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什麼樣的石頭算特別好的石頭?什麼標準又算垃圾石頭了?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對於奇石每個人的喜好見解各有不同,所以同一方石頭在不同的人口中往往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這些結論反差很大,褒貶不一。

那麼疑問來了,究竟什麼樣的石頭是好的,什麼樣的石頭是普通的?

其實這一切早有定論,無論是傳統奇石“瘦漏透皺”的欣賞標準,還是當代奇石“質色型紋”的欣賞標準,都已給予了經明確的闡述。

只不過是太多的人並沒有見過這些欣賞標準中真正符合要求奇石。

我們先從當代奇石的“質色型紋”來看。

以質地舉例,我們都知道好的質地是玉,是硅化的,是瑪瑙。

所以大化石中的大化彩玉石,是當代奇石的翹楚、是代表;

同樣戈壁石中的葡萄瑪瑙,是瑪瑙質地的,沙漠漆是瑪瑙或者碧玉質地的;

所以它們是當代奇石中最為名貴的。

依此為例,在當代奇石中不是玉質的,瑪瑙質地的或者硅化的就不能算是精品。

說到這裡,有些人會提出異議!

沒關係,這其實就是對精品要求高低的問題。

繼續舉例,同樣是具象象形的人物造型石,尺寸規格相近,造型相近,不過一方是瑪瑙質地的,一方是普通石頭質地的。

在這兩方石頭中選擇一方,哪方能稱之為精品,答案顯而易見。

此外,只有好的質地才能出好的紋理,好的皮色。好質地的奇石紋理細膩流暢性好,皮色油性高,不會有乾澀感。

這些我們從同一條河流中同處河段撿到的奇石就可以看出,撿到瑪瑙是油潤的,撿到的普通石頭乾澀。

就像我們有些人會問,石頭怎麼保養,是該上油還是上蠟。

在這裡我想說,好的石頭天然油潤,光鮮亮麗,是不需要這些油,蠟修飾的,所以需要上油上蠟的就不能算起精品的石頭。

所以,精品奇石首先質地要是玉質的,硅化的,瑪瑙質地的,只有這樣的質地,他才能有一個油潤的皮色,才能走細膩流暢紋理。除此之外,便算不上精品。


我們再從傳統奇石的“瘦透漏皺”來看。

還是從質地說起,傳統奇石,還有一個欣賞標準,那就是聲音,有的奇石敲擊聲音渾厚,有的奇石敲擊起來聲音清脆。

比如,乾隆皇親御封的天下第一石“靈璧石”,最早被稱之為“泗濱浮磬”,是製作樂器磬的主要材料,好的靈璧石敲擊起來是有鋼音的。

那麼石頭敲擊起來為什麼會有聲音呢?這就和石頭質地的緊密程度有關,質地緊密的便有聲音,質地稀鬆的便無聲音。

聲音是鑑別傳統奇石質地優劣的一個方式,另外一個方式是人工盤養後石頭的肌理皮色變化。

我們玩文玩常常提到一個詞包漿,石頭也用到了包漿一詞,當代奇石講究先天包漿,傳統奇石玩的是後天包漿。

質地好的石頭,像靈璧石、太湖石,經過日積月累的盤玩後,會形成玉質感的包漿,而質地不好的石頭,有些類靈璧石,類太湖石,他們盤玩過後,不會產生玉質感而是髒髒的感覺。

這就是傳統奇石中質地優劣的區別,一是聲音的不同,二是盤玩後效果的不同。

回到“瘦透漏皺”。

這四個字說的都是石頭的造型,石頭為什麼能夠出這樣的造型。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石頭質地好的地方保留了下來,質地不好的地方因為各種自然因素,撞擊了,含有礦物成分的地下水侵蝕了,甚至樹根是盤扎,這些作用將石頭上質地不好的地方被大自然的消減掉了,只保留了質地好的地方。

這些質地不好的地方,就像我們人身上的脂肪,去掉之後,自然瘦了,人瘦了,石頭也瘦了。

而透和漏是對穿的孔洞和婉轉或穿或不穿的孔洞也都是去掉所謂石頭的脂肪後的結果。

皺更是如此,石頭上優質石質的地方,和普通石質的地方,他們是鋸齒狀交融的,去掉了普通石質的地方,就留下了鋸齒狀的皺感。

如果沒有去掉脂肪的傳統奇石會是什麼樣,想一想,那不就是道邊臃腫的石頭,何美之有,何談精品之說。

所以啊,傳統奇石的“瘦透漏皺”也是自然作用下,石頭保留優質石質,去除普通石質後的結果。


最後,總結下來,什麼樣的石頭算是好石頭?

核心要素就是質地,因為無論是傳統奇石,還是當代奇石,讓他們成為精品的前提都是質地,如果質地不佳,那麼他的皮色也不會是最好的,形狀也不會是最好。

您認為呢?


賞石十年,跨過大半個中國,我是萬山,關注我一起聊石頭!

萬山聊奇石


簡單來說就是:有形有色石質玉化的石頭稱得上好石頭。



天工雅石


奇石十五字方略:相象是首選,紋理是要素,品質是關鍵。其它都是與奇石無關緊要的皮毛!

例舉一、一方動物象形奇石,造型大置相似,什麼樣的動物是什麼的象型。狀態相同要符合主體,要求最好是龍騰虎威之勢,馬奔魚躍之態;規格相近,尺寸與同類大小接近一致的以上相象度高的為精品標配奇石。

例舉二、紋理好自然妙。一方畫面奇石,圖紋清晰,有具抽象意境,紋理流暢,姿勢自如,山戀起伏,川流不息的景地,各種神態有韻律的石頭顯然是一方好奇石。

例舉三、品質是奇石審美的關鍵,但玉質不是唯一。奇石的品質要以各種環境及石種來分辨判斷,根據發祥地與起源地性質,辨別各地域因素,在某一時期的氣候條件與相關節點,在何種狀態下進行分析,物色其自然變化的特徵,所造就的成形和化身原因及變異程度,要有針對性區分別鑑。

故認為:玉透不出奇,石英光彩多,瑪瑙硬度高,蠟石化奇異,硅透未成玉,玉化非玉質,百變稱為怪,石質隨便去。











太宇永恆


各人覺得所謂好石頭,應該是以下幾類:1寶玉石,2觀賞石,3彩石,4礦物晶體。

1寶玉石作為首飾的主要原料,有色澤豔麗,硬度高耐磨,產量稀少,大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等特徵。寶石類主要有: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玉石類有:和田玉、翡翠、綠松石、水晶等。

2觀賞石是指在自然界形成的,具有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石質藝術品。在“形”“質”“色”“紋”等方面有較高的藝術性,適合陳設觀賞。比如形似其他物體的象形石,有圖案的畫面石等等。我國傳統的觀賞石主要有:太湖石、黃河石、靈璧石、泰山石等等。

3天然彩石在外觀上很像玉石,但是硬度比寶玉石要低。通過人工打磨雕刻等加工可以做為工藝品。有壽山石、田黃石、青田石、雞血石、五花石、長白石、端石、洮石、松花石、雨花石、巴林石等等。

4礦物晶體。








長物置


問題提出者可能想問奇石的標準。奇石的標準,中石協認為可從形、質、色、紋、韻五個方面把握,業界普遍認同。五者齊備,神品。一方面突出者,有可能是絕品。新此標準已不同於古代瘦、皺、漏、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