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許賀來(1656~1725)字燕公、號秀山。清康熙己丑(1685)科取二甲第30名進士,夏初、入選翰林院,先為庶吉士。丁卯(1687)年十月初一日,聖上御試體仁閣,許賀來成績優上,芳蘭競體,授予庶吉士。戊辰(1688)朝廷分校春闈,此次春闈,所取之人多是知名人物,飽學之士,“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聖上大喜,擢許為編修。許賀來成了清代雲南第一個入選翰林院的進士,首開其風,高爆其質,因此便有了“開風翰林”之美譽。江山千古,科舉留痕。

許成了編修,皇恩浩蕩,除有封贈之外,又特許百日假期,回鄉省親,回到家鄉,終日待奉老母在則,留戀田原,不願出仕。無奈翰林院以“同苑多曠員”上言於吏部,以撽文催促回京。癸酉(1698)年許只好辭別老母,千里迢迢,再赴京師任職。

許賀來詩賦、文章俱佳,獲得“清華首選”、“清華儲相”、“纂修秘閣”、“侍幄開先”等匾額的嘉許,光耀門眉,被同道之士稱為“篤學卓行”的謙謙君子。與大學士陳海龍(浙江海寧人)為同科進士,陳海龍稱其“同榜進士中最少年風流,蘊籍傾倒一座”的偉岸之士。許賀來著有《賜硯堂詩集》、《紀恩集》等書籍。與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等編纂類書《古今淵鑑類函》。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 許賀來書法作品(來源網絡)

康熙皇帝注重漢文化,萬機之餘,常詔翰林詩賦能手入乾清宮西暖閣面試。康熙四十四年(1705)七月初,許賀來受到康熙帝的詔試,許應對自如,談吐生輝,講解確切,眾皆稱誦,獲上恩許,擢升為侍講(從四品)。望亦重、名亦高,進出館閣,頗受同僚敬重,雖置京師,官居侍講,卻不似攀高趨炎之輩,素有激流勇退之志,以侍其母。是年,上欲遣置督學,許名列首選,但思母心切,歸鄉意決,固辭不受,拂衣而歸。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坊問曾有傳聞說:一次康熙微服來訪,無意或有意問道:許名臣與卿同族否?許內心懼怕,仍作鎮定曰:許名臣軍籍也,臣乃民籍,非同族也。許名臣何許人也,乃南明桂王朱由榔反清的將軍。大清入主中原後,許名臣配合李定國、孫可望等明軍在臨安(建水)、石屏、元江等地組織隊伍,聯合元江土司那嵩共同抗清。許賀來聽此一問,深感伴君如伴虎,有了隱退之意。

許賀來孝子也,老母在鄉,整日思念,常獨上南城眺望故鄉,又看雁南歸。願離帝京歸故鄉,不負蹉跎歲月時。眼見韶華如駛過,長日青燈思老母。恨無能身生雙翼,倒盡孩兒傾母心。老母80歲那年,許賀來辭官歸老鄉梓,舊燕歸巢,在乾陽山下普陀巖築活水園,移形蔵態。侍奉老母百年謝世,閉門自修,遠離世俗的喧囂,杜門著述,著有《賜硯堂詩集》等15種藏之於家。詩文頗受士人喜愛,百讀不厭。許賀來關心本州後生,常常鼓勵求學上進,曾捐租54石作童生卷之費,有《山居》詩一首

了無塵事到山林,選石誅茅也用心。

低築垣容山翠入,半開窗許月光侵。

花因好客常含笑,鳥亦驕人似解吟。

縱飲清談非傲世,偷閒容我酒頻斟。

許賀來歸隱鄉梓,暢遊異龍湖幸會這湖光山色的美景,常常從普陀巖的活水園划船到來鶴亭,獨釣一湖春。

《龍 湖 秋 泛》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一碧國三島,千峰四面浮。

人煙環澤國,雞犬臥仙洲。

山晚雲吞日,波澄月貯舟。

風光真世外,不用訪丹邱。

  • 許賀來筆下的異龍湖美得可以洗眼,天那樣的藍摻雜著多彩的雲,彷彿一幅山水畫。

《湖 居》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千峰煙樹擁樓臺

三島波光一鏡開

漫道五雲天萬里

聞居猶得傍蓬萊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雲南博物館存有許賀來《賜硯堂詩集》《賜硯堂詩續集》兩種。

雲南省第一個“開風翰林”~許賀來

許賀來故居在異龍鎮觀音寺巷55號,雍正三年(1725)去世,享年69歲,葬於寶秀舊寨坡頭,曾任臨安知府的清代書法家大學士王文治有其輓聯

翰苑劈天荒,喜排闥三峰揭開生面;

佳城同地老,看貫穿九疊頂上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