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下面一個故事,大家權當故事會看。

67歲老王,退休後一直在家弄孫為樂,雖然有高血壓病史,但身體仍硬朗得很。

但意外總會無時無刻存在。

小孫子跑得快,眼看要跑到大路邊了,老王急忙衝上前準備阻止,沒想到腳底踩滑,磅一聲重重摔在地上。

其他人見此,知道出事了。趕緊過來幫忙。

老王皺著眉頭,表情痛苦,爬不起來,躺在地上,指著自己的右大腿,從牙縫裡擠出倆字:斷了。

急忙打了120,送到醫院,一查,右大腿股骨頸骨折!

老王痛得冷汗直冒,嗷嗷叫。兒子媳婦趕來了,也手足無措,問醫生該怎麼辦。

骨科醫生過來看了片子,又看了下老王,直截了當地說,必須手術,可以採取閉合復位內固定術,簡單地說,就是用螺釘把斷了的骨頭重新訂上。如果順利的話,很快就可以下地走路。

做不做手術,骨科醫生問老王兒子,小王。

小王匆匆趕到,汗流浹背,不知道是害怕的還是緊張的,嘴唇都有輕微哆嗦,說同意醫生的,您說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於是收入院,住入骨科病房。

考慮到老王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又有吸菸(戒菸半年),手術前完善了床邊胸片、心臟彩超檢查,結果都還行,沒大問題。

術前告知,骨科醫生跟小王說,手術一般問題不大,但必須要知道,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手術可能會有出血、感染等併發症,術後因為需要臥床幾天,可能會有肺炎、肺栓塞等併發症.....

小王連忙點頭,說不管有什麼併發症,手術是必須做的,是麼?

骨科醫生點點頭,說肯定是手術效果好。

我明白了,我簽字。小王說。

一切準備妥當,病人被推入手術室。

小王夫婦在手術室外來回踱步,緊張的不行。

還好,手術很順利。

手術後醫生給老王用了鎮痛泵,老王疼痛顯著減輕,臉部表情也不再扭曲了,放鬆了,過關了,小王終於舒了口氣。

爸,辛苦你了。小王眼角有淚,滿心愧疚。畢竟老父親是為了照顧自己孩子才出事的。但男兒有淚不輕彈,他試圖忍住淚水,但無奈眼淚還是在眼睛打轉。

老王樂呵呵笑了,是禍躲不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早上管床醫生查房,告知老王,明天就可以嘗試活動肢體了,如果順利,不用幾天就可以嘗試下地。

老王一個勁地感謝醫生,說能不能下地還是次要的,關鍵是現在沒那麼痛了,之前真的痛得要命,骨頭斷了那種疼痛真的是錐心啊。

醫生解釋說,手術一來接合了斷骨,二來減輕了疼痛,您這個年紀,估計恢復會比較快的,不用擔心。

醫生查完房後就回辦公室開醫囑寫病歷。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沒過10分鐘,小王衝進辦公室,神色慌張,讓醫生趕緊去看看他爸,他現在情況很不好。

管床孫醫生也被嚇到了,內心咯噔了一下,該不會出事了吧。也顧不及問清楚情況,撒腿就往病房跑。

孫醫生趕到病房時,已經有2個護士在安排老王吸氧。

老王躺床上,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臉色發紺,神情異常驚恐!

這是典型的缺氧表現!真出事了!孫醫生爆了一句粗口。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各種可能性,手腳沒空下來,連忙讓護士把搶救車推過來,吩咐規培生趕緊打電話讓主任回來主持搶救。

小王當場就哭了,哽咽著不停問孫醫生到底怎麼回事。

孫醫生讓護士給病人患面罩吸氧,上心電監護,同時緊急請ICU會診。

有沒有吃東西,有沒嗆到!孫醫生大聲問小王。

小王這才想到要把情況告知孫醫生,說剛剛一直陪著他爸聊天的,聊著聊著突然他爸情況就不對勁了,感覺有點胸悶、呼吸困難,神情變得凝重,很快口唇就變得發紺,我們沒有吃東西。小王聲音在顫抖,斷斷續續把情況描述了出來。

沒有吃東西,不是誤吸窒息。孫醫生迅速排除了這點。

這時候護士已經給老王接上了心電監護,心率140次/分,呼吸35次/分,血壓190/110mmHg,血氧飽和度僅有89%。

孫醫生迅速給老王聽了雙肺,該不會是氣胸吧,病人年紀大,之前又有吸菸,說不定會有肺氣腫(其實沒有的,胸片沒看到),如果是這樣,那就很有可能發生自發性氣胸,一側肺臟破了,是可能出現目前這樣的情況的。

但是,沒有。病人雙肺呼吸音基本是對稱的,滿肺都是哮鳴音!不是氣胸。

病人有沒有哮喘病史的,孫醫生回過頭大聲問小王,語氣很急。其實這些術前都問過了,老王除了有高血壓,其他疾病基本沒有,沒有哮喘。

也不是哮喘。

電石火光,病情進展迅速。不是窒息,不是氣胸,不是哮喘。那麼骨科手術後的病人,最兇險的,最讓人擔心的併發症就是:

肺栓塞!

孫醫生一想到這個併發症,頓時頭都大了,內心也開始發慌。骨科手術後臥床的病人,有可能當時骨頭斷裂處有脂肪,脂肪現在入血,隨著血液循環進入肺動脈,一旦堵住肺動脈,患者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氧合,會表現為急劇缺氧。

也有可能是臥床後下肢不怎麼活動,形成了深靜脈血栓,這些血栓一旦脫落,也會流到肺動脈導致栓塞。

不管怎麼情況,只要造成肺栓塞,患者就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孫醫生越想越怕,不由自主打了個冷戰。

病人突然大叫一聲,眼球上翻,暈死過去。呼吸還是很急促。

趕緊叫麻醉科過來氣管插管,病人心跳就要停了。孫醫生大聲吼,對著旁邊的護士吼。

話剛落音,心電監護看到患者的心率逐漸下降了。

從150次/分降至130次,120次,100次,90次......

臥槽,tmd,趕緊準備腎上腺素針。孫醫生跟旁邊一個護士說,心跳就要停了。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從孫醫生進入病房開始算起,不到2分鐘時間。所有人都傻眼了,孫醫生作為管床醫生,也沒見過多少次這樣的大場面,內心也沒底。

這時候上級醫生聞訊匆匆趕到。低聲問孫醫生,請了麻醉科和ICU了沒有。

都請了,估計快到了。孫醫生喘了一口氣回覆上級醫生。

考慮什麼原因,上級醫生問。

可能是肺栓塞,他媽的。孫醫生緊緊盯著心電監護。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如果真的是肺動脈被大的血栓或者脂肪栓堵住了,那真的是如來佛在場都沒有用了。人體所有血液,最終都要進入右心室→肺動脈→肺泡→氧氣交換→左心室→體循環,如果肺動脈被死死堵住了,不用2分鐘,病人就會心跳停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胸,把這個該死的血栓抽走。

但一切搶救措施,都需要時間。

而留給老王的時間已經沒有了。

留給孫醫生,上級醫生的時間也沒有了。

患者的心率降至了70次/分,患者的呼吸開始微弱了。孫醫生也開始絕望了,示意護士推一支腎上腺素。不知道什麼時候,小王已經被護士請到病房外了。病房內搶救,家屬最好不要在現場。

關鍵時刻,麻醉科醫生、ICU醫生齊齊到場,簡單瞭解情況後,迅速準備氣管插管。

還沒插上管,病人心跳降至0次/分了,一個護士小聲說了句。患者臉色死灰死灰的,了無生氣。

一切似乎大勢已去。

但幾個醫生肯定不會就這麼善罷甘休。麻醉科醫生迅速插了氣管插管,ICU醫生結果呼吸球囊,立馬為患者通氣。

孫醫生也立即開始給患者胸外按壓。

所有人都期待著,期待能把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ICU醫生接過搶救指揮權,示意護士再繼續推注腎上腺素。幾個醫生輪流胸外按壓。

上級醫生站在旁邊,沉默不語,眉頭緊皺。

一切發生地太快了。

搶救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患者依然沒有生命體徵。心電監護仍是一條直線。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孫醫生期間跟小王溝通了幾次,說情況危重,可能是肺栓塞,太兇險,估計預後很差,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扛不過去了。

小王聽到後,哽咽了起來,沒說話。他媳婦這時候也趕到了,哭得稀里嘩啦。

終於,上級醫生擺擺手,示意停止搶救,宣佈死亡吧。

在這之前,他已經知會了科主任,還上報給了醫務部。外科術後病人死掉了,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搞不好會身敗名裂。

雖然難受,但還是要接受現實。

孫醫生最終還是把噩耗跟家屬告知了。

小王癱在凳子上,哀傷,惶恐了幾秒鐘,然後瘋了似的衝入病房。

孫醫生汗流浹背,手腳發抖,去了趟洗手間,不知道什麼時候眼睛也紅了。

事後,醫院迅速組織了專家死亡病例討論,結果認為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這類手術後病人本來就算是高危群體,根據患者突然發生呼吸困難、缺氧、迅速昏迷、心跳停止的表現,患者極有可能是大面積肺栓塞,肺動脈主幹栓塞,但由於發病迅速,沒辦法完善胸部CTA檢查,所以沒有辦法確診。

如果要明確死亡原因,只有屍體解剖。

小王對父親的死去心有不甘,對醫院多少有不滿。自己的父親是不是肺栓塞死掉的,會不會有別的原因,有沒有是跟手術有關,或者是不是藥物引起的,都不知道。

同意屍體解剖!要求屍體解剖!讓父親死也要瞑目,不能不明不白。

那段時間,骨科氣氛比較壓抑,雖然大家不說,但都知道可能要惹上長期官司了。

終於,屍體解剖結果出來了。

孫醫生知道屍體解剖結果那一刻,整個人蒙了,上級醫生也蒙了。患者的肺動脈裡面沒有發現血栓,沒有肺栓塞。

反而是冠狀動脈有血栓形成、堵住,而且,最要命的是,患者的心臟破裂了!!

心臟破裂了!並且引起嚴重的心包積血、填塞!

患者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臟破裂!這是很少見的情況。可以說極為罕見的情況。

患者死於心臟破裂、心包填塞,而不是肺栓塞!

其實專家討論時大家也提到了心臟破裂可能,但是因為患者既往沒有冠心病病史,身體素質也還行,術後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就是提過一下而已。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肺栓塞,畢竟非栓塞的可能性太高了。

67歲男子骨折,手術順利卻突然死亡,屍體解剖結果醫生都“蒙”了

但現在的結果是心肌梗死、心臟破裂、心包填塞!

這是尷尬了。因為肺栓塞的治療方向是抗凝、溶栓,而如果是心臟破裂、心包填塞,可能是需要心包穿刺、解除壓迫的。兩者的治療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死得快。

不管是大面積肺栓塞,還是心臟破裂、心包填塞,都會瞬間讓患者失去生命。尤其是後者,心臟都破裂了,任何搶救都是無濟於事的。即便診斷明確,心包穿刺也不是所有人都做得了的。即便做了心包穿刺,心臟還是破裂的,還是有心肌梗死。

但不管怎麼狡辯,孫醫生他們在事發當時的診斷就是錯誤的了,患者不是肺栓塞。

小王還是講道理的,他也親眼見到了醫生們的努力搶救。即便是及時診斷是心臟破裂、心包填塞,醫生也回天乏術,他已經請教過別的醫生了,大家都這麼跟他說。

所以,他決定不起訴醫院,不起訴醫生。

他要做的,是把父親的骨灰帶回鄉下。

跟母親葬在一起。

寫於文末:

1.大手術後臥床,由於肢體不動,血流緩慢,容易會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這些血栓一旦脫落,就可能發生肺栓塞。所以醫生都會讓患者及時下地走路,活動肢體。並且用一些抗凝藥物,目的都是預防血栓形成。

2.心肌梗死可能會因為應激、疼痛、創傷等等而誘發,常見的典型症狀是胸痛,但也有以呼吸困難為主的,心肌梗死如果及時診斷,不管是溶栓還是做介入放支架,只要病情不是太重,一般及時治療都能挽救生命。但如果發生最嚴重的併發症,心臟破裂,那就真的是回天乏術了。

3.預防心肌梗死的方法是,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少吃鹽,多運動,多喝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