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逆天改命真的存在麼?是的,這個能改變你的命運

  • 修行君筆記,旨在搜尋研習諸家之長,探尋修行之秘,行大道,益家國,歡迎修行愛好者私信交流。
  •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可進“修行君筆記”主頁查看更多修行相關內容。

  • 逆天改命真的存在麼?是的,這個能改變你的命運

    行善為人所知能改運,為善不為人知能改命。

    逆天改命真的存在麼?是的,這個能改變你的命運

    什麼是承負?

    說起承負,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到底什麼是承負?根據老子“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承負”可解釋自然和社會上的各種報應現象,也就是說“承負”是道教的報應觀。 《太平經》是最早對承負思想做出較為系統闡述的道教經典。《太平經》對承負說有兩種解釋:其一,人世間的承負,把今人受到的福禍歸結為祖先的善惡,祖先積德行善,澤被子孫後代,祖先有過失或作惡多端,其惡果於後代子孫。其二,自然、社會的承負,順“道”而行,自然、社會就昌盛發達;違“道”而行,自然、社會就衰敗枯萎。


    “承負”簡單來說就是祖先給後人留下的一筆“遺產”。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給子孫留下一筆好遺產,讓子孫能富貴、智慧;如果前人幹了很多壞事,那就會給子孫留下一筆爛賬,令子孫遭受身體、心靈、經濟上的許多磨難。《太平經》裡舉例說,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過錯於鄉里,後世的子孫必受鄉里的過責,這是承負最簡單的道理。與《易經》中所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同出一里。並且,“承負”有“十世一週”的性質,即十代以前的祖宗的行為,任然會對後代有一定影響,警戒為父母祖宗者,為後世兒孫考量。 “承負”的核心內容是將天道、地道、人道置於“承者為前,負者為後”的循環邏輯發展之中,用天道、地道來論證人道。說明天災之發、地禍之起的原因,在於違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負。社會動亂,王朝更迭,亦是人為所致。任何自然、社會現象都蘊涵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的承負結局中。


    逆天改命真的存在麼?是的,這個能改變你的命運


    什麼是陰德

    經常聽人家說“積陰德”,究竟為何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積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為何又有積陰德和積陽德之分呢? 善行,都是積善。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也有說是:陰德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俗話說:“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報”。所謂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積德。人積德越多,福報也就越大。 對於陰德,民間稱之為"陰騭",道教勸善書中就有《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

    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在陰德的闡述中,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是用其道理的。試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惡為非則會樹立冤家敵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 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於真誠而無所求,這是真善。

    逆天改命真的存在麼?是的,這個能改變你的命運


    如何積陰德

    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 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陰德就是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心不罣礙;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是積陰德; 分粥賑饑是積陰德; 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 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 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陰德見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之中 ; 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雲:“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 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據《神仙傳》記載,一個道醫就是因為廣實行善,治病救人而得道成仙。陰德就是播出希望,收穫未來;道家思想也提出:“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您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 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迴受苦的因緣。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 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 如袁了凡的改變命運,不就是由積陰德而來的嗎? 所以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 修行君筆記,旨在搜尋研習諸家之長,探尋修行之秘,行大道,益家國,歡迎修行愛好者私信交流,如您喜歡本文,歡迎收藏和轉載,感謝支持和鼓勵~
    •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可進“修行君筆記”主頁查看更多修行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