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現在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這麼少?

肖何哥


這文章,爭議很多!(請自己辨識。可以談有內涵的觀點,不需要空的定論)

趙孟頫字很不錯(可以說非常好),四平八穩,端端正正,筆法挺好,單字看,幾乎沒啥毛病……

但是,但是,問題來了!

那麼,這麼嚴謹端正,意味著什麼?



打個比喻吧!

如果說,一幅書法作品,就像一座大廈,那麼,趙孟頫就是用一塊塊四平八穩的磚塊,蓋了一座四平八穩的大廈。

想想一下,很整齊的^_^哦

接著,這又意味著2大問題(針對行書):

1.過於“端莊”,就會缺乏“勢和韻”,而勢和韻,恰恰非常重要。

勢,通常是講動態之美,呼應關係,奇正關係等等,太正,勢很顯然就會被削弱。險絕,少了,趣味,也少了!

好比說,書法有風情萬種,因為“太正”,就剩下一千種了。

所以,太正,書法就會有缺陷,似乎少了點什麼。缺的就是——勢!

2.四平八穩,也意味著趙孟頫拘泥於字法(個體),而不足於章法(整體,勢,關係)。

趙孟頫太平正,則必寡趣(趙臨帖的不算,如蘭亭序,聖教序)

章法這種事,還是想想王羲之吧,似奇反正,妙處橫生,氣象萬千!

有對比,才有傷害——不是趙孟頫不厲害,而是王羲之太厲害(呵呵,所有學書法的人,幾乎都被王羲之“洗腦”了^_^,書法要講究“勢”!不是嗎?)

另外的問題是,趙孟頫字的3大“規格化”(程式化)問題,十分突出!!!

1.很多字,寫法雷同,如有,之,而,不,在……等。大家多看幾個帖就知道…

2.如果,你拿一個圈⭕去套趙孟頫的字,你會發現,80%的字,能很完美套進來。這本來沒啥問題,但多了,視覺疲勞。


3.如果你拿尺子,去量趙孟頫的字的結構,你會發現更驚人的現象,大部分都三角△架構,齊刷刷的(歎為觀止),請往下看……

若論單字,這結構很好——但,通篇都這種處理,就像涼白開了,味道難免索然。

我先單獨拆個字給大家看,趙孟頫的規格化,可怕到什麼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我想,這個真的沒誰了!注意看:斜角,間隙,幾乎一模一樣!簡直是幾何學家拿著圓規和尺子在寫字!開玩笑啦????^_^不,絕對不是開玩笑!!如果一個字你不信,那就再拆幾個給你看吧!

不論你信或不信,幾何圓圈⭕和斜線格∥,就在那裡!這是100%的事情!



是不是照樣是圓⭕+斜線∥,均分結構。

行書,照樣沒有意外…



所以,要學趙體,請先準備圓規和尺子,這不是開玩笑,而是正兒八經的!!!


你看,踢腳,齊刷刷,比天安門閱兵式還整齊。

說句實話,當我第一次看到“並”字這麼寫時,我得出一個結論:趙孟頫簡直是一部“寫字機器”!
…………………順便說一下,啟功常講結構多重要,我看趙孟頫的結構精密指數,恐怕能接近阿法狗了,哈😄。也許,不久的將來,書法AI機器人,會寫出和趙孟頫超級像的字!

書法太統一了,就狀如算子,但是趙孟頫的筆法有些特點,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這問題。

“規格化”這三個字,也許是對趙孟頫很中肯的評價。

你看,三角△,多穩,而且,齊刷刷!

但看多了,是否會膩呢??是否會無趣呢?就像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

而王羲之,則變化無窮,你很難想到他下一個同樣的字,會怎麼處理?……

趙粉們可別不高興,起碼我是拿老趙和王羲之比,所以不服你也得憋著哈😄

所以,趙孟頫得之正和穩,失之奇和勢。看完上述的簡單分析,估計你也會認為,這是必然所然!

可以說,穩,成就了趙孟頫;但穩,也禁錮了趙孟頫!

雖然如此,趙孟頫仍然不愧為大師,特別楷書,還是挺不錯的,膽巴碑,汲黯帖,道德經,洛神賦等,確實是有風格,但也不好臨。

他確實穩,穩到筆法和單字結構幾乎滴水不漏,令人歎服……董其昌感嘆的故事,大家都懂,就不說了。數百年來,很多人詬病的趙筆法避難的看法,也不說了。

簡單說,上述3大規格化問題,確確實實給了趙孟頫一個偌大的瓶頸。

有人說,後世只能望其項背,也許是吧!也許未必吧!不過,書法史上,自有讓趙孟頫望其項背的人。所以如何取法,還是看你自己的。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取法乎上吧!自己看著辦,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好吧,認真看下下面這幅作品,兩個得字居然寫的像雙胞胎,連入筆的角度都基本一樣。這要是王羲之,早就被噴了!



還有,有字,於字,也字,馬字,真字,年字,意字,聲字,你多找幾幅作品對比看,是不是大抵一樣,你就知道了我說的意思了。好了,不說了。自己去對比吧!


帶上尺子學趙體,信不信,由你!


藏山書房


1大家好,我是蘭亭書法日講。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對於為什麼現在學習趙孟頫的書法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認為有四點原因!

2.趙孟頫,元朝著名書畫家,詩書畫兼善,近乎完美。趙孟頫與董其昌並稱“趙董”,位列楷書四大家之一,趙孟頫的楷書絕對是超一流的。

第一個原因是:趙字無真楷,這是公認的。趙孟頫的楷書確實不像歐陽詢、顏真卿他們一樣嚴謹,趙體楷書用筆帶有行書的筆意,點畫之間有遊絲引帶。初學趙體字如果學不好就會形成軟綿無力,多肉少骨的情況。

第二個原因是:學書不入晉唐,終入野道的說法。書法界普遍認為學習書法要直追晉唐,尤其是學習楷書要從唐楷入手,因為唐楷的法則是最嚴謹的,唐朝書風尚法,是一個立法的時代,所以學習楷書多學唐楷。



第三個原因:受當今學習歐楷之風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田蘊章和田英章兄弟書法的影響,學習歐楷的朋友越來越多。

第四個原因就是:可能是對趙孟頫的人品不喜歡。趙孟頫我們都知道他是宋朝皇室後裔,作為皇裔侍奉元朝,某種程度上氣節人品有點問題,字因人貴是也!


3.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覺有用的朋友幫忙點贊轉發,有不同意的下方留言指正!感謝大家閱讀!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清涵書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生活的豐富,書法這門古代的精英藝術,已經完全平民化。

近十年來,古代的各種風格面目的書法遺存,都有人在學習,隨著學習書法的人越來越多學習趙孟頫的人當然也不少。

但為什麼會讓人感到學習趙孟頫的人越來越少呢?根本的原因是,學習的趙孟頫的人多,學成的人極少。這是因為:

1.趙孟頫書法是王羲之與李邕書法的綜合,具有晉韻和唐法的雙重意象。法度精微,書寫優雅,造型別致,風格華滋。總體上表現為不偏不倚的中性特徵。這種不強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書法風格,極容易學的媚,軟,甜,俗,平。所以把趙孟頫學好的人,歷史上也不多見。文徵明學趙孟頫,但舍其柔媚,取其勁挺,算是學趙有成者,但他的書法水平,也未達到歷史上書法大家的高度。

2.趙孟頫書法,大多是手中把玩賞讀的文本式的小字作品。而當代的現實,是以大作品為主。尤其是展覽作品,要有視覺衝擊力,要講節奏,墨色變化。趙孟頫的字,要放大寫,寫大幅,還需要解決許多技術方面的難題。

3.我所知道的,許多寫二王一系行草書的當代名家,都精臨過趙孟頫,以糾正平時書法訓練中的粗糙和強直;許多人最少也要經常精讀趙孟頫。但最後表現出來的結果,風格面目都不完全象趙孟頫。但這也是在學趙,是把趙孟頫書法的某一個點,其一個面,化入自己作品裡了。這也是學趙的人多,但明顯的,純粹的表現趙孟頫風格的人少的原因。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現在練習趙孟頫的人比起三十年前的人多多了。

以前他的書法練的人少,是緣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這些偏見雖然還未完全消除。但大部分人都能客觀公正的接受趙孟頫的書法。
(子衿臨趙孟頫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現在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並不少,拋開那些與書法無關的事,就他的書法而言,屬妍麗婉約,精巧柔媚的書風。需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才能去學。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中斷。學習趙孟頫書法,要求精雕細琢,纖毫不遺的臨習。若浮躁急功,是很難學到的。


(子衿臨趙孟頫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現在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雖不及歐顏的人多,卻也不少。隨著思想的進一步開放,對趙孟頫的成見逐步消除,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學習他的書法。
(子衿臨趙孟頫書《歸田賦》)

趙孟頫書法,是現今存世墨跡最多的一位古代書法家。墨跡是學習書法中最好的參照物。在墨跡中,能夠看到書者的用筆方法和墨色變化,對書法愛好者來說,是提高書法水平的最好範本。相信在以後的書法愛好者中,趙孟頫書法的學習者會成為一個主流。


子衿書法


《人人都寫實用性趙楷書法,但中國書法市場卻奇怪地看不起實用性書法》

現代中國書法市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我們常用的硬筆書法技巧技法,任何人都看出其中的規則規範都基本與趙孟頫楷書一致,但卻少有人認可這就是趙楷!

一、不管人們是不是認可,趙孟頫楷書就是中國實用書法的始祖;

人們每天使用的硬筆書法,還包括毛筆小楷,無不處處體現了實用書法的特點:自然行筆,順勢而為筆畫順手書寫,順鋒入筆,順鋒收筆。規範性強,可識度高.......但是書法家作為書法市場的主體成員,他們都希望書法多些個性,自然只願教授足夠個性的四大楷書的另外三大書體:歐楷、顏楷、柳楷。

趙楷已不是嚴格意義的楷書,其書法筆法中多了流暢性的行楷筆法,因為注重實用性,元明清三代一直流行著從趙楷起源的館閣體。

二、趙楷多為默本存世,多可直接學習,反倒讓書法家們少了發揮的空間,但啟功例外;

歷史的原因,中國四大楷書,從歐楷到顏楷,再到枊楷都只有碑刻存世。由碑刻的轉刻,三大楷書更多剩下的是三大書法家作品的骨架,其中還多了刻工的第二次雕刻,字形字態都不同於原作者的手跡。三大楷書大家的書法標準的不唯一性讓廣大書法家有了自己更多的創意自由。

圖片不適合展示被摺疊

趙楷的墨本在世,後世書法臨摹能否得神,一次比較就能見到真章。反而只有啟功這樣的手藝高超的書法家不怕實實在在學習趙楷。

三、趙楷與現代規範簡體字相似更高,雖然對學習實用高效,但教學者難度更大;

趙孟頫是一個能書能畫的大家,其書法中楷中的行,行中有楷,入門學習難度不亞於歐楷。


書法練習者越來越多的情境下,越來越多的書法學習將明白,藝術書法不可讓每個都成為以書法生存的職業書家,更多的書法愛好者會開如學習實用性書法。

房弘毅先生的趙楷之美,大有另一種自然儀態。也有一種工筆書法的美感,其工整性與美觀性都足以改變大家書法練習理念!

書法也許關注一下實用,不光有了書法的美觀,又可以提高日常書寫水平,於人於工作於學習都有極大的好處!


創新炎黃


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少嗎?我倒不這麼認為。趙孟頫書法影響書壇少說也有五百年。如果說影響較弱的時代是在碑學興盛之時,但那是也有學習趙孟頫書法的高手,如趙叔孺先生。
趙叔孺先生行書中堂

要說當代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少也不盡然。南京藝術學院喜帖派一路書法,趙孟頫書法很受歡迎。大學書法教育趙孟頫行書是必修課。杭州少年宮多教授趙孟頫楷書。中國書法家協會投展者,趙孟頫小行書一路也是很多的。
趙叔孺先生對聯作品

當代學趙孟頫書法的名家也大有人在,如杭州金鑑才先生,陳忠康先生、錢偉強老師,南京曹元偉老師等,都深受趙孟頫書法影響。
金鑑才先生書法


古風書法


哪裡少了?你說個學習人比較多的書法家來看看?

實際上 ,我認為趙孟頫書法現在學習的人很多,而之所以你覺得不多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申明,這兩個原因絕對不可能像其他人說的那樣,說趙孟頫書法一本正經,規規矩矩,沒有變化,完全是靠尺子量出來的。這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趙孟頫書法水平世所共認,是一流書法家,楷書四大家,行書直追王羲之。可謂書法小聖了。

某些人希望通過否定趙孟頫藝術水平來解釋趙孟頫書法學習的人比較少,第一,勇氣可嘉,但是譁眾取寵,愚昧無知。第二犯了想當然的毛病。

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書法學習總體的人數下降了

雖然說最近十幾年書法大有興盛得熱潮 但是年輕一代真正學習書法的有多少呢?

書法變的越來越小眾了。你去大街上問問一個年輕人,問他趙孟頫是誰,他都有可能不知道。更別說學習趙孟頫的書法了。

實際上學習其他書法家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了,也不能說僅僅是學習趙孟頫的人變少了,這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描述,只能說總體上學習書法的人變少了,所以才會顯得某個書法家的追隨者者少了。

如果真的存在學習趙孟頫的人變少了,那麼其他人都改行去學誰的書法了呢?必定有其他書法家學習者變多,到底有沒有呢?是沒有的。

歐陽詢的書法學習者變多了嗎?柳公權的書法學習者變多了嗎?顏真卿的變多了嗎?

都沒有,都在減少。因為整體上總人數變少了。

第二、能學好趙孟頫書法的人不多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我們是怎麼體會到一個書法家的書法學習者正在變多呢?

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學習這個書法家的人,學出名,學好的人多了,我們就開始從感覺上認定了這個書法家學習的人應該不少,因為,你看!把他書法寫好的人越來越多!

這個例子可以用在二田書法學習者上。坦率的講,學二田的人不多,僅僅就是學習歐陽詢歐體書法的初學者中的一部分。

但是,我們為什麼老覺得學二田的人很多呢?那是因為學習二田能學好,能學像的人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會覺得學習該種書體的人會多

相反的,一個書體學習者可能本來不少,但是,沒寫出多少名家出來,慢慢人們就會覺得,你看!那個書法家學習的人正在變少!

於是,有些人就趁機唱衰這個書法家。認為這個書法家的書法不行了,認為人們開始拋棄他的書法啦,認為他的書法沒有變化,沒有新意,藝術水平不高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揣測,都是無端的,沒有理由的胡說。

因為那些寫的不好的人,自然不好意思難以引起人們注意。所以就成了書法學習中沉默的大多數。

然而這種學習的人學不好,寫不好,並不代表這個書法家是有問題的,相反的,應該是學習者的責任,或者是學習者和我們這些後人應該承擔的過錯。歸罪於古人書法不好,說他們書法有問題,只能是吃不到葡萄,硬說葡萄酸!


松風閣書法日講


1、趙孟頫的書法其實在元代就備受推崇了,這和他所處的地位也有一定的關係,他在元代任翰林院的承旨,坐擁翰林院的頭把交椅,他主張復古,是一位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書法家。

2、到了明清時期,由於臺閣體後來被稱為館閣體的興起,趙孟頫的書法適合考試,很多學子也紛紛學習他的書法。

3、後來清代的皇帝乾隆,對趙孟頫的行書十分推崇,乾隆本人也學習趙孟頫書法,上有所好,下必從之,一時間學習趙孟頫成了一種風氣。

4、到了清代末年,碑學的興起,碑學的地位逐漸高於帖學,趙孟頫的書法也開始被貶低,多數人都批判他的書法太俗氣。

5、另外書法界對於他的人品也大加批判。因為他本身是宋代皇室後裔,卻在元朝做官,被批成二臣,他的地位也逐漸降低。

6、我們現在的書法其實就是受清代末年書法的影響,崇尚碑帖的融合,學習趙孟頫書法的的人還是比較少,當然,當代也有學習趙孟頫高手,比如書法家龍開勝。

7、我個人認為趙孟頫書法繼承王羲之衣缽,對於二王書風,他的理解是非常的深刻的,可以作為學習王羲之的一個參考,但不建議主攻趙孟頫。

首先,他的書法確實有俗的嫌疑,他寫字很快,據說能一天寫一萬字,太熟練本身就容易俗氣。另外雖然他是王羲之理解比較深,但是畢竟不如王羲之。

學習行書,建議還是學習王羲之的。

你覺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煩賞個贊,關係一下啦。


不二齋


不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多數是對趙孟頫的書法體系不瞭解,誤以為趙體字很俗氣,其實,這種說法是極不正確的。


不妨請大家上〈書法欣賞網〉專門去搜看一下趙孟頫,他的字帖數量相當驚人。一帖一貌,風格迥異,猶如一道道美味佳餚,幾乎將元以前歷代書法技法全都巧妙的用在了他的不同書法作品當中。

趙孟頫篆隸楷行草五項全能,精通諸體,尤擅行楷,善工小楷。

他的書法,宗法二王,上溯魏晉,兼涉隋唐。筆法簡約精巧,行筆節奏明快,字體秀逸勁健,章法律動平和,風彩剛柔並濟,尤為專注內涵……



可以說,趙孟頫的書法,字字珠璣,綿裡藏針,其筆法、字法皆有明確的出處。他高明之處是,勇於化解古法,善於融會貫通,讓每一個個字都富有靈性而豐充滿活力,幾乎沒有殭屍字,而且字形姿態萬千,溫文爾雅,動靜得當,妙趣橫生…


趙孟頫在書法史上,是一位技藝卓越的書法大師。他的主要成就是,忠實傳統,熔古鑄今,獨闢蹊徑,建樹了雅俗共賞具有時代特色的字體風貌。

學習趙孟頫書法,不能單純的看字形外貌,更不能只看一眼某個帖中的一點點瑕疵,就有意放大缺點,對其它帖不屑一顧置之度外。必須多讀一些他的帖,多練幾個帖,慢慢的就會發現,趙體字耐人回味,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因為,趙體書法最突出的特點是,筆性兼容性好,學完趙體再練其他書體字體,過渡非常順暢,尤其是沒有副作用和後遺症。這一點,歐楷、柳楷望塵莫及。

我覺得,學習趙孟頫的書法理念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我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一點心得。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如今,學習趙體的人很多啊!我這裡有很多同道都熱衷趙子昂書法,尤其是趙孟頫的楷書。我小時候,我的老師曾經讓我臨《膽巴碑》,我以後也讓我兒子和學生學習趙體。

古代的四大楷書名家,當屬"顏柳歐趙″,前三位都是唐人,唯趙氏乃元人。能在歷史上楷書擠身於前列,並與"顏柳歐"並行,實乃是實力所至,當之無愧。因為他的楷書,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尤其是《膽巴碑》,融入了唐人李北海與晉王羲之的精華,以行楷傳世。同時趙孟頫在小楷上也成就斐然,他的小楷《汲黯傳》《道德經》等等,都成為後人的範本。如果當你想從楷書向行書過渡,不妨從趙孟頫楷書中取法。蘇東坡雲"真書難於飄揚",這一點,趙子昂做到了。。。

後人對趙子昂的人品進行抨擊,認為文天祥不姓趙就為國捐軀了,而趙孟頫乃大宋皇室後裔,就更不該投靠元世祖忽必烈並在其朝庭任職。當時趙孟順也處兩難境地,若抗爭即滿門抄斬,保不住妻兒老小的趙氏血脈;投降則又丟失了名節,遭後人唾罵。所以趙氏晚年便一心向佛,寄託心靈。但從藝術上講,趙氏是王羲之以後,繼承並光大傳統書法藝術最成功之人,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我從趙體受益頗多,以下是我的大小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