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曾國藩與陳啟邁的“白刃戰”。

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十二日,曾國藩向清廷上了一道措辭辛辣的奏摺:《奏參江西巡撫陳啟邁折》,列舉了“粉飾欺上”、“保舉不公”等幾大罪狀,嚴厲參劾江西現任巡撫陳啟邁以及現任按察使惲光宸。

曾國藩與陳啟邁的“白刃戰”。

曾 國 藩

此折一上,對於江西官場無疑是平地一聲驚雷。當時曾國藩的身份不過是一名無地方行政實權的在籍侍郎,其統帥的湘軍至咸豐四年(1854年)進入江西作戰以來,雖為當地頂住了巨大壓力,但依然不過是孤懸客居的“客軍”,籌糧籌餉無不仰仗於當地政府的支持。

然而這一次“客人”竟要參劾“主人”,而且還要一次彈劾作為省“一把手”和“三把手”的兩名大員,這無疑是向整個江西官場公開宣戰!

這次衝突的導火索是江西萬載縣的舉人彭壽頤。彭壽頤本人頗有才幹,在太平軍來臨之際也拉起一支團練,但鄉民彭才三不想捐資入團,不僅將團練攪散,還誣陷彭壽頤可能謀反。

萬載知縣李峼因收受賄賂而偏袒彭才三,彭才三當然不服,便四處上告。對此,巡撫陳啟邁不但不予糾偏,反而指使按察使惲光宸對彭壽頤嚴加刑訊,試圖做實彭的“罪行”。

沒辦法,彭壽頤不得不求助於曾國藩,曾國藩本想調彭至軍營效用,藉此密切與江西本土士紳的關係,這對湘軍糧餉籌措有著直接的好處,但其多次與陳啟邁面商均遭到拒絕。

本來陳啟邁與曾國藩分屬同鄉、同年、同官翰林,應有著良好的私交,但陳對湘軍不僅不予全力支持,還多方掣肘,經常以不給餉銀相要挾,這讓曾國藩皆為惱火。

曾國藩與陳啟邁的“白刃戰”。

陳 啟 邁

導火索一旦引燃,“新仇舊恨”便一起爆發。早懷怨恨之心的曾國藩,此時再也忍無可忍,便上了這樣一道極冒政治風險的奏摺。由於當時江西的防務主要依靠湘軍,加之曾氏為未為陳啟邁開列的幾項罪狀令咸豐皇帝感到十分惱怒,所以該奏摺一上,效果立竿見影---陳啟邁被革職,惲光宸被撤,均聽侯新任巡撫文俊查辦。

從此以後,曾國藩便於江西官場結下了深深的“樑子”。

縱觀曾國藩的這篇奏章,表面上看是曾國藩對陳啟邁為人、為官乖謬荒誕的控訴,但實際上反映了則是湘軍與江西官場在資源分配上的深層矛盾。

歡迎閱讀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