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十多第一次得腦梗,十年後又犯了比笫一次有點重,能恢復好嗎?

F春暖花開f


腦梗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疾病,而且是發作一次比一次嚴重,基本上是很難恢復。我做為一名全科醫生,心腦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我從事全科臨床醫療診治工作,見過很多疾病,見證最多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腦梗塞,這是一種在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的疾病,病人有了第一次發作後,就會有第二次甚至無數次的發作,發作後病情一次比一次嚴重,這是我見證最多的實例。既然疾病這麼嚴重,我們該怎樣認識疾病呢?


什麼是腦梗?


腦梗又稱為腦梗死,是由於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區的腦組織周圍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並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如:患者出現偏癱、失語等症狀。發生這樣的症狀後,做CT掃描可見相應部位病症,邊界欠清晰;24~48小時內做磁共振成像檢查,能及時發現腦梗死病灶。


為什麼會導致腦梗死呢?


導致腦梗死的病因很複雜,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臨床上多見於高血脂和高血壓兩個重要因素導致。其他導致腦梗的因素還有其他的因素,如:遺傳和不良嗜好都可以導致腦梗的發生。


腦梗發生後有哪些體徵和症狀呢?


腦梗死發生後臨床症狀非常複雜,要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病前有無合併其他病,以及有無合併其他重要臟器疾病都有相關,發病時,如果是輕症病人完全沒有症狀,病人反覆發作後才有肢體癱瘓或眩暈,表示為短暫性腦缺血性症狀。病情嚴重者發作時有肢體癱瘓,甚至發生急性昏迷、死亡。患者常見的症狀如下:


1 發作前患者有頭痛、頭昏、頭暈、眩暈、噁心嘔吐、語言表達不清,甚至昏迷。


2 患者雙側眼呈凝視、嘴歪、說話不清,只發出“咿呀”讓人聽不懂的語言,而且患者還流口水或飲水嗆咳和吞嚥困難。


3 輕、中病症發生後患者有肢體偏癱、半身知覺喪失、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甚至大小便失禁。


總結:腦梗死發病後致殘殘率高。而且複發率也高,是現在最難醫治的疾病。發作後及時治療可以控制疾病併發症的發生。但是致殘的肢體有些通過積極的鍛鍊後可以得到改善。平常要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黎醫生


關於腦梗死復發的療效這個問題,在我從醫多年的經驗來說,很難說,但一般情況是多數人沒哪麼好彩,恢復並不好。但也有少部人,及時得到救治,也能恢復很好。下面就談談自己的見聞:

1、幸運之神沒有再次降臨,再次腦梗離開了。

我有位同事是在澳門、中山、珠海都非常有名的中醫科醫生,他是醫院門診量最大的醫生,一天忙到晚,並且為了更好地服務澳門病人,方便人家來回。每天6天就起床給人看病,晚上到10點鐘才結束,由於過於勤勞的工作,55歲那年的冬天,在一個上班的中午時間,突然發生腦梗塞,因為旁邊有護理人員,發現不對,立即呼叫其他同事進行搶救,不到半個月病人就病情恢復出院了。出院後在醫院安排下邊工作邊休息,半年後,他的身體自覺完全恢復正常了。也許是覺得自己沒事了,這位拼命三郎式的醫生不聽領導勸阻,又和以前一樣工作,第二年的一個冬夜裡,再次發生腦梗塞,等早上家人發現時,他已經昏迷不省人事了。雖然通過120急救送到醫院,但這次幸運之神沒有再垂青於他,他癱瘓了,後來儘管醫院與家人都想盡了辦法,但也無力迴天,不到半年他就離開了人世。

腦梗塞的治療效果與患者的年齡、梗塞血管位置、範圍及梗塞後的治療時間有密切關係,但不管如何,再次腦梗阻的發生,多數病人療效趨勢是沒有首次發生的理想。

2、他得到了幸運之神的垂青,腦內有三個支架。

這位是我的一位特殊病人,我記得是2008年的事情。有一天,神經內科主任帶了一位患者朋友過來住院,聽我們的主任介紹:他是我們市的一位知名企業家,當時這位患者說他經常腹痛,尤其是吃飯後較為常見,去過廣州不少知名醫院看過,但都沒有查出什麼問題。後來我問他的既往病史,才知道他身上有八個支架,其中,光腦內就有三個支架。由於他年輕時創業過於拼命造成身體傷害,生病後有了很好的疾病意識,與廣州及本地的神經內科與心內科醫生都建立非常好的私人關係,所以先後二次腦梗塞都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在幸運之神的垂青下,都轉危為安。根據他既往有心肌梗塞、腦梗塞的病史,我考慮他可能有缺血性腸病的可能,但因為國內設備檢查不出來,建議他到香港做當時全球最先進的CT檢查。後來香港就醫回來,證實是多發性缺血性腸病,看了他的CT檢查情況,圖片顯示:腸血管狹窄顯示得非常清晰。讓我至今記憶深刻。

3、與其期待幸運之神。不如做好腦梗塞疾病的預防:

(1)保持合理的體重:肥胖、高血指是腦梗塞的重要因素。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健康飲食和適度體育鍛煉來降血脂及保持合理體重。原則上飲食宜營養的均衡,多選擇蔬果、粗糧類及低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食物為宜。

(2)控制好致病的高危因素:導致腦梗塞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是常見的高危因素,要特別重視,及時就醫。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控制危險因素140/90mmHg以下,有糖尿病和腎病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應更低一些,以<130/80mmHg 為宜。

(3)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 注意休息與睡眠,做到勞逸結合;避免熬夜;對緊張、焦慮等心理壓力大的人,要想方設法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4)定期複查:已經患過腦梗塞的病人,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然後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飲食和藥物,預防腦梗塞的復發。


普外科李家大夫


住院患者經常會問道“醫生,距離上次我得腦梗都好幾年了,這次又發作了,還能恢復好嗎?”答案是否,但是這裡說得“否”,是指第二次腦梗的發作,和第一次出現的腦梗是相互獨立的,並不是前次腦梗的再發作,所以病情的恢復完全取決於本次腦梗的嚴重程度。(這裡的恢復我們限定為表現在人體表面功能的恢復,而不是細胞或者組織) 腦梗臨床上叫做腦梗塞或腦栓塞,多發於50-60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病死率可以達到10%,致殘率約50%。


腦梗死是一種很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通俗的講就是血栓阻塞腦血管,導致血管分佈範圍的腦組織缺血、水腫、壞死。短暫的缺血,及時的血管再通,可以恢復缺血腦組織的大部分功能,但是阻塞的血管缺血時間較長,缺血腦組織的細胞已經壞死的部分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時間長了,就不能恢復了。腦梗塞疾病發生後對於人體的影響除了缺血時間的長短,還與發生栓塞的部位、面積的大小有關。對於支配精細運動、感知覺的部位的影響較其他明顯,若對側大腦無代償支持作用,則影響較明顯,缺血部位大的較明顯。所以每一次的腦梗發作都是獨立的,並且功能的恢復影響因素較較多,不能單純從某一方面評估。 腦梗是高齡人群的常見病,但是近年來逐漸開始年輕化,所以是覆蓋大部分個人群的疾病。 為什麼腦梗在人群中發病率這麼高,是有一定的發病基礎的。

1.腦梗本身是一種血管壁病變:

正常血管內部覆蓋著一層光滑的細胞群,叫做血管內皮細胞,它可以保護血液與血管組織,但是作為機體的細胞,它具有自己的變化和生命進程,當內皮細胞受到損傷,或者隨著年齡增長細胞本身進入衰老階段,細胞便從群體之剝脫,對血液和組織的保護作用被破壞,容易作為血小板粘附聚集、脂質沉積、斑塊、血栓形成,甚至血管梗塞的導火索。

2.腦梗患者常常伴有血液成分的改變:

研究發現,血小板增多的人群,血管內容易發生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附壁血栓。血液中脂蛋白、膽固醇等含量增多時,可以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進一步促進血栓的形成,這些原位或者遠處形成的血管,一旦阻塞腦血管,就會導致腦梗的發生,所以血液成分改變為血栓提供原料。

3.腦梗死多有血流狀態變化:

血壓過高或者過低,或者血壓變化較大,都會 影響腦血管的血液供應,異常的血壓會使得血液流淌速度在機體各處產生差異,如果這時候恰好有即將形成的血栓,那麼毫無疑問,血液變化立馬變身血栓形成最好的助力。

4.栓塞導致腦梗塞:

這裡包括人體血液循環中某些異常的固體。液體甚至氣體等栓子物質,隨著血液進入腦動脈或者供應腦的頸部動脈,血液流動帶動栓子,在任意處都可以發生血管阻塞,引起局部腦血流中斷,導致組織缺血、缺氧、壞死,腦功能發生障礙。

腦梗塞的病因可以是總結為以下一種或幾種的疊加:年齡、性別、遺傳,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肥胖、相關高危因素(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吸菸、飲酒以及血液病)等等,而且在年齡因素上,55歲之後每增加10歲,腦梗的發病率就會增加1倍,所以老年人腦梗患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群體。試想單一因素髮病率都這麼可怕,跟別說幾種因素同時存在了。

最後小結:生活中那些好心勸解我們不吸菸、不喝酒、規律生活,控糖控壓的親人朋友或者醫生們,不單是建議我們健康生活,更是在幫助我們遠離隨時會發生的不幸。


醫者良言


可以恢復,但這裡面存在一些影響因素及條件。

我們要明確的是,這兩次腦梗的關係是相對獨立的,最後恢復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腦梗的嚴重程度和梗死位置以及患者後期的應對。

什麼是腦梗?

腦梗又稱為腦梗死,是由於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區的腦組織周圍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

腦梗死發病的發病症狀

腦梗死發病後的症狀與腦損害的位置,腦補缺血程度等因素有關。發病前一般有頭暈,頭痛,噁心,語言功能受損,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流口水等症狀。嚴重的還會還會出現肢體偏癱,半身知覺喪失甚至大小便失禁。

腦梗死二次發作後能不能恢復好這個問題很難說,舉個恢復好的例子吧。

曾經有位患者,定期來檢查身體,看著身體非常健康,但是我們做過檢查我們知道,他光腦梗就發作了兩次,每次都進行了支架手術。但是為什麼能夠恢復的這麼好,大部分原因在於患者本身,由於患者有良好的疾病意識,並且定期的檢查身體,學習一些疾病知識,所以這兩次腦梗發現之後治療及時,術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後才轉危為安。

我們與其糾結出現後能不能恢復好不如提前預防,在生活中要保持合理的體重,均衡飲食,合理的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避免高血壓,高血脂影響血管堵塞。並且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注意勞逸結合,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時進行體檢尤其是已經患腦梗病人,更要按時到醫院進行定期複查。避免復發。

以前我們我覺得腦梗很可怕,帶來的危害很大,輕則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重則危及生命。

但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可以通過對頸椎神經的調控來改善這一問題。當神經受損,異常放電時,血管會受到刺激持續痙攣變細,加之有些患者血管內壁已有斑塊產生,就會導致血管堵塞,引起腦梗,血管內壁出現斑塊是不可逆的,我們只能通過藥物維持斑塊的穩定,然後通過人體自身機制,對其進行緩慢吸收,但任何事物都有因果條件,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神經調控治療模式進行對因治療,解決掉器質性病灶,解除神經異常放電的應激狀態,使持續痙攣變細的血管重新擴張,降低斑塊對供血的影響比重,增加腦部血氧供應激活腦部休眠細胞,恢復腦區域組織的正常功能。

總之,二次腦梗後的恢復情況不能以個例代表全部,患者要想得到更好的恢復就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合理用藥。但是醫生還是希望每個患者能重視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治療手段都是在幫助我們遠離由疾病所帶來的隨時可能發生的不幸。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