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說到“丫鬟”第一個會想起誰呢?丫鬟原本是一個非常美好的詞

這回呢,咱們來說說丫鬟,唉,你看那京劇,或者是古裝劇裡邊都有,一個大家閨秀,或者夫人,身邊都跟著一個或幾個侍女、婢女,那就是丫鬟。小姐、丫鬟嗎。特別是那《紅樓夢》,您看那裡邊描寫的人物,呃,什麼襲人呀、晴雯呀、麝月呀,鴛鴦呀,紫娟呀,唉,這都是丫鬟。所以這丫鬟呢,是婢女、年輕的女下人的代名詞。

可是宋代以前呀,這丫鬟可不是這婢女的代稱。這丫鬟的丫呀,本來是寫作烏鴉的鴉,這“鴉鬟”呢,是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式。唉,李白有一首詩,《酬張司馬贈墨》,是這麼寫的,“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之懷袖間。今日贈予蘭亭去,興來灑筆會稽山。”


清朝人-王綺給註解了,“雙鴉鬟,謂頭上雙髻,色黑如鴉也。”頭上呀,一邊兒梳一個髮髻,一個發纘,唉,就像這個“丫”字兒的形狀,所以又寫作丫鬟。因為這是頭上的髮式呀,所以又叫“丫頭”,哈,不是吃的那個麻辣鴨頭啊,一般這兒都念輕聲,丫頭。劉禹錫的《寄贈小樊》,“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他的另一首詩裡還有,“丫頭小兒蕩畫槳,長袂女郎簪翠翹。”唉,在唐代呀,這丫頭是對這個青春美少女的美稱,沒有半點兒的貶義成分。

丫鬟這個詞呢,出自李商隱的詩《柳枝》這首詩的詩序,這篇詩序呢,特別長,講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說是洛陽有個美少女柳枝,年芳十七歲,她和李商隱的堂兄李讓山住鄰居。有一次這李讓山在那兒正吟誦李商隱的《燕臺詩》呢,讓這柳枝給聽見了,“哎呀,這詩寫的太好了,這是誰寫的呀?”李讓山說,這是我弟弟李商隱寫的。“哎呀,我好崇拜他呀,您能讓他給我也寫一首詩嗎!”說著呀,就扯斷一根衣帶,並讓他轉交給李商隱。唉,一下子就路轉粉了!

第二天,李商隱還就來了,只見“柳枝丫鬟畢妝,抱立扇下,風障一袖”。古人給註解了,“丫鬟謂頭上梳雙髻,未適人之妝也。”唉,丫鬟是對沒有嫁人的少女的稱呼。


柳枝姑娘說,她三天後要去河邊洗裙子,並邀請李商隱前去約會。那能和美女悶得蜜,啊,李商隱當然是滿口答應呀。可是這李商隱呀,回去之後呢,跟他的一幫狐朋狗友喝酒,把他要和美女約會的事兒大肆吹噓了一番,“唉、唉,瞧見沒有,大美女,大美眉,約我單聊!”結果呢,有一個人,也不知道是出於嫉妒呀,還是跟他開玩笑,趁李商隱不注意,把他的行禮給偷跑了,跑回長安去了。這行禮沒了,也沒錢住店了,也沒錢吃飯了,睡覺都沒地兒了,於是呢,李商隱就隨後緊追,也跑回長安去了,結果也就沒去赴約,哈,給人放鴿子了。

到了這年冬天,李讓山來長安了,告訴李商隱說,柳枝姑娘被東部某地的一個封疆大吏給娶走了,於是呢,李商隱還寫了五首《柳枝詩》,唉,紀念這段如煙消散的未遂的愛情。再後來呢,有人考證說了,說柳枝因為和李商隱有約在先,死活不從那位封疆大吏,結果被賣到湖楚之地淪落風塵了。李商隱還曾經兩次去江浙一帶尋訪,結果也沒找到。

到了宋代,王洋為自己的詩作的註解中說了,“吳楚之人,謂婢女為丫頭。”那婢女呢,大多都是年輕的姑娘,因此呢,丫頭、丫鬟,從宋朝開始就成了婢女的代名詞了,一直延用到民國。您看那《大宅門》,白景琦後來續絃,娶了香秀,那香秀一開始就是二奶奶的抱狗丫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