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蘇州、常州、無錫相比,你覺得哪個城市更具發展潛力呢?

文森特請冷靜


長三角發展一體化綱要最近已經發布了,從這個綱要來看,這三個城市的未來前景都不是很樂觀。

這個剛要,既有延續性也有新變化。最大的延續性就體現在對於上海中心地位的確認上面。新變化主要體現在對安徽以及合肥地位的提升上面。

回到蘇錫常這三個城市上。雖然蘇錫常都市圈的提法在綱要當中多次出現,但終究都是以對上海的輔助角色體現出來,沒有體現出自身獨立發展的重要性。總的來說,蘇州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關注,但這種關注往往是因為上海的緣故。所以對蘇州來講未必是一件好事。而無錫和常州顯著邊緣化。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內容就是,強調南京對於安徽乃至於合肥的帶動作用。再加上最近又配發了一個要求,南京的科教文衛資源要適度往安徽方向輸送。而蘇錫常都市圈在經濟方面雖然相對強勢,在這一領域卻比較弱勢,本來同處一審,在引進南京的科教文衛資源方面還有一點優勢,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恐怕難度又加大了。這些資源在短期內不對經濟發展構成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在產業升級的時候有很重要的支撐作用,這對於該地區未來產業轉型升級來講是一個壞消息。

還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是,上海又開始強調製造業了。在對上海進行定性的時候,明確提出上海製造要成為上海的城市名片。這就意味著上海始終將把高端製造業留在本地,這對於緊鄰上海的蘇錫常來說,產業升級的難度就更大了。

政策不完全決定城市的未來發展,但確實會對城市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從綱要的內容來看,這三個城市未來的政策前景是利空的。

不過相對來說,蘇州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上海雖然一直在利用行政手段有意識的進行優質資源的集聚和控制,但市場化條件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優質資源外溢到了蘇州。這是蘇州善於利用地理優勢的必然結果。同時蘇州在引進異地科教文衛資源的能力上面顯著優於無錫和常州,蘇州現在已經引入了大批外省的科教文衛資源,這是另外兩個城市,根本不能相比的。這對於蘇州在未來的產業升級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蘇州雖然受到了一定的打壓,但是由於其根基比較好,所以未來還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

常州未來的發展中規中矩,不會特別亮眼,但也不會出現重大波折。常州地小人少,但始終堅持發展高端製造業,在這個方面積累了比較好的基礎。可以說比無錫還好一些。由於距離上海比較遠,所以在接受上海的資源外溢方面沒有特別大的優勢,但反過來也就使得常州在這一領域對於上海的依賴反而不是很大,所以受制於上海的情況也就不是很嚴重。

無錫未來的前景是不太好的。原因有2點,第一是無錫的經濟發展戰略出現了問題。無錫一向以小上海自詡,所以比較早的就開始學習上海提升第三產業發展,對於工業的重視度不夠。但是,第三產業中的高端服務業,和城市級別地位高度掛鉤。無錫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在這個領域投入了過量的資源,但始終無法和周邊高政治等級的城市進行競爭,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上海現在要回過頭來撿起製造業,實際上也就意識到了製造業本身的價值所在。上海有特殊的政策優勢,無錫沒有,後續前景自然不好。

第二是無錫作為蘇錫常都市圈的地理中心,一直享受著這樣一種特殊紅利。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蘇南片區設立的分支機構總部放在無錫。但是隨著蘇錫常都市圈在事實上被肢解,蘇州無錫歸入了上海都市圈,常州只是編外成員,而常州下轄的金壇溧陽已經納入了南京都市圈。而與此同時隨著南下通道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無錫市區臨湖的缺陷就開始暴露出來。在地理中心地位不復存在,同時自身缺陷開始被放大的情況下,原來一部分彙集在無錫的省級或者次省一級的經濟與行政資源會迅速消失。

總的來說,蘇州的基礎和前景都是最好的,常州的基礎較弱,但前景居中,無錫基礎居中,但前景最差。不過這是相對而言。整體上看,蘇州的前景也不是特別好。以GDP總量作為指標,蘇州的最高排名是第五,現在已經跌落到第七。從長遠來看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大約會在第10名左右保持穩定。無錫歷史最高排名是第十。但很快就開始下滑,現在維持在13或者14的位置。後續還會進一步下跌,而且空間會比較大,長遠展望其穩定位置可能在23名出頭。常州的排名雖然近年來穩步提升,但這是得益於北方的不少地級市發展緩慢,且該區段內城市經濟差距較小。長遠展望常州的排名,大體上也就保持現在的位置,也就是在27名左右。


用戶4325101516


衡量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個人認為主要從經濟體量、區域優勢、產業佈局、人才優勢等幾方面來評價。其中,首要的是經濟體量。

  1. 經濟體量。在00年代,以蘇州,常州,無錫為代表的蘇南地區,一直是江蘇經濟發展的引擎。而到了10年代以後,人們熟知的“蘇錫常”就變成了“蘇無常”,意思是說,蘇州無錫還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而常州就逐漸掉隊了,這從這些年的GDP總量也可以看得出來。2018年,蘇州GDP達到了18597.47億元,位居江蘇第一,全國第七,僅次於滬京深穗渝津;而無錫也達到了11438.62億元,和南京、蘇州一起構成了江蘇省GDP的第一梯隊;而常州以7050.27億元排名江蘇省內第五。蘇州則相當於2個半常州的體量,無錫也相當於一個半常州的體量。而人均GDP蘇州也以145638元拔得頭籌。

  2. 區域優勢。長三角一體化是國家戰略,在最新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規定,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等27個城市皆進入中心區,很明顯,蘇錫常地區將是重點扶植髮展的區域。而從地理位置來看,蘇州最接近上海,最有望率先與上海融合。也就是說,誰最靠近上海,誰最有優勢。

  3. 產業佈局。在新興產業的佈局方面,蘇州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製造、軌道交通、醫藥、生產性服務行業等皆有佈局,是蘇錫常三個地市中佈局最廣的,也為未來的經濟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同時,由於靠近上海,對承接上海的部分產業轉移有先天優勢。

  4. 人才優勢。蘇州由於緊鄰上海以及舒適的生活環境,成為很多工作在上海、生活在江蘇的人的首選,加上新興產業的佈局,高端人才大量聚集。

因而,從經濟體量、區域優勢、產業佈局和人才優勢等綜合評估,蘇州都是遙遙領先於無錫、常州的。即便在國家城市圈戰略下,蘇州也將是蘇錫常城市圈的領頭羊。當然,這三個地方如能打破行政藩籬,推動產業佈局協調發展、引進更多高端人才,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圈。

獨孤求白先森


蘇州、常州、無錫相比,你覺得哪個城市更具發展潛力呢?

在過去的10年間哪個城市發展得最好呢?顯然是蘇州!

一、經濟

從經濟方面來看,目前這三者不在同一發展層次,無錫和常州加起來比蘇州還少100多個億。GDP總量反映出三地的經濟規模,從上表來看確實差距懸殊。在人均GDP方面,常州同樣落下太多,相差超過2萬餘元。

說明常州整體發展質量不如蘇錫二市,而發展質量的高低通常又和產業結構有直接的關係。例如上規模的企業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多,規模大產值高等等。在處處講究技術與科技的時代,高新技術與優勢產業簡直就是地方發展神器。蘇州以超5000+的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排名第6,在如此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助力之下,境內的蘇州工業園和崑山經開區成為國內頭部工業園區。

二、財政收入

財政稅收是某地真金白銀的實力體現。財政稅收越高,說明當地經濟更活躍,社會產出效率更高。政府越有錢,則當地在社會保障、教育與醫療、城市建設,公共事業上面的支出會越大,這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發展程度更高。

2018年蘇州、無錫、常州財政收入分別為:2120億、1012億和560億。雖然蘇州的人口比後兩者加起來還多,但攤到個體頭上,蘇州仍然人均達到2萬元,無錫和常州則分別為1.6和1.2萬元。財政收入高,說明境內企業發展得更好,盈利能力更強。從而也就吸引更多的投資及擴大規模等等。

三、區位優勢

蘇州位於長江入海口,境內張家港、常熟和太倉沿線均為內河港區。利於境內貨物進出與運輸,去年吞吐量超600萬標箱,而蘇州港也成為國內最大的內河港區。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又更容易吸引人才,投資和技術。總體來看,蘇州相比無錫和常州,無論在產業和規模企業的數量,高新技術的投入,區域位置,經濟體量和社會發展程度方面,都要較後者強出不少。當然還可以列出諸如進出口貿易、吸引的投資、金融存款、社會消費、教育與科研等等各個方面來對比,但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事。

強者恆強,如無大的意外,未來一段時期,蘇州仍將維持快速發展。在目前世界環境包括國內整體放緩的形勢下,城市間想要完成超越及改變格局,還是比較困難的。曾經發展得快且好的城市,沒有理由未來就突然變衰。


極度深寒


江蘇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南京、蘇州、無錫。

第二層次:南通、徐州、常州。前五個城市省府定位大城市,常州只是中等城市。

第三層次:鹽城、揚州、泰州等。

常州和蘇州、無錫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江蘇NTWF


“蘇錫常”的評說蠻多了:在江蘇省內,“蘇錫常”應該說是最前列的;就是在全國,也是在前列的;要說蘇錫常三者各發展之優勢?其實,三者各有優勢:蘇州的地緣優勢最強,屬下都有地緣優勢,加上政策傾斜,易於上行;無錫好在屬下兩市強壯得力,尤其是江陰,佔了無錫的1/3;當然,無錫的整個優勢不小;常州也有優勢,那就是靠自身了:不過常州優勢不可小覷,雖然地盤小,人口少,屬下兄弟窮,但都在奮發向上,拼搏前行,通過深化改革,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個優勢與後勁來看,蘇州更強勁些;




雲墨世界_


這還用問?蘇州永遠是蘇州潛力最大!無錫和常州加起來比不過蘇州,蘇州比較內斂,從不想與無錫、常州比,因為不是同一級別,蘇州從上到下都在追趕廣州、深圳。可以相信現蘇州已超天津,沒幾年蘇州肯定能超廣州和深圳。


平平安安57533


看了一些評論,有些見解太短淺,其實真正一個城市的發展好壞要看3個關鍵。1是地緣優勢或者叫做地理優勢,2是看基礎設施。3看政策和執行力。第1個是天時第2個是地利第3個是人和。只有這3個完美結合,城市才能快速發展。不論哪項不強都要嚴重影響發展。以國家特區為例,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國家給的政策都完全一樣,但只有深圳發展起來。原因是深圳緊靠當時的亞洲四小龍的香港。其它的就沒有這優勢了。反過來在看蘇錫常,蘇州東鄰上海,北控長江,西臨太湖南壓江浙。是長三角最佳位置(沒有之一)蘇州基礎設施非常完善高架路2縱2橫貫穿東西南北,大中環高架連接全城,這些是錫常沒法比的。如果假以時日蘇州會有更大發展,會進一步拉開與錫常的距離。還有些唱衰蘇州的人認為,蘇州是地級市,國家政策力度不夠,其實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有些城市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國家幾個計劃單列市和幾個經濟特區國家曾經大力扶植但除了深圳以外,其它發展的並不如人意。原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總有一樣不足,當前縱觀全國蘇州的天時地利首屈一指,人和也相對佔優,因此蘇州今後的發展將前途無量。


LinSH2367


最好的發展就是 常州 吸收掉 無錫、宜興、江陰、丹陽、鎮江等,配合武進、金壇、溧陽等,毗鄰茅山、太湖風景區,大規模一體化發展,以前常州叫延陵,自稱龍城,配合中華恐龍園,可以考慮等擴大化後更名為 延京 或 龍京,東臨上海蘇州,西臨南京安徽,北通京津唐,南至浙江杭州,成為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龍之大天使


GDP不是唯一的,地級市也永遠不可能比得上省會,特區等等的規劃建設,就說500強企業總部分部,大公司總部等等,一般都不會在地級市。你看看蘇州除了500強的工廠外,公司有多少在蘇州的?對比下南京呢?一流大學蘇州有嗎?南京有多少?國際機場呢?大型高鐵中轉站呢?城市區域規劃發展呢?重要的高級別機關部門呢?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了,這些都是真正大城市缺一不可的東西,蘇州還沒有這樣的資格,蘇州是個經濟強市,但是別去跟北上廣深比,除了經濟體量,其它完全不是一個層級的。說的再不好聽一些,蘇州也就是佔了縣級市多的光,吳江被合併了就不提了,如果把,常熟,崑山,張家港,太倉拆1個出去給隔壁無錫,兩個地方經濟體量上還有多大差距?常熟2400億,張家港2700億,崑山3800億,太倉1300億。2018年蘇州總量18500億,無錫總量11500億,江陰3800億,宜興1500億,如果公平點劃個常熟或者張家港的經濟經濟量過無錫,那就是14000比16000,差距瞬間就沒那麼大了是吧,經濟多財政收入是高,可以有更多的錢建設城市。但是千萬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地位。

如果非要在這條線上選,自然還是南京最有潛力,畢竟是省會,很多規格和地級市是不同的,蘇錫常都是經濟強市而已。


人土土土


如果說潛力的話,我認為無錫潛力最大!雖然現在經濟比不過蘇州,但駕於時日定會超過蘇州。理由為無錫的地理位置不錯,雖沒有蘇州離上海近,但以後與蘇州比離上海幾十公里的距離差距會忽略不計,關鍵是無錫有自己的機場,另還有港口(江陰),這些都是蘇州不具備的短板,至於比蘇州少一些百強企業更本不足為慮,有吸引力還怕沒好企業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