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宋代《夷堅志》故事二則——段宰妾,莫小孺人

段宰妾

有個叫段宰的人,帶著妻子客居婺州一僧舍內。

  一天,段夫人在門口歇息,見一個壯年女子來乞討,煞是可憐,模樣也還周正,就問她的情況,女人說自己沒有丈夫也沒有親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討為生。段夫人動了心思,說道:“既然這樣,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願做乞丐呢?”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貧賤命苦,沒人肯接納我啊!”段夫人說道:“那你乾脆來我家得了。”

  女人說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雜勉強過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段夫人很高興,請她進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顏色。教她做飯,十天即會。教她唱曲兒,一個月內也學得像模像樣,也算得上蘭心蕙質了。段宰心花怒放,給女人取名鶯鶯,收為偏房。一夫兩妻倒也過得自在,一晃五六年過去了,段宰因為鶯鶯來路不明,時時提防她,擔心她哪天跑了。

宋代《夷堅志》故事二則——段宰妾,莫小孺人

  有一天深夜,一家人已經熟睡,門外有人呼喊,自稱是鶯鶯的丈夫。段家僕人很生氣地說道:“鶯鶯沒聽說有什麼前夫啊,即便真像你說的那樣,也得等明天天亮再說了,主人家都睡了!”那人很生氣,在門外大呼小叫:“你再不開門,我就從門縫裡擠進去了!”

  這時,段宰夫妻、鶯鶯都起來了,鶯鶯看上去很高興,說道:“他終於來找我了!”說罷也不跟段宰打個招呼,就要往外走。段宰很生氣,提著一個燈籠緊隨其後。只聽一聲巨響,燈籠滅了,一片漆黑。段夫人很害怕,喚來婢女點上燈,一起出外看,驚呆了:段宰七竅流血面目猙獰而死,樣貌極為可怖。再看大門緊鎖,絲毫沒有開過的痕跡,鶯鶯已經不見蹤影了。

【原文】段宰者居婺州浦江縣僧舍.其妻嘗觀於門.有婦人行丐.年甚壯.詢其姓氏始末.自雲無夫.亦無姻戚.段妻雲.既如是.胡不為人妾而乞食.肯從我乎.曰.非不欲也.但人以其貧賤.不肯納耳.若得供執爨之役.實為大幸.遂呼入.令沐浴與更衣.遣庖者教以飲膳.旬日而能.繼以樂府訓之.不逾月皆盡善.調習既久.容色殊可.觀段名之曰鶯鶯.以為側室.凡五六年.唯恐其去.一夕已夜分.段氏皆就寢.有自門外呼閽者曰.我鶯鶯夫也.僕曰.鶯鶯不聞有夫.縱如爾言.俟天明來未晚.何必中夜為.其人頗怒.曰.若不啟門.我當從隙中入.僕大恐.即叩堂門.以其事語段.鶯鶯聞之.若有喜色.曰.他來也.亟走出.段疑其竄.自篝火追至廳廂.但聞有聲極響.燈即滅.妻遣婢出視.段已死.七竅皆血流.外戶扃鐍如故.竟不知何怪.浦江人何叔達說.予得之程資忠.



莫小孺人

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年),許子中(叔容)從江蘇丹陽返回烏墩(浙江桐鄉縣,即現在的烏鎮)。船走到奔牛(常州古鎮),碰上另外一條船。許子中通過打聽,知道這是前廣州鄭通判的靈柩船,這兩艘船都停泊在一處水壩下。

宋代《夷堅志》故事二則——段宰妾,莫小孺人

當時天色已晚,徐子中在自己船上閒在,忽然來了一個紫衣官吏,他自報家門說是林提轄。林提轄跟許子中說:“我是鄭通判的奴僕,我主人有個愛妾,姓莫,是烏墩莫知錄的庶女(非正妻生女)。她生母不被正妻包容,在懷孕的時候被趕出家門,後來在外邊生下這個女兒。這女兒長大後給鄭通判做妾,當時鄭通判的正妻已經去世,儘管這莫氏不是正妻,但實際主管著鄭通判的家業,人稱‘莫小孺人’。我主君去世後,他小孩年齡很小,當不了家,無法安排父親的靈柩回老家,多虧平江府(蘇州)有一位王侍郎跟我主君關係好,王侍郎派人把鄭通判靈柩接回來,準備在平江府境內找間寺廟安葬。我主君家裡很有錢,那些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都在船上,現在全歸了這‘莫小孺人’。莫氏有個想法,因為她父親莫知錄在烏墩,她打算把這些錢財都交給父親,聽說您也要去烏墩,所以想請您幫著傳遞封書信,讓他父親莫知錄派人到這兒來接這些錢物。”許子中答應了林提轄的請求。

後來,兩艘船又一起走了好幾十裡,第二天再次碰頭。林提轄又來了,說道:“這個莫氏想見見您,看能不能先把錢物放到您船上來?”許子中覺得牽扯到財物比較麻煩,怕有嫌疑,當場拒絕。過了一會兒,林提轄又來了,說:“看樣子沒時間寫書信了,只能麻煩您帶個口信給莫知錄。”許子中答應了,於是兩船分手。許子中回到烏墩後,找了個日子去拜訪莫知錄,跟他說了路上碰到的這檔子事。莫知錄一聽,大驚失色,說:“根本就沒有這回事!”許子中滿腹疑慮,如墜雲霧。

幾個月後,許子中碰到一箇中表親戚,他叫高公儒。許子中就把“莫小孺人”的事跟高公儒說了。高公儒也是大驚失色:“哎呀,你還好,我是差點中了他們的計!”於是高公儒說出了另外一番話:

“同樣是這位莫小孺人。當時,我也是坐船到了姑蘇(蘇州),在那兒停船,這位林提轄上來找我,他說的那番話意思跟你說的差不多,只是結尾時說,這莫小孺人確實想把這些錢物都給她父親,但是擔心她跟父親莫知錄關係一直比較疏遠,自己最後又做了一個妾,等於是失身於人。她擔心父親不能以禮相待,所以就想嫁人,但覺得一般士大夫可能不會要她,自己又不想嫁給平民,所以就想到個大戶人家去做一個侍妾。林提轄說這莫小孺人長得特別美,隨身攜帶的資財能有好幾千萬,然後就問我想不想見一見?我進船艙跟妻子說了這事。一聽說有這麼多錢,我妻子也動心了,就同意我把莫小孺人納為側室。於是我留這個林提轄喝酒,喝完酒後,我們出了船艙,站在船舷。沒過多久,就看堤壩上有個婦人穿著青衣紅衫,旁邊還有小童子,女人讓小童子用個小青帘子蓋著自己的臉,不讓你看到她的容貌,但從走路的姿態看,那種花枝招展、嫋嫋挪挪的樣子,還是挺讓人動心的。林提轄就笑了,說:‘怎麼樣,感覺不錯吧?這可是良家婦女!咱們不能用合同買賣的方式確定,需要你交一些彩禮,這樣才比較合適!’我當時給他拿了一束彩(有五色文彩的絲織品)當聘禮。

“等到天晚的時候,林提轄又來了,他說跟莫小孺人商量好了,現在就把他們船上一些值錢的東西搬到我船上來,並約好明天我們一起去某寺廟見面。在寺廟完成婚禮的最後環節。說話間,就有人搬著十幾籮筐的東西上了我的船,都是些金珠、犀牛角、象牙和麝香等值錢的東西。第二天,林提轄又來了,他帶著我進了那寺廟,他把我引到了一個房間門外,我隔著門簾子看到房間裡有好幾個女孩又說又笑,昨天看見的穿著紅衣衫的‘莫小孺人’也在其中。女孩們看見外人來了,轉身跑走了。林提轄讓我在這裡稍微等會兒,他先進去跟女孩們說一聲,他走了,留我一個人在這兒等了半天。”

“後來,寺廟裡一個誦經的僧人出來了,他看我一個人站那兒半天了,就過來問是怎麼回事?我把這兩天遭遇的事兒都說了,還說我到寺廟來是為了完成婚禮最後步驟的。僧人說:‘我們這個山中小寺非常冷落,怎麼可能有你說的這些女孩子呢?’我覺得很奇怪,就罵這個僧人說:‘你瞎說!剛才明明有這麼多女孩在這兒呢!’我們一爭吵,有個老僧從房間裡出來了,他一聲嘆息,說道:‘一定是那個怪物,我已經見過好幾次了!’於是老僧帶著我來到了寺院後邊,那裡有十幾處停放靈柩的小隔斷,每個小隔斷前面都有塊木牌子,木牌子上面寫著某某人的名字。”

宋代《夷堅志》故事二則——段宰妾,莫小孺人

“老僧領著我看這些木牌子,我一眼就看到‘莫小孺人’的牌子,最後一個人叫提轄林承信。我嚇壞了,趕緊跑!就在此時,我的一個僕人跑來了,說:‘船要沉了!’沒過一會,另一個僕人也跑來說:‘船幸好沒翻,但是別人搬到船上那些東西都變樣了!’我趕緊帶著兩僕人回去看,本來昨天親眼見到搬上船的都是犀牛角、象牙、名貴藥材等等。現在一看,那竟然全都白黑紙錢灰!而那些金珠器皿都是一些骷髏頭、動物骨頭,甚至還有牛糞!”

其實,高公儒跟許子中碰到“莫小孺人”都是同一回事,只不過高公儒身陷其中,差點把命搭進去,許子中相對來講幸運一些。這個事兒是太學生錢之望說的。洪邁說,我還沒親問過許子中。

【原文】

紹興十五年,許子中叔容自丹陽還烏墩,舟至奔牛,與前廣州鄭通判柩船同泊堰下。

日且暮,一紫衣吏自稱林提轄,求見曰:“某鄭氏之隸也。主君嬖妾莫氏,本烏墩莫知錄庶女,嫡母不容,方在孕時,逐其母,女生於外舍。既長遂為人妾,會正室虛位,實主家事,號小孺人。主君死於南方,一子絕幼,不能歸,賴平江王侍郎【?】有契好,使人致其柩,欲菆諸境內僧舍中。家貲絕豐,莫氏悉有之,將從此歸其父。聞君居烏墩,幸為達一書,使來相迎。”許曰:“諾。”行數十里,明日復會。

林曰:“莫氏願一見君,祈為先致囊橐。”許恐有他嫌,拒弗受。頃之,又至曰:“書不暇作,但致此意於知錄君足矣。”許至家,他日詣知錄君告其事。驚雲:“無有也。”

居數月,許與中表高公儒遇,語及之。高驚曰:“吾幾墮其計中。”乃話所見:初,泊舟姑蘇館,亦值林生,其詞略同。末雲:“莫氏欲歸其父,自念平生不相聞,且失身於人,必不見禮。欲嫁為人婦,士大夫有所不可,而閭閻市井又非厥偶,思欲復入大家為姬侍。其人顏色絕美,隨身貲財可直數千萬,使君頗有意乎?”高入,謀諸妻,妻慕其貨,許納焉。林曰:“欲先見之否?”高喜,留飲酒,出立舷外以俟。

少時,婦人青衣紅裳,步堤上,令童子以小青蓋障面,腰支綽約,容止閒暇為之心醉。林笑曰:“頗當君意否?然此良家子,難立券,君當稍致幣帛,如聘禮乃可。”即以綵一束授之。

及暮而來,曰:“約定矣。今悉舉橐中物置君舟,明日相見於某寺,然後成禮。”話未訖,負十餘篋來,皆金珠犀象沉麝之屬。及期,林導高入寺,至一室戶外,望簾間數女子笑語,紅裳者在焉。顧見外人,皆反走。林曰:“君少止,吾當先告語之。”入半日許,悄無覆命。

堂下誦經僧訝高久立,來問故,具以所見言。僧曰:“山寺冷落,安得有此?”高猶以為妄,厲聲咄之。老僧自室中出,嘆曰:“必此怪也,比頻有所睹。”引入視,則藏院後列殯宮十餘所,皆出木牌書主名,有曰小孺人莫氏,最後曰提轄林承信。

方震駭走出,僕人奔報,舟且沒。繼一僕雲:“舟幸無恙,而所寄之物皆非矣。”遽視之,犀象香藥盡白黑紙錢灰,所謂金珠器皿,蓋髑髏獸骨馬牛糞也。二人所遇如此,高僅得脫耳。【太學生錢之望說,未質於許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