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曾经的《泰坦尼克号》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上映后实现了票房、奖项双丰收。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萝丝与杰克漂浮在海面上,那段死别的对话,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

萝丝的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1年后,凯特再度出山,接下了《朗读者》中汉娜这个角色。

同样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这次她没有遇到年龄相仿的杰克,而是与相差21岁的迈克谈起了"母子恋"。

这部影片上映后,凯特再次斩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朗读者》是由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15岁的男学生迈克,意外结识了36岁的女售票员汉娜,随后两人展开了一段"忘年恋"。这段恋情在某一个午后,随着汉娜的消失,戛然而止,汉娜的离开令迈克心如刀绞。

随着时间的流逝,迈克渐渐淡忘了这段恋情。而一次意外的旁听,迈克被坐在审判席上汉娜又一次拖进了"深渊"。

迈克的一生都被汉娜所"控制",就算身在狱中,她也同样“操纵”着迈克的生活,导致他婚姻失败,父女疏离。

这场梦魇随着汉娜的自杀,逐渐被拨开,迈克也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三次观影后,所有的不解都变成了"震撼"。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家庭中爱的缺失,使得迈克不得不向外索取,成为了滋生"母子恋"的温床。

迈克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快步走下汽车。在雨中行走的他,表情无助又悲伤,像一条被遗弃的小狗。

不断呕吐的他,走进了一扇大门,坐在凳子上避雨。一瞬间压抑倾泻而出,转化为无力的哭泣。

这条哭泣的"落水狗"引起了汉娜的注意,汉娜走上前去,帮他清理了地上的呕吐物,安慰他说:"嘿,孩子,没事的。"由于不放心,汉娜亲自送米夏回了家。

这个陌生人的拥抱,不但安抚了他的情绪,更是给予了他关键时刻的关怀。

这个拥抱,也改变了两人的一生。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回到家后,看着浑身湿透,气色不佳的儿子,他的父亲仅对妻子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孩子说他不需要看医生,而另一句则加重了语气告诉她,没必要为这件事争吵。

一句淡然处之,一句按捺怒火。

迈克成长于六口之家,双亲与三个兄弟姐妹。

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却总是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家中的寂静、冷漠、不苟言笑,让不寒而栗取代了温暖。

饭桌上四目相对时的沉默,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默哀仪式。

心理咨询家荣伟玲曾说过: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人们在寻找另一半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多人的家庭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离婚、父母经常吵架、父母一方专治,容易暴怒……这些原生家庭的问题,给我们一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择偶方面。

我们总是会和某一类人亲近,其实仔细想一想,他也许更像家中的某一位成员,父亲或者母亲。从小没有感受到母亲关爱的男孩,长大后总会想找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归根究底,他实际上是想弥补曾经缺失的爱。

而迈克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家中感受不到关爱与温暖,有的只是无视与缄默。

与汉娜的相爱,让迈克找到了存在感,汉娜赞赏他,肯定他。她是令迈克第一次觉得自己"行"的人。他由自卑逐渐变得自信,排球比赛中,几记完美的扣杀过后,迈克爽朗的笑声响彻体育馆。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班里新转来的女生吸引了迈克的注意。原本以为两人会发展成恋人关系,毕竟他们年龄相仿。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女同学对迈克的几番示爱,却更加坚定了他前往汉娜公寓的步伐。

心动却不等于心爱。迈克对汉娜的感情,由依赖变成了依恋。为了能和爱人出游,迈克卖掉了自己最珍惜的邮票薄,两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汉娜怀里,迈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也许这种满足源于汉娜对自己的称呼——孩子。

15岁的迈克爱上了这个36岁的女人。两人快速发展为同居关系。

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原生家庭中母亲身份的掉位,爱的缺失,使迈克不得不向外索取,间接成为了滋生"母子恋"的温床。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汉娜的再次出现,将迈克拖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迈克与汉娜的恋情只持续了一个夏天,汉娜的突然消失,令迈克悲痛欲绝。

几年之后,迈克已经坐在了大学的课堂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段恋情也逐渐被淡忘了。

出于兴趣,迈克参加了《德国罪过问题》的研讨组,研究有关纳粹时期的事件。

恰逢一起审判纳粹案件开庭,这对于迈克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观摩机会。他第一时间报名,希望与教授共同参加这次庭审。

迈克带着兴奋的心情踏上了火车,法院外的示威者为这次庭审增添了正义的呐喊,坐在旁听席上的迈克既新奇又激动。

"My name is Hanna Schmitz."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迈克定住了,他的目光投向了被告席,那张脸庞他永远不会忘记,哪怕仅仅是侧颜。重逢的场面,他幻想过许多次,但万万没想到,再次遇见是在法庭上。

当得知汉娜在集中营当过看守时,迈克惊愕不已;

当法庭上正义的呼喊"纳粹婊子"时,迈克坐立不安;

当汉娜亲口承认参加"死亡运送"时,迈克付之沉重的叹息;

当法官宣判汉娜终身监禁时,迈克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迈克的悲切与法庭上的欢呼形成反差,现实与初衷格格不入。他爱过的女人,竟然是为世人所不容的集中营看守!

曾经的汉娜是善良的、感性的。听书时会随着情节发展,时而悲伤,时而开怀;也会感动于孩子们的唱诗情景,而泪流满面。

但此时的汉娜,是罪恶的、残忍的。

迈克的人生彻底崩塌了。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汉娜被其他看守指证为领头人时,迈克掌握了一条本能为汉娜减刑的有力证据,但他却保持缄默。

正义与感情、道德与法律,把迈克折磨得痛苦不堪。

重走集中营的经历、人们对纳粹的愤慨,使迈克选择了隐瞒真相,让秘密烂在心底。

汉娜因为情节严重,被判终身监禁。

这场审判监禁了汉娜,也将迈克拖进了深渊。

此后,汉娜一直"陪伴"在迈克身边,结婚、生子、工作。迈克变成了躲在壳里的乌龟,与所有人保持距离,包括亲密关系。

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处世态度,导致了夫妻离异、父女失和。就连父亲的葬礼,迈克也没有出席,只因无法回到原来的城市,无法面对与汉娜相恋的过去。

与其说是不敢面对"那段过去",不如说是,他在逃避自己。

愧疚感在迈克身边弥漫,他在玻璃容器中,望着外面的世界,封闭着自己的内心。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不断地压抑、逃避,不如勇敢去面对,迈克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迈克无意间拿起了《奥德赛》,书中的笔记让他想起了曾经为汉娜读书的日子。

他明白,汉娜这个名字,是永远不可能从他的生活中抽离。

这一刻,迈克决定面对,他找到了录音机,满怀激情地读着每一本书。

一盘盘磁带寄往狱中,迈克开始了自我救赎的录音之旅。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看完影片,让我想起了不久前上映的《受益人》。大鹏在片中扮演的吴海,为了给儿子治病,与朋友合谋"杀妻骗保"。

通过"筛选",不会游泳的岳淼淼成为了两人的目标,吴海通过一系列的"计谋",攻下了岳淼淼的内心,两个人结婚了。

婚后,岳淼淼放弃了直播,安心持家,对吴海的儿子也视如己出。此时吴海的心中有了微妙的变化,这种愧疚感,令他无法呼吸。

醉酒的吴海,倒在岳淼淼身后,向她吐诉了全盘计划。带着耳机的岳淼淼却错过了这番忏悔。

这天晚上,两人决定动手。朋友钟振江负责制造意外现场,吴海只需要提供不在场证明。

电视中出现的妻子,吸引了吴海的注意。吃辣椒竞赛中,岳淼淼获得了亚军。

当主持人问道:"为什么不争取冠军?"

岳淼淼回答道:

"我就想拿亚军,我老公是代驾,平时骑个破自行车好辛苦,我就想给他换一辆这样的电动滑板车,那他就轻松点了。"

吴海心中的后悔与愧疚,顷刻间,决堤了。

他骑着那辆电动车赶往事发现场。戴着手铐的吴海,向妻子坦白了自己卑鄙的计划。此刻,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得以搬移,吴海如释重负。

"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荣格

曾经的迈克与吴海都是背着秘密,负重前行的徒步人,自责与内疚令他们生不如死。

庆幸的是,两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攀登着心中的大山,最终破茧而出,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一刻,乌云飘散,阳光绽放。

——THE END——

《朗读者》:坠入深渊,不忘破茧而出,一场“母子恋”的自我救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