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華為手機的各個系列有什麼區別?

中國5201311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華為的各個系列手機吧,以便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有所參考,其實目前華為的手機業務仔細區分起來,一共有2大品牌、10打系列,聽起來是不是特別龐大,華為早在2013年為了應對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其實也有對標當時如日中天的小米的想法,因此成立了獨立的榮耀品牌,而在此之後華為的手機業務就一直堅持著華為、榮耀兩大品牌,只是在進行更加具體的市場細分的時候,又在華為品牌裡面延伸出了6個手機系列,而在榮耀品牌裡面延伸出了4個手機系列,我們還是先一一來看一下吧。

當家品牌-華為,及旗下的6大系列

NO.1 Mate系列

Mate系列絕對是華為手機業務中的頂樑柱,自Ascend Mate2013年發佈第一款手機依賴,Mate系列就定位於高端機市場,售價自然也不低,高配基本過萬,主打特點就是商務旗艦機,大屏、高性能、高續航,而且華為的眾多黑科技也都是現在Mate系列的得以體現,目前Mate已經發布到Mate 20,今年下半年就要發佈Mate 30了。

NO .2 P系列

華為P系列也是華為手機當中的一顆明星,前天晚上華為剛發佈了P30、P30 pro,出色的性能,超強的拍照水平簡直吊打蘋果、三星,這一系列從外觀設計上就能看的出來,主打的是時尚與拍照需求,定位也依然是在高端機市場,售價嘛,是越來越不親民了,最新的P30也要6錢多,pro就更貴了,但性能突出自然也不缺買主。

NO .3 Nova系列

華為從2016年開始推出了一個全新的Nova系列,其定位是在中端機市場,賣點也是在手機顏值、牌照方面,剛推出來的時候Nova系列還比較受消費者環境,不過隨著P系列太過吸引人,Nova系列目前的熱度就大不如前了,不過其口碑和性價比還算不錯。

NO .4 暢享系列

這個暢享系列是屬於華為手機裡面一個比較年輕的系列,但其發展前景卻令人堪憂,因為其主打的是千元機市場,比如代表機型暢享6s等,跟小米主打的性價比有些類似,但後來餘承東也在採訪中表示過,華為目前有意放棄附加值較低的低端機市場,那麼未來暢享系列該如何自處,這也是一個問題。

NO .5 G系列/麥芒系列

麥芒系列其實是華為進軍高端機的開山之作,只不過後來被Mate所取代了,到如今G系列/麥芒系列發展光芒已不再,已經成為了“運營商定製機”,我們經常看到移動、聯通辦理一些套餐贈送的華為機型,基本上都是G系列/麥芒系列手機,單獨售價也比較低。

NO .6 D系列/Y系列

D系列/Y系列是屬於華為的歷史機型,目前已經停產了,不過作為曾經代表華為出現在市場上的手機系列,怎麼也要提一下,否則就不完整了。

後起之秀-榮耀品牌,及旗下的4大系列

NO.1 榮耀V系列

榮耀V系列定位於榮耀品牌的旗艦級,它跟Mate系列和P系列還不一樣,做大的區別是在於榮耀V系列身上時不時就會出現“很嚇人的技術”,比如GPU Turbo、AR技術等等,另外榮耀V系列在拍照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NO.2 榮耀系列

榮耀系列區別於榮耀V的不同點在於,其更強調手機的時尚感,不過這一點並不太好進行區分,二者之前的區別就類似Mate與P系列一樣,一個強調大屏續航、一個強調時尚感,當然性能也都是不會缺少的。

NO.3 Note系列

說起榮耀Note系列來,那簡直就更過分了,其主打的特點就兩個字:大屏,比如Note10平米6.96英寸。

NO.4 暢玩系列

華為品牌有暢享,榮耀品牌就整了個暢玩系列,跟華為暢享一樣,其定位也是入門級的千元機市場,比如如榮耀暢玩6X、榮耀暢玩6/5X等

NO.5 榮耀magic

華為自2016年推出榮耀magic手機之後,廣受市場好評,其定位在於未來手機,融合了很多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目前已經發不到榮耀magic2。


以上就是華為的2大品牌、10大系列了,不過隨著華為手機業務的調整,這些手機系列自然也難免會出現優勝劣汰,目前比較吸引人的主要是Mate、P、榮耀V、榮耀這四個手機系列,其他的幾個系列手機銷量都一般,不過對於消費能力有限,想要購買千元機級別的消費者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是“木石心志”隨時為您帶來科技諮詢,歡迎關注下我吧!


木石心志


華為手機各系列有什麼區別?

目前華為旗下有華為和榮耀兩個獨立的品牌,另外兩個獨立的品牌又有不同的手機系列!

我們先說華為品牌:

1. P系列:

華為P系列主打時尚與拍照,定位高端,多為年輕消費者旗艦機,主攻3000元以上價格市場,如華為P30系列。

2. Mate系列 :

華為Mate系列主打商務旗艦,定位高端,多為高端商務人群,對標三星蘋果的旗艦機型,主攻4000元以上市場,如華為Mate30系列。

3. Nova系列

華為Nova系列手機是2016新年推出的一個系列,定位中端主流,主打線下市場,Nova品牌是為對標競爭OPPO/VIVO而出的,主打顏值、拍照,多年女性與年輕用戶。效仿OV的低配高價,如Nava6。

剩下的比如暢享系列,都是第三方設計公司即我們常說的ODM公司代工設計。定位低端,為了奪取低端機用戶人群,沒什麼亮點,基本屬於電子垃圾!比如暢享9s,主攻1000元機市場。

另外還有

麥芒系列,主要由ODM公司代工設計,主打運營商,相當於運營商定製機,適合結合一些運營商優惠套餐購買,普通用戶直接購買,性價比會比較低,可以看做非主流系列。

再聊聊榮耀品牌:

榮耀當初的獨立,是為了對標小米手機而推出的,各種模仿小米,主打互聯網銷售,以及性價比,目前主要分為五個系列。

1.V系列

榮耀V系列定位榮耀旗艦機,主打拍照、高顏值,對標小米當初的Note系列(已經被取消),比如新推出的V30系列。

2. 榮耀數字系列

榮耀數字系列則主打時尚,目前也多為主流以上旗艦機,對標小米數字系列手機,如榮耀20系列。

3. Note系列

榮耀Note系列機型,主打大屏,如榮耀Note10,適合大屏影音娛樂用戶考慮。,對標小米MAX系列大屏屏手機。

4. 暢玩系列

全部由ODM代工設計,榮耀暢玩系列手機主打千元市場,定位入門,如榮耀暢玩9,基本屬於電子垃圾!

5.magic系列

榮耀magic系列主打高端黑科技,定位旗艦機,對標小米的MIX系列,如榮耀magic2手機。

以上就是目前華為手機的各種品牌解說。

那華為手機怎麼樣呢?

華為手機目前在不同價格段位都有佈局,價格段位清晰,產品定位明確。

目前對於華為高端系列比如MATE和P系列,在質量上和參數配置上都是很不錯的,但是價格太高,除了愛國綁架營銷與水軍洗腦外,真對不起目前的價格。試問一下,同樣的價格你是買比亞迪還是奧迪?

Mate系列主打黑科技和商務旗艦,因此定位商務人群,而P系列主打拍照和時尚,定位最求品質與時尚的年輕人!對於榮耀V系列,則比較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也沒有明顯的短板。

總而言之,不缺錢都可以買!


硬件十萬個為什麼解說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華為手機有幾個品牌,目前華為旗下的手機品牌有華為、華為榮耀、麥芒三個品牌,華為品牌下有P系列、Mate系列、nova系列、暢享系列,華為榮耀品牌下有榮耀系列、榮耀V系列、榮耀暢玩系列、榮耀X系列、榮耀Magic系列,麥芒品牌下目前只有麥芒系列。總結下來目前華為手機共有10個系列。

下面我詳細說明下每個系列的特點與區別。

1. 華為P系列:

華為品牌下的主要兩大高端旗艦之一,P系列在華為手機中的定位是時尚精緻的高端旗艦系列,主要打出色的性能、強悍的拍照和驚豔的外觀配色。當前最新款為P30系列。

2. 華為Mate系列:

華為Mate系列發佈與2013年,華為品牌下的主要兩高端大旗艦之一,mate系列主要走時尚和商務路線,主打大屏、長續航、高性能和商務辦公。當前最新款為Mate30系列。

3. 華為nova系列:

華為nova系列發佈與2016年,nova系列主要聚焦年輕消費群體,在該系列大膽嘗試前沿的設計美學、以及使用趣味的拍攝功能,nova系列主要聚焦中端手機,填補華為品牌中端市場缺失的問題。當前最新款為nova 6。

4. 華為暢享系列:

華為暢享系列發佈與2016年,暢享系列主打低端市場,也就我們常說的千元機市場,暢享系列主要以高性價比著稱。當前最新款為暢享10 系列。

5.華為榮耀系列:

榮耀(HONOR)是華為旗下的子品牌,榮耀品牌成立於2013年,目前華為榮耀品牌下的榮耀系列,和其他榮耀品牌下的系列沒有什麼鮮明的特點,個人感覺比較雞肋的一個系列。目前最新款為榮耀20系列。

6. 榮耀Magic系列:

榮耀Magic系列定位科技理想主義,主打未來科技,在此係列上你會看到華為研發的前沿技術。目前最新款為榮耀Magic2。

7. 榮耀榮耀V系列:

榮耀V系列定位先鋒科技,主打極致性能和體驗,華為V系列以高性價比著稱。目前最新款為榮耀V30系列。

8. 榮耀X和榮耀暢玩系列:

榮耀X和榮耀暢玩系列,定位低端旗艦,主打千元機市場,主要特點就是極致質價比。目前最新款為榮耀9X和榮耀暢玩8系列。

10. 麥芒:

麥芒手機是中國電信聯合華為、騰訊三方共同推出專供年輕人群使用的時尚年輕品牌手機,品牌成立於2013年4月25日。麥芒手機說著主打時尚年輕人市場,但是深陷千元機的市場中也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個人感覺和小米等品牌沒什麼特點。


贏在當遐


“華為手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十分常見。很多人都知道,手機會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開發和推出針對性的產品。那麼華為手機都有哪些系列呢,這些系列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可以粗略的將華為手機分成了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G系列、麥芒系列、暢享受系列。

Mate系列

很早之前,華為手機還曾經推出過高端D系列的手機,但是,時至今天,這個系列已經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Mate系列。

華為的Mate系列手機,主要針對高端的商務人群。整機的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各方面的配置也是華為手機的頂尖水準,而且還會對一些商務功能進行重點優化。比如通話保障、數據安全、待機續航等等。

P系列

華為的P系列,我們眾所周知的就是華為P20。P系列是華為手機的第二系列,但是其和Mate系列的差異不是很大,主打中端商務和時尚。

華為P系列的硬件繼承自Mate系列,主要在拍照技術、創新軟件技術上吸引年輕的用戶群體,對於年輕商務人士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nova系列

華為nova系列是2016年新推出的一個系列,定位在中端線下市場和年輕群體。主要的買點在美顏、拍照等方面。

nova系列相比於P系列,硬件水平要略微偏低,但是其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比如更加的開放和年輕,被賦予了更加清晰的受眾——潮流青年。

麥芒、G系列

麥芒系列手機和運營商之間有著密切的合作,適合結合一些運營商優惠套餐購買,普通用戶直接購買,性價比會比較低。麥芒系列和G系列的主要發力點中端腰部市場,性能上處於中端水準。但是市場表現並不是非常優秀,就我而言,很少見到身邊的人用麥芒系列或者G系列的華為手機。

暢享系列

華為暢享系列是整個華為系列中最下游的,它同樣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系列。暢享系列的定位是中低端,主要的競爭方向是千元機市場,其硬件配置自然和其他系列不是一個檔次,適合經濟實力較弱的學生和老年人。

榮耀系列

首先要說明,榮耀系列是非常特殊的。“華為手機”和“華為榮耀手機”是完全獨立的兩個品牌,只不過是同屬華為公司。

定位來說,榮耀系列定位中端,其硬件配置和P系列十分類似,但是其主要是推廣互聯網市場。


Admin


Mate系列

華為Mate系列無疑是華為的親兒子了,定位是商務人士適用。是華為內部定位最高的手機,每年華為Mate都會發布最新系列的處理器芯片,如今年發佈的Mate 30採用的是麒麟990處理器。華為Mate系列匯聚了華為的最新手機技術和科研成果,整體手機個人感覺更為成熟,機身設計也更為低調,更適合商務人士使用。

華為P系列

華為P系列同為華為的高端旗艦機系列,還是很值得入手的。首先外觀更為時尚,而且手機的拍照能力很是不錯,和徠卡相機合作,每年華為的P系列手機都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驚喜。P系列在彎管設計和手機機身搭配方面也更為大膽,還是很適合時髦年輕的人群的。

華為暢享系列

主要是華為推出的與oppo、vivo相競價的千元機,系列推出的時間較短,是華為推出的中低端產品,所以產品的價格大多都在1000元左右。暢享系列沒有主要的系列特色,但是憑藉著較低的價格,手機還是很受市場消費者歡迎的。但也並不是毫無優點,做工紮實手機拍照也是可圈可點的。但是手機的配置較低,個人認為性價比沒有同價位的榮耀高

華為麥芒系列

主打線下合約機,華為早期就是做這個起家的。但是華為的麥芒系列是真的不推薦,華為麥芒系列主打的就是線下渠道,價格也並不低,可以說就是華為暢享的線下版本。性價比不高,可以說是華為手機中的智商鑑定機了。

華為Nova系列

華為Nova系列涵蓋了華為手機的低中高端,手機最大的特色就是手機機身輕薄、機身顏色搭配絢麗。手機更適合時髦的年輕人,手機本身也更傾向於手機的顏值、拍照等。也邀請了很多的明星來代言 ,是華為所有產品中代言人最多的一個系列。


黑白辦公


華為手機這幾年的成長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國產手機品牌的銷量中穩穩的居於首位,甚至在2017年的一個季度銷量超過蘋果,成為世界上繼三星之後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

華為旗下分為兩大品牌,一種是華為系列手機,一種是榮耀系列手機。

華為系列又分為高端品牌:Ascend P系列和mate系列,中端品牌nova系列,中低端品牌有麥芒系列和暢享系列。

榮耀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榮耀系列又分為以榮耀開頭的數字系列,榮耀V系列,中低端暢玩系列。

一下就來介紹一下華為旗下品牌的各個系列的手機。

華為Ascend P系列:

華為Ascend P是華為手機的高端品牌,華為P系列從2012年發佈的P1到如今的P20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P系列定位目標人群更在意設計感,在意拍照的素質和感覺,注重手機的設計,定位比華為mate系列年輕一些。

華為mate系列:


華為mate 系列是華為手機的高端品牌,主打高端商務。從2013年發佈第一代到現在mate 10已經歷了5年,華為mate系列的定位比較高端,主要對準商務人士,有著濃濃的商務風!

華為nova系列:



華為nova系列是華為手機定位年輕時尚的中高端系列,它從2016年首次亮相以來就給消費者以年輕活力的符號,深受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靚麗的外形以及不俗的自拍素質使它成為華為的爆款!

華為麥芒系列:

華為麥芒系列是華為手機的中低端品牌,配置相較於主流手機並不突出,同時它也是電信定製系列,適合結合一些運營商的套餐購買。麥芒”品牌手機有強烈的氣質和個性風味,針對的人群部分是初入的職場新人和學生,有著個性的氣質和勇於拼搏的人群。

華為暢享系列:

華為暢享系列屬於華為手機的中低端產品,主打千元機市場,一般搭載中低端處理器,性價比較高,如果不追求高性能的話性能夠用,和華為麥芒系列較為相似。

榮耀數字系列:



榮耀數字系列是性價比較高的手機系列,時尚的外形,優秀的硬件,不錯的體驗以及普通的價格,定位小屏旗艦,讓人對其的印象非常的好,榮耀8,榮耀9每一代產品都是爆款!

榮耀V系列:

榮耀V系列定位中高端,它的目標是年輕,潮流的群體,主打高性能,大屏幕旗艦,一般處理器會採用麒麟9系列的高端處理器,每一代的性能都是非常的強勁!

榮耀暢玩系列:

榮耀暢玩定位入門級,為中低端產品,配置一般夠用,處理器一般使用自家的麒麟6系列,續航表現不錯,不追求高性能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購買。

以上就是華為各系列的區別,如有錯誤或者遺漏,歡迎指正哦!


小小小稻米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按照官網的四個系列,分別描述下:Mate系列是能夠繼承家業的大兒子,有商業範,穩重。P系列小兒子,最受父母疼愛,穿著時尚,最捨得在他身上花錢。Nova系列大家閨秀的大女兒,顏值高。小女兒暢享系列,表現平平,以後能嫁給老實本分的普通人,最好是中場階級!

華為mate系列

Mate系列我們能夠感覺到濃濃的商務氣息,同時也定位高端,所以,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這系列更適合厚重的老誠的人。比如華為mate10。

華為p系列

P系列更具有高雅特質,如果說P系列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它將拍照作為主打,比如華為p20系列,將徠卡三攝發揮到極致。所以,兼顧時尚和拍照性能!

華為nova系列

易烊千璽的代言讓nova多了時尚氣息。但是,我覺得用易烊千璽就是因為他粉絲基本上學生偏多,而nova主打年輕,定位中端,同時主打線下市場。

華為暢享系列

華為暢享就是主打千元機市場,其實有點紅米得意思,這和榮耀不同,榮耀已經獨立的市場。而暢享確實紅米得低端機類似。主打性價比!


LeoGo科技


華為手機主要分為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各自又分為幾個系列,主要有以下幾種:

華為P系列

P系列主要以高端的配置和時尚的外觀為賣點,近幾年也開始兼顧拍照。比如華為P10波爾多紅和帕託藍版就獲得了不少時尚年輕用戶的喜愛。同時華為從P9開始與徠卡合作,一步一步加強了手機拍照,終於在P20 Pro這一代,成為智能手機拍照領域的頂峰。

華為Mate系列

這一系列主要針對商務人士,最開始的時候以大屏幕、長續航為賣點。而到了Mate 7時採用了當時比較少見的金屬機身和指紋識別,再加上麒麟925處理器表現出色,終於一炮打響。現在Mate系列可以看作是華為手機的性能巔峰,每年都會搭載最新的麒麟系列處理器。今年的Mate 20更是採用了曲面屏、屏幕指紋、3D結構光等設計,非常應人矚目。

華為nova系列

這一系列是華為專門為年輕用戶定製的,外觀比較時尚,手機性能也基本上跟隨同年的P系列。相比P系列和Mate系列比較注重後置拍照,nova系列更加強調美顏自拍。比如今年的華為nova3就打出了“海報級自拍”的賣點,配備了2400萬像素+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自拍性能相當不俗。

華為麥芒系列

麥芒系列最開始主要面向電信用戶打造定製的電信機型,不過隨著全網通技術的普及,現在麥芒系列也不區分電信和移動聯通了,三個運營商的手機卡都支持。當然在推廣麥芒手機的時候,還是比較偏向於中國電信的用戶,比如最近上市的麥芒7的一大賣點就是可以同時插兩張中國電信的手機卡,實際上這個功能大多數雙VoLTE的手機都支持。

華為暢享系列

暢享系列可以看作是華為的中端系列,配置比較一般,價格也多在2000元以下。雖然暢享系列的價格不高,但頗具性價比。比如剛剛上市的華為暢享Max就搭載了高通驍龍660處理器,並配有7.12英寸的大屏幕,配置和價格都相當不錯。

榮耀V系列

榮耀V系列和華為Mate系列差不多,通常都是榮耀系列第一個吃上最新麒麟處理器的,而且硬件配置不弱於同期的Mate系列,只是沒有徠卡相機,網絡頻段的支持方面也相對較弱一些。可以看作是華為Mate系列的減配版。

榮耀系列

榮耀的數字系列通常會配備和V系列相同的硬件,但是上市較晚的緣故,往往會有一些新的特性。比如今年的榮耀10就比榮耀V10多了劉海屏和玻璃機身。因此可以看作是V系列的改進版。

榮耀Note系列

榮耀Note並非每年都會推出,比如榮耀Note 8是2016年的產品,榮耀Note 10則在2018年發佈。這一系列主打大屏幕和長續航,配置足夠高,而且更加註重影音體驗,比較適合用來追劇和玩遊戲。

榮耀Magic系列

榮耀Magic更多的像是實驗性的產品,會採用很多其它榮耀手機沒有的“黑科技”,比如榮耀Magic的“四曲面屏幕”、榮耀Magic2的滑蓋屏幕等。同樣的榮耀Magic也不是每年都有,上一代榮耀Magic是2016年的產品。

榮耀i系列

榮耀i系列主要針對年輕人和學生打造,比較注重美顏拍照。比如榮耀7i就配備了一枚翻轉式攝像頭,主攝像頭翻過來就能自拍。榮耀i系列同樣不是每年都有,上一款榮耀7i還是2015年的產品,榮耀9i則在2018年發佈。

榮耀暢玩系列

榮耀暢玩可以看作是榮耀的中端機,比如榮耀暢玩7X、榮耀暢玩8C等。這些機型的硬件配置比較一般,但升在價格便宜,通常都在千元出頭。

此外今年榮耀還推出了榮耀Play、榮耀8X等比較獨立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比較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榮耀Play是第一款搭載GPU Turbo技術的機型,榮耀8X則擁有非常出色的正面外觀。

以上就是華為和榮耀手機各個系列的區別了,可以看到每一個系列的區分還是比較明顯的,均有各自的賣點,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基本上覆蓋了1000元到13000元價位,每年均有上十款機型推出。可見華為能夠成為前三的手機品牌全靠實力,並非運氣。


貓眼看數碼


我來解釋一下吧,華為有好多系列的手機,每個系列的手機主打和定位都是不同的,那麼它們之間的區別到底是怎樣的呢?

  • 華為榮耀系列

首先是華為榮耀系列,華為榮耀負責的是華為的中端手機,主打性價比和時尚,定位人群是學生黨和年輕人群,榮耀手機的性能配置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然而因為價格和成本還是和華為的高端旗艦做工有差距,近年來榮耀手機搭載的也是高端的處理器了。

  • 華為mate系列:

華為mate系列可以說是華為手機最頂級的旗艦系列了,當然了價格也是比較昂貴的,但是其手機性能配置,做工,拍照等都代表著華為手機的頂尖技術,是華為手機的核心繫列,屬於當家門面的手機,拿得出手的。主打商務續航,側重商務優化技術,定位的目標人群也是中年商務人士。
  • 華為p系列:
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的差距雖說不大還是有的,也是華為高端旗艦系列,但拍在第二,屬於mate系列之後的旗艦,主打商務時尚,是華為新技術的發源地,常年的華為軟件創新什麼的都用在P系列上,主攻拍照技術以及創新軟件技術黑科技等吸引年輕人。

  • 華為暢玩/暢享系列:
是屬於華為的低端系列,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性價比高,暢玩系列用的是麒麟的CPU,暢享系列用的是驍龍的CPU,然而近況來看暢玩系列明顯要高於暢享系列。

  • 華為G/Y/麥芒系列:
雖然定位中端但是性價比太低了,目標人群是群體中年人保守黨,喜歡大屏手機設計的群體。

說到這裡您明白了嗎?如果還有不懂的可以私信我,我對選購手機很有技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數碼新評


現在華為手機的發展是比較快速的,旗下有眾多的手機系列,可能會有很大朋友在說華為手機系列的時候會不小心混淆了,那麼我在這裡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華為手機的各種系列手機之間的區別!

華為mate系列

這個系列我個人認為是華為最重要的一個系列的品牌,可以說華為能有現在的高端手機品牌知名度,完全是靠華為mate系列才能打出來的,想當年的華為mate7可以說讓華為是一戰成名啊,而且華為mate的定位人群是高端的商務人群,主打的賣點是手機的續航能力還有信號強這兩個特點。所以一直以來華為的mate都是非常受大眾歡迎的。

華為P系列

華為手機中要是哪裡系列的手機是最漂亮,最有氣質的,我個人認為就是這個P系列的手機了,有著超高的顏值,還有強勁的拍照實力,這款手機可以用一句來形容,那就是顏值與實力並重啊,每一代的P系列手機都是搭載華為自家頂級的處理器,還有在拍攝方面,華為P系列都是和徠卡進行合作的,其拍攝實力已經可以位於智能手機的頂級之列。

華為nave系列

這個系列的華為手機,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對標oppo和vivo手機的一個系列了,我個人並不喜歡這個系列的手機,因為要是說性能,比不過小米魅族,要說外觀又沒有oppo和vivo漂亮,所處的地位很尷尬啊,再加上這款系列的產品是注重線下的,而且主要面對的消費群體是年輕時尚的年輕人,所以綜合來說還是比較一般吧。


華為麥芒系列、暢享系列

這兩個系列的手機,我簡單的說一下,不建議你購買這兩個系列的手機,一句話,華為手機的高端機可以買,但是低端機就不要購買了,真的不划算啊,首先在系統上,我以前用過一部G系列的手機,只更新了半年的系統,然後就不會給你更新系統了,真的非常鬧心,不知道現在華為手機給不給低端手機經常更新系統啊?還有質量上和高端機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華為手機最主要的幾個系列我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相信大家現在對於華為手機的各個系列也都是心中有個大概了,還是那句話,只能買華為的旗艦手機,剩下的系列手機,大家要想好再買,大家對華為手機系列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