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快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站,這正常嗎?

蘭東O


快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站,這正常嗎?

孩子發育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做父母的不能在這種事情上著急,但是一般人往往會很在意,比如孩子剛學會坐或者是剛會站的時候,大人們就總是想要孩子生長進度能快一些,甚至會讓她們保持同一個姿勢很久,這樣做其實是沒有好處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骨骼以及身體的其他機能發育還不是很健全,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只能給她們帶來壞的影響而不能幫助他們更快的成長或者比同齡的小孩看上去更聰明或者更優秀。每一個孩子都有既定的生長模式,哪一階段該學會什麼,哪一階段該具備些新的技能,這些都是有科學規律的,父母即便是著急也是沒有用的,那麼一般的孩子要是四個月大了,還是不會粘,這樣的現象是不是正常的呢?

一、 四個月發育標準

1、男孩和女孩在身高上的差異

男孩子和女孩子在體型上會出現一些不同步的生長進度,這是正常現象的,一般在青春期之前,女孩子的生長速度是要略快於男孩子的,所以一般我們看到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包括他們四個月大的時候,女孩子看上去都是要比男孩子大一些的,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是不要緊的,之後男孩子的生長速度會迅速提高,很容易就會長得更快了。

2、四個月大的寶寶在飲食上有哪些要注意

這麼大的孩子一般光餵奶是有點不能滿足他們生長需求的,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為他們添加一些輔助食物,這個時期的孩子消化系統在一天天的健全中,可以吸收一些簡單的營養了,而且小孩子長身體是一個很消耗能量的活動,適當增加輔助食物可以有助於他們快速成長。但是同時要注意一個問題,不能太過於著急,添加食物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很好食用並且很好吸收的。

3、孩子應該具備的運動能力

四個月的孩子,其中一部分已經可以自由翻身了,這就意味著孩子的骨骼和身體都發育的很好了,可以適當的幫助孩子進行一些訓練,而且他們自己也會強烈的想要去翻身。但是父母要順著孩子發育的規律,如果強行讓孩子坐著,或者是進行其他高難度的動作,會影響到骨骼發展的,甚至會有變形的危險。

二、 四個月不會站正常嗎

小孩子的身體發育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要讓孩子具備能夠站起來的條件,首先是孩子的骨骼必須要發育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然後就是肌肉也要得到一定的發展,在孩子還不能完全自主進行站立的時候,必要的情況下還是需要爸媽的一些幫助的,父母可以適當的用雙手在孩子身後做起一個保護障,以免孩子向後倒去。而且孩子什麼時候會站並不是固定的,每一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發展的進度也不一樣 這就導致每一個孩子在學習站立的時間上也是有差別的,不能用一條死標準去要求任何一個孩子,即便是四個月大了,依然不會站立的孩子是有很多的,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大人們不必要太過於擔心,只要沒有發生病症,會站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要多一點耐心,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來見證他們每一步的成長。

三、如果訓練孩子要注意那些問題

1、不能操之過急

不能太急,在孩子太小的時候強行要求他學會站立。孩子發展遵循著普遍的規律,不符合規律的事情自然不會得到很滿意的結果,孩子要是太小的話 儘量不要過急地訓練孩子學習站立,因為怕對他的身體造成傷害。

2、要注意對孩子的保護

只要時機成熟,訓練孩子站立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成長,也能促進她們的發育,相比於沒接受過訓練的孩子來看,這樣的孩子往往看起來更加健壯。只是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孩子們跟大人是不一樣的,他們一般都很脆弱,要用專門的護具或者至少有大人的雙手去做支撐。

3、父母要有一個很好的心態,要有勇氣

教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去學習站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孩子還沒有很完整的意識之前,他沒辦法接收到你教給他的信號,他能做的只是本能的伸直雙腿這個動作,所以父母不要因為覺得很難教會孩子而就輕易放棄,要慢慢來 要有勇氣嘗試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盡力幫助他們。

四、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

1、孩子四肢過於纖瘦的時候

一般的嬰幼兒在營養跟得上的情況下,正常水平也不會至於是很瘦的樣子,要是發現自己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看起來要瘦很多以至於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站起來的話,一定要尋求醫生,看一下是不是有更加嚴重的原因。

2、有腦癱跡象的時候

孩子很大了依然不會走路甚至是不會站立,一定要去醫院,確認孩子是不是可以排除患有腦癱這種疾病,這種病的一般表現就是發育遲緩,難以站立及正常行走,要是一旦發現有的話 就要馬上救治。

3、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小心造成傷害時

可能有些父母沒有經驗,在訓練孩子站立的過程中心太急或者用力過猛的時候,從而造成了對孩子不必要的傷害,這個時候的情況一般比較複雜,再加上父母是沒有多少經驗的,一定就不能自行解決了,這個時候就要趕快尋求醫生的幫助。

四個月大的孩子是孩子發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大部分父母在這個階段都在糾結孩子會不會站這個問題,上面的文章中有很多提到,這是要看孩子自身的發育情況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存在並且具有差異性的,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判這些,即便是要了解問題出現的內在原因 也要在通過科學排除疾病困擾的情況下,再進一步探討,要是疾病的話,就應該及時治療,若不是,就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慢慢具備這項技能。


J媽學堂


快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站,這正常嗎?

快四個月的寶寶,不會站是正常的,但是問這個問題的人肯定是不正常的。

快四個月寶寶不要說站,能翻身的都不錯了,能坐一點點都厲害了。要是會站反而和這個問題一樣不正常了,該去看醫生了。

我家這個五個月了,會翻身會拿東西,會抓碗,能坐一點點,看見你去抱她會特別高興,看著你走會轉頭一直看,我都覺得很厲害了。



胖乎乎的毛毛蟲618


四個月的寶寶想讓她站,我想說這樣的家長未免太太太著急了吧,我家寶寶是去年7月底出生的,今年脫了棉衣才會翻身,也就是說七八個月的時候才會比較順利的來回翻身的,現在10個多月,手扶著可以站立還不會走。

不是說到某個時間節點必須會做某個動作,誰也沒有要求,只要寶寶發育正常,到時候了肯定會走會跑等等。

四個月真真的太早了,有點操之過急啊。


sunlight901029


正常啊,我家孩子9個月才會站,13個月才會不用扶自己走,現在跑起來我都追不上,你著什麼急呢?孩子自己會慢慢長大,拔苗助長可不行,站早了容易傷脊椎,而且容易o型腿或者x型腿,那就影響孩子一輩子了,也不能太早把尿把屎,容易腸套疊,孩子體質不同不能千篇一律的養,別以為別人的孩子怎麼樣了你家孩子也能同樣,我家孩子3歲時我吃方便麵孩子看見饞了,我就給了幾筷子麵條,紅燒牛肉麵稍微有點辣,吃後就吐了,然後就不停的吐,最後吐血了,送醫院直接就進兒童ICU了,住了4天花的2萬,最後結論是餵養不當劇烈嘔吐造成胃粘膜撕裂出血,給我好大教訓,2萬塊能買多少包方便麵?我怎麼手那麼賤非給孩子吃?啪啪扇自己嘴巴子。我帶孩子就是照書帶,買了好多育兒書學習,你不要著急,以後著急上火的日子在後頭呢,讓孩子慢慢長大順其自然。


瘦成一道閃電11


我記得有個老話叫三翻六坐八爬,就是三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做,八個月會爬,這個衡量孩子的發育標準,雖然不是特別準確,但也差不太多,我兒子當時一週歲生日時還不會站著呢,拍生日照都是坐著拍的,但是現在也很聰明很正常。想讓孩子四個月就能站這位家長是個急性子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都是有個發育的過程,這個問題就像懷孕四個月了還不生這正常嗎?是一樣的。四個月不會站非常正常,能站那才是問題呢。


遙知冰凝


從寶寶降生的那一刻起,他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都讓人感到欣喜。很多新手媽媽判斷寶寶的發育情況,都是靠與別人家孩子對比得來的。

其實,寶寶的一切大動作和小動作都在說明身體的成長髮育情況,大運動是神經對肌肉群的控制活動,例如寶寶俯趴、翻身、跑跳。

寶寶到了一定月齡翻個身還要寶媽幫忙,寶媽就要當心了,寶寶身體發育延遲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疾病症狀或體徵,比如腦癱。

新生寶寶趴趴更健康

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短時間的俯趴,蜷著小手小腳稍稍抬頭就能找到媽媽。

俯趴動作能鍛鍊寶寶的頸部、背部肌肉,讓寶寶逐漸學會控制頸部和手臂,為爬行打下基礎。

美國梅奧診所出版的《Guide to your baby’s first year》提及了嬰幼兒發展的標準,生長髮育評估遠不止身高體重頭圍。

1月大的寶寶

能俯趴抬頭數秒並且能轉頭,寶媽觸碰寶寶時寶寶會將小手和小腳蜷起來,這是原始反射控制,這種反射會使寶寶學會活動手腳和協調身體兩側。

有些家長擔心嬰兒俯趴會傷到軟弱的身體, 直到3個月,甚至到了8個月才讓寶寶俯趴,這時候寶寶的頸椎和手臂因為鍛鍊不夠、力量不足而感到俯趴十分艱難,一趴就哭。

2個月大的寶寶

抬頭幅度增加,有的急性子寶寶已經能把頭和肩膀抬起來了。

這個時候的寶寶其實是可以被寶媽拉著手腕讓寶寶坐起來的,但是寶媽要小心不能隨意讓寶寶坐起,不然會傷到寶寶的頭頸和脊椎。

3個月大的寶寶

可以輕鬆的左右轉頭了,有的寶寶俯趴時頭會向後仰,這種情況3個月之後會減少,豎抱寶寶還是會頭部不穩,頭會突然向後仰。有些寶寶則開始翻身了。

4個月大的寶寶

俯趴時頭可以抬90度,能從俯趴翻個身變成仰躺。雖然寶寶可以輕微地踏步和彈跳,但是經常讓寶寶行走或彈跳會影響髖關節和腿部發育。

這個時候的寶寶在平躺拉起時脖子後仰要考慮寶寶是否發育遲緩。

寶媽託寶寶站立時,寶寶如果沒有站立意識或者無法支撐自己的體重,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大動作發展滯緩。

5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能朝不同的方向翻身,仰躺時小手還能摸到腳。如果這個月齡的寶寶不能做到這兩項,寶媽需要考慮寶寶是否缺少鍛鍊或者長得太圓潤無法做到這樣的大運動。

6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會伸手握住眼前的東西然後送入嘴裡,有些寶寶已經迫不及待地爬行了。寶媽此時要仔細觀察寶寶腳底是否在騰空的時候沒有放鬆。

這個月齡段的寶寶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還不足以讓他們不用手支撐直立而坐,因此應避免獨坐,待寶寶的腰背部發育的更好時再鼓勵寶寶獨坐 。在寶寶腰部發育成熟前不要讓寶寶獨坐,應該“先爬後坐”喲,充分爬行後坐起來的寶寶更挺直,不容易含胸駝背。

7個月大的寶寶

8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可以手膝爬行啦,如果這個時候寶寶沒有手膝爬行的跡象,可能有多個問題,例如肌張力過高、肌肉緊實度不夠、匍匐爬行姿勢不正確、原始反射等,要儘早諮詢專業的評估師,確定寶寶是否發育滯緩。

9個月大的寶寶

10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不再那麼多依賴你了,手膝爬行非常好,甚至你都追不上他呢。

能扶著東西站起,部分嬰兒能獨立站幾秒鐘。在這個時候,運動技能發展得好的寶寶在睡眠和飲食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請繼續鼓勵並創造機會讓寶寶儘可能多地爬行。

此時寶寶走路搖晃,在糾正和練習一段時間後沒有得到改善,需要考慮是否大動作滯緩。

根據寶寶鞋底後跟的磨損程度,需要注意寶寶是否有“O”型腿或者“X”型腿等異常問題。

11個月大的寶寶

12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能玩身體兒歌遊戲,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能走2-3步。如果您的寶寶仍然對爬行樂在其中,不要著急,充分的爬行能使寶寶在日後的運動與學習中受益匪淺!

15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走路穩當,能完全蹲下撿東西。這個時候仍有寶寶不走路,有些是正常的,比如寶寶比較享受爬行,晚一點再走;有些情況則預示著發育滯後。

如果寶寶走路時,經常摔跤,可能是內耳前庭缺乏刺激導致、也可能是腳部和腿部發育問題導致,或者是腳部的原始反射沒有抑制或消退。建議在這個時候給寶寶進行生長髮育的專業評估。

18個月大的寶寶

寶寶能小跑起來,但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好。比如:他會撞到你的身上才停下來;部分寶寶能往前踢球,但抬腿不高;他們還會試著搬動大件物品。

如果寶寶不願意嘗試,說明他還需要手部去平衡身體,走路時像企鵝一樣的姿勢,這就需要加強以下平衡練習。

21個月大的寶寶

快2歲的寶寶會上樓梯了!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秘密:此時的寶寶,不能做到左右交替。是的,這是正常的,請靜待孩子的成長。

當寶寶能踮起腳拿東西,這就是跳躍的前期練習;這時候喜歡擲球的寶寶,手眼協調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30個月大的寶寶

兩歲半的寶寶可以雙腳離地的蹦躂了,有些寶寶跳起來容易摔倒,這也是缺乏充分的鍛鍊和正確的引導,這時寶媽不要一味責備寶寶或者心急,而是耐心關注寶寶的生長髮育。

36個月大的寶寶

3歲的寶寶可以獨自雙腳交替地上下樓梯,而且可以自豪地騎著小小自行車到處跑。大運動滯後的寶寶,容易不自信和拘束,需要寶媽耐心引導。

每個寶寶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能掌握的運動技能是非常多的,以上的一些是基本運動標準,每個寶寶的成長也存在差異,因此寶媽不用過度擔心。

如果寶寶在大動作方面有退步的情況也是需要寶媽警惕的,比如寶寶本來會走卻突然不會了只能爬行,此時寶寶可能存在健康問題應儘早向醫生諮詢和干預相關康復。

0~6歲是康復的黃金期,寶媽寶爸們一定要抓住這黃金時期。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採取早期干預措施。要記住慢天使治療是沒有特效藥的,不要因為慌亂和無知走了冤枉路,一定要積極給寶寶康復。


心連心好月嫂


導讀:快四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站,正常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4個月的寶寶,他應該會有哪些身體技能?

大動作:能抬頭,會翻身

孩子到了4.5個月的時候,後背及脖頸肌肉已經非常結實,使寶寶能夠穩穩的抬起頭來,並且能夠用上肢支撐頭和上身,和床面呈90度角豎著抱寶寶時,寶寶的頭已經非常穩定。



4個月的寶寶會開始翻身了,他可以不用爸爸媽媽幫忙,能從仰臥姿勢翻成側臥,再從側臥翻成俯臥。此時媽媽如果扶著寶寶的腋下,寶寶就能站立片刻,這表明腿部肌肉、腰部肌肉發育也有很大的進步。

精細動作:手部力量

寶寶手的力量已有了顯著的提高,能夠抓住自己的小衣服、小被子不放。開始對床周圍的物品感興趣,只要看到的都會抓一抓,搖一搖。孩子的手眼協調動作開始發生,平躺的時候,寶寶喜歡抬頭看自己的小腳;趴著時,會伸直腿並可輕輕地抬起屁股,但還不能完全支撐。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可以坐一會兒,但還不能獨立坐穩。



孩子還不會站,就一定是不正常嗎?

不一定,跟孩子的成長速度不一樣,有的孩子會快一點,有的孩子會慢一點。父母先可以觀察一下,是孩子的飲食方面不夠營養,還是鍛鍊方面不夠多。幼兒時期是孩子的快速成長期,孩子的每一天成長都在發生著變化。

以下幾個鍛鍊方式,可以增強孩子的運動能力,如果有印象的話,這些小遊戲父母也曾帶我們玩過。

跳一跳:

媽媽雙手扶著寶寶兩側腋下,讓寶寶站立在床上或成人腿上,媽媽一邊說“好寶寶,跳一跳”,一邊扶著他上下跳一跳,這樣做可以訓練寶寶腿的支撐力,並培養其語言動作的協調能力。做遊戲的時候,媽媽注意要保護好孩子,防止摔著。



逗逗飛

讓寶寶背靠在媽媽懷裡,媽媽雙手分別抓住寶寶兩隻小手,教他把兩個食指尖對攏又水平分開,嘴裡一邊說“逗逗——飛”,如此反覆數次,還可以分別對其餘指對攏又分開玩此遊戲,目的是鍛鍊孩寶寶的小肌肉,同時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語言動作協調能力。

抓手帕

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將一塊乾淨的小手帕蒙在寶寶臉上,開始寶寶會因被手帕擋住視線,不知所措,手腳亂踢或哭鬧,這時媽媽應握住寶寶的小手,幫他把臉上的手帕抓下來,並說:“看,手帕抓下來啦”,反覆多次以後,寶寶就能夠逐漸學會自己把手帕從臉上抓下來。


樂歡爸媽


我們常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只是大致的情況,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大運動的發展有快有慢,和遺傳和家庭養育環境有密切關係。

四個月會抬頭,可保持頭部直立,豎頭時頭部可自由轉動,能翻身,就說明大運動達標了,一些5-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可以拉著大人的手站起來,並喜歡在大人腿上彈跳,這只是少數孩子,大部分孩子要等到8-10個月才開始能用手扶著站起來。

四個月寶寶下一個里程碑就是坐了,家長平時可以拉坐訓練(前提是頭控穩會翻身),寶寶呈仰臥姿勢,我們將雙手的食指放在寶寶小手裡讓他抓住,我們握住寶寶的手和手腕(手腕必須得到保護),然後我們要和寶寶說:“我們坐起來了哦!”,同時輕輕拉拽寶寶雙臂,觀察寶寶反應。最開始的幾次寶寶需要適應,慢慢他會頸部用力往前探,同時縮肩曲肘用力配合坐起。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才四個月,為什麼要讓寶寶站,太著急了吧?一般寶寶能站要到十個月以後了吧。



四個月的寶寶學站的害處:

1.腿部力量還不能夠支撐寶寶的上半身。如果強制寶寶站立,不利於寶寶腿粗的發育,容易羅圈腿。

2.寶寶四個月的時候就算腳接觸地面也只是用腳尖站立,腳掌根本不接觸平地。如果長時間讓寶寶這樣站著,會很累,腳指頭還容易長變形。



之前在保健站看到一個寶寶三個多月,他奶奶就一直掐著寶寶的胳肢窩,讓寶寶站著,還讓寶寶不停的走,寶寶的兩條腿繃得直直的。一邊走一邊跟旁邊的人炫耀,說自己家的寶寶才三個多月,馬上都會走了。

再看看我自己的寶寶,還軟軟的抱在懷裡。剛開始挺佩服的,發育那麼快。可是後面就聽護士說了,他家寶寶肌張力過強,腿都有點不對稱了。嚴肅告訴他們不要在那樣了。回去多給寶寶放鬆放鬆腿,而不是繃得直直的。聽到以後,恍然大悟。



雖然寶寶可能有想站起來的意識,但是他的腿粗發育還不允許他站著。不過可以偶爾讓他感覺一下站立的感覺,不過時間不宜過長。不然寶寶腿變形計,影響一輩子。


丁媽親子時光


這個完全正常!!!不用擔心哦!

寶寶大動作發展,大部分是按以下順序:

週歲內:第2個月抬頭、第3個月會翻身、第6個月會坐、第7個月會連續滾、第8個月會爬、第9個月會扶立、一週歲會走

1-2歲學會走、踢、扔、接、障礙爬 等

2-3歲:各種方向走、跑、跳、玩運動器具等

所以一般情況來說要到9個月左右寶寶才會站哦!

總結來說,寶寶大動作的發展發育特點:

由上而下

由近到遠

由不協調到協調

由粗到細

如何促進寶寶大動作發展呢?

精髓在一定“玩”字!

不同月齡的寶寶配全不同的早教遊戲,可有效地促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哦!

這個各月齡的早教遊戲,內容十分多,在此我就簡單說一下3-6個月寶寶適合的早教遊戲:

寶寶3-6個月時,媽媽可適當每天給寶寶做被動操,也可以購置寶寶健身架,從而促進身體發育。

另外,彩色識別卡、布書是很好的認知玩具。各種皮球類也是很受早教老師歡迎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