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北洋軍閥中直係軍閥為什麼有兩個首領?對此你怎麼評價?

鳶飛九天2018


嚴格的說,直系僅僅是北洋內部和親段祺瑞的皖系相對應的一個名詞,沒有一定的組織,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首領。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缺乏一個共同的領袖,資歷較老的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成為名義上北洋軍閥裡地位最高者。但是這只是北洋內部的權宜之計,並非大家願意服從段祺瑞。

有部分北洋軍閥希望通過依附段祺瑞,依靠他掌握的權力獲利,這些北洋軍閥就是我們常說的皖系軍閥。而還有部分北洋軍閥,則擁兵自重,試圖成為獨立的一派,這些通常通稱為直係軍閥(奉系軍閥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出身北洋,因此不在此問題內討論)。

但是直係軍閥並非一個嚴密的組織,而是分為幾派。比如江蘇督軍馮國璋聯合了江西督軍李純和湖北督軍王佔元組成了一個聯盟,稱為長江三督,和段祺瑞分庭抗禮。因為三人中馮國璋資歷最老,所以被視為領袖。第一時期的直系,其實主要指的是馮國璋為首的長江三督。

而曹錕則以北洋第三師為資本,誰給好處就靠哪邊,對段祺瑞和馮國璋都若即若離。像在段祺瑞主張用武力擊敗南方地方軍閥,用武力統一,馮國璋表示反對。曹錕初期在段祺瑞以湖南地盤利誘下同意武力統一,並帶兵南下,但是後來因為張敬堯被任命為湖南督軍,於是曹錕又表示反對武力統一,最後段祺瑞以副總統之職利誘,曹錕再次支持段祺瑞。

在馮國璋死後,曹錕憑藉自身實力後來居上,成為新直系的領袖。但是他和原來的舊直系其實沒什麼關係,舊直系裡的王佔元等人都和他往來不多。。倒是馮國璋死後留在直隸的部隊,在直皖戰爭期間倒戈投向曹錕,後來被他收編。所以新直系的核心,是以北洋第三師為基礎。

還有像馮玉祥這樣的,雖然說屬於直系,但是其實他屬於陸建章一脈,和馮國璋、曹錕都沒關係。他在武穴通電主和支持馮國璋,是陸建章幫忙出面運動的原因,可不是真的和馮國璋有什麼關係。而曹錕反段祺瑞時,馮玉祥雖然和段祺瑞關係不好,但是也不幫曹錕的忙,一副誰打贏了擁護誰的姿態。

所以所謂直系有兩個首領,指的是一前一後兩個不同直系的兩個首領,兩者有一定聯繫,但是並非繼承關係。而直系更是一個大籮筐,裡面的東西雜的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