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自動擋都10速了為什麼手動檔還是5速?

洞房延長薇FKKK和69


大眾的手動變速箱在老司機眼裡宛如“神箱”,檔位清晰、吸入感好、用過的司機都知道,很多老司機都在懷念大眾手動變速箱的感覺,覺得開過大眾的手動擋,再開其他車的手動擋總是覺得不太習慣。

大眾最近用一款全新的手動變速箱宣告,在手動擋領域,你大爺還是你大爺。這款變速箱代號MQ281,與傳統的6速或者5速手動變速箱不同,這款變速箱的擋位最高可達9擋,很多人幻想的9MT已經成為現實。並且這款變速箱的扭矩範圍也較廣,可以達到200-340牛米,可以搭配2.0T發動機使用。

此外,這款變速箱還可以提高效率,採用摩擦最小的軸承和低接觸密封,並且優化了齒輪箱殼體的材料及分佈,全新的導油系統可以使變速箱用油減少到1.5L,並且能夠實現齒輪和軸承的均勻潤滑,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噪音和震動,提高駕駛舒適性。

除此之外,這款變速箱更加環保,也能夠更好的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新每公里可降低高達5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據瞭解,這款變速箱將在西班牙和阿根廷的大眾工廠生產,全部採用進口的形式,這款變速箱將首先應用在帕薩特身上,並且隨後將應用在大眾的各個品牌的車型上,取代現有的MQ250和MQ350。


老司機侃侃車兒


手動檔也有6速的了。

至於手動檔為什麼不做10速的,有兩方面原因。

一、成本會上升很多。檔位增加以後,為了小型化,需要在材料、加工、設計上增加很多成本。

二、駕駛體驗不會更好。增加檔位,主要為了在設計速度區間增加換檔平滑性,通俗點說,就是檔位越多,換檔頓挫越小。當然,這裡假設司機可以良好控制換檔轉速。但實際使用時,檔位多會造成頻繁換檔,這對自動檔沒什麼,對手動檔來說會覺得很煩人。甚至很多檔位都不會有人用直接跳檔使用。經驗豐富的司機也可以通過離合器的配合來達到和多檔位一樣的平滑性。



當然技術上不是問題,貨車的手動檔早就有12檔的手動變速箱了,只是價格昂貴,且貨車是為了提供更合適的扭矩與速度區間。想象下給您的家用車裝一個這樣的變速箱,上車就忙著換檔了,又沒有重的車身拉,是個什麼體驗?


ROCKPROD


誰說手動擋只有5速呢?乘用車6速的有很多。要是算上貨運車超過10速的也比比皆是哈,不過我還是能理解提問者想了解的意思,畢竟乘用車主流手動擋到現在還是5速,而自動擋乘用車6速都已經不算先進了。

上個世紀早年間,自動擋還是很稀罕的物件,3速和4速自動變速箱就算是很高檔汽車的配置了,手動擋很多車型也只有4擋甚至還有3擋的比如老212北京吉普,畢竟那個時代汽車的工藝材料還沒有那麼精密,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京津唐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才有的,汽車的設計時速能達到100km/h就算很快了。所以在那個時代作為乘用車無論是手動擋還是自動擋還都是有不小的可發展空間的。

斗轉星移,到了今天,中國的高速路網已經非常發達,甚至雲貴、蜀道這些以前比登天還難的道路都貫通了高速公路,汽車的製造工藝水平也不斷的發展,電子控制已經融入了所有量產汽車當中。

但量產的乘用車手動擋似乎發展到5擋和6擋就再難增加了,而AT自動擋現在已經可以達到10速了。所以首先可以肯定在技術層面上手動變速箱保證體積不過分增大,材料工藝和可靠性達標的情況增加擋位肯定不是問題,問題出在人的適應性上。

拿一臺量產乘用車6速手動擋來說基本已經可以把齒比分配的比較緊密,表現動力加速時升擋的回落轉速也可以落到最大扭矩輸出區間,第六擋一般作為超速擋,主要是降低轉速兼顧油耗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往往最快車速會出現在5擋。如果繼續增加擋位,那麼肯定就要把齒比做的進一步緊密,其實在操作上會增大駕駛者的勞動強度而去追求那難以達到的平順性,比如以前我們將車速從40公里提升到60公里換一個擋就可以,但更多的擋位,雖然可以換兩個擋,因為本身手動操作換擋離合就容易產生輕微的頓挫感,所以即便這樣設計了,我估計駕駛者也會跳擋升擋,尤其是那些喜歡拖擋行駛的司機根本不可能願意去掛那麼多擋的。

但是自動變速箱就不一樣了,它是通過程序控制,並且現在的自動變速箱可以完成比手動變速箱更快的換擋,通過不同路況下電腦和傳感器的判別,實現更精準的擋位切換,達到動力銜接更流暢、舒適的效果,所以自動擋發展出更多的擋位是完全有必要的。

所以,到了今天如果還有人跟你說手動擋比自動擋加速快,手動擋有駕駛樂趣,那他一定是上個世紀的老司機,哈哈。


老倪DIY


自動擋裡面的多檔變速箱早已經成為購車的“噱頭”,目前很多人評判汽車的優劣先從動力參數入手,比如一款車搭載2.0T 252Ps/350Nm,另一款車搭載1.5T 186Ps/260Nm,如果在價格一樣、品牌也差不多的情況下,多數車友會選擇2.0T 252Ps/350Nm的那一款。但如果兩款車的動力參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看變速箱了,顯然10AT要大於6AT。


CVT(模擬10擋)引領了風潮,以至於後來的AT變速箱也出現了10AT。理論上,多擋確實意味著節能。

AT變速箱和雙離合變速箱等由於傳動部件是剛性連接,傳動效率比CVT更高。但由於侷限在有限的擋位上,自然避免不了發動機轉速的變化導致的工況波動。要接近無段變速的效果,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增加擋位,這就是現在多擋變速箱的由來。


理論上,在工況同樣的情況下,發動機轉速在2000~3000轉就越節能和省油。所以當發動機轉速低於2000,然後直跌至1200左右,發動機就會自動降擋;反之,在高於2000~2500轉的時候,發動機會完成升檔。反正其換擋邏輯就是不允許升高一個檔位,也不允許降低一個檔位,時刻保持節能的轉速,所以就會有一個切入檔位。

這個時候,檔位越多,切入點也就越多,所以多速變速箱有著一定的省油基礎。


然而少擋的話,調節空隙就比較大,如果沒有好的切入點,發動機的轉速就會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情況,比如5MT的發動機,行駛到120km/h的時候轉速達到4000都很正常,而如果是7DCT,行駛到120km/h差不多才2500轉。


其次,多檔變速器也意味著性能高、加速快

加速、性能等表現都與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有關係,在正常、合理的轉速下,肯定是轉速越高、輸出表現也就越好。產生大功率的轉速範圍,我們在學術上稱之為“Power Band”動力帶。扭矩大加速快,就必須把轉速落到這個動力帶內。

此外,齒比的大小也和加速有關係,減速比越大,輪上扭矩就越大,加速力就越強。而多變速檔位有著更密的齒比,每次換擋後轉速下跌比較少,引擎的轉速更容易穩定在動力帶內。


自動變速箱多檔位已成為一種潮流,鑑於人工換擋過於繁瑣以及成本升高,一般最多為5MT、6MT的變速箱

自動變速箱的多檔位操作已成為一種潮流,經濟、省油、加速快是其優點所在。打個比方,發動機猶如九陽神功,變速箱就像是乾坤大挪移,變速箱檔位越多,說明乾坤大挪移修煉的層級也就越高,更容易發揮出來發動機的優勢。

手動擋本身就是某一車型中的經濟型配置,如果加大檔位配置,勢必會造成成本增加。這樣的話,就失去了其經濟的優勢。並且,如果一副手動擋有10個檔位,你怎麼開呢?開上走一天的城市交通路段,絕對讓你“爽歪歪”。我反正不敢開。


以上原創內容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要了解更多汽車技術、資訊等方面知識,請關注“有車時光”。


有車時光


這是一個涉及到三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成本問題,技術問題,體驗問題。針對乘用車,目前手動擋基本上就是5MT,6MT。

首先,成本上,肯定是檔位越少,陳本越低,少一個檔位,首先變速箱的尺寸會變小,至少會少兩個齒輪,5MT跟6MT成本的話會降低10%左右。所以,我們發現,目前5MT主要搭載在一些低端車上。

其次是,技術問題,目前手動擋變速箱基本全部採用平行軸式,如無在空間上的特殊需求,7MT,8MT都不成問題,無非就是變速箱體積大小問題。

最後,也是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用戶體驗問題,檔位多,就意味著車主需要頻繁換擋,還有就是手動擋杆換擋方式的問題。檔位增加意味著更復雜的換擋方式,這與用戶體驗是違背的。


車坊


現在汽車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主要還是國產汽車的大力發展,將汽車的技術進步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和更新換代的速度。目前來說,新產汽車多是自動擋的車型了,但是還是會有手動擋車型的。那麼就有一個問題,現在的自動擋車型已經有了10AT或是7DCT了,以及10CVT的模擬了,為何手動擋還是五速可是六速呢?

其實這樣說也不能算是完全正確,只是在小型汽車上面,它就是這個現像了,手動擋基本上不再新擋位了,六速手動擋算是一個極限了,想有更多的手動擋擋位,那隻能是貨車了。比如這樣的。或者這樣的。這些是貨車的檔位了,不過它們和小汽車不一樣,這裡不做對比了,那麼為何它們進化到6速手動擋就不再更新了呢?主要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的,因為到六擋已經很省油了,而更多的擋位對於小汽車來說並不實用了。

相反對於自動擋汽車就不一樣了,特別是AT變速箱和DCT變速箱,它們這些自動擋車型,擋位超多超細,對於動力的匹配就會越精準,就會在汽車更加省油的狀態下有更好的動力,這是不一樣的,因為變速箱自動換擋和人工換擋,那可是不一樣的。不過現在AT雖然有8AT或是10AT,從使用來看,還是6AT使用的最多,也說明六速已經相當的經濟實用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簡單分析和個人意見了,希望可以為這位朋友提供一些小小的參考意見。


百樂魚


自動擋換檔有電腦,所以不在乎行駛時的不斷換擋動作。而手動就非常麻煩,如果你再有個動力不足的發動機,連超車都得先換擋那種的,估計你開幾年後第一件事就是想換車。

我的車就是手動6檔,市內壓車跟行很尷尬,1檔跟不上,2檔又太快!同樣2檔和3檔跟進也如此!所以你只能含著離合或者頻繁換擋,人家換一下你肯定是兩下!

市郊路跑的最多的就是5檔,65-100時速超車不用換擋,想省油80以後上6檔,但上6檔的時候不多!

所以!市內不建議開6檔手動!


生活醉了醉了


原因很簡單,自動擋換擋靠電腦,所以切換檔位越細,檔位之間齒比變化越小,行車感受越沒有頓挫,坐車的感受越高檔舒適,也更省油。手動擋不一樣,檔位設置多了,換擋動作就會越頻繁,對司機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有時候不得不越級換擋,也失去了多設置檔位的意義,而且頻繁換擋,技術差一點的司機會讓乘客感受到頻繁的頓挫感。而且檔位越多,變速箱越複雜,成本越高,廠家用手動擋本來就是降低成本的選擇,所以廠家也不會這樣做。


一生盡忠蹇才望


自動擋有多少速是由與之匹配的發動機和所在的車型決定的。

不是說速越多越牛逼,不是的。

有例為證:

奔馳E級和C級,所有車型配備的都為9AT變速箱,而更高級別的奔馳S級採用的卻是7AT變速箱。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不同車型裝備的發動機在提供最大功率或扭矩時,發動機轉速區間不同,加上整車質量的較大差異,需要匹配不同速比的變速箱予以支持,便於發揮整車的最佳性能。

對於手動擋來說,也不是5MT就到頂了,本田XR-V和繽智倆傢伙手動擋配備的就是6MT。理論上,擋位數越多,每個擋位對應的傳動比就越小,車速相同情況下發動機的轉速就越小,也越能釋放發動機的性能,同時更省油。

不過,現在普遍提倡自動擋車型,車企沒有多少富裕的資源去開發和應用擋位更多的手動擋變速箱了。

況且,擋位越多,成本越高,如此,手動擋車型的性價比就更低了,更賣不動了,賣不動就要停產了,停產了,讓那些手動擋的死忠還怎麼玩?沒法玩了。


試駕時間


有興趣買輛電4驅的車找個改裝車廠搞成模擬檔位玩玩吧,16速32速都可以,不過你估計開不出5公里就瘋了。



(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