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武漢返鄉大學生自述:抗疫“宅”家,難得有機會給媽過生日

今年的假期有點出乎意料又不希望的長,返鄉整兩個月,也許還要有至少一個月,這個假期會是大學期間已過去的回家時間的總和還要多嗎?不得而知,但也差不多了,畢竟前三年每年的寒暑假加起來也未及一個月。回家時間短並不是不想回,而是競賽、社會活動等需要在校。付出是不易的,但也還好回報也不小,去年拿到了保研資格,趁了幾個學校夏令營的活動,順了幾個沒去過的城市旅遊,去了想去的學校。

武漢返鄉大學生自述:抗疫“宅”家,難得有機會給媽過生日

離漢前

離校是1月7日,其實早在跨年前武漢就報道了新型病毒,但是當時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家都還是照常出門跨年聚會,只是有點警惕的人都還是戴著口罩出去玩的,我們的老師也提醒我們儘量出校戴口罩,當時甚至覺得老師有點過於擔憂了,現在看來是非常明智的。

保研過後的大四學生比較閒,也比較想家,大多是提前完成了最後一門課程設計就回家了,我也不例外。離漢的那天剛好降溫下雨,早晨天還未亮的溫度逼近0℃,這種雨在武漢是怎樣的魔法攻擊,對於生活在南方靠北的城市的你應該都有體會。現在想想,有點電影色彩了。

動車上

從武漢回家乘坐動車也需要8到9個小時,所以走的很早。那天的武漢站內也少見有人戴口罩,這時距離首次報道病毒已經過去差不多十天。下面是在當天乘坐的動車上拍攝的照片,多少人有危機意識一眼便知,也許戴口罩的也只是因為早晨天冷。

武漢返鄉大學生自述:抗疫“宅”家,難得有機會給媽過生日

回家後

家在四川的小城市,今年回家早,想約很久未見的初高中同學聚一聚,敘敘舊,也聯繫了不少,但因為有少數同學還沒回來,就推遲了,反正今年假期年後時間長,也不差那幾天。就這樣我開始了“宅”家生活,把往年想看的劇和電影都看了,以前在學校經常睡覺都不夠,這段閒暇時間就放縱了一下。

除了看看,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思來想去,很快十天就過了,也到了爸的生日。爸媽都過農曆生日,爸的在臘月二十五,小年第三天,以往我寒假都是小年第二天回家的,基本上每年都可以趕上爸的生日。給爸過生日基本也是家裡的團年了,親戚朋友也會邀請很多,今年也不例外,聚會在酒樓,不提前預定根本沒有位置,人擠人的吃飯。而這時報道的疫情還不足以引起川內人民的注意,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是一個潛在攜帶者。

爸生日過後第三天,全國疫情突然加劇,報道也更加多,這時身在川內的我們才開始意識到問題來了,“宅”家開始成為常態。這時我剛好回家滿兩週,並未出現任何異常,也算是安心了很多,要知道如果自己是個定時炸彈,那可能已經拖了好幾十人下水了。

“宅”家中

“宅”家中剛開始的幾天裡,社區和村裡都有人關注我的健康,政府部門的電話也收到了不下於5個,這都很能理解,我也積極配合工作。

這個年沒有走親訪友給了我們一家足夠的相處時光,往幾年沒能做的事情都能在今年補一下了。學了一些做菜,一起整理內務,在家裡茶几上打乒乓球,還有線上麻將三缺一。


武漢返鄉大學生自述:抗疫“宅”家,難得有機會給媽過生日

“宅”家的一個月過的很快,線上開學不知不覺就到來了,每天得拿點時間給畢業設計。期間還找了份網上兼職,畢竟本科過後再找家裡要錢就不好意思了,得開始有點自己的收入。這樣雖然每天都在家,其實少有時間陪爸媽。

今年媽的生日剛好在婦女節前一天,也是常說的女生節,難得的親手給媽送上禮物,難得的給媽過一次生日,總之就是難得。難到三年都沒這樣了,難到以後三十年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也許是每年都能趕上爸的生日,才會如此覺得難與珍惜。

這種“難”也許是對於未來的不安吧,不確定正在走的路是不是最適合自己的路,不確定科研生活能不能扛得住,不確定以後會投入哪個行業,不確定能不能達到爸媽或自己的期望值……

又開始亂七八糟的想了,還是做好當下吧。


  • 文末想對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致以最高的敬意!希望武漢早日恢復當日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