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无法阻挡的职场剧浪潮

近期两部针对于不同职场的剧目正在各大平台热播,分别是以公关为主题的《完美关系》及以房产中介为主题的《安家》。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所谓职场剧,一般是指以某一特定职业的职场为主要故事发生地,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创作,将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职场投放到荧幕之上,营造出职场就是战场的既视感。

2010年,经历了三部文艺片洗礼的转型导演徐静蕾,投入到了商业片的大潮之中,改编拍摄了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这部充斥着广告和烂片色彩的所谓职场电影,彻底拉开了国产职场戏的大潮。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导致之后的几年里,国产电视剧,大多数都跟“职场”有着各种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众多编剧,在确定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都已经被自己玩烂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的题材。

抛去警匪剧来说,先是各种各样的医疗剧,《青年医生》、《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产科医生》一部接一部的上映,再将镜头对准这个社会最普遍的白领,职场新人,有《谈判官》,有《亲爱的翻译官》,有《金牌律师》,再将镜头对准各种创业人群《合伙人》、《创业时代》。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如此扎堆的浪潮,不论是流量鲜肉,还是实力派演员,都纷纷参与到各种职场剧的演出之中,浪潮之下,这些剧的质量真的能有所保证吗?

漏洞百出,满屏尴尬

职场剧可以说是专业剧,每一个行业都具备着自己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也对影片的细节要求不断提高,一向擅长以伦理关系为主战场的国产剧面对这样高水平的专业剧,也算是煞费苦心,成功的为国产职场剧开辟了一条移花接木的妙招。

拿最近热播的《安家》来说,改编自16年的高分日剧《卖房子的女人》。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影片一开始,当孙俪饰演的房似锦走到自己工作的中介公司时候,隔壁的中介公司正在领导的带领下一起跳着中介中颇为有名的抓钱舞,让人不禁一颤,感觉到了那么一丝熟悉的味道。

当孙俪走入公司之后,一切就变味了,孙佳雨饰演的朱闪闪,上班时间对着电脑学习化妆,两年没有开过一单,按照罗晋的说法,孙佳雨是公司的吉祥物,让人不禁好奇什么样的公司可以白养活一个两年没有开过单的销售,还美名其曰吉祥物。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孙俪的设定是一个为了卖房不择手段的人,卖房技能直接点满,一句这里可以看见星星,就忽悠一对博士夫妇买走了一个今年最火的户型——跑道房,第二单直接抢了下属跟了许久的单子,同行抢单很正常,孙俪的角色作为一个领导,做出如此行径,着实让人有些看不懂。

19年年末的《精英律师》之中也倒出充斥着这些问题,首先靳东饰演的律师,人设从来没有输过,蓝盈莹饰演的角色设定是法律天才,而展示其天才的方式就是背条文,相信看到这里,很多学法律的朋友都禁不住想问,到底什么时候编剧才能不把背法律条文当作是天才的表现。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作为一个法律天才,蓝盈莹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用一颗所谓的赤子之心给领导添乱,领导还要各种呵护她,让着她,如果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看到这样的剧,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是否会想念自己在职场每日小心翼翼的生活。

同期热播剧黄轩主演的《完美关系》,原本拿着几张好牌的黄轩先是创业为主的职场剧《创业时代》,一帮程序员绞尽脑汁的在一个智能手机飞速发展的年代,试图发明一种可以发送语音的app,而该剧的导演正是《安家》的导演,安建,同时也是《完美关系》的导演。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黄轩一出场就是一个bug,做一场公关,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团队配合,黄轩带着一个助理就来了,走路带风,各种犹豫,顺便在这个紧张的节奏里喊了两句口号。

见到客户之后,开始在现场以侦探的方式各种侦察判断,看不出一点公关的工作。

佟丽娅饰演的女主,富二代,在国外做房产中介,导演可能是想暗示我们什么,这样一个富二代找工作还要靠猎头,想要在听不懂中文的老板面前告诉客户这里是凶宅,偏偏要等快签约的时候当着老板的面说。

目前几乎很少有国产职场剧能够在豆瓣拿下七分以上的评分。

职场剧问题究竟在哪

从前文来看,这些职场剧并不缺乏演技派演员撑场面,不论是孙俪还是靳东,以及蓝盈莹,黄轩,佟丽娅等人,都有着一定的演技口碑,而剧中客串的陈数和高露,杨皓宇等人,都是口碑比较好的国产剧演员。

这样的演员阵容,都没能够撑起国产职场剧的分数,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现实的脱离。

《外科风云》里我们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可以清晰地看到,穿着高跟鞋在医院里奔跑的医生,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在各大城市的高端区域,租着各种大小的好房源,在公司横冲直撞,丝毫不将领导放在眼里,打着职场的名义,每集只有十分钟在干正事,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各种家长里短里扯皮,《精英律师》拍了42集,靳东每次出庭都是在台词里,实在难以让人相信,这居然是一部职场剧。

国产影视市场的重灾区,无数演员都没能拯救的职场剧

这一切锅又全都要编剧背吗,近日一编剧从业人员在网络平台吐槽,国内的编剧大多数是没有话语权的,从制片,到导演,到副导演,再到演员,几乎每人都可以对剧本指手画脚,用自己那些奇思妙想的创意来填充这个故事,并引起了无数编剧小白的跟帖赞同。

对此并不了解,或许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问题已经在哪里,我们却始终看不到解决的办法。

职场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材,而当这些打着职场名义的故事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一刻开始,那种脱离现实的游离感,我们并不需要在每集的开头开影片里的主角如何帅气的换衣服,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更加贴近生活的共鸣。又怎么能让我们的观众产生共鸣并给予赞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