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鼠年斷想:子非鼠焉知鼠之志

年關將近,“鼠年吉祥!”漸聞,吾心大悅!想天地混沌之時,若非吾義勇,率先俐齒撕開天幕,彼時世界,尚是一片黑暗,視而不見,聽之不聞,焉有今日春節之異趣。然人類善忘,久視吾為低微下賤之輩。豈不違上天有好生之德?甲子輪迴,今又子起,吾不得不拋開鼠膽,借年之喜慶,澄清原委,以免其荼毒不止。

鼠年斷想:子非鼠焉知鼠之志

追根溯源,開天闢地,吾之大功也。然素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人類之弊久矣!雖有聖明如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灼見者,吾輩猶難逃人類之毒手。自有所謂文明以來,“鼠,小獸,善為盜。”即人類賜吾之屬性也。古之,“鼠者,人之所燻也。”今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已成共識。即使人類自己的不齒之作,亦被呼作 “鼠雀之輩”“鼠目寸光”“鼠腹蝸腸”“鼠盜蜂起”“鼠竄而狼忙”,卻極少能做到“投鼠忌器”,顧忌一下吾輩之感受與上天之本意。

即今,吾亦借《詩·小雅·雨無正》:“鼠思泣血,無言不疾”之句,替人類憂思一回。若不改變陋俗與陳舊觀念,人類自亡亦不遠矣。《莊子·天下》雲:“天所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所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道家如是,佛家亦如是,南北朝之僧肇和尚曰:“會萬物於己者,其惟聖人乎。”而聖人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天下歸仁”就是要歸於天人合一,物我同體的仁境。

鼠年斷想:子非鼠焉知鼠之志

曾幾何時,人類視“四害”為心腹大患。麻雀借一雙翅膀,率先被臭蟲頂替,僥倖脫逃,覆被保護。放膽暢想,終有一日,“四害”不存,萬物同體,吾亦會登大雅之堂,位列保護一族。大廟有聯:“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上可笑之人。”吾輩並非一無是處,若人類加以善用,則利弊頓見。小白鼠被用作實驗久矣。亦聞某地,竹鼠培養已作為農家致富手段;復見,倉鼠被善心者豢為寵物,為其身心陪伴。若人類善將吾繁殖力空前之優勢,化作麗人身上之裘袍,復會有多少稀有動物免遭屠戮,則吾功莫大焉!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鼠焉知鼠之志!?若人知吾,吾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呸!呸!呸!大喜之日,口不擇言,罪過!罪過!未盡之義,權作後話!

接神矣!(晚晴樓主)

夏曆庚子年除夕

公曆二〇二〇年元月二十四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