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孩子,這個春節可能是你出生以來過的最不能理解的一個假期了。

我們沒有拜年,沒有旅遊,連出門,爸爸媽媽都硬性要求你戴口罩。

之前,你看著電視裡的新聞主持人說疫情確診和死亡的人數,突然轉頭和我說了一句:“媽媽,我覺得有點害怕。”

事實上,這個春節,確實驚心動魄,對於媽媽來講也是一樣。

生在一個強大和平的國家,我們很少遇到這樣突如其來的疾病和挑戰。

而最近發生的事情,都是你在教科書上沒有看到過的。

所以,媽媽想通過一封信的方式,告訴你,你無需感到害怕。

相反,在這場疫情中,有太多的東西,需要你去感受和理解。

而接下來你媽媽要告訴你的這三點,就是需要你用一生,去學習和努力的。


-0⒈-

娛樂在知識面前,毫無風光可言


親愛的孩子,講道理前,媽媽想先讓你提前瞭解一下,你未來可能會在歷史書中看到的真實故事。

在遙遠的十四世紀,曾經發生過一場鼠疫。

得了病的人,從發病到死亡,只需要兩天的時間。因為死後身體會發黑,所以那場鼠疫也叫做“黑死病”。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往後的一百多年裡,歐洲人因為黑死病死亡的人數,接近一半。

孩子,那才是真正的,“明天和意外,你永遠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為什麼疾病得不到控制呢?

因為那個時候,人們根本不懂科學技術,醫學水平低下,對於“黑死病”幾乎一無所知,甚至還有一些編年史作者,把這場病歸咎為“上帝的天譴”。

相信念了這麼多年書的你,聽到這個,也覺得很可笑吧?

災難來臨的時候,會把我們的歲月靜好四分五裂。


而知識,才是唯一能填補那條裂縫的光。

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期間,你也在電視和手機上,看到過很多次一個人的名字。

他幾乎佔據了各大新聞頭條,也霸佔了你那所謂“愛豆”的微博熱搜榜單。

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還記得那個段子嗎?

“鍾南山不讓動,我們堅決不動,鍾南山說動,我們才動。”

媽媽告訴你,這不是笑話,這是對專業的敬仰。

鍾南山院士,出生於醫學世家,畢業於北京大學,是咱們國家首屈一指的醫學人才。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03年的時候,你還沒出生,但疫情發生後,你也通過網絡上的信息,瞭解了那年的非典。

對於我們來說,那也是一次寫入史書的挑戰,而他,就是帶領醫護工作者抗擊“非典”的英雄。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佩服他,崇拜他?

因為他可以用他的知識,救人於水火,救國於危難。


更重要的是,他有與病魔抗爭的勇氣,也有力挽狂瀾的擔當。

越是在危難時刻,越能看清一個人的魂魄。

而在這漫漫長夜中,就是有著像鍾南山魂魄的那些勇者,才能給所有國人帶去一些光亮和希望。

親愛的孩子,媽媽知道,你曾豔羨過明星身上帶有的光鮮。

但相信這次疫情,你也感受到了,繁華和娛樂,在知識和信仰面前,毫無風光可言。

所以,媽媽讓你讀書,不是為了面子,也不是為了財富。

而是想讓你成為一個像鍾南山院士那樣,有勇有謀、胸懷家國的人。


唯有這樣的人,才能算作真正的強者。


-0⒉-

善良,是一個人能活出的,最高貴的模樣

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你也常常因為一些感人的事情,落下眼淚。

那些白衣天使們“拋家棄子”,第一時間選擇奔赴武漢;

那些已經退休的爺爺奶奶們,紛紛主動請戰,回到崗位;

那些叔叔阿姨,不敢喝水,天天帶著紙尿褲,只為爭分奪秒地和死神搶生命……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看到這些,連早就習慣把感動和眼淚藏在心裡的媽媽,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何況是你呢?

媽媽知道,你本身就是一個赤誠善良的孩子。

可還是忍不住想要囑咐你,一定要記住你現在能感受到的這份溫熱。

等你長大後,會遇到一些挫折,也可能會碰到一些人性至暗的事情。

這都是成長中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溫柔生的繭。


你只有保持善良,才能永遠觸碰到世間的溫暖和生活的意義。

還記得媽媽和你提到的那個“黑死病”嗎?

剛才的故事,只講了一半。

當時的英倫半島是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那是黑死病的重災區,。

你也知道,那部分國土,並不大,疾病從中南部蔓延到北部,是很輕鬆的事情。

可你知道嗎?

就是在這樣一場被譽為“歐洲最恐怖的瘟疫”中,北部的人民竟然能夠全部倖免於難。

而這個奇蹟,就源於那個位於南北部交界處的村落——亞姆村。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有一天,一個商人帶著疾病來到了這個村子中。

村民惶恐不安,紛紛帶著行李,想要往北逃亡。

這時候,一個牧師站出來說:“逃不逃都是死,但出去了,會傳染更多的人。”

那些善良的村民啊,竟然真的選擇留在了村落裡,他們甚至還在北邊的出口築起了一座石牆。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344個村民,哭的哭,死的死。

最後,只剩下了33個人,其中一半,是未成年的孩子。

311個人的生命啊,就這麼沒了……

可他們,卻成全了北部億萬人的安康,也留給了這個村落,33個不同的希望。

親愛的孩子,如果你問我,他們怕不怕?

媽媽猜想,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一定是怕的。

可就算再怕,他們也不想掐滅心中的那束微光。

因為,內心無光,只會留下命,內心有光,才能活成一個人。

這就像是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現在一樣,這期間,你聽說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同時,也看到了很多的溫暖和希望,不是嗎?

那些自己主動留在武漢的人啊,那些不畏艱險,奔赴一線的人啊……

他們因為善良發出的光亮,在給自己力量的同時,也照耀了我們。

如果你未來有機會到曼徹斯特的話,你會在那個亞姆村的墓碑裡,看到這樣一句話:請把善良傳遞下去。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媽媽也想把這句話送給你,經歷了這場災難,無論到了怎樣的年紀,你都要記得把善良傳遞下去。

因為,永遠都保持善良,才是一個人,能活出的最高貴的樣子。

媽媽期望,你未來也能活成這般高貴的模樣。


-0⒊-

保持敬畏心,就是在保護自己

孩子,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

媽媽能理解,你為什麼害怕。

澳洲大火燃燒不止,威脅首都堪培拉;東非蝗蟲肆虐,糟蹋了無數的莊家和植被;菲律賓沉寂43年的火山爆發,為避免災難,8000多家村民緊急離開了家園,甚至各國都陸續出現了肺炎病例……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而當我們的國家遭遇了疫情,當你知道出門不得不戴口罩,回家不得不洗手的時候,你一定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和渺小。

這就是媽媽想讓你記住的第三點。

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敬畏自然,敬畏世界,是你窮極一生,都要學習的必修課程。


記得你小時候特別喜歡看金庸劇。

有一次,你看到郭靖喝了蛇血,功力大增,你感慨的說了一句,哇,蛇血竟然這麼有用!

那個時候,媽媽只覺得這是句玩笑,便沒有接你的話茬。

現在想起這件事情,也想借此機會,好好向你解釋一下。

孩子,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被電視劇誤導。

那是你娛樂自己的方式,但回到現實中,你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然科學。

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咱們國家的一些醫學科研人員,就曾猜測,這與蝙蝠有關係。

而在前幾天,又宣佈了中間宿主,極有可能是穿山甲。

疫情之下,一位媽媽的信刷爆朋友圈:這三句話是你一生的護身符


啥是中間宿主呢?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一個病毒的“中轉站”。

攜帶病毒的動物,把它傳給了穿山甲,人們吃了穿山甲,也就自然而然地感染到這樣的病毒。

03年的非典,也有一個病毒的中間宿主,是可愛的果子狸。

所以,孩子,攜帶病毒的源頭,可能數量不多,但你無法想象,這個“中轉站”,到底會是哪一個。

看到這,你還覺得野生動物,是可以隨便吃的嗎?

現在確實存在一些人,毫無顧慮,對“野味”大吃特吃。

不過是因為骨子裡一直保持著一個固執的觀念,那就是——野味,是權勢的象徵。

孩子,這樣的想法,不僅傲慢,而且愚蠢。

地球已經存活了約46億年,可人類呢,不過3000萬年。

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我們渺小的就像是一粒微塵。和自然較量,你不僅連贏的可能性都沒有,還會給自身帶來災難。

所以,我們和自然相處,和野生動物相處,和其他人相處,都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這不是認慫,而是萬物相處的規則。

晚晴四大名臣曾國藩曾說過:“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一個真正值得被尊敬的人,是無愧於天地的人,在敬畏的同時,也能學到自律與謙遜。

願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對任何事物都時時刻刻保持敬畏心,也是在保護你自己。


-0⒋-

少年強,則國家強


親愛的孩子,春天就快到了,你也再一次進入了與學習成績相處的階段。

可你別忘了,你還能有這樣的階段和成長,是因為有人還在為你負重前行。

這個冬天啊,於你,與爸爸媽媽來說,都很特別。

所以,藉此機會,你也不妨認真思考一下——

未來,你究竟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我們再次遇到這樣的危急時刻,你有沒有能力為我們國家,為其他的朋友,帶去一份溫暖呢?

那些此刻拼命守護你的叔叔阿姨們,終將會老去。

未來的世界,就要換做你們來守護了。

所以,我親愛的孩子,記住媽媽告訴你的這三點,盡情的努力吧。

到時候,你就會慶幸,曾經的這場災難所賦予你的思考,會是多麼珍貴。

少年強則國家強。


願你長大後,我們的國家因為你們這一代人,能變得更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