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我是潞城人

文丨王芳

图片详见文内说明

我是潞城人。

潞城是我的家。

我的家有山。

山是太行余脉,前有案山,后有靠山,把我的家整个地怀抱其间,那些山都有美丽的名字,卢医山、大禹山、砚盘山、羊神山……

每个山都有自己的故事,一路蜿蜒一路歌。

我是潞城人

作者供图-羊神山上看千佛岭

我的家有河。

河是浊漳河一脉,分两次婉约过境,欢快成美女的纱巾,荡漾出万年的风情。

人们在河中浣洗,人们用河水滋润自己的土地、生命和心情,每一段河都有自己的文明,一路风霜一路爱。

我是潞城人

作者供图-辛安泉

我的家有庙。

数不清的庙宇,祭祀着我们造出来的各路神仙,还有生我们养我们护我们的祖先:

黄帝炎帝伏羲女娲都在这里安居;

大禹汤王文王武王在这里肃穆静坐;

佛与耶稣携手,在这里挣下他们的天地;

文庙武庙龙王庙入了国家谱碟,庙会上人神共欢。

我们爱重他们,他们守护我们,各尽其职,一眼千年。

我是潞城人

作者供图-常村关帝庙

我的家有戏。

那是潞水波心环绕出的回文诗,那是我们心头不绝的寄托,月落日升,我们唱了几百年。

唱给河听,唱给神听,唱出五谷丰登,唱出河清海晏,唱出春种秋收,唱出家长里短,唱出婚丧嫁娶,唱出悲欢喜乐,我们唱的戏,名叫上党落子。

我是潞城人

网络图片-上党落子

我的家有精神。

回眸,微子箕子比干从商朝宽袍大袖、凌波微步,向我们冉冉而来,可他们有不一样的过去,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他们与我们且行且陪伴,他们在世间游荡,日日书写一个字“仁”,这仁,泽被乡里,输入血脉,成为准则,化作精神,千年没变过。

你若与潞城人交往相处,便能感知到潞城人的憨傻与不争,那不是有意的,而是千年之仁在规范着。

我是潞城人

你若来,我请你吃潞城甩饼。

一定是驴油擦鏊,用两头尖的小擀杖把和好的面,甩啊甩啊,慢慢甩成薄如纸、油光光、透着亮的饼,在鏊上煎出金黄。

不等煎好,驴油香便袭来,等卷了切好的驴肉和葱花,举在手里,吃它个唇上呲油、嘴里留香、心里感叹时,那才是好哩。

我是潞城人

老家独家图-驴肉甩饼

我们这个地方不大,从古到今,走到太多有名有姓的人:

潞子婴儿建起潞子国,苗广义与赵匡胤在耍金桥上相识,李靖成为神仙在这里安享祭祀,靳会昌以一篇《上党之天下之脊赋》名动朝野,赵树理在曲里村体验生活……

他们留下了一排排深深的脚印,也留下浩歌千曲。

我是潞城人

作者供图-曲里赵树理院

我们在这样的护佑下,剪出窗花,缝出潞王虎,扮上扛妆,也给老鼠娶娶亲,到四月四时,还要给碧霞元君组上一起赛社大祭,这就是我们的烟火日常,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神家园。

我们爱这个世界,但不与花争艳,我们对到来的所有风雨磨难都欣然接受,但不在神面前嗟叹,我们就是我们,在八音会中沉沦,在乐户吹奏里释放,在河边渡假,在山里休闲,与桃杏同舞,与天地同在,这不是很好吗?

我更小更小的家叫五里后,它离城五里,它盛载着我月亮与池水共欢的童年记忆,记得离别它时,挥泪如雨。

可是,这样的家,却不是我最后的归宿,出生多年后,因为一失足成千古婚,只能说一句:生是潞城人,死是黎城鬼了。

我是潞城人

交由老家山西V平台原创首发的作品,可以接受“打赏”了~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联系我们:

188348243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