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錢也成了“隔離”對象,無現金社會指日可待?

記者 | 潘金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在全球蔓延,一種流動性極高的古老通貨成為了各國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最新目標。

在確診病例數全球第二高的韓國,央行就正在“隔離”紙幣。據路透社報道,一名韓國央行官員週五(6日)透露,央行正在按慣例“高溫消毒”紙幣,為遏制病毒傳播,所有從地方銀行送來的紙幣均需“隔離”兩週才能繼續流通,部分紙幣甚至會被燒燬。

美聯儲同樣也在進行“隔離”。據《巴倫週刊》6日報道,一名央行發言人稱,地方銀行所收到的來自亞洲的紙幣,都需要先單獨放置7至10天,才能處理並存入銀行。

還有一些國家直接呼籲公眾減少使用紙幣,如伊朗衛生部長納馬基5日就曾提醒民眾,紙幣會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染幾率,建議減少使用。曾因疫情閉館、4日重新開放的巴黎盧浮宮也表示,近期只接受信用卡付款,儘管法國央行表示拒收現金並不合法。

如此謹慎並非毫無來由。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若溫度、溼度合適,在物體表面也能存活數小時甚至數日。

世衛組織一發言人上週一(2日)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也曾表示,出於衛生考慮,可以優先使用“非接觸式支付”。

該發言人表示,由於紙幣流動性極高,其表面往往會攜帶細菌與病毒,建議在使用後記得洗手,並避免觸碰自己的臉,也建議使用“非接觸式支付”,降低傳播風險。

“非接觸式支付”包括但不限於信用卡和智能設備支付。美國知名ICT行業諮詢提供商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支付策略部門研究主管艾倫·普雷斯(Aaron Press)7日告訴CNN,這意味著這場疫情或將見證移動支付的普及。

CNN指出,與邁向“輕現金社會”的中國不同,美國的“去現金化”程度相對較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一項調查,在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有近一半人口使用移動支付方式。與此同時,二維碼支付等也正在覆蓋更多支付場景,比如公共交通。

美國的許多城市則十分看重現金,如紐約市、舊金山還有新澤西州都曾立法要求商家必須接受現金。美聯儲統計顯示,在這個信用卡和借記卡系統已經很成熟的國家,現金支付的比重仍約佔30%。

和美國一樣還未大步邁入“無現金社會”的發達國家還有日本。據《日本經濟新聞》去年報道,以2016年的GDP來比較,美國現金對GDP的比例是8%,韓國是6%,無現金社會的先驅者瑞典僅為1.4%,日本的這一比例則達到20%。不過,日本已計劃到2025年將非現金結算比例提高到40%。

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的背景下,“去現金化”的發展似乎迎來了春天。但要指出的是,消費者也並不一定會因為疫情而“排斥”現金,畢竟信用卡以及手機在使用時,很難說會比紙幣乾淨多少。

為避免引起過度恐慌,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柴伊布(Fadela Chaib)6日已澄清說,該組織日前的言論並不代表“紙幣會傳播病毒”。

柴伊布在回覆給美國財經媒體MarketWatch的郵件中強調,世衛組織並沒有說紙幣會傳播新冠病毒,也沒有發佈任何相關警告和聲明,只是建議大家在使用紙幣後要及時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在處理食物和吃飯之前。

此前,對於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回籠的現金,中國人民銀行也採取了“隔離”的做法。這些紙幣在經紫外線或高溫消毒後,通常需存放14天以上才會投放市場,非疫情重點地區現金則要求存放7天。

但醫學專家也已發出提醒,新冠肺炎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已經感染的患者,紙幣作為載體被汙染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病毒在紙幣的存活幾率也很小,因此通過紙幣傳播的可能性很低。對於健康人群來說,最為簡單有效的防護方法仍是戴口罩、勤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