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前言: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朝代更替萬千,歷史滾滾前行。錢幣作為各個歷史的見證者,留下太多文化。正所謂:方孔之間,可窺一斑。

從近幾年各大拍賣行的成交記錄,我們不難發現古玩收藏市場的火熱。錢幣更是眾多收藏中飽受歡迎的一種,錢幣裡蘊含太多歷史信息。比如錢幣上的朝代,上面使用的文字,所使用的材質,以及保存的品相。一枚古錢幣拿到手上,我們都可以從中瞭解,是哪個歷史時期發行的,那個時期所使用的文字,從使用材質上也可以側面判斷當時的經濟情況。 可謂是:方孔之間,可窺一斑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張作霖劇照



前面幾篇文章中,小編逐一介紹了清末民初的主要幣種(光緒元寶、大清銅幣、開國紀念幣、袁大頭等)。而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枚錢幣,因其天價成交價格以及極具收藏價值被稱為: “民國幣王”。這枚錢幣全稱為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

歷史背景:

要介紹這枚錢幣,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了解這枚錢幣發行者的背景。從這枚錢幣的名稱不難看出,這是由奉軍張作霖發行的。

草莽出身的張作霖,1927年6月18日,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峰。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張作霖劇照


這一年張作霖52歲,對於張作霖來說1927年應該是他人生中最忙碌的一年。這一年他征戰北伐軍,收編白鳳祥,力拒蔣介石,送葬趙爾巽,抵抗日本人,排斥俄政府,修建火車站,發動反共清洗,合併北京國立九所學校改組為京師大學校,建立奉天廣播無線電臺,查辦拆賣皇城牆案,與孫傳芳、張宗昌等人再次結為拜把兄弟……甚至制定焚燒孫中山遺體計劃,提防張學良的暗中兵諫,“睡臥美人腕,醒掌天下權”的張作霖,這一年真的很忙。

1927年成了張作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年,是非功過、生死存亡全在此間,這一年成為他人生的一個節點。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作為一個如此繁忙的統帥,張作霖在這一年卻始終沒有忘記一件事情,那就是跟隨時代潮流,製作紀念幣章。因為在他之前及同時期的各路軍閥均有先例。把自己的頭像印製到金銀幣上,成了那時節權力和財富的最好象徵。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

2017-7-17浙江西冷春拍908.5萬成交

1927年的金幣很稀有,天津造幣總廠為張作霖量身定製了一款“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供張作霖閒暇之餘鑑賞把玩,設計之精美,打造之精緻,讓其愛不釋手。

金幣被美國PCGS錢幣鑑定評級公司評定為金盾64+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目前存世僅有兩枚,其中一枚於今年7月17在浙江西冷春拍亮相,最終於908.5萬RMB成交,這枚金幣是存世兩枚中唯一被美國PCGS錢幣鑑定評級公司評定為金盾64+的硬幣,為當今存世品相最佳之張作霖五十元金幣。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系1927年天津造幣廠試製,是中華民國政府當時所發行的硬幣中價值最高,也是現今世界上最為罕見的一枚民國時期金幣,堪稱“民國幣王”。

張作霖的成就縮影

張作霖,生在亂事,家境貧寒,賣過包子,學過木匠,做過獸醫,蹲過監獄,還加入了“黑社會”,成為一方馬賊的首領,後來又主動接受招安成為大清王朝的巡防營管帶,再搖身變為中華民國奉天督軍,越折騰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為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憑藉這些招牌,張作霖在20世紀早期的中國政治舞臺上獨樹一幟,成為一個絕無僅有的奇特現象。而此枚金幣是張作霖人生巔峰時期的代表性物品,也是濃縮張作霖一生“奮鬥史”的標誌性物品。對於當時的張作霖來說,製作此枚金幣有極高的政治含義和身份認證意義,它是張作霖大權在握的象徵,是他富甲天下的標誌,也是他期望“百世流芳”的體現。對於現在的收藏市場來講,這枚錢幣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意義,它是中國機制幣最高技術的代表,是極為稀缺的傳世珍品,是特殊歷史人物,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典型縮影。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亂世出英豪,生逢亂世的梟雄張作霖在其人生的巔峰時刻鑄造的這枚金幣,成為了現今太平盛世之時的收藏絕佳品,成為了中國近現代機制幣的最高典範,其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收藏價值更是不言而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王侯將相終將隨大江東去,轉頭成空。長城萬里今猶在,未見當年秦始皇。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總顯渺小,無人能拜託生命的自然規律。而前人類所創造和使用的物品,是後人能窺見當時之繁華、之蕭條、之多彩的重要憑據。這就是古玩收藏的魅力之一吧。

一枚錢幣發家致富系列——“民國幣王”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