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水滸傳》一開篇,其實顯得有些“扯淡”,由於宋仁宗年間由於發生災禍,洪太尉代表皇上來請張天師,哪料卻錯走了108位妖魔。由此引發了宋徽宗時期,梁山108位好漢的橫空出世。看著定位,最先是108個“妖魔”,但後來卻成了108位好漢,當被招安後自然又成了108位北宋愛國將領。

那麼應該對洪太尉表示讚賞,還是表示鄙視呢?從結果來看,洪太尉錯放出來的這108位妖魔,最後卻代表大宋,破遼國,滅田虎、剿王慶、擒方臘,暫時保全了北宋江山,這堪稱是一個絕妙的諷刺,若說108位好漢是妖魔,那麼妖魔頭子莫非就是皇上了?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所以說,水滸的江湖很混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書中就又出現了個“天意論”,代表人物就是九天玄女。她很嚴肅認真地告訴宋江,你們108個因在天上犯事,被玉帝罰下人間……可這就更奇怪了,難道妖魔自天來?這疑慮還沒消除,水滸108將的結局便出現了,慘死了一多半!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且最終這些慘死的好漢又魂回梁山泊,還把宋徽宗自夢中請來,宋江一面向宋徽宗伸冤,一面告訴宋徽宗,我們成了梁山伯土地爺啦——可,那些活著的好漢呢,比如燕青、朱仝,乃至當了國王的李俊等是被開除了,還是死後也跑回來繼續當宋江手下?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二、水滸108將很糾結

可想而知在這種混亂中,水滸108將自然也都糾結異常——該如何被定位?於是《水滸傳》中,便經常出現讖言,天意,乃至最終轟隆一聲響,天門大開,落下一個石頭,上面有這108將的星宿名、江湖綽號和姓名。

比如宋江是:天魁星,呼保義,宋江!看這排序,首先是天上的位置:天魁星,其次是江湖名譽:呼保義,最後才是自己的姓名:宋江。也就是說,從此後這108將不再給定位了,在天上、江湖和人倫中,自由穿梭去吧。

這堪稱是《水滸傳》中最絕妙的處理,從此108將,在這天、地、人,三者間即統一,又分裂,即清晰,又糾結……竟得到了騰挪空間,擁有了短暫的安寧,這便是石碣降世,讓水滸108將各歸各位的真正作用。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不過很可惜,很快就又發生了變化,使一切重回到過去的混亂和糾結中。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不是宋江招安,而是這兩位好漢: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和天靈星神醫安道全。

三、先失天閒,後走地靈,結局慘烈

天閒星,最初並不閒。他本來是一個受人尊敬,社會地位很高的的道士,卻主動介入江湖,跑到石碣村找晁蓋,一起劫持了生辰綱,這叫“閒”?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所以解釋公孫勝這個“天閒星”,與其說他討厭宋江,在宋江上山後主動脫離,還不如說,他是自我閒置。因為從他最初的積極介入江湖,到後來的自我閒置,完全是自己做主,一直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做派。

哪怕公孫勝被宋江重新逼回來也是如此,就正正法,鬥鬥歪門邪道的高廉等,其餘的誰當梁山老大,是否招安,是一概不介入,這不是自我閒置是啥?猶如一位高人,選擇大隱於朝一樣,直到征討方臘前,公孫勝這才最終離開。

那麼為何征討方臘前,公孫勝要離開?他師傅的話是一方面,從天閒星這個星宿名分析,卻另藏深意。所謂“天閒”,意思便是“皇上養馬的地方”,陸游曾有一句詩叫:古來真龍駒,未必置天閒。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就是說,自古以來真正的千里馬,不一定就非要養在皇上的養馬之地。所以“天閒”引申到《水滸傳》中,便是猶如防火牆,是給梁山好漢們,提供安全保障的作用,排除意外危險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公孫勝的離開,導致了水滸諸多好漢,慘死在方臘手下的那些有法術的大將之手。

地靈星是神醫安道全,他是隨梁山大軍征討方臘出征後,被宋徽宗給招回去效命去了。他的離開想必都明白,使得梁山好漢們失去了最後的屏障。

比如徐寧,他是天佑星,戰死的第一位天罡,中毒箭而死。失去了地靈星,他連自己都保佑不了,如何還保佑別人?這裡面的意思就是說:再牛的天神,若不接地氣,沒有地利,失去百姓支持,照樣白搭!

水滸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只因先失 “天閒星”, 後走“

所以,地靈星真正的含義,便是民間的根基。可想而知,如今的梁山好漢們,沒有天閒星提供安全保障,排除意想不到的危險,又失去了地利和百姓支持,正是“天不寧地不安”,又迴歸到混亂和糾結中,再遇強敵,自然死傷慘重,結局慘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