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武松和魯智深公開反對招安,為何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

GTV滕林季


忠義堂排座次,108位梁山好漢,各守職責。盡日無事,到了這一年重陽節,宋江邀請梁山兄弟搞了個菊花之會,眾頭領開懷痛飲,好不熱鬧。宋江喝醉了酒,乘著酒性寫了一首滿江紅,讓鐵叫子樂和就在宴會上唱出來,為大家助興。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宋江一心想要招安,沒曾想自己的心腹兄弟,李逵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宋江很生氣,但是更讓他擔心的是,二龍山來的魯智深和武松也反對招安。

都是反對招安,我們來分析一下宋江對待李逵、武松和魯智深三個人不同的態度。

1、針對李逵,宋江是大聲呵斥,直接說“推出去砍了”。

宋江不過是做戲給其他不願意招安的梁山兄弟看,無論如何他也不會砍了李逵的腦袋。因為李逵是他最忠誠的奴僕,是他從江州一路提攜,多次用金錢收買而來,李逵對於宋江,絕無二心,他是最沒有頭腦卻最聽得宋江的話的人。

所以宋江不怕得罪李逵,更不怕丟了李逵的臉。像李逵這樣從下爹孃不疼的野娃子,宋江給了他一點好處,他就絕對不會從心底裡反對宋江。他反對的是招安。為什麼呢?因為像李逵這樣野性慣了的人,梁山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草寇生涯更適合他。

李逵沒有什麼頭腦,更不懂得宋江的心思。雖然和花榮、吳用等都是宋江的心腹,但是他扮演的,不過是宋江殺雞儆猴的一個對象。對李逵的大聲呵斥,以及後來的假意討好,都是做秀給別的兄弟看。

2、針對武松,宋江是言語相勸,問他招安如何冷了眾人的心?

宋江酒醒之後,勸說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武松是一個粗直的漢子,講道理自然是說不過宋江,所以面對宋江的追問,武松默然無言,反而是魯智深接過了宋江的話頭。

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和武松在柴進莊上時期有過舊交,兩人還是八拜之交,武松認了宋江為義兄。武松和宋江分別後,經歷了很多事情,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在前往二龍山落草時,在蜈蚣嶺再次遇到義兄宋江。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帶攜兄弟投那裡去住幾時!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皇天必祐。若如此行,不敢苦勸,你只相陪我住幾日了去。”

武松心裡,其實也不甘心一輩子落草為寇,他之所以反對招安,只是在對宋王朝的官僚集團徹底地絕望之後,死了這條心而已。二龍山作為梁山上第二股最有實力的派系,宋江自然要拉攏和他有舊的武松,說服他支持招安大計。因此宋江才會對武松言語相勸,他相信武松是聽得進去道理的人,不像李逵那樣沒有頭腦,只會蠻橫胡來。

3、針對魯智深,宋江是大講忠義,說一堆冠冕堂皇的話為自己尋找退路。

宋江和魯智深,壓根就不熟,兩個人過去沒有什麼交情,只是互相聽過對方的名聲,而且在心裡並不一定佩服對方。三山聚義打青州時,青面獸楊志提議上梁山投奔宋江的隊伍,魯智深說道:

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灑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灑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所謂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魯智深對於宋江其實很懷疑——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也有可能之虛有其表,徒具其名。

宋江是梁山大部隊的總指揮,晁蓋此時已經被架空;魯智深是二龍山勢力的實際掌控者,眼裡未必就容得下宋江。兩人見面,一番江湖客套,充滿了互相試探的味道。

魯智深雖然帶領二龍山的隊伍投奔了梁山,但是作為曾經的一山之主,宋江對他還是心有芥蒂。這也是為什麼獨獨對他反對招安感到擔心的原因,因為魯智深手底下還控制著二龍山的隊伍。

魯智深的反對招安和武松差不多,朝廷昏暗,陷害忠良,作為曾經體制中走出來的魯智深,對官場已經徹底死心。

宋江道:“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面對魯智深的逼問,宋江說出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這些話不僅是說給魯智深聽,更是說給所有的樑上兄弟聽,招安是梁山大計,就這樣被合理地執行下去了。


END


博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幾點:

第一,魯智深說到了要害。

李逵反對,是亂說: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宋江只需要呵斥幾句就行了!

武松說的,也沒什麼道理:哥哥今日要招安,明日要招安,就不怕冷了眾兄弟的心。

既然宋江是你們大哥,你們做兄弟的自然要聽他的。

但魯智深說的,就是要害了:如今的官場,朝廷官員個個黑透了,就像我這大褂,染黑了怎麼也洗不白的,受了詔安也沒用,不如大家都散了吧,各奔前程。

對於魯智深這套說法,才是真理。

魯智深看出宋江師徒利用兄弟為自己洗白的真實目的。

魯智深的意思是,朝廷黑透了,招安絕對沒好下場。你讓我們去招安,不就是送死嗎?還不如各自散了逃命。

這擊中了宋江內心的想法,所以他啞口無言。

第二,魯智深不好惹

魯智深有自己的派系。

他盤踞二龍山,手下有武松、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孃、施恩等一群名將,還有不少嫡系小嘍羅。

其中魯智深、武松、楊志均是第一流的將領。

可以說,梁山內部,魯智深就是最大的派系,宋江也不能不顧忌一些。

第三,魯智深的威望很高

梁山內部其實沒幾個好人。

李逵是個殺人狂,吳用和阮家兄弟是搶劫犯,林沖為了保命寧可拋棄老婆等等。

至於盧俊義、呼延灼之流被逼上梁山,其實也沒有什麼正義的舉動。

但魯智深是非常正直,非常講義氣的人。

他第一次倒黴,是因為打抱不平,不慎打死了當地下三濫惡霸鄭屠。

這兩人無怨無仇,只是魯智深看不慣這個流氓欺壓少女老人,騙色還騙財,憤然出手。

第二次倒黴,則完全是為了救結義兄弟林沖。

說起來,魯智深和林沖剛剛認識不到1個月,為了林沖不惜和軍委副主席高俅作對。

這種行為,擺明了肯定死翹翹,但魯智深為了義氣還是救了林沖。

其他魯智深還做了很多講義氣的事。而且,他殺人是不少,全部都是惡棍,沒一個好人,算是為民除害。

這樣一個這麼正直的人,到哪裡找去,在梁山威望是極高的。


薩沙


武松和魯智深在招安為題上雖然表面呈現統一立場,但實際上深度和力度根本就不同。

其實宋江對人的識別能力很強,雖然“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但是他特別會識人,這種識人包括兩種人,一種是靜態的,比如一看到李逵就能看到嗓子跟;一種是動態的,需要時間才能認識。

(《水滸傳》聽詔書,唯有魯智深畫面感最強)

宋江和武松結識比較早,當初還稱兄道弟的,而且二人都明白得表示出想被朝廷再次徵招的願望,二人的心貼得要更近——相對於宋江和魯智深。魯智深和宋江的接觸不太一樣,開始便有若即若離之感,宋江明顯不是魯智深最想交往的男人類型。呼延灼鬧三山時,三山在外難局勢下,都選擇加入梁山,此時是魯智深第一次見宋江,之前只是聽說宋江好。二人相見後,魯智深說:“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宋江也誇魯智深“吾師清德”。寒暄之語沒有疏漏,我們瞭解魯智深,他平時說話不是這個風格,這讓我們感到了一種分寸、一種疏離。

(《水滸傳》劇中二人不快)

魯智深平時自稱“灑家”,沒事就罵罵咧咧。初見宋江便自稱“智深”,對宋江尊敬有餘,但是是不是有一種親切不足的感覺?

武松後來面對招安是非常情緒化的,很強的個人色彩,說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魯智深則對當朝惡政不抱任何希望,有理有“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武松說在前,宋江便忽悠武松是個“懂事理的人”,馬上魯智深便說了以上那句話,宋江才更加大肆解釋。可以說,魯智深的話比武松更有煽動性,而且事實上也句句在理。這裡魯智深表現了更強的疏離感。

(《水滸傳》劇中二人)

宋江不怕熱血漢子,怕的就是這種有勇武還有非常獨立的思想的人。


泊圖泊途


此言差矣,恰恰相反,宋江真正忌憚的不是魯智深,而是武松,我們看原文中對這一場面的描述:

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宋江大唱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宋江道:“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竭力施功,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這是宋江在“菊花大會”上對三個公開反對招安的三個人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

李逵:斬訖報來!

武松:好言安慰。

魯智深:趁機借題發揮,面對眾人宣講,也可以說直接無視。

當然對李逵他並不是真正要殺掉,他才捨不得這個對他忠心耿耿的金牌打手呢,他只是虛張聲勢。

但是,對於武松和魯智深,表明了他的真實態度。

再分析一下公開反對招安的這三個人的話語。

武松的話很有力度,他沒直說自己個人反對招安,而是指出,他發出了一幫不想招安的弟兄們的心聲。

李逵的話當然可以忽略不計,他就是一個沒有思維的殺人機器。

魯智深的話有點像小孩子賭氣:大家別玩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對比起來,誰的話更具蠱惑力和煽動性呢?

不言自明,當然是武松了。

武松向來心思縝密,行事風格膽大心細,而且心狠手辣,翻臉不認人。自負,眼高於頂,即使在藏龍臥虎的梁山上,能入他的法眼的也沒有幾個。

這些都是讓宋江忌憚的地方,這還不包括武松在江湖上的威望以及號召力。

李逵已經忽略不計。

魯智深有很多可愛和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在智商方面,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有先天缺陷。

在瓦罐寺,他被崔道成和丘小乙戲弄,直到遇到史進才出了口悶氣。

在二龍山寶珠寺,他對鄧覺一籌莫展,得到楊志和曹正的協助後才坐了頭把交椅。

他甚至差點在十字坡被母夜叉孫二孃做了人肉包子,幸虧張青回來的及時。

反觀武松,從鬥殺西門慶開始,到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向來是獨來獨往,一人搞定所有事情,而且做得漂亮至極。

甚至在十字坡他稍作手腳就戲耍了孫二孃。

當然也有說,武松也有找了道的時候,比如在孔家莊被人抓住捆綁起來就要挨收拾了,其實那時的武松是“哀莫大於心死”,親情,愛情,友情,都傷過他,有點悉聽尊便的意思。

一旦他恢復常態,那就是一隻老虎,狼和狐狸的綜合體。

面對這樣的兩個人,如果您是宋江,會怕誰呢?


田獲三狐


宋江誰都不怕,他要的是眾人的態度。

梁山泊群雄結義,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人聚在一起,作為話事人的宋江就得給這支隊伍弄個戰略規劃,用宋江的話說,就是謀一條出路。宋江的出路就是招安。



除了招安,這幫土匪還有兩條路,一條是一條道走到黑,造反到底,要麼殺到東京奪了鳥位改朝換代,要麼被朝廷剿滅。還有一條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樹倒猢猻散。最後一條肯定走不通,因為大傢伙聚在一起就是想幹點啥,如果各自為戰當土匪,聚在一起幹嘛?鬧著玩啊。

其實但凡腦子裡裝的不是純銅的好漢們都知道,造反到底肯定是死路一條。他們的對頭方臘走的就是造反到底的路子,沒半年就被政府軍滅了。相反招安卻是好處多多,前來圍剿梁山泊的十路節度使,就是被招安的土匪。



武松為啥反對招安,也不是多麼大仁大義,而是他身上血債累累,怕招安以後被清算。再說了他見識過官府的手段,知道自己鬥不過這幫人。李逵跟著武松踢了桌子,其實是宋江授意的,拿懲罰李逵給自己立威。

為啥魯智深給武松說了話,宋江就聽了,因為魯智深說得對。魯智深幹過關西五路廉訪使,知道大宋朝廷的官員個個貪贓枉法,整個官場比他的袈裟都黑。這話要是別人說出來,就沒有說服力,你咋知道的,你調查過誰?但是魯智深說出來就沒人反駁,因為人家幹過這份工作。



但是除了武松和魯智深,別人都沒反對,說明招安還是大勢所趨,絕大多數好漢還是贊同招安的,區區武松魯智深兩個小螞蚱,蹦噠不了多高。因此才有了宋江前往東京找到李師師搞曲線招安的事。


唐風宋月


武松和宋江也是結拜兄弟,之前有過交集,宋江有恩於武松,武松對宋江還是有一份敬畏之情,所以他們兩個人有過交集算是有交情。

而魯智深就不一樣了,魯智深,出家之前叫魯達,以前是提轄,也叫魯提轄,行俠仗義,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扶危濟困,愛憎分明,仗義疏財,慷慨大方。在江湖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

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臨別贈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看守菜園期間,收服眾潑皮,倒拔垂楊柳,在相國寺與林沖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林沖落難,刺配滄州,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在野豬林裡,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沖,魯智深及時出手,救了林沖一命,此後一直護送至滄州七十里外。智深因而為高俅所迫,再次逃走在江湖上,後與楊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龍山寶珠寺,就此落草。武松做了行者後,也來入夥。當了二龍山大頭領(其他頭領還有楊志、武松、曹正、施恩、孫二孃、張青等人)

呼延灼連環馬為徐寧所破,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惹出事端,於是有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義,攻打青州。宋江引梁山泊頭領下山增援,成功後一眾人等同上梁山,魯智深方與林沖重聚。在三山派系的二龍山影響力最大,同樣魯智深影響力,現在話說就是一把手。所以宋江說話的考慮考慮魯智深的意見,反對招安,李逵反對,宋江直接發話拖出去斬了(李逵是自己的小弟,說話一點都不客氣),魯智深反對,宋江可得聽取魯智深的意見。(得客客氣氣的說)

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單打二龍山。

在三山派系在梁山影響力很大,宋江得得到魯智深的支持,梁山派系也是比較多,沒有魯智深的支持,宋江梁山之主的地位很玄,梁山派系也是比較多,

除了宋江嫡系,花榮,李逵,宋清等

柴靜(小旋風)皇族後裔,之前資助王倫在梁山落草,自身也是持有丹書鐵券的人,在宋朝除了造反以外,殺人都不算犯法,自由度也是很大的,所以在柴靜的莊園養了很多門客,包括梁山中很多好漢都受過柴大官人的關照,口碑很高。

所以柴靜也是潛在的威脅。

梁山元老派系,相對比較弱一些,以前王倫舊部,雲裡金剛宋萬等,林沖也是元老,但因為林沖殺死王倫,多少還是和很多人有間隙,林沖個人性格比較闇弱。

晁天王派系,阮小二兄弟,劉唐等,還有吳用,但吳用後面是和宋江是一條心,所以晁天王派系威脅也不大。大勢已去。

盧俊義派系,只有浪子燕青,威脅不大。

降將派系,這些每個人心也不齊,威脅不大

剩下其它小派系也沒有實權,影響力也不大,

三山派影響力是絕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也有實力也有,如果三山派不支持宋江,那宋江可就不好過了,所以宋江反對招安上對魯智深必須客客氣氣的。


藍方塊




答:“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的說法到底是從何而來?


是電視的演繹?還是其他黑水滸、大話水滸或水滸日記之類的書的過度解讀?

這個不得而知了。

老實說,就電視連續劇《水滸傳》而言,無論新版還是老版,導演都別出心裁地添加或刪減了一些東西,以至各人對水滸的人物理解越來越走樣了。

而我本人也寫過《另眼解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一書,但我都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展開的。

該書,有一篇題為《李逵明明是以殺人為樂的惡魔,偏偏有這麼多人喜歡》,是專論殺人魔王李逵的。

今天,還有一個讀者責罵和狂噴我,說李逵什麼時候打脫過賣唱女的頭皮?說是我胡編亂造。

我不得不耐心告訴他,在第三十八回,《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斗浪裡白跳》裡,李逵和張順在大江中惡鬥後,被宋江、戴宗勸和,同上琵琶亭酒館喝酒時,就有這一段。

該讀者聽了,憤憤不平,說,電視幹嘛沒演?!

我差點暈死。

原來,他從不看書,他的水滸知識都是從電視來的。

對這種人,有什麼好說的?

那麼,提出“武松和魯智深公開反對招安,為何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這個問題的人,我也嚴重懷疑他沒有看過書,問題的提出,多半是根據電視劇來的。

上面我說了,無論新版還是老版,電視劇導演都增減了一些東西。這些增減了的東西,在我看來,都是不好的。

以老版為例,我最最最最反感的就是增加了李逵撩妹那一段,燕青打擂那一集,李逵多次無話找話去撩方臘陣營的龐春霞。

要說,撩就撩吧?那些撩妹的話題生硬得不能再生硬,冷得不能再冷,讓我雞皮疙瘩掉一地。

光這一段,導演還嫌不夠,後來在徵方臘的環節,還做了呼應,做了呼應,了呼應,呼應,應……

就不能讓人一次性惡心完,要分兩次。

新版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

但有些地方我也不能忍。

比如第七十三回,《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雙獻頭》,書中寫,李逵鬧東京後,和燕青回梁山,途經荊門鎮一大莊院,聽莊院太公說兩日前,宋江和一個小後生各騎著一匹馬來強搶他的女兒。

書中明確寫宋江“和一個小後生各騎著一匹馬來”,電視劇導演卻改編成了是宋江和魯智深來搶了他女兒。

於是後來就出現了真魯智深殺假魯智深的好戲。

不用說,沒看過原著的人,就會過度解讀這段劇情了,認為宋江和魯智深在梁山的地位是並列的。

那麼,宋江想招安,而魯智深提出反對,宋江就很怕了。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武松和魯智深,以及李逵等人公開反對招安的事兒發生在哪回書呢?

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原文寫,九月重陽節,宋江大擺筵席,和眾兄弟同賞菊花,酣醉時,寫了首《滿江紅》,讓樂和當場高歌助興。

該詞最後一句是“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武松最先發飈,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黑旋風跟著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還一腳踢碎了桌子。

武松的發飈只停留在口頭上,李逵卻是動手動腳了。

所以,宋江置武松不問,讓人斬了李逵的頭。

不過,宋江酒醒後後悔了,稱“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我卻“險些兒壞了他性命。”

回頭又教育武松說:“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看著宋江已經酒醒,魯智深因為武松義氣深重,就替武松說話:“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宋江於是轉頭教育魯智深,說:“眾弟兄聽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

書中的最後寫:“眾皆稱謝不已”。

嗯,全過程就這樣。

從哪兒看得出“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了?

實際上,下一回,亦即是第七十二回,《柴進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鬧東京》,宋江準備去東京找李師師向宋徽宗傳達自己受招安的願意時,就大大方方地安排四路人同去,他說:“我與柴進一路,史進與穆弘一路,魯智深與武松一路,朱仝與劉唐一路。只此四路人去,其餘盡數在家守寨。”

看到沒有?

為受招安,不惜走李師師的枕頭路線,而且還安排了魯智深、武松同去,哪有“宋江只怕魯智深一人”了?

再有,後來不是梁山泊全夥好漢都很乖順地跟隨宋江接受招安了嗎?

真看不出這過程,宋江怕過山寨裡的誰。

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作者就是這麼寫的。


覃仕勇說史


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大聚義排定座次後,宋江於重陽節酒後借《滿江紅》表達儘早接受招安之意。武松第一個跳出來發難,”今日招安,明日招安,早晚冷了兄弟們的心”。緊接著李逵也激烈反對,甚至把桌子打的粉碎。宋江無奈之下關了李逵的禁閉。

第二天酒醒後又做武松的思想工作,”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這時魯智深忍不住說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可見當時魯智深還是很給宋江面子的,前天在宴席上並沒有和武松、李逵一樣當場發作,只是第二天宋江又重提此事才說了上面一翻話。對這幾個公開反對招安的人,宋江當然是區別對待的。李逵是自己的死忠,腦子簡單,脾氣火爆,在梁山沒什麼自己的勢力。可以直接鎮壓,先是假裝要殺頭,後眾人求情下關禁閉。

但對於武松、魯智深則不同,二人代表的是二龍山勢力,除了這二人還有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孃夫婦等。所以不能來硬的,只能慢慢做思想工作。而且在宋江看來,武松一開始是傾向招安的。在武松血濺鴛鴦樓後投奔二龍山和宋江在投奔花榮途中相遇時武松曾說到,”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可為什麼現在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招安了呢?那肯定是在二龍山受了 魯智深的影響。魯智深雖外形粗獷、性格暴躁,但粗中有細,行事頗有計謀,是武松的帶頭大哥,二龍山的主心骨。武松的態度何嘗就不是二龍山勢力的態度呢,只不過是由武松這個年輕、又有一定地位的小兄弟表達出來罷了。

為了自己的招安大業早日實現,對於二龍山老大魯智深,宋江當然更不能慢怠之。


來自小城的大叔


我來談談個人看法。

水滸好漢108人聚齊、排位定好後,宋江大擺酒宴慶祝。正當大家喝的開心,負責唱歌的樂和又唱到了招安的內容,這個時候提到這個敏感的詞,於是一些人不開心了。武松直接站出來說出了心裡話,今天招安,明天招安,把兄弟們的心都給澆涼了。李逵這個傻頭傻腦的關鍵時刻不幫宋江哥哥,反而跟著起鬨“招個鳥安”。本來武松說這翻話,是讓宋江挺尷尬的,正不知道怎麼圓場忽然冒出個李逵,於是宋江借題發揮,把李逵痛罵了一頓。在一片吵吵嚷嚷中,宋江的尷尬也得以化解。

李逵被拖出去後,宋江不忘找武松算賬,把武松數落了一番。這時候,魯智深發話了,暗示宋江再不給面子乾脆梁山散夥。接下來宋江沒理魯智深,而是對著大家講了翻大道理。

從這件事來看,宋江似乎是敢罵武松,卻不敢罵魯智深,因為魯智深是二龍山派系的頭。

要嚴格說的話,宋江還真不把二龍山派系放眼裡。先看看二龍山人馬:魯智深,武松,楊志,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孃共七人。這七人裡:施恩作為一個專收保護費的混混,這種人可有可無。張青與孫二孃的活並不複雜,無非就是一個前哨小據點的負責人,缺了他們夫婦梁山小嘍囉裡能擔任的人多得是。 曹正是因為沒錢才當的山賊,上梁山後負責的是牧場,地位與張青夫婦一個道理。楊志本來就是想安心過普通百姓日子的,他不會反對招安,所以必定會跟著宋江。

如果真的翻臉,梁山真正損失的也就是兩個武藝高強的步兵首領魯智深和武松而已。

所以說,宋江沒有理會魯智深,不是因為怕魯智深,而是他不想因為個別矛盾影響到整個梁山團結。要真鬧起來,他還真不把二龍山派系放眼裡。





戴草帽的小老鼠


宋江是梁山泊的老大,別老是動不動就把“怕不怕”之類的詞語,用在宋江的身上了吧!

(一)在《水滸傳》原書當中,魯智深原名叫做魯達,原本是延安府的一名提轄官。後來因為抱打不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被迫出家當了和尚,乃得法號曰“智深”的。然後,在原作小說當中,魯智深的其人其事主要有:

(1)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後,得趙員外的打點,魯智深出家五臺山當了和尚了。然後,魯智深因為喝醉酒大鬧五臺山,被調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了。緊接著,魯智深再因為大鬧野豬林救護林沖,被迫亡命江湖了……

(2)某天,魯智深路過桃花山夜投劉家莊,住在了劉太公的府上。是夜,桃花山上的強盜周通到劉太公的府上搶親,結果周通被魯智深給暴揍了一頓。然後,魯智深在桃花山上酒足飯飽之後,席捲了一些金銀細軟從後山跑了。

(3)魯智深和史進在瓦罐寺,打殺了崔道成和丘小乙二人,解救了被關押被迫害的婦女們。最後,魯智深、楊志和武松一起在二龍山上落草為寇了。及至宋江上了梁山,魯智深等人緊跟著也上了梁山了入夥了。

結論是:魯智深天不怕地不怕,專好抱打不平。

(二)筆者個人觀點認為,在梁山泊宋江對魯智深相對比較謙讓的原因:

(1)魯智深堪稱是《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好漢”。魯智深就是一個“活佛”似地存在。

(2)魯智深在五臺山的師傅智真長老道行且深,智真長老善能查知未來結果。後來,梁山全夥接受詔安之後,宋江等人就曾經專程上五臺山,找智真長老問過前程過的。

(3)按原作小說的描述,方臘是被魯智深擒獲的。

所以,在梁山上宋江就對魯智深比較謙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