素影響,出現了明顯增加趨勢。

最新統計數據,中國成人患病率已達到10.9% 。

但是,患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一直不樂觀。

最近接觸幾個患者,很是典型。

患者1:

男性患者,張先生,40歲,身高4500px,體重200斤,體態肥胖,平時喜歡長期餐館就餐,長期飲酒。1年前單位體檢時曾被告知血糖異常,空腹6.8mmol/L,但因無明顯症狀並未在意。測了一個餐後血糖即高達19mmol/L,自己非常吃驚,經醫務人員耐心講解才稍稍平靜了一些。醫生給予完善了相應的檢查,並指導藥物治療,預約患者1個月隨診。

患者2:

60餘歲的老大姐陳女士,她是一位資深的“糖友人”,糖尿病史10餘年,長期口服藥物治療,近半年未系統監測血糖,近1個月覺得有些乏力。測了一個空腹血糖17mmol/L,餐後兩小時高達26mmol/L,進一步檢查發現已經出現尿酮體,商議後決定收入院治療。之前,她一直在家裡糊里糊塗地“挺著”,這是典型的管理不當的糖友,很多糖友也像她一樣,對健康管理不到位!

糖尿病已是全球範圍重要流行性疾病,所以每年11月14日定為“聯合國糖尿病日”。

希望每個人都重視起來!

更多貼心科普,盡在遼瀋名醫!

本期專家支持: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和平院區內分泌科主任 時藝珊


遼瀋名醫


很多人都想知道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如果自己的身體出現這些問題,那麼通過血糖監測,可以及時發現糖尿病。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以出現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可是還有一些患者在早期會無症狀或者症狀不典型,如頭暈、乏力等症狀。為了能夠儘早發現糖尿病,建議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很多患者都是在進行體檢時發現血糖高,而自己可能已經患糖尿病很長一段時間了,因為沒有症狀而不能及時發現。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調節受損史;2、年 齡≥4 5歲;3、超重、肥胖(BMI≥24kg/m 2),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4、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5、高危種族;6、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千克)生產史,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壓(血壓≥140/90毫米汞柱),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8)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0.91毫摩爾/升和/或甘油三酯大於等於2.22毫摩爾/升)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9、心腦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過性糖皮質激素誘發糖尿病病史者;11、BMI≥28kg/m2的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12、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的患者;13、靜坐生活方式。

上述人群無論是否出現糖尿病症狀,都需要定期檢查血糖,如每年進行一次空腹及餐後血糖檢測,以能及時發現高血糖,儘早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之友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糖尿病初期有什麼感覺?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人類尚未有辦法治癒它,也有人稱之為不死的癌症。目前來說我國的糖尿病人數已經超過了1億人,如此龐大的人群增加了個人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更是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識別就顯得比較重要。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糖尿病,今天我來分享一下糖尿病相關的知識。

1.糖尿病的本質是什麼?

在人體內有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它的作用就是降低血糖,但是隻有當胰島素和胰島素受體結合以後才能發揮作用,就是就相當於我們古代的虎符一樣,兩個人各持有一半,只有同時把這兩個虎符放在一起才可以號令三軍。

而人之所以得了糖尿病是因為體內絕對缺乏胰島素(它是人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或者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使胰島素髮揮不了降糖的作用,進而引起血糖升高。

2.糖尿病的早期有什麼症狀?

  • 容易感覺飢餓: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容易感覺到飢餓是因為通過尿液而把體內的葡萄糖都尿出去了,因此體內缺乏能量所以容易感覺到飢餓。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糖尿病患者體內並不缺乏葡萄糖,因為體內缺乏胰島素或者胰島素受體不敏感而使血管內的血糖無法進入細胞內,這樣的話細胞無法利用葡萄糖,所以自然就會感覺容易餓。

  • 喝水增多:糖尿病病人在得病的初期會有明顯的飲水增加,這個主要和體內的血糖升高有關。當血管內的糖分升高的時候,會使血管內的滲透壓升高,身體內的一些水分會被吸引到血管內,造成別處相對缺水。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也是增加的,在小便次數和小便量增加的同時,也會造成體內的水分排出增多。除此之外,血管內的高滲透壓也會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提醒人喝水。上述的幾個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糖尿病患者飲水量增多。

  • 尿量增加: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血糖升高了,就會引起尿量增加呢?這個主要是因為當體內的血糖升高的時候,這些多餘的糖類就會被運送到腎臟而排出體外,而且這個時候也會導致腎臟的葡萄糖濃度增加,而根據高中的生物知識,水分會從低濃度的地方流向高濃度的地方,所以會有很多水分被吸引到腎小管內,從而造成了尿量增多,同時病人多伴有尿頻。
  • 體重減輕:可能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是體型消瘦的。喜歡思考的朋友可能有疑問了:他們不是體內的血糖高嗎?這些能量這麼多為何瘦?其實這個在上面已經提到了,我們體內的胰島素必須發揮作用才能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內,從而才能被細胞利用。而糖尿病患者他們的胰島素是缺乏的或者起不了作用的,即使血糖高,他們也是無法利用。那這個時候人體只能消耗自己的脂肪和蛋白質,久而久之,人就會明顯的變瘦。

  • 疲乏無力: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而是單純的感覺疲乏,這個主要是因為血管內的血糖無法被人體利用,缺乏能量而引起疲乏無力的。

最後小結: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主要有容易感覺飢餓、飲水和尿量增多、體重減輕、疲乏無力。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糖尿病併發症

體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儘管食慾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主要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強,消耗過多,呈負氮平衡,體重逐漸下降,乃至出現消瘦。

多飲:糖尿病的患者尿液會比較多,所以身體很容易處於缺水的狀態,所以就會增加喝水的次數,這也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

多食:是葡萄糖利用率(進出組織細胞前後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時動靜脈血中葡萄糖濃度差縮小,刺激攝食中樞,產生飢餓感,攝食後血糖升高,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從尿中排洩,因此機體實際上處於半飢餓狀態,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慾亢進。

多尿:是由於血糖過高,超過腎糖閾,經腎小球濾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洩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

視力下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這主要可能與高血糖導致晶體滲透壓改變,引起晶體屈光度變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乏力:生活中糖尿病的患者常常會有精神疲憊,沒有力氣的表現,這是因為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對於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糖尿病若控制不好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早期發現糖尿病,及時干預,有助於控制其進展,從而預防多種併發症。那麼,在糖尿病初期患者可能會有哪些感覺?

有研究發現,在確診糖尿病前的3-5年內,多數患者是處在一個胰島素高分泌狀態。此時,患者的血糖雖未達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但是其空腹血糖或者餐後血糖可能出現偏高的情況,說明患者的胰島功能已經出現異常。等到能夠診斷為糖尿病時,多數的胰島細胞已經受到了損害。因此,如果患者在體檢或者在治療其他疾病時檢查發現血糖有偏高的情況,建議引起重視,及早干預。

那麼,關於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的感覺。主要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就是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當然,還有許多患者的症狀不太典型,比如瘙癢、皮膚乾燥、視物不清、飢餓、疲倦、反覆的泌尿系感染、傷口癒合遲緩、男性不明原因的勃起功能障礙等。曾經就有一位患者因全身瘙癢就診,應用多種藥物治療不見好轉,後查血糖達21mmol/l,遂給予降糖治療,血糖降下來後患者的全身瘙癢症狀也隨之消失。因此,遇到以上症狀時,可以到內分泌科就診以除外糖尿病。糖尿病在其剛發現的2-3年內對於血糖的控制尤為關鍵,甚至有研究發現其前2-3年血糖控制達標可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最後,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多食少動,年齡大於45歲,出生時體重不足5斤,有異常妊娠的婦女(如曾分娩過巨大胎兒的婦女)要警惕糖尿病的發生。在平時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宜清淡,避免久坐不動。

本期答主:安麗麗 醫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