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看完這七個理由,老人還願意與子女同住嗎?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兒孫滿堂似乎是一個家庭和諧的象徵。不少電視劇裡塑造著很多幾代同堂的家庭形象,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唯美畫面,讓人們對幾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觀念產生了無限的遐想。

老人與子女同住,子女照顧老人,老人替子女分擔家務,看起來似乎很合乎常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但凡是老人能自己單獨住,絕對不會和子女一起住。

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子女有子女的顧慮,雙方一旦住在一起,必然會有很多小摩擦,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老人往往不願意和子女住在一起。

看完這七個理由,老人還願意與子女同住嗎?


為什麼老人不願意和子女住在一起,這裡有七個理由需要告訴你:

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容易引發婆媳矛盾,子女也會感到厭煩。

老人和子女是兩個時代的人,時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老人生活的年代講究艱苦樸素,沒有如今社會優越的條件,很多習慣都是老式的、傳統的,很多方法都是落後的、淘汰的。

而年輕人則不然,年輕人接受了新時代的洗禮,很多思想觀念都是新潮的,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與老一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生活習慣的不同,註定讓兩個世界的人走不到一起。一旦他們因為生活習慣發生不和就會引發很多不可避免的矛盾。

很多老人自帶的習慣,比如老人喜歡早起早睡,關門很隨意,不會考慮其他人,這些習慣,可能他們自身感覺不到,但是無形中就會擾亂了年輕人的生活。

很多不同的習慣,不僅會誘發婆媳之間的矛盾,還會讓子女感到厭煩。

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對雙方各自的生活多有不便。

老人和子女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對各自的生活都會帶來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如果老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在家裡生活可以很隨意,可以很放鬆,也不必太過在乎自身的隱私。由於老人的介入,年輕人不得不注意自身的形象,生活上難免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不單是年輕人不方便,就連老人也覺得拘謹。比如說有些年齡大的老人,用不慣馬桶,勢必就會對老人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很多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也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尷尬,就算是親人或者是子女,也是有性別差異的,也需要避諱。

所以,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生活上會很不方便。

看完這七個理由,老人還願意與子女同住嗎?


子女的生活單一,對於老人來說沒有樂趣,無所事事。

子女的生活單一,他們的生活每天都是工作、家庭兩點一線。由於城市化的發展和社會的壓力,迫使他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沒有多餘的時間陪伴老人。

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就必須適應這種單一的生活方式,每天不是在客廳就是在臥室,整天無所事事。

這種單一的生活方式,會讓他們覺得很枯燥,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完全沒有了生活的樂趣。

子女家庭周圍沒有熟識的朋友,周圍鄰居沒有交流。

子女家庭周圍,沒有熟識的朋友,閒著無聊的時候,不能找朋友聚一聚,也不能找朋友聊聊天,有時候想出去走走都有可能會迷路。

老人如果生活在自己家,想出去走走就出去,想找別人喝喝茶,聚一聚,可能到處都是,如今在子女家生活就算有人聊天,也插不上話。

不僅沒有熟識的朋友,而且周圍鄰居也都沒有交流,子女一般都住在小區,周圍鄰里見了面也只是寒暄幾句,甚至住了很久都不曾搭過幾句話。這種無朋友、無鄰里關係的生活,老人很難適應,也很難接受。

看完這七個理由,老人還願意與子女同住嗎?


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行為受拘束,且毫無尊嚴。

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很多行為都受限制,有時候想抽根菸都要到門口。如果生活在自己家,想做什麼都很隨意。

有些行為的約束,讓老人覺得很拘謹,不自在,有時候做不好,還要看子女的臉色。畢竟老年人年紀大了,他們的接受能力不強,有些事情還會經常性的忘記。

如果子女看不慣老人的做事風格,甚至還要說說老人,這就讓老人很尷尬,這種寄人籬下的感覺,讓他們丟失了應該有的尊嚴。

老人和子女之間的交流有代溝,對事物的認知不同。

老人和子女有交流障礙,子女說的事,老人聽不懂,子女教的事,老人學不會,並不是因為子女有多聰明,也不是因為老人有多笨,只是老人上了年紀,對很多事情的學習能力不夠。

這種對事物的認知不同,勢必會增加他們之間溝通的阻力,導致無法溝通或者很難溝通,最終選擇不再溝通。

這樣一來,老人和子女就會有分歧,有分歧就會不和諧。

老人自身的侷限性致使他們無法適應城市化的生活。

老人自身有侷限性,他們自身的性格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他們更向往舒適、自在的環境,所以,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是不快樂的。

看完這七個理由,老人還願意與子女同住嗎?


這樣看來,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的弊端,看完這些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的理由,老人還願意和子女同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