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前言

在日常聊球過程之中,我們總是會去強調諸如【針對性】或者【XX隊剋制XX隊】這種概念。在分析具體比賽的時候,我們確實會去談論某位球員甚至某支球隊的配置和打法在碰到另一支球隊時,是會受到影響。

但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支球隊每一年的水準或者具體某場比賽的表現都會不一樣,拋開這些因素優先去討論【XX隊剋制XX隊】這屬於典型的【貼標籤】模式。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猛龍和騎士的那輪系列賽。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當時的猛龍百回合淨勝分明顯高於騎士)

當談論起那輪系列賽的時候,部分球迷只會得出【詹姆斯克制猛龍】的結論。事實上,當時的猛龍在水準上明顯是高於騎士的,部分球迷完全忽視的情況是:當時騎士多擺小陣容,勒夫和科沃爾的無球組合恰好讓猛龍無法招架(俗稱“針對性”)。加之猛龍在隨機性很大的小分差比賽裡輸掉了一些比賽,騎士得以以4-0晉級淘汰猛龍。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本賽季CBA賽場上。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作為一支百回合淨勝分達到6.6分的球隊,浙江稠州銀行連續3次輸給了百回合淨勝-4.0分的同曦隊,且每次都是極小分差(有2次被同曦高難度絕殺):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約瑟夫楊高難度三分絕殺)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郭一飛高難度三分絕殺)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就不妨一起來看一下同曦隊究竟是如何在多數時間裡用針對性抹平檔次差距,並以此為基礎,在隨機性較高的關鍵球階段拿下比賽的。

考慮到文章的篇幅,筆者將把文章拆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來寫,本文將側重於同曦進攻vs浙江防守這一側。

一、同曦球員進攻定位和浙江佈防要點

兩支球隊3次交手,浙江隊都沒有碰到擁有雅克查理的同曦隊。所以,同曦球員在進攻端的定位會更明確一點。

約瑟夫楊是1-2號位上唯一能夠發動大量擋拆的球員,剩下的盧偉、馮欣、李柏潤、喬文瀚(會在2-3之間搖擺)都不具備這種能力,而何敬佳因為跳投水準太差是這些球員裡進攻侷限性最大的;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何敬佳)

宋建驊和於長春(後因內部矛盾被棄用)更偏3號位,且走的是射手路線;亞布塞萊(第二次交手時出場)、郭一飛和王睿更偏4號位,且都能走空間型4號位路線,其中亞布塞萊還有檔次更高的外拆接球投能力。

5號位上的哈達迪在CBA達不到低位神器的標準,他在進攻端會有一定的策應能力,但也會因為經常做這種工作而賠上大量的失誤;買爾丹在進攻端的侷限性非常大,回合佔有率僅高於同位置1.6%的球員: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買爾丹進攻端的侷限性太大了)

浙江稠州銀行在輪換時一般是這樣子:1-3號位上基本是鄧蒙、吳前、程帥澎和蘭茲伯格分掉大量的時間,其中單防任務的優先次序一般是:程帥澎>吳前>蘭茲伯格。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程帥澎)

無論如何,浙江稠州銀行都很少用鄧蒙去防守對方的外線王牌,而是讓他去防1-3號位進攻水準最差的球員。正如前文所述,同曦這些位置上侷限性最大的球員是何敬佳;如果何敬佳不在場,鄧蒙會去防體型偏小的球員(體型對不上同曦的3號位)。

4-5號位上,浙江稠州銀行的防守對位還是很明顯的,張大宇和他的主要輪換對象張正昕一般挑一個體型最大的球員(哈達迪或者買爾丹),體型偏小的朱旭航和劉澤一儘量少去防哈達迪,而賴俊豪會看具體的場上情況去挑對位人——當然,他也不太適合去防體型更大的中鋒。

下面這張防守對位圖,其實就是符合我們說的這些邏輯的: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既然如此,浙江稠州銀行在防守策略上又是什麼做的呢?

二、浙江的防守侵略性和同曦自己的癥結

在賽季的多數時間裡,浙江隊是一支在防守端非常強調侵略性的球隊——除了造失誤能力自成一檔的廣廈,沒有球隊能夠在這方面趕上浙江隊: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浙江隊之所以能夠造到這麼多的失誤,還是和他們在防擋拆的時候強調4-5號位的球員出來延誤對方的外援相關的——其中,4號位會防得更激進一點,5號位的站位會更靠後一點。同曦這種失誤,其實可以理解成浙江防守策略想要達到的一種效果: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張大宇出來了,楊出球失誤)

其實,同曦自己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自身容易失誤的問題。

一方面,楊非常善於突破,他在籃下這種狹小的空間裡傳球視野也有限,容易因此賠上大量的失誤: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由於同曦缺乏合格的第二擋拆手(雅克查理3次都沒打),他們要授予哈達迪更多的【策應權限】。但需要指出的是,內線球員基本是在在不主動改變防守陣型且運控技術不如後衛的情況下去做這種事情的——如果防守方集中注意力不犯錯,哈達迪的這種方法就更容易賠上失誤: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傳空切失誤)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傳空切失誤2)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哈達迪自己運球失誤)

數據顯示,哈達迪在控制失誤方面僅優於同位置8.2%的球員: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同曦隊3次對陣浙江隊,分別出現了19次、17次和18次失誤——一般而言,一支球隊在一場比賽裡出現16次失誤就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了。

即便如此,同曦依然在比賽裡交出了足夠出彩的進攻數據。事實上,同曦在首回合中雖然只得98分,但其實換算成進攻效率他們也可以達到114.5,大概是CBA的中段水準(雙方回合數少,會造成同曦進攻不佳的假象)。

所以,同曦在對陣浙江時的進攻優勢之處在哪裡呢?浙江的防守問題又在哪裡呢?

三、同曦的各種攻筐方法

一般一支球隊在防守端強調侵略性,必然是以中鋒出來延誤擋拆手並且靠其他球員去回收籃下為前提條件的,結果自然是:在優先保護籃下的前提下,漏掉大量的定點三分球。然而,前文提到的兩支球隊浙江和廣廈卻在這方面出現了兩個極端:廣廈自然很容易漏掉大量的三分球,而浙江卻很少給對手三分球機會: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浙江控制三分球比例低3,廣廈倒數第4)

所以,浙江的防守會比廣廈更好嗎?當然不是!

正如剛才所提,球隊防守端強調侵略性之後應該是【保護籃下優先級>撲防定點三分球】的。顯然,廣廈是符合這種思路的,而浙江是不符合這種思路的——浙江真正的防守頑疾,在於保護籃下。在場上的人員和具體對位的影響下,同曦恰恰能夠把浙江的這個弱點無限放大。

第一、約瑟夫楊的突破

約瑟夫楊速度很快,且能夠在突破過程之中利用各種突然的變向甩開防守人。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約瑟夫楊)

朱旭航難得去防哈達迪,弱延誤之後去找哈達迪。楊假裝還要走哈達迪這一側,其實一個變向走了另一側甩開吳前,蘭茲伯格的刷卡協防迫使楊提早收球,賴俊豪的協防也來了,但楊在收球過程中步伐邁得很大,且又有一個變向,最後在籃下終結: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其實這個圖裡,也印證了筆者之前提過的浙江隊單防任務等級:程帥澎>吳前>蘭茲伯格>鄧蒙(當時程帥澎不在場)。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吳前依然不是特別合適的單防第一選項。

那程帥澎呢?筆者認為:程帥澎的單防水準也並非頂級,他總會因此賠上大量的犯規。程帥澎的單防和朱旭航的刷卡協防都沒用,楊打成2+1: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其實,程帥澎最大的防守價值體現在防不持球球員時的協防作用,但在浙江隊這個環境,程帥澎在多數時間裡要優先去扛最重的單防任務。只有在某些單防效果確實不好時(包含程帥澎陷入犯規危機的情況),蘭茲伯格才會去幫助程帥澎去扛這部分任務,但依然難以完全限制住楊: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張大宇的延誤和程帥澎的協防都沒用)

第二、同曦空間4的作用

楊之所以能夠做到頻繁攻筐,還和同曦本身的配置相關。正如前文所述,同曦本身是有空間4這種配置的,且會盡可能做好這種特質的延續性(郭一飛、王睿和亞布塞萊)。因此,儘管同曦並沒有三分球出手頻率頂級的主攻手,他們在三分球出手比重方面可以達到CBA第3: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CBA球隊三分球出手比例)

而且,他們的這些4號位都能夠站到45度——儘管這些球員的實際三分球投射水準並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他們的這種站位還是會最大程度的削弱對手對於護筐的作用。王睿站45度,朱旭航跟著站出去,約瑟夫楊跑空切後浙江就無人護筐了: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其中,亞布塞萊的三分球水準會更高,他會靠著外拆這種難度更高的方式去開發三分球機會,同曦經常讓約瑟夫楊、亞布塞萊和哈達迪三人站在同側打各種複雜的戰術。亞布塞萊是走外拆路線的,哈達迪自然是走順下路線的,張大宇一開始的那個站位就不應該那麼靠上: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即便同曦的4號位真的把防自己的人帶到了籃下,浙江的護筐水準也只是一般般。

第三、浙江的護筐資源

朱旭航看似有著不錯的護筐熱情,然而受制於自己的身體條件和一些糟糕的護筐時機,他起到的護筐作用並不好。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朱旭航護筐)

約瑟夫楊跑空切的時候,王睿一開始站在籃下是便於朱旭航護筐的;但第二下同曦定點突破攻筐之後,朱旭航糟糕的起跳時機讓自己失去了更好的護筐位置: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張正昕去延誤,朱旭航是應該優先站護筐位,但在陸文博刷卡協防迫使約瑟夫楊提早收球的情況下,朱旭航優先要做的事情是兼顧身後的情況,而不是一味地想著造失誤: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理論上,當己方中鋒頻頻出去延誤的情況下,在護筐方面起到最大作用的應該是場上的4號位,而朱旭航在這方面只能算是【積極性尚可,但身體條件和意識都一般般】。賴俊豪在身體條件和意識方面都明顯優於朱旭航,但他在協防時太容易犯規了,且他只有在張大宇身邊才能把這部分價值發揮到極致,但由於浙江的輪換習慣,這種情況並不是經常發生。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賴俊豪和張正昕同時在場,防守非常糟糕)

當然,防守屢屢出錯絕對不是一個球員的問題,像上一張動圖裡還有一個細節是:站在底角的鄧蒙走神了。

第四、鄧蒙在無球側的協防作用實在有限

正如前文所提,鄧蒙是浙江隊在場上單防任務最輕的球員。但這種球員如果在無球側起到的協防作用太低,也會明顯降低球隊的防守水準。在三次交手中,筆者為大家找到了很多類似的鏡頭。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鄧蒙)

①第一次交戰

浙江夾擊約瑟夫楊,張大宇擋住空切的王睿,但鄧蒙漏掉了身後的馮欣: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同曦還是一側的擋拆,張大宇延誤楊,朱旭航優先卡住順下的哈達迪,鄧蒙需要在另一側兼顧兩名球員。但他過於把防守注意力集中在射術糟糕的何敬佳身上,被王睿拿到了空切的機會: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②第二次交戰

這次同曦的中路擋拆,其實浙江防得不錯,但鄧蒙走神漏掉了上提的喬文瀚,後者定點突破之後再傳籃下的哈達迪: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同曦三外援在一側,楊給亞布塞萊做背掩護,蘭茲伯格出錯。鄧蒙這次從弱側底角來協防了,但受限於自己的體型,鄧蒙根本起不到護筐作用,最後乾脆放棄護筐了: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③第三次交戰

哈達迪低位打,鄧蒙看似站在了另一側靠近籃下的位置,但實際根本起不到護筐手的作用: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這些畫面,其實也正是浙江隊在半個賽季裡護筐糟糕的集中體現,即:【過於強調侵略性的防守策略,會讓自己的中鋒遠離籃下】、【場上的4號位雖有一定的護筐熱情,但也會受限於自己的條件】、【外線協防最好的球員總去承擔最重的單防任務,削弱了球隊的協防力量】、【球隊體型偏小,1-3號位的球員護筐實在太差且有些球員還容易在無球側走神】。

當然,具體到對陣同曦時,浙江4-5號位在低位的頂防劣勢也會被放大。

第五、哈達迪的體型優勢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哈達迪vs張大宇)

張大宇是浙江隊體型最好的5號位了,但他到低位頂防哈達迪也會很吃虧。哈達迪能夠把低位這種中距離打法直接變成攻筐,其實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張大宇一對一頂防哈達迪吃虧)

體型更小的張正昕去頂防哈達迪,更加吃虧: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其實,相比於CBA的多數國產中鋒,哈達迪在這方面的優勢確實非常大。

早年的易建聯也不適合去對位他,當年郭士強用王治郅去防守哈達迪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隨著年歲的增長,易建聯的身體素質愈發勁爆,宮魯鳴才敢於在15年的亞錦賽上讓易建聯去主防他。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易建聯vs哈達迪)

到了18年的亞運會,易建聯缺陣,為了在開場用體型合格的球員去防守哈達迪,李楠把王哲林放入了首發陣容,而在銜接段用董瀚麟去分擔這部分任務。

當然,同曦本身的空間4配置,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哈達迪的低位壓力是,上圖中浙江的4號位在選擇夾擊時都顯得非常慎重。如果優先夾擊呢?下圖中的王睿立刻回應了: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如果這不是聯防,朱旭航的站位是值得商榷的)

第六、同曦的快攻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約瑟夫楊)

同曦這個隊還有一個習慣,他們在哈達迪搶下防守籃板球或者造成失誤之時,會有1-2名球員提早半拍去跑快攻。通常而言,經常和楊跑快攻的球員是喬文瀚(或者何敬佳):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喬文瀚早早快下)

楊自己也會這招: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楊早早快下)

得益於這種方式、自己陣地戰的突破攻筐能力和球隊出色的空間支持,約瑟夫楊的攻筐頻率和效率都不像一個後衛,而更像一個優秀的側翼: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楊的籃下出手比重和命中率)

同曦在兩分球命中率方面達到這個CBA第5的水準,也是和這些因素掛鉤的: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四、結語

總之,雙方在這一側博弈的幾大主題是:

CBA也有針對性!易建聯的宿敵是如何帶隊以下克上的?

(王睿和約瑟夫楊)

  1. 浙江非常強調防守端的侵略性,同曦自己那種風格也確實更容易失誤,因而同曦每次碰到浙江都會賠上大量的失誤;
  2. 同曦本身的主攻手約瑟夫楊突破攻筐能力很強,浙江卻是沒有太好的單防資源去防守他,同曦出色的空間支持和一些偷下快攻的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創造了更好的攻筐環境;
  3. 浙江頻繁讓張大宇出去的後果是,4號位的朱旭航雖有一定的護筐熱情,但卻受限於自身的條件而很難起到太大的護筐正面效應;
  4. 浙江外援鄧蒙在單防壓力最小的情況下很難在協防方面給予球隊太大的幫助,代價是漏給了同曦大量的空切機會,當然,這後面也少不了浙江整體體型偏小的因素;
  5. 作為易建聯的宿敵,哈達迪的體型實在太大了,浙江4-5號位根本沒有合適的球員去對位他,浙江無論夾不夾擊他都不合適。

有關於雙方在另一側的博弈,筆者將在下期為大家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