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繪畫和書法兩者有什麼關聯,或者說書法是國畫基礎嗎?

大器書法幽默風趣


書畫自古就是相通,古人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字畫,書法和繪畫的合稱。

書畫同源,是指繪畫和書法源於一處,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畫。意為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河圖落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史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重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

書畫同源之"源"字,應包含二意,其一為"象",其二為"神",字畫同源,研究根本,只有一點,即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它是整個中華文明的精髓,中華文明須臾離不開它的給養。這是我們應該懂得,並對"字畫同源",繪畫和書法兩者關聯有待於瞭解認識的關鍵第一步。

從書法與繪畫的關係上講,目前發現最早留下的刻畫符號遺存看,多是對一些具體事物的描繪,多用極其簡約概括的線條描繪人、動物、日月星辰等,無論是花山岩畫或蒼源巖畫,還是仰韶文化文的陶器或良渚文化的玉器上都可以看到這些人類早期的繪畫表現,與生活有密切關係的事物。直到商代所使用的甲骨文出現,才有了正式用於記錄的文字,從甲骨文上看越來越多的符號可以稱為圖案,亦可以稱為文字,漢字中的象形字及絕大部分繪意字就是直接來自於間化的圖案。

文字的誕生,是遠古時期,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要生存,就必須聚居在一起,相互協作,共同勞動。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語言就產生了,初始的語言只能通過人們之間口耳相傳表達,形態的口頭語言就顯露諸多缺陷,為了記錄口頭語言符號,便在繩子上打上數量不同或形狀各異的結來表達特定意義,叫結繩記事,隨後人類開始在石塊、石壁上刻畫←些事物的具體形態來傳達一定的意義,這種象形圖畫直接孕育了人類文字的起源。起初的字就是個個象形圖畫,有字形就可知道所代表的具體事物。後來,隨著人識別能力的提高,認識事物的增多,文化的普及,以及漢字書寫變化。漢字形體、筆畫結構越來越簡省,形態趨於抽象且越來越規整,方塊形式逐步固定下來。甲骨文即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中國書法藝術形成晚於繪畫,然.書與畫二者是"異形而同品"。也就是說"字與畫同出於筆,故皆曰寫,寫雖同而功實異也"。"書法是國畫的筆法母體,但就書法本身的訓練和要求來說,要比畫畫嚴格很多,也難一些"。主要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等方法。所謂當代書法不能有大眾的共鳴,就是因為他們所試圖打破的,恰恰是中國藝術都有的程式。沒有了難度,那麼就缺乏趣味和魅力。

元 趙孟頫

"書畫同源"之說是元代書畫趙孟頫最早提出來的,他在《枯木竹石圖》題中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分通,若還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畫古木竹石花鳥,集中體現了其"以書入畫,書畫用筆同法"的藝術主張。

趙孟頫在世數量較多的是人物、山水和鞍馬畫,也有部分古木竹石花鳥畫傳世。就是這一類古木竹石畫,向來被看作是趙孟頫"書畫同源"說的明證,直如"書畫用筆同法"的藝術宣言,而在中國美術史上至今都閃耀著熠熠光彩。

元 趙孟頫《枯木竹石圖》題字

對於書法是國畫基礎嗎?

國畫,又稱"中國畫",我國傳統的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地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有傳統特色。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篆書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製的毛筆、墨、紙、硯和絹素。有些畫是以字融畫同相融所完成的一幅畫,畫者完成作品要題款、印章。所以,書法通於畫法,是國畫基礎。


高山我行61845


繪畫和書法的關係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做為一位從事書畫教學的老師的我,這個問題一直貫穿於我的教學內容當中,這裡所指的繪畫是中國畫,現在要說的是中國畫和書法的關聯。有什麼關聯,書法是不是給畫的基礎,現在作個解答。

一直在說書畫同源這個話題,書與畫都是筆墨藝術,書法中的用筆,氣勢與繪畫中的用筆、氣勢有共通之處,它們二者之間在本源上是共同的,在應用上是共通的。舉個例子來說,中國畫中畫竹子的用筆和書法中的撇、捺和竹葉是一樣的。中國畫中畫蘭的釘頭鼠尾和書法中的釘頭鼠尾以及工筆畫中的釘頭鼠尾的勾線原理也是一樣的。這是技法的共同之處,也就是繪畫

的用筆要有書法的用筆,繪畫中的每一筆不是用毛筆拖掃出來的,而是強調一個寫字,這個寫就是書法中的寫,用書法的用筆方法運用到繪畫當中,這樣繪畫才有骨力,才顯精神。沒有書法的用筆到繪畫當中,繪畫就沒有神。學習繪畫如果不練習書法是一個誤區,這就是繪畫和書法的關聯。

如果更深入地去理解繪畫和書法的關係,從繪畫和書法的差異性上講,各顯其中的優勢,書法比較單純,是毛筆的筆綜在紙上的行動,書法的律動感表現的就更加單純和強烈,繪畫中的筆墨的變化比較豐富,這種豐富是在書法中很難達到的。繪畫和書法都是平面的視覺藝術,繪畫對於物象深度的表現又遠遠優於書法。

作為一個畫家,創作作品時,是以自己對於客觀事物的真感受和體驗去表現真誠的情感,不去迎合不虛假。同樣書法家和畫家這一點是相通的。歷史中的書法家和畫家都是書意和畫意達到顛峰時真誠的自然流露。今人難以超越!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助到您!真誠交流!








劉老師書畫學堂


國畫和書法是書畫同源,因為都是用毛筆創作。毛筆的特性決定了筆墨包括筆色都是要達到骨法用筆和氣韻生動才能成為藝術。否則寫字只是書寫,畫圖只繪外形。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發明了毛筆才產生了深奧而獨特的中國書畫藝術。

毛筆書寫由筆法成熟昇華為書法早於國畫,在東漢末年即進入筆法時期,脫離了實用書寫成為一種獨立的漢字藝術,早期稱為書勢、書道,又因筆法區別於一般書寫而稱為法書(書寫稱為俗書),後稱之為書法。

國畫有多種畫法,包括壁畫、宮殿畫、佛像畫、山水畫等等,主流山水花鳥畫因隨書法的用筆進而發展成寫意畫。寫意,就是通過物體形象寫出人格筆墨氣韻。國畫亦稱之為文人畫,但文人畫之名非指文化人的畫,是指反映人文意趣的畫。只有會用筆了才能揮灑筆墨、圖寫意境。所以說書法是國畫的基礎,而不是素描是國畫的基礎。如果把素描當作國畫的基礎就像把書寫當書法的基礎一樣錯誤。書法和國畫都是以毛筆的筆法為基礎,因為不懂筆法而創作的書畫缺乏神韻意境。神韻意境才是中國人對人類精神產品的重大貢獻。











王乃棟說書畫


書法與繪畫,書畫是一家,有很好的書法功底,他學習繪畫與他人沒有學過書法他進步快很多。其原因繪畫線條是從書法筆畫得手來的,由起是狂草,更能起會道它有江山訶水彎轉多變,又有千古樹木古怪,和古藤蔓纏繞卷翻。又象天空狂風暴雨雷電變化萬千。如果你有靈感,定能繪畫成百幅不同美麗江山。江山如此多嬌就是書法變成繪畫精彩絕綸仙境人間。


夕陽文秀


繪畫和書法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其實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虛實之美,層次之美,韻律之美,結構之美等等都是共通的。在表現手法上也有很多一致的技巧,我們在國畫中常常應用的留白技巧,在書法中也被一下大師嫻熟地把握,書法中的留白似乎聽起來很晦澀,其實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一定是非常嫻熟地將留白技巧融入到作品裡了。尤其在一些草書作品中經常看到“筆斷意連”技巧,實際上這就是一種筆疾墨枯造成的“飛白”,墨斷透紙蒼勁外溢,有一種形斷而意未盡之美。





星河歷史觀





用戶6877887331


廣義:繪畫和書法的不同之處:

1、使用工具不同,書法只用毛筆,繪畫除毛筆、外,還有刻刀、鉛筆、鋼筆、油畫筆、蠟筆等。

2、表現手法和形式不同,書法運筆用點、線,繪畫卻除了點、線外,還有平面,甚至還有立體形象。書法是用文字來書寫心境,表達意思,而繪畫是用形象來表達心思,摩畫物質。

3、用色不同,中國傳統書畫只有黑色,而繪畫卻可以用無數種顏色來表達。以達到更清晰、更生動、形象更逼真。

4、書法家寫好字後,沒讀過書的、從不會寫字的石匠或雕刻家,可以將字摩畫或拓印在石頭或木板上,雕刻出立體的字形。但是會寫字的人,就不定會畫畫。

中國繪畫和中國傳統書法,淵源相同,材料基本相同,都是用筆、墨、硯,在紙和絹上書寫或畫,中國繪畫多了顏料。

狹義:這裡的繪畫,指中國繪畫,這裡的書法指中國傳統書法。中國繪畫和中國傳統書法在達意抒情上都和線條的運用緊密結合,因此繪畫同詩文、書法以致籙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

中國最早的文字就是象形字,即畫畫,通過畫畫來表達意思,後來有了文字以後,語言的交流就更豐富了,所以書畫同源,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畫得一幅好畫需要用好的詩文來相映襯,還要有印章的才成一幅完整的畫,所以說書法(中國傳統書法的簡稱)也是國畫(中國國畫)的基礎。



旺嘉措姆


首先,書法不是國畫基礎。

國畫最重要的還是畫,字寫的再好,畫的爛也是白搭。

其次,“書畫同源”是初代文人畫家倡導的,他們很多半路學畫無師承,繪畫技巧方面跟宮廷畫師沒法比,只能另闢蹊徑“以書入畫”,發揮自身書法強的優勢。

我不是批評文人畫家們畫的不好(文人畫也有很多牛人,明清都是文人畫的天下),只是從功能上說,書法在繪畫中始終不是主角。

國畫字還是要好好練的,題詩簽名跟狗爬似的也不像話。

最後,上兩幅畫你品品↓↓↓



(宮廷派代表,宋徽宗的畫)



(文人畫代表,揚州八怪之首 金農)


畫十三


今天小編主要談談國畫與書法的關係。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猶如弟兄倆。特別書法對繪畫的幫助很大。現實中會畫畫的人不會書法的也很多。但是畫藝很難登峰造極。

一:繪畫以線條為基礎。如上圖:線條流暢有力圓滑自然。用線勾畫出逼真的人物形象。是書法用筆。如果書法不好就畫不出來如此的水平。

二:書法是繪畫的基礎千真萬確。在練書法的過程中掌握了用筆技巧。這些技巧同樣適合與繪畫中。如上圖的線條轉折·粗細,運筆基本都是中鋒用筆,正好和書法中鋒寫字一樣,典型的書法用筆。如果書法不好,畫出來的線條不是這樣的。

三:畫藝的提高離不開書法練習。縱觀古今名畫就會發現,線條是骨架,色彩是血肉。如上圖這個人物畫,大家仔細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所以繪畫和書法猶如魚和水,特別是書法是繪畫的基礎。


王喜全


一句話可以說得很清楚—書畫同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