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現在搞農業,有幾怕一怕生產不出來。沒有產量就沒錢賺,二怕有產量沒銷路。生產出來卻賣不掉,同樣沒錢賺。

對於農民來說,生產是他的強項。對於銷售只能靠收購商,價格由他說了算。低了不想賣,賣了也賺不到錢。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價格高了又沒人收,自己沒有銷售渠道。靠一點一點的賣,什麼時候才能賣完。加上季節不等人,只能爛掉最終失敗。

有沒有辦法解決

農民主要搞生產,把銷售由村部負責。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這樣生產有了。銷售不愁農村還能發展不起來。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八十年代的農村供銷社值得借鑑

我們家鄉是號稱果城,盛產廣柑紅桔。我們生產小組每年產柑橘,就有幾十噸。每家都有幾千斤,說實話靠自己去賣。

每集幾十斤上百斤,什麼時候才能賣完。好在我們鎮上由政府出面,修了一個廣柑站。佔了很大的一個山頭,大量收購儲存起來。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價格和市場價差不多,由他們去銷售。那時候生產效率並不高,技術沒有現在先進。可那時候實實在在真的賺錢,很多都是靠它成了萬元戶。

現在技術那麼發達,反倒賺不到錢。為什麼,你說便宜吧。隨便一種水果都不便宜,要說沒產量吧。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有些地方賣不掉

主要原因還是對市場缺乏瞭解,要是象八十年代。象我們那裡的廣柑站,不可能賺不到錢。農村缺的是銷售渠道,對市場的瞭解。

那時候不怕多,就怕沒有東西可賣。只是後來供銷社沒了,廣柑站也垮了。加上有了打工,樹也沒人管。

農村要致富,還有很長的路,八十年代的供銷社值得借鑑。

都被蟲害禍害完了,以後農村想發展。種植經濟作物是唯一的出路,種植出來還要賣得出去才行。

只有生產沒有銷路,還是沒有出路。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和仁哥一起分享。如果有選擇,我不會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