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在廣州恆大進入中超聯賽後,金元足球開始在國內的足球聯賽中大行其道。而聯賽中的本土球員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隨便一名稍有實力的球員,轉會費就可以達到幾千萬,而國腳級的球員身價甚至已經過億。即便如此,不少中超甚至中甲俱樂部依然對這些球員趨之若鶩,將這些球員看成了轉會市場上的香餑餑。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可以說,現在的中國球員是趕上了好時候、但在10幾年前,這種現象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因為那時候俱樂部間的轉會是靠“摘牌”來進行的,它就是我們常說的“摘牌大會”,一些年輕球迷可能不太瞭解,但相信很多老球迷依然對這個“摘牌大會”記憶猶新。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對於早年間的球員和俱樂部來說,“摘牌大會”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即便在俱樂部和球員兩廂情願的情況下,他們依然無法順利地完成約定好的轉會。

26年前的甲A元年,中國足球走上了職業化的道路,自由轉會成為了勢在必行的聯賽制度。但由於受到過去體育界多年的專業體制思想的影響,很少有球員和俱樂部願意當這個中國足球的“出頭鳥”。而黎兵和廣東宏遠的主教練陳亦明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1995賽季,廣東宏遠以6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從遼寧隊引進了黎兵。64萬元這個金額在現在完全不值一提,但在當時可是一個天價。因此,黎兵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第一個“標王”。實際上,黎兵的轉會並非一帆風順,為了能夠得到這位高中鋒,廣東宏遠可沒少下功夫。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雖然黎兵在1994年代表遼寧隊踢了全運會的足球比賽,但他的人事關係還保留在貴州省的體工大隊。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黎兵轉會廣東宏遠一事受到了很大的阻撓,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多方扯皮後,宏遠俱樂部才終於將黎兵帶到了廣東。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作為自由轉會的先行者,廣東宏遠嚐到了轉會引援的甜頭。甲A元年,宏遠隊僅排名聯賽第七,而在黎兵以及後期以42萬元身價加盟球隊的馬明宇的幫助下,宏遠隊在1995賽季獲得了聯賽第四的好成績。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由於自由轉會制度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俱樂部的反對,中國足協在1998年對聯賽的轉會制度進行了修改。新的制度規定,俱樂部的球員只有申請轉會的權利,但沒有選擇新俱樂部的權利。想要轉會的球員必須由俱樂部在上賽季的聯賽排名或俱樂部協商情況予以指定,這就是人們熟悉的“掛牌摘牌”制度。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隨著“掛牌摘牌”制度應運而生的是轉會“摘牌大會”,這個“摘牌大會”在當時成為了中國足壇一年一度最引人關注的焦點。對於摘牌的順序,中國足協參考了NBA聯賽的選秀制度,既上賽季聯賽排名靠後的球隊可以先“摘牌”。因此,當時的聯賽升班馬或保級球隊往往能在“摘牌大會”上取得先機,而像大連萬達、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這樣的爭冠球隊往往只能作壁上觀,眼看著好球員被其他俱樂部“摘”走。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當時屢見不鮮。比如:2001賽季,北京國安一下被其他俱樂部摘走了5名球員,而自己中意的胡云峰、魏意民、鄭智等球員全都被其他俱樂部先行“摘”走,最終只能空手而歸。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為了能夠得到心儀的球員,一些聯賽豪門俱樂部往往會和聯賽排名靠後的俱樂部私下達成交易。而一旦俱樂部之間談崩,便會發生“截胡”搶人的情況。

在2004賽季的摘牌大會上,一心想摘下山東後衛郝偉的上海申花俱樂部在大會前就與球員以及其他俱樂部打好了招呼。然而,沒想到的是,在這一年的摘牌大會上,第一個摘牌的陝西國力隊率先摘下了郝偉。這讓當時申花的主帥吳金貴一下傻了眼。隨後申花只能摘下了準備轉會到上海中遠的青島後衛陳剛,可憐的陳剛當時已經前往機場準備隨中遠隊到韓國進行拉練。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實際上,像這種球員被半路“截胡”的事情還有很多。曾效力於北京國安,目前已成為央視名嘴的徐陽就是最典型的一個受害者。由於在國安一直得不到重用,徐陽在2001賽季絕對轉會,本來他已經與前衛寰島達成了共識,準備在新賽季投奔“鐵帥”李章洙。然而,在這一年的摘牌大會上,徐陽被山東魯能“截胡”。無奈加盟山東隊的徐陽一直無法獲得出場機會。雖然徐陽在兩年後被再次掛牌,並被八一隊摘走。但由於山東隊開出的轉會費太高,八一隊根本負擔不起,徐陽只能有在魯能待了一年。最終,他只能在不到30歲的年紀就無奈的選擇了退役。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因被“截胡”而抓狂的李章洙在兩年後加盟了青島中能俱樂部,為了報當年被“截胡”之仇,他也做出了同樣的“截胡”舉動。不過這次被“截胡”的受害者依然是重慶隊,李章洙摘走的是已經與重慶情投意合的四川球員姚夏。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2004年,在甲A聯賽被更名為中超後,足協的轉會制度一直不斷的調整修改,但無論如何還是無法擺脫“掛牌摘牌”這種落後的形式。直到2009賽季,馮瀟霆和周海濱的留洋之路被中國足協的“保護條例”所阻斷事件發生後。中國足協終於在2010賽季宣佈了終止“保護條款”的效力。同時,足協也徹底取消了連續執行了12年之久的“掛牌摘牌”轉會制度,徹底的開始實行完全的自由轉會。

中國足球回憶:令李章洙抓狂,央視名嘴失業的“摘牌大會”

至此,“摘牌大會”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成為了很多球員和俱樂部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回憶。雖然“摘牌”轉會制度被取消,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足球已經職業起來,不“職業”的事情依然在我們的聯賽中不斷髮生。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聯賽真正的職業起來,成為了現在困擾中國足協的一個最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